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26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躺平”是《咬文嚼字》评选的2021年度热词,它曾作为青年群体的症候引起广泛关注。在早期研究中,学界对此尽管认知态度不一,但一致认为,“躺平”的“不思进取”甚至以“不思进取”为荣的表达,与主流文化形成了对抗。在其热度逐渐消退的今天,我们可以更从容地反思年轻人使用“躺平”时的心态。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躺平”在传播中变成了一个漂浮的能指,不再具备稳定的内涵,其使用既有基于自我保护或维系社交的实用需求,也有基于自我宣泄或自我激励的情感需求。其对抗性也呈现出目标失焦的特征。

    “躺平”一词确有对抗性,但其对抗目标十分模糊。大多数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躺平”经历时表示“其实当时并没有想很多”。他们只是在社交媒体中分享和交换自己的主观经验,一旦被他人认可,受到社会证实,便会成为一种“共享现实”,产生“集体共鸣感”。然而,正如陈龙在《对立认同与新媒体空间的话语再生产》中所言,在新媒体空间中,所谓的社区认同实质上是一种高度抽象化、虚拟化的幻想,正因为如此,社交媒体中的对抗性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话语上,并没有多少实际效应和明确所指。

    部分“躺平”青年对主流价值表现出间歇性质疑的态度,他们在面对主流标准时,会有求之不得的挫败感和委屈感。“在考研这条路上,我真的努力了,结果还是不如意,‘躺平’算了。”“我不能‘躺平’下去了,我整个人都快废了,而且一点也不快乐,没有人喜欢我。”从这些受访者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埋藏在“躺平”语录的表层对抗性之下的,是青年群体在自我价值实现过程中的踌躇与迷茫,以及渴望被社会主流认同的强烈欲求。

    “躺平”是暂时性的“弱者”的话语反抗方式,有利于动员主流社会进行反思。马中红在《商业逻辑与青年亚文化》中将互联网中的亚文化实践视作弱势青年以文化资本撬动经济资本的途径。“躺平”青年的这一话语实践也在遵循这种逻辑:一方面,他们借助话语中明确且强烈的对抗性来引起社会关注,从而试图打破自己当前的困局;另一方面,“躺平”青年在以反主流的姿态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又在努力地使自己的人生主流化。“躺平”一词中所谓的对抗性,往往是其唤起彼此共鸣的手段,他们联合大规模使用“躺平”,助推“躺平”的兴起,从而寻求生活的解困之道。这种联合对抗,更像是联合自救。

    有学者使用“脱逸”概念来阐释互联网时代青年亚文化实践者凭借新媒介技术抵抗权威与自娱自乐的态度。“脱逸”一词来自苏轼的诗句“天骥虽老,举鞭脱逸”,用以描绘马脱缰而奔的行为和情态,包含着冲破禁锢,重获自由的喜悦之意。以“躺平”为代表的网络流行语中既承载有目前学界所界定的“抵抗”色彩,也包孕着苏轼笔下的“脱逸”之内涵。从玩世不恭式的对抗性话语转向相对严肃性的社会症候性话语,再转变到流行的日常性话语,“躺平”的话语性质经历了从抵抗话语脱逸成变相认同式话语的过程。很多时候,“躺平”已经“脱逸”成为青年们的一种社交话语,他们在使用“躺平”语录的同时,并不完全指向具体的“躺平”实践。

    法国心理学家塔尔德提出了“模仿律”概念,认为社会是由一群倾向于相互模仿的人组成的,而对网络流行语的模仿与传播即可视作当下青年主动融入社会语境的社会化尝试。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数量之多、破圈频率之快,实则反映出当下青年群体融入社会的迫切愿望。而这一动机,就决定了网络流行语与主流社会价值观之间势必不会是对立关系。相反,借助社交媒体的传播,网络流行语在模仿与脱逸中以“对抗性”的姿态实现了对社会共识的反哺。

    部分学者将青年群体的亚文化行为视为青年以个性来反抗集体性的表现,这沿袭的是西方文化中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而中国的多元融合文化传统为中国人在人生与社会境遇中提供了多元的价值选择,这也使中国文化具有“或此或彼”的更为柔滑的文化特点,人们在生活的任何缝隙中都可以找到生命存在的空间,因此也就失去了对抗的逻辑前提,很少面临西方文化那种“非此即彼”的极端困境。具体到“躺平”这一话语中,可以看到,青年群体依旧期待着能被主流社会认可,其个性化表达中蕴含强烈的集体化、社会化内涵,只不过当下青年在接纳主流文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更为曲折的方式,即所谓的“期待被认可,拒绝被收编”。

    (摘编自韩敏、卢松岩《回到中国文化的对抗认同:网络流行语“躺平”的话语脱逸与共识反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期研究者普遍认为,青年一代的“躺平”思想及话语具有消极色彩。 B、在情感作用上,“躺平”有时呈正向价值,成为青年自身的动力机制。 C、“躺平”青年的挫败感、委屈感,源自他们内心深处对主流价值的不认同。 D、“躺平”青年的示弱方式可以提高社会关注度,形成对主流共识的反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躺平”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在人们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生改变。 B、社区认同的抽象化、虚拟化使“集体共鸣感”缺少实际效应。 C、“躺平”一词的脱逸过程,实际也是其抵抗性逐步消解的过程。 D、西方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难以准确解释中国的文化现象。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人是一种模仿性的生物,而模仿正是促使人类进行文化创造和社会融合的根本性冲动之一。——塔尔德 B、人们能够按社会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但代价是欲望受到压抑,文明就意味着自由的丧失。——弗洛伊德 C、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产生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费孝通 D、中国人消融了西洋概念里团体与个人这两端,中国人的个体与团体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关系”的关系。——梁漱溟
    (4)、“小镇做题家”是《咬文嚼字》2022年度热词,指“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很多青年以此自嘲,引起广泛共鸣与热议。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从“对抗认同”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5)、为深入解读青年的“躺平”心态,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请根据文本概括。
  • 2. 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还魂草

    巴金

    敏,五年了,我没给你写过一个字。

    然而今天在林那拿到你托他转给我的短笺。你的亲切的微笑浮现在我眼前,还是那么生动,就像你昨天才离开我似的。

    傍晚,我离开林,匆匆赶回小镇。回到家里,半睡半醒地躺了好一会儿,直到一个小女孩清脆的声音从楼梯上送进来。

    “黎伯伯,你的信来了!”孩子快乐地叫着。

    她略带黑色的宽脸上闪耀着一对漆黑发亮的大眼珠,嘴带笑地张开,雪白的牙齿露在外面。她把信递给我后,小小的手伸起来指着她的浓黑头发,得意中略含一点羞惭,说:“你看,好不好?”

    一只红缎子扎的大蝴蝶伏在她的乌亮头发上,映着灯光发出炫目的光彩。

    “好看得很,”我称赞道,“哪个给你戴上的?”

    “妈妈,”她笑了,“黎伯伯,你给我——”她抿着嘴笑,不再说下去。

    “你说,黎伯伯给你做什么?”

    “你给我讲个像还魂草那样好听的故事啊!”

    “你还想听得哭起来吗?”我笑说。

    敏,你该记得还魂草的故事,这是我们敬爱的一个年长朋友根据传说改编的。我第一次听到它时,还同你住在一起。我们被感动得许久说不出话,默默地互相注视。这个情景我至今还不能忘记。

    敏,你的短笺我反复诵读。在你忙碌的生活中,还时时在打听我的消息。可是我却像石人一样地沉默了。我为这件事情感到惭愧。

    我预备写一封信,告诉你我最近的生活情形,应该从什么地方写起呢?

    我的书桌就放在窗前,窗上玻璃被炸弹全震破了,现在补上了几块,也留着几个空洞。只要起一阵风,大股的尘土就会灌进房里来。你看,我们就是在灰尘中生活着的。

    昨天早晨,我又被利莎喜悦的声音唤醒了,秦家凤也来了。两个女孩年轻的笑脸灿烂地发亮,把我从充满阴郁气氛的世界中救出来了。她们表情有点相似,只是利莎多一点稚气,秦家凤略带一点沉静的大人气。此外,纯洁、善良、友爱等等,两张脸上都有,而且同样充满朝气,好像早晨刚刚开放的花朵。

    利莎望着我,央求说:“黎伯伯,给我们讲个故事罢。”她又看看秦家凤说:“秦姐姐,你不是来听黎伯伯讲故事吗?”

    我在利莎的头上轻轻敲了一下:“就你一个人花样多。”

    “黎伯伯,不是她一个人,我也是来听你讲故事的,”秦家凤忙解释道。她亲密地看看利莎。

    这时我忽然想起了还魂草的故事。故事里不是也有两个这样年纪的孩子么?他们不也是这样亲密地过着日子么?

    起初她们听我讲两个孩子的友情,还以为我在拿她们开玩笑,后来跟着我的叙述她们见两个孩子长成了,两颗热烈的心连结在一起,用同样的脚步,四处去找寻那个普照万物、永不熄灭的明灯。……她们的笑容没有了,利莎的手被捏在秦家凤的手里。

    我继续讲下去:在一个寒冷的夜里,在黑暗的荒山中,两人中的一个跌在岩石上受了重伤。另一个人用尽方法仍然不能挽救朋友的性命。那时据说有这样一种还魂草,要用活人的热血培养,才会长成粗大的叶子,可以用来救人。这个人找到了,他每天早晚用自己的血来浇这棵草,救活了他的朋友。

    敏,还魂草的故事已经加进了我的感情,我随讲随编,给故事换了一个乐观的结局。我看见两张年轻的脸上都笼罩着明澈无比的微笑,一股热气进了我的心中,我全身都感到了温暖,我感激地微笑了。

    敏,这封信对你是一个意外,对我更是。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血像一层雾在我的想象中升上来。我无处逃避。炸弹在小镇上空刷刷落下时,我和利莎一家人正在川康银行的防空洞里。飞机盘旋声,炸弹下落声,然后便是震撼山岳似的霹雳巨响。举目四顾,眼前只有黑暗。我听见利莎担心地自言自语:

    “秦姐姐不晓得躲在哪儿?”

    “她们一定在城里躲防空洞的,”我安慰她。利莎默默地捏住我的手,她的手在微微颤动。

    听见解除警报,她脸上还挂着愁云,低声说:“黎伯伯,我们先到秦家去。”

    我拉着她的手走出银行,转眼便是横街,前面显得异常拥挤。街的右边高坡上,一排平屋变成了大堆瓦砾,人们就站在坡上挖掘。利莎丢了我的手疯狂地往前跑去。我跟着她跑。那里原先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现在树上只剩下几根光秃的空枝,树下连接地摊开两张草席,一只小小的带泥的腿静静地伸在外面。

    席子旁边,秦家凤的父亲埋着头在那里痛哭。一切的疑惑都是多余的了。死吞食了那个垂着双辫的瓜子脸的小姑娘和那个瘦弱的中年妇人。利莎呜呜地哭起来。

    天色突然暗起来,太阳落到天外去了。

    我们走上野草丛生的土坡,利莎的哭声停止了。她弯下身子,拔起一棵叶子粗大颜色碧绿的草,捏在手里,出神凝视。

    “黎伯伯,这是什么草?”

    “这是野草,我叫不出名字。”

    “我要带它回去,拿针刺出手指头的血来培养它。”她庄重自语道。

    “这种野草?有什么用?”我惊奇地问。

    “那么这不是还魂草了。”她失望地说。

    “黎伯伯,你给我找一根还魂草来,我会培养它,要我流多少血,我都不怕。”

    她的脸颊上还留着泪痕,这个平时脸上永远带笑的孩子现在却有这么多的眼泪,我不能再开口了,我不能再写下去了。

    (有删改)

    [注]《还魂草》写于1941年,以抗战时期大后方重庆为背景,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见闻创作的一篇书信体小说。小说共六封信,本文节选自第一封和第五封。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两个小女孩的“笑”多次出现,“把我从充满阴郁气氛的世界中救出来了”,给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 B、盘旋的飞机,刷刷落下的炸弹,残破的窗户,弥漫的尘土,“我们就是在灰尘中生活着的”,这是战时重庆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C、“一只小小的带泥的腿静静地伸在外面”,画面触目惊心,强烈控诉了日军滥杀无辜妇女儿童的暴行。 D、结尾处,“不能再开口”是因为利莎受到伤害,“我”悲愤难言;“不能再写下去”是因为对友人敏“我”惭愧自责,欲言又止。
    (2)、关于文中的“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敏”是收信人,是“我”倾诉内心感受的对象。 B、“敏”虽多次出现,形象特征却不甚明确。 C、“我”与“敏”互诉心曲,情节由此逐步展开。 D、写给“敏”的信,蕴含“我”对人生、社会的思考。
    (3)、黎伯伯给“还魂草”的故事换了一个乐观的结局,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        简要分析。
    (4)、《还魂草》创作于抗战时期,巴金目睹了中华民族的苦难与坚强,“觉得肚里装满了火似的东西”,但        他却在作品中着力写了一些“看不见英雄的小人小事”。其创作意图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材料一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子墨子曰:“请献十金。”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盘服。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

    材料二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 , 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节选自《墨子·非攻》)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        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情不知A其不义也B故书其言C以遗后世D若知其E不义也F夫奚说G书其不义H以遗后世哉。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指抵达,到达,与苏洵的《六国论》中“至于颠覆”中的“至于”词义不同。 B、再拜:指古代礼仪,拜而又拜,表示恭敬之意。再拜礼一般只向地位较高的人,如《鸿门宴》中“再拜大将军足下”。 C、非:指认为……错误,与《劝学》中“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的“非”,两者用法不同。 D、辩:指分辨,辨别,《答司马谏议书》中“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两者意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输》中,墨子为实现政治理想,不辞辛苦,长途跋涉,去见公输盘,表现了墨子坚持不懈的精神。 B、《公输》中,墨子巧妙地用“智”“仁”“忠”“强”“知类”等概念层层递进说服公输盘,体现他卓越的论辩艺术。 C、《公输》中,墨子九距公输盘攻城之机变,成功消除了楚王想要攻城和杀掉自己的想法,最终使楚王放弃攻宋的计划。 D、《非攻》中,墨子以黑白甘苦作比,批判一些人“杀少谓之不义,杀多谓之义”的看法,展现了义与不义之辨。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②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

    (5)、材料二题目“非攻”不能改为“非战”,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分析。
  • 4.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奉答圣思讲论语长句
    黄庭坚

    簿领文书千笔秃,公庭嚣讼百虫鸣。

    时从退食须臾顷,喜听邻家讽诵声。

    观海诸君知浩渺,学山他日看崇成。

    暮堂吏退张灯火,抱取鲁论来讲评。

    [注]①本诗作于诗人任叶县县尉时。②嚣(yín)讼:奸诈而好争讼。③退食,这里指公余休息。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诗人担任县尉时的繁忙,画面形象生动。 B、颔联描绘诗人休息时偶遇邻家书生的场景,书生讽刺了好争讼者的无礼之举。 C、本诗选取了公堂上调节纠纷、公余休息挑灯夜读等生活细节,文字质朴动人。 D、本诗与《劝学》都谈及正确的学习态度,对学子追求学问精进具有启发意义。
    (2)、黄庭坚爱书,一日不读便觉庸俗,甚至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本诗是如何体现庭坚爱读书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述而》中的“我欲仁,斯仁至矣”,与《论语·颜渊》中的“”,都强调了提高自我修养依靠自觉的儒家思想。
    (2)、 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以“”批评当时存在的不正“士风”。
    (3)、炮哥在整理高考诗词笔记时,想给“对写”这一手法找几个具体的例子,但苦思冥想,还是想不出来,作为他的好朋友,你推荐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

  • 6. 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碎片化阅读是否一无是处呢?当然不是。碎片化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讲,代表着一种阅读的趋势,或者说是时代特征。

    其一,A____。碎片化阅读交互性强,①拥有更新信息速度快和随时随地皆可阅读的特性,②因为更方便,③更易于人们查找资料,④提高人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其二,⑤反对者认为碎片化阅读会影响思维能力的形成,⑥未必如此。⑦古代的《论语》是碎片式语录,⑧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是碎片式的,⑨现代的报纸、杂志也无一是碎片化阅读,⑩没有人说不好,为什么现在有了手机可以更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进行阅读就不行了?其三,有人因其对经典文学作品支离破碎的截取表示不满,其实不然,恰恰因碎片化阅读,传统经典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形式接近读者,影响力得以提升,因此碎片化阅读成为经典导读的一种有效途径(路线)。

    碎片化阅读作为阅读的一种方式,有利有弊,B____,阅读者就必须具备更高的理性思维和判断力,成为信息的主人,而不是成为信息的奴隶,这正是碎片化阅读者应有的能力。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2)、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7. 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走进四川博物院,《高山仰止回望东坡一苏轼主题文物特展》正在展出。头戴斗笠,脚穿木屐,双手撩起衣摆,展厅起点处明代朱之蕃所绘的苏轼像轴,让不少观众对苏轼有了直观印象。这是苏轼流放儋州时的生活写照,尽管极其艰苦,他仍①____,以著书为乐。以《苏轼宦游图》为引,展览利用大量文物、图像和诗文串联起苏轼人生中的亮点。陕西凤翔是苏轼政治生涯的起点,他深入民间与百姓一起抗旱救灾,著名的“喜雨亭”“凌虚台”皆有图文展示,生动直观。借助视频技术,西湖一角被“搬进”展厅,苏轼两入杭州贩灾放粮、疏浚运河的故事娓娓道来。“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了解苏轼在密州惩治盗贼、整顿军政的事迹后,观众重读这首词,内心激荡,豪情油然而生。“( )”中年以后苏轼接连被贬,远至海南岛。四海飘零中,他进入创作高峰。展览展出了明代许光祚书《记承天寺夜游》、清康熙款青花后赤壁赋笔筒等文物,苏轼影响之深远,②____。展览还围绕苏轼的爱好专设了一个单元,穿行在展厅中,看苏轼纵情山水、饮茶品酒、制作美食,琳琅满目的展品叙说着“此心安处是吾乡”。

     宋代四川的产业兴旺,催生了文化昌明、人才辈出的局面。本次特展将背景介绍贯穿始终,通过一件件文物向观众呈现出苏轼成长的时代风貌,使人们能够走进他丰盈的精神世界。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在文中括号处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C、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星球小学邀请你给学生讲解汉字。请从下列三个汉字中任选一个,借鉴文段中画线句子的拆解方法,拟出讲解要点。要求阐释准确,语言流畅,不超过60个字。

    人奔波一生,大多来不及细细品味生命的甘苦。步入老年,如果不回顾、反思与总结,岂不枉过一生?茶,汲天地之精华,沐日月之灵性:一个“茶”字拆开来,“人”位于“草”“木”之间造字时融入了天人合一的深刻寓意。常言说“茶静酒狂”,茶生静气,可入肌肤、涤心尘。人要选择与过往和解,茶,无疑可以充当最佳的催化剂。

四、写作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程度,需要有相当程度的知识。人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到自己无知的过程。而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则会激发起学习的动力。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