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诗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在诸如“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及“诗言志”“思无邪”等为人熟知的表述的促动下,诗歌的影响遍及从国家社稷、社会风尚到日常礼仪、个人修为的不同层面。

    进入现代以后,中国诗歌在主题向度、语言形态和构造体式等方面均出现很大变化,诗教的社会文化语境及施行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特别是对于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诗教,教育观念的革新与迁移深刻影响了其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近代以来由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人开创,由鲁迅、宗白华、朱光潜等人丰富完善的美育,通过引入康德、席勒等西方理论家的美学思想,确立了以情感为核心、倡导“审美无功利”、以“立人”为旨归的理论构架。这些美育观念从多方面推动了中国诗教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促使诗教直面现代乃至当代的处境。

    依照朱光潜的“诗教就是美育”这一说法,诗教显然是现代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林语堂所说“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虽然他所讲的“中国的诗”是指古典诗歌,并且中国诗歌经过现代性的洗礼之后,其样态及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已经发生巨变,仅有百年历史的现代诗歌被认为失去了古典诗歌的辉煌和魅力,但是诗歌本身仍然具有相当的感召力,对人类的精神生活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处于现代境遇中的诗教,或者说在现代美育观念影响下的诗教,实际上包含两个问题向度:一是传统诗教的适应性,即传统诗教通过调整、转换,寻求合乎现代人生存状态、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的路径;一是根据现代诗歌的特性,找到诗歌与社会文化的连接点,探索诗教的现代意义和方式。

    现代美育以“立人”即塑造“完人”为最终目标,这与现代诗教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传统诗教非常重视通过诗歌养成完美人格。在中国古代,诗歌之于“修身”绝非一般意义的怡情养性,而是全方位完善自我的绝佳途径。不过,古今诗教对“完人”有着很不一样的期许和取向,现代诗教已不可能像古代诗教那样,仅仅视以“仁”为内核、具有德性的君子为“完人”,而是对之倾注更丰厚内涵、更富于现时代特征,以回应急剧变化的历史语境。至少应该在马克思预期的“人的解放”的意义上理解现代社会的“完人”,即一种具有“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人格形象。依此目标,现代诗教对人的诲示就不限于心智上,而更在于一种将其置于“社会关系”之中所产生的创造力。

    在社会文化日渐多元化的当下,倘若不是孤立、抽象、静态地领悟诞生于上世纪初的现代美育所关涉的美、审美、美感等命题,它的某些观念对诗教的拓展仍然具有启示价值。未来诗教关于诗歌的界说中,诗歌之美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不只提供赏鉴、实现“净化”,更具有海德格尔所说的超越性的“拯救的力量”,不仅能够弥合“人心”,而且将重塑人在技术时代的命运和位置。

    (摘编自张桃洲《现代美育,诗教何为》)

    材料二:

    今年北京市高考语文“微写作”,要求考生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快递小哥写首诗,引起社会各界关注。高考作文向来是“体裁不限,诗歌除外”,而这一举动让人们再次审视诗歌和诗教的意义、价值。诗教事关国民人文素养和创造力培养。近年来,国家逐步重视诗歌教育。2019年秋季学期起,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率先在6省使用,其中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专门就诗歌写作提出了要求.此外,全部教材共选用67篇古代诗文,占全部课文数的49.3%,诗词比例大幅提升。

    不同于传统社会,当代诗教是在互联网以及媒体融合背景下展开的,可以说赶上了融媒体时代。在一项针对中小学生古诗词传播情况的调研中显示,有64.6%的学生以网络媒体作为日常接触诗词的主要途径。互联网发展催生了数字生活空间的形成,在这个由信息构成的数字世界里,每个参与者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主动参与信息的生产、传播、接受、加工等全部环节。传播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促使诗教变革。在“得到App”“喜马拉雅App”等新媒体平台上,“康震品读古诗词”“为你读诗”等诗教节目都有较高的播放量。

    新媒体为诗教提供了广阔平台,但现有内容仍难以满足数以亿计诗歌爱好者多层次、多方面的学习需求。同时,传统课堂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变。

    (摘自宋湘绮《融媒体时代的诗教需要注重“用户”思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诗教理论内涵和实践指向,受到了教育观念革新和迁移的深刻影响。 B、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诗教需要不断地调整和转换,以便寻求更合乎现代人多种需求的路径。 C、现代诗教不能视以“仁”为内核、具有德性的君子为“完人”,而应赋予“完人”新的内涵。 D、如果孤立地领悟上世纪初的现代美育,那么它的某些观念对诗教的拓展可能就不具有价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康德、席勒等人美学思想的重要影响,中国诗教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B、现代诗歌被认为失去了古典诗歌的辉煌和魅力,因而诗教应以古典诗歌为主要内容。 C、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古诗文占比49.3%,诗词比例大幅上升,足见国家对诗词教育的重视。 D、在融媒体时代,中国有六成多的中小学生以网络媒体作为日常接触诗词的主要途径。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第二段“这些美育观念”的一项是(    )
    A、“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B、“理性的最高方式是审美的方式,它涵盖所有的理念。” C、“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 D、“理想的教育是让天性中所有的潜蓄力量都得尽量发挥,所有的本能都得平均调和发展,以造成一个全人。”
    (4)、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诗教在当下的作用。
    (5)、结合材料和自己的学习经验,给当前的诗歌教育提供一些建议。
  • 2. 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杀人者(节选)

    【美】海明威

    亨利那家供应快餐的小饭馆的门一开,就进来了两个人,他们挨着柜台坐下。

    “你们要吃什么?”乔治问他们。

    “我不知道,”其中一个人说,“你要吃什么,艾尔?”

    “我不知道,”艾尔说,“我不知道我要吃什么。”

    外边,天快断黑了,街灯光打窗外漏进来。坐在柜台边的那两个人在看菜单。尼克·亚当斯打柜台另一端瞅着他们,刚才他们两人进来时,尼克正在同乔治谈天。

    ……

    “我来告诉你,”麦克斯说,“我们准备杀一个瑞典佬。你可认识一个大个子瑞典佬,叫做奥利·安德烈森的?”

    “认识。”

    “他是在六点钟到这儿来的,可不是吗?”

    “如果他来的话,是这时间。”

    “我们全都知道,聪明小伙子,”麦克斯说,“谈点别的事儿吧,去看过电影吗?”

    “偶尔去一趟。”

    “你应该多去看看电影。对像你这样一个聪明小伙子说来,看电影真快活。”

    ……

    “那你们为什么要杀他呢?”乔治问道。

    “只是受一个朋友之托,聪明小伙子。”

    乔治抬头看看时钟。六点一刻。临街那扇门打开了,一个市内电车司机进来。

    “喂,乔治,”他说,“有晚饭吃吗?”

    “萨姆出去啦,”乔治说,“他大约要半个钟头才回来。”

    “那我还是上别的地方去吧。”那个司机说。乔治看看时钟,六点二十分。

    六点五十五分。乔治说:“他今天不会来了。”

    这期间,小饭馆里已经来过另外两个人。其中一个人要买一客火腿蛋三明治随手带走,乔治曾到厨房里为他准备。他在厨房里看到艾尔坐在便门旁边一只凳子上,一支锯断了的霰弹枪枪口搁在架子上,尼克和萨姆背靠背待在角落里,嘴里各塞着一条毛巾。

    “我们再等他十分钟。”麦克斯说。

    麦克斯又看看时钟,钟面是七点钟,接着是七点零五分。

    “出来,艾尔,”麦克斯说,“我们还是走吧。他不来了。”

    艾尔打厨房里出来,那支锯掉了枪筒的霰弹枪在他那件太紧的大衣腰部显得有点鼓鼓囊囊的,他用戴手套的手拉了拉衣襟。

    “再见,聪明小伙子,”他对乔治说,“你的运气真是好。”

    他们俩走出门去。乔治透过窗门瞅着他们从弧光灯下面走过去,穿过大街。他们穿着那么包紧的大衣,戴着高礼帽。真像耍杂技的。乔治回身穿过转门,走进厨房,为尼克和萨姆解绑。

    “我可再也不要这玩意儿了,”厨子萨姆说,“我可再也不要这玩意儿了。”

    尼克站了起来,他以前嘴里从来没有塞进过毛巾。

    “他们打算杀死安德烈森。”乔治说。

    萨姆用两只拇指摸摸嘴角,“他们都走啦?”他问道。

    “走啦,”乔治说,“他们这会儿都走啦。”

    “我可不喜欢这事儿,”那个厨子说,“我可完全不喜欢这事儿。”

    “你听好,”乔治对尼克说,“你最好还是去看一下安德烈森吧。”

    “行!”

    “你对这事还是一点也别去插手为好,你最好还是别卷进去。”萨姆说。

    “如果你不想去就别去。”乔治说。

    “同这种事情搅在一起没什么好处,”萨姆说,“你别卷进去。”

    “我去看他,”尼克对乔治说,“他住在哪儿?”

    “他住在赫希的小公寓里。”乔治说。

    外面的弧光灯黑过光秃秃的树枝。尼克沿着车轨向街上走去,走到街上的第三幢房子,也就是赫希的小公寓。尼克走上两个踏级,他按铃,一个妇人来开门。

    “安德烈森住在这儿吗?”

    “你要看他吗?”

    “有人要看你,安德烈森先生。”那个妇人说。

    尼克推开门,走进房里。安德烈森和衣躺在床上。他个子长,床太短。他头枕着两只枕头。

    他并没有朝尼克看。

    “怎么啦?”他问道。

    “我在亨利小饭馆那儿,”尼克说,“有两个人进来,把我和那个厨子捆了起来,他们说准备杀死你。”

    他说这话的时候,听起来有点儿傻里傻气。安德烈森一言不发。

    “他们把我们弄到了厨房里,”尼克继续说下去,“他们打算趁你走进去吃饭的时候,打死你。”

    安德烈森望着墙壁,什么也不说。

    “这种事情,叫我有什么办法。”安德烈森说。

    “我来说给你听,他们是什么样子。”

    “我不想知道他们是什么样子,”安德烈森望着墙壁,“谢谢你来告诉我这番情况”。

    尼克望着躺在床上的那个大汉。

    “你要我去警察局跑一趟吗?”

    “不”,安德烈森说,“去了也没什么用。”

    “没有什么事要我帮忙的吗”?

    “没什么好帮的。”

    “那也许只是一种恐吓吧”。

    “不,那不光光是恐吓。”

    安德烈森翻过身去,面对着墙壁。

    “你不能离开这个城市吗?”

    “不能,”安德烈森说,“这样奔来赶去,我已经跑够了。”

    他望着墙壁。

    “我还是回去看看乔治。”尼克说。

    “再见,”安德烈森说,他眼睛并没有朝尼克那边看,“感谢你跑来一趟。”

    尼克出去了,他关门时,看到安德烈森和衣躺在床上,眼睛望着墙壁。

    “他身体不大舒服,真叫人难过,”那妇女说,“他是吃拳击饭的,你知道,他是个绅士。”

    尼克打暗黑的大街走到弧光灯下面的拐角处,然后沿着车轨走回亨利小饭馆。

    “你看到安德烈森啦?”乔治问道。

    “看到了,”尼克说,“他在屋子里,他不愿意出去。”

    “你把情况都告诉他了吗?”

    “当然。我告诉他了,不过,他好像早就知道了。”

    “他打算怎么办?”

    “他什么打算也没有。”

    “他们要杀他呀。”

    “这真是件可怕的事情。我不知道他干了些什么?”尼克说,“他这样等在屋子里,知道自己眼看就要碰上什么事情。我可真不敢想象,这太可怕了,我打算离开这个城市。”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人物对话集中在四个场景进行。第一个场景在亨利餐厅,第二个场景在餐厅和厨房,第三个场景在赫希公寓,第四个场景还是在亨利餐厅。 B、杀手关于“看电影”的建议看似随意的聊天,实则是对于恐怖和暴力的暗示。厨房中的一幕表明乔治看到了在电影中才会看到的惊险情节。 C、“你对这事情还是一点也别去插手为好,你最好还是别卷进去”,表明萨姆完全是由于善良而提醒尼克,对乔治和尼克极为关心。 D、尼克告诉安德烈森有人要杀他,但对方的反应很平静。安德烈森虽然拥有重量级职业拳击家的外表,但面对黑暗混乱的社会,内心却充满了无助和茫然。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描写人物时运用了对照的手法。如面对一桩未遂的杀人案,亨利餐厅的三位目击者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彼此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B、小说用象征表达现实主义的主题。如:两名杀手艾尔和麦克斯是邪恶和黑暗的化身和象征,小男孩尼克象征着海明威对未来最美好的希望。 C、小说以细节传神,文中用“他用戴手套的手拉了拉衣襟”“穿着那么包紧的大衣,戴着高礼帽”等细节表现杀手的小心谨慎。 D、文中画框的句子运用了比喻手法,暗示在世界的舞台上,杀人是玩杂耍,两个丑角杀手视杀人为儿戏,表现出了这个世界的黑暗混乱。
    (3)、 海明威曾说:“我想要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觉得好像是亲身经历的一样,使他产生这样的印象,仿佛这是真正发生过的。”请结合这篇小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海明威小说创作的“冰山原则”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请从情节和语言两方面谈谈文本是如何实践这一原则的,并简要说明其艺术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

  •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第,为赣州司户,调永州零陵丞。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万里服其教终身,乃名读书之室曰诚斋。浚入相,荐之朝。除临安府教授,未赴,丁父忧。改知隆兴府奉新县,戢追胥①不入乡,民逋赋者揭其名市中,民欢趋之,赋不扰而足,县以大治。会陈俊卿、虞允文为相,交荐之,召为国子博士。寻提举广东常平茶盐。盗沈师犯南粤,帅师往平之。孝宗称之曰“仁者之勇”,遂有大用意,就除提点刑狱。请于潮、惠二州筑外寨,潮以镇贼之巢,惠以扼贼之路。俄以忧去。东宫讲官阙,帝亲擢万里为侍读。他日读《陆宣公奏议》等书,皆随事规警,太子深敬之。王淮为相,一日问曰:“宰相先务者何事?”曰:“人才。”又问:“孰为才?”即疏朱熹、袁枢以下六十人以献,淮次第擢用之。会高宗崩,孝宗欲行三年丧,创议事堂,命皇太子参决庶务。万里上疏力谏,且上太子书,言:“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一履危机,悔之何及?与其悔之而无及孰若辞之而不居愿殿下三辞五辞而必不居也。”太子悚然。孝宗不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宁宗嗣位,召赴行在,辞。引年乞休致,进宝文阁待制,致仕。嘉泰三年,诏进宝谟阁直学士,给赐衣带。孝宗始爱其才,以问周必大,必大无善语,由此不见用。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②。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侂胄恚,改命他人。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笔落而逝。万里精于诗,尝著《易传》行于世。赐谥文节。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①追胥:追租的公差。②掖垣:皇宫旁侧矮墙。亦以称中书、门下两省。

    (1)、文中画框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勾选相应位置。

    与其悔之A而无及B孰若辞之C而不居D愿殿下E三辞F五辞G而必不居也。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除临安府教授”中的“除”,“淮次第擢用之”中的“擢”都是升迁之意。 B、“县以大治”与“治乱者何独不然”(《兼爱》)两句中的“治”含义相同。 C、“属万里为之记”与“举酒属客”(《赤壁赋》)两句中的“属”含义不相同。 D、谥,即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据其生平行为给予的具有褒扬或贬斥之意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杨万里为人正直的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东宫缺少讲官,皇帝亲自提拔杨万里为侍读。 B、孝宗命太子参与政务,他上疏力谏,劝阻太子。 C、韩侂胄掌权时,他宁可丢官也不愿为其作记。 D、他听说韩侂胄用兵的事情后失声痛哭并写文痛骂。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时张浚谪永,杜门谢客,万里三往不得见,以书力请,始见之。

    ②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

    (5)、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诗人,其实他在政治方面也颇有才能。请结合文本分析他在政治上有哪些才能。
  • 4.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祝英台近·晚春

    辛弃疾

    宝钗分,桃叶渡①,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倩谁唤、流莺声住。

    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将愁归去。

    【注】①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之处,这里泛指男女送别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的前三句连用与送别有关的典故,描绘了一幅情致缠绵的离别图景,表达了主人公送别时凄苦怅惘的心境。 B、“烟柳暗南浦”一句用“暗”字,既扣合题目“晚春”,点明了暮春时节,又抒发了词人对春光易逝、韶华不再的感叹之情。 C、“片片飞红”预示春将归去,“都无人管”与“更谁劝”,这两句则以递进的形式,进一步抒发了怨春怀人之情。 D、结尾借梦呓之语:春天到来,把忧愁送来了,怎么春天离去,却不把忧愁带走呢?表达了盼归之情,细腻而缠绵。
    (2)、请分析这首词是如何体现主人公离别后复杂的心理活动的。
  • 5. 情景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人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要承担起实现强国梦的重大责任,正如曾子在《论语•泰伯》中所说的“。”
    (2)、《将进酒》中诗人表达胸怀大志、乐观自信的诗句是:“。”
    (3)、古代衣服由于原料的缘故,制成后较为硬挺,穿着前需置于石上春捣,使之柔软,称为“捣衣”。古典诗词中常用“捣衣”意象和与之相关的“砧声”来表现家妇思念征夫、游子思家怀乡或对常年征战不满等情绪,比如唐人的诗句“。”
    (4)、《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Ⅰ

    屏幕中的剧情跌宕起伏,屏幕上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地驰过,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令人①____:它们就是“弹幕”。

    弹幕尽管被纳入“评论”范畴,却与传统的文艺批评有巨大的鸿沟。传统的文艺批评来自阅读之后的②____,作品的整体观照与解读、分析、阐释构成了基本的工作方式。相对地说,弹幕的首要特征是“即时”,评论对象往往是作品的一个短暂碎片。弹幕评论带有明显的即兴意味,令人瞩目的是现场、此刻与交互性的狂欢气氛,而不是严肃的反思与真知灼见。

    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只有神奇的互联网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声音即时互动,让各种貌似无法交集的社会关系迅速地在虚拟空间联结起来。这是印刷文化

    ③____的。印刷文化的节奏相对缓慢,思想的交换不得不接受印刷速度与配送体系的限制。印刷文化的中心是文字符号。文字符号的阅读、理解、阐释形成一种深度文化。弹幕的即时评论尽管也诉诸于文字符号,但这些字符被加工为另一种奇特的屏幕形象,开启了另一种性质的空间,譬如视觉经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结合材料,给“弹幕”下一个定义。
    (3)、文中画框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近来,“AI换脸”技术又掀起一波热潮,“只需上传照片,轻松生成换脸视频,随心所欲体验百变造型”,这种爆火的新玩法吸引了大批网友尝试。

    “AI换脸”技术带给人新鲜感的同时____。一个个鲜活真实的案例就在我们身边:随意将明星替换到不雅视频中丑化传播;“AI黄谣”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犯罪团伙利用AI技术,制作变声换脸视频,诱骗老人和小孩。

    “AI换脸”技术是数据智能化发展的产物,并没有什么黑白好坏之分,其是优是劣,____,有人用火药发明了烟花,有人用火药发明了枪炮,都利用了火药燃烧的特点,前者丰富了生活,后者破坏了生活。由此可见,科学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是使用者的意图有莫大的区分,“AI换脸”技术亦是如此。为“AI换脸”技术戴上“紧箍咒”、打造“铁栅栏”,筑牢“AI换脸”技术安全的防护墙,____。只有加强技术更迭,对数据确权、行业伦理、技术安全等方面作出更系统的规定,才能以技术手段克服技术困境;只有把法律的防护“盔甲”打造得无比坚硬,才能时刻抵御住“AI换脸”这把双刃剑。

    身处人工智能时代的每一个人,应该增强对深度合成技术的辨别和防范意识,提升自我素养,在安全享受技术的同时,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只有多方发力,促进“AI技术”向上向善,才能让科学技术真正地助推社会发展,便利人们生活。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框线句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 B、武汉,从来不是一座“孤岛”;湖北,从来不是孤军作战。 C、“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8.《说文解字》云:“德者,得也。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这就是说品德对个体、他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伏尔泰曾说:“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而无所得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陆鸿是残疾人创业的代表,他的企业有四分之三的员工是残疾人,2022年营业额高达1300万元。疫情期间,员工隔离在家,独自坚守的陆鸿依然给员工发工资。

    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德”与“得”引起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