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中考数学细点逐一突破真题训练第12章全等三角形(2)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26 类型:一轮复习

一、基础类型(平移,翻折,轴对称)

  • 1. 如图,AEDFOE=OFB=C.求证:AB=CD.

  • 2.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有两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B、三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相等 D、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 3. 如图,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重叠在一起,将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沿着点BC的方向平移到DEF的位置,AB=6DO=2 , 平移距离为4 , 则阴影部分面积为( )

    A、20 B、24 C、28 D、30
  • 4. 已知:如图,点E、F在CD上,且A=BAC//BDCF=DE

    求证:AECBFD

  • 5. 同学们在做题时,经常用到“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个定理,下面是两种添加辅助线的证明方法,请你选择一种进行证明.

    已知:在ABC中,C=90°A=30°

    求证:BC=12AB.

    方法一:如图1,在AB上取一点D , 使得BC=BD , 连接CD.

    方法二:如图2,延长BC到D , 使得BC=CD , 连接AD.

    我选择方法        ▲    .

    证明:

二、一线三等角型

  • 6. 如图,在ABC中,ACB=90°BC=ACA(02)C(10) , 点B在第四象限时,则点B的坐标为

  • 7. 如图,在ABC中,AB=AC=3B=C=40° . 点D在线段BC上运动(D不与BC重合),连接AD , 作ADE=40°DE交线段AC于点E

    ⑴当BDA=120°时,DEC=°;

    ⑵当DC=时,ABDDCE

  • 8. 如图,CD是经过BCA顶点C的一条直线,CA=CBEF分别是直线CD上两点,且BEC=CFA=α.

    图1                  图2                  图3

    (1)、若直线CD经过BCA的内部,且EF在射线CD上.

    ①如图1,当BCA=α=90°时,证明:BE=CF.

    ②如图2,若0°<BCA<180° , 当BCAα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①中的结论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2)、如图3,若直线CD经过BCA的外部,BCA=α , 猜想EFBEAF三条线段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 9. 【模型介绍】

    如图1BAD=90°AB=AD , 过点BBCAC于点C , 过点DDEAC于点E . 则ABCDAE . 我们把这个数学模型称为“K字”模型或“一线三等角”模型.

    【模型应用】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4x轴交于点A , 与y轴交于点B

    (1)、如图2 , 将直线y=2x+4绕点B逆时针旋转45° , 得到直线l , 求直线l的表达式.下面是小明的想法,请你帮助完成.

    小明想利用“一线三等角”模型解决这个问题.如图,过点AAB的垂线交l于点C , 再过点Cx轴的垂线,垂足为D , 可求出点C的坐标为 , 从而求得直线l的表达式为

    (2)、若将直线y=2x+4绕点A顺时针旋转45° , 所得直线的表达式为
    (3)、点P是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点Q是线段AB上一动点,若A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PQ=90° , 则点Q的坐标是
  • 10.
    (1)、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角形全等时,发现了下面这种典型的基本图形.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 , 直线l经过点ABD⊥直线lCE⊥直线l , 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
    (2)、组员小刘想,如果三个角不是直角,那结论是否会成立呢?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l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数学老师赞赏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并鼓励他们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图3,过△ABC的边ABAC向外作正方形ABDE和正方形ACFGAHBC边上的高,延长HAEG于点I , 求证:IEG的中点.

三、倍长中线模型

  • 11. 八(2)班数学兴趣小组在一次活动中进行了探究实验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活动吧.

    [发现问题]他们在探究实验活动中遇到了下面的问题:如图1,ADABC的中线,若AB=5AC=3 , 求AD的取值范围.

    [探究方法]他们通过探究发现,延长AD至点E , 使ED=AD , 连接BE . 可以证出ADCEDB ,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将已知的边长与AD转化到ABE中,进而求出AD的取值范围.

    方法小结:从上面的思路可以看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将中线AD延长一倍,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倍长中线法”.

    [问题解决]

    (1)、请你利用上面解答问题的思路方法,写出求AD的取值范围的过程.
    (2)、如图2,CDABC的中线,且AB=BE=AC , 求证:CE=2CD
  • 12. 如下是某书中某一页的部分内容:

    如图,在ABC中,D是边BC的中点,过点C画直线CE , 使CE//AB , 交AD的延长线于点E , 求证:AD=ED.

    证明:CE//AB(已知)

    ABD=ECDBAD=CE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ABDECD中,

    BAD=CEDABD=ECD(已证),

    BD=CD(已知),

    ABDECD(AAS)

    AD=E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图(1)                    图(2)                      图(3)

    (1)、【方法应用】如图(1),在ABC中,AB=6AC=4 , 则BC边上的中线AD长度的取值范围是
    (2)、【猜想证明】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CD , 点EBC的中点,若AEBAD的平分线,试猜想线段ABADD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3)、【拓展延伸】如图(3),已知AB//CF , 点EBC的中点,点D在线段AE上,EDF=BAE , 若AB=5CF=2 , 直接写出线段DF的长。

四、十字架全等模型

  • 13. 已知,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是直角.如图,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两边ABBC上,DFGE相交于点G , 且DFCE

    (1)、求证:BE=CF
    (2)、若CD=8BE=6 , 求CG的长度.
  • 14. RtABC中,AC=BCACB=90°D是直线CB上的一个动点,连接AD , 过点CAD的垂线,垂足为点E , 过点BAC的平行线交直线CE于点F

      

    (1)、如图1,当点DBC中点时,请直接写出线段BFAC的数量关系.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CB(不与CB重合) , 请探究线段BFBDAC之间的数量关系(要求:写出发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D在线段CB延长线上,请探究线段BFBDAC之间的数量关系(要求:画出图形,写出发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4)、当点D在线段BC延长线上,请直接写出线段BFBDAC之间的数量关系.

五、角平分线模型

  • 15.  如图,点D是△ABC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ABC=68°,若AB+BDAC , 则∠ACB的度数为 

  • 16. 如图,ABC中,ACFEAC的角平分线CPAP交于点P , 延长BABCPMBEPNBF.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 )
    BP平分ABCABC+2APC=180°CAB=2CPBSPAC=SMAP+SNCP

    A、1 B、2 C、3 D、4
  • 17. 【教材呈现】如图是华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96页的部分内容.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已知:如图1OCAOB的平分线,点POC上的任何一点,PDOAPEOB , 垂足分别为点D和点E

    求证:PD=PE

    请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1)、请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图2 , 写出“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完整的证明过程.
    (2)、【应用】如图3 , 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点E , 点FAC上,BD=DF , 若AB=13AF=8 , 则CF的长为
    (3)、【拓展】如图4 , 在ABC中,BD平分ABCAC于点DDEBC于点E , 若ABC=60°C=45°DE=3BD=6 , 则ABD的面积
  • 18.  综合与实践
    (1)、问题初探

    如图1,在等腰直角△ABC中,∠B=90°,AB=BC,将△ABD沿着AD折叠得到△AED,AB的对应边AE落在AC上,点B的对应点为E,折痕AD交BC于点D.

    求证:AC=AB+BD; 

    (2)、方法迁移

    如图2,AD是△ABC的角平分线,∠C=2∠B.求证:AB=AC+DC;

    (3)、问题拓展

    如图3,在△ABC中,∠ABC=2∠C,AD是△ABC的外角的平分线,交CB的延长线于点D.请你直接写出线段AC,AB,BD之间的数量关系.

六、手拉手模型

  • 19. 如图,点O是等边ABC内一点,DABC外的一点,AOB=110°BOC=αBOCADCOCD=60° , 连接OD

    (1)、求证:OCD是等边三角形;
    (2)、当α=150°时,试判断AO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AOD是等腰三角形.
  • 20. 已知,如图①,在AOBCOD中,OA=OBOC=ODAOB=COD=50°

    (1)、求证:①AOCBOD;②APB=50°
    (2)、如图②,在AOBCOD中,OA=OBOC=ODAOB=COD=a , 则ACBD的等量关系为APB的大小为 . (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要证明)
  • 21. 如图,A、B、C在同一条直线上,ABFBCE均为等边三角形,AEFC分别交FBEB于点M、N,下列结论中:①ABEFBC , ②AB=FN , ③BM=BN , ④ADF=60° , ⑤DB平分ADC , 其中正确的有 . (填序号)

      

  • 22. 如图,在ABCADE中,BAC=DAE=90°AB=ACAD=AECD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BE . 以下四个结论中:①BE=CE;②ACE+DBC=45°;③BDCE;④BAE+DAC=180° , 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23. 综合与实践、数学模型可以用来解决一类问题,是数学应用基本途径.通过探究图形的变化规律,再结合其他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最终可以获得宝贵的数学经验,并将其运用到更广阔的数学天地.

    (1)、发现问题:如图1,在ABEACF中,AB=AEAC=AFBAE=CAFBFC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连接EFAB于点D . 则线段BCEDDF的数量关系是        ▲      , 并说明理由.
    (2)、类比探究:如图2,在RtABC中,ABC=90° , 以AC为边,作ACD , 满足AD=ACEBC上一点,连接AE2BAE=CAD , 连接DE , 求证:DE=CE+2BE
  • 24. 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C=BC=23 , D在线段BC上,E是线段AD上一点.现以CE为直角边,C为直角顶点,在CE的下方作等腰直角△ECF,连接BF.

    (1)、如图1,求证:∠CAE=∠CBF;
    (2)、当A、E、F三点共线时,如图2,

    ①求证:∠DFB=90°;

    ②若BF=2,求AF的长.

七、半角模型(对角互补)

  • 25.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平分ABC , 且AD=CD , 若CBD=α , 则ADC一定等于(    )

      

    A、3α B、90°+2α C、135°2α D、180°2α
  • 26.  如图ABC是正三角形,BDC是顶角BDC=120°的等腰三角形,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角的两边分别交ABAC边于MN两点,连接MN

     

    (1)、探究:写出线段BMMNNC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点MN分别是ABCA延长线上的点,其它条件不变,直接写出线段BMMNNC之间的数量关系(不用说明理由),并在图中画出图形.
  • 27. 我们定义: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如果A=αC=180°α , 对角线BD平分ABC , 我们称这种四边形为“分角对补四边形”.

    图1 

    图2

    图3

    (1)、特例感知:如图1,在“分角对补四边形”ABCD中,当α=90°时,根据教材中一个重要性质直接可得DA=DC , 这个性质是;(填序号)

    ①垂线段最短:②垂直平分线的性质;③角平分线的性质;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猜想论证:如图2,当α为任意角时,猜想DADC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3)、探究应用:如图3,在等腰ABC中,BAC=100°BD平分ABC

    求证:BD+AD=BC.

  • 28.  

     

    (1)、如图1 , 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12BAD , 线段EFBEFD之间的关系是;(不需要证明)
    (2)、如图2 , 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12BAD ,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如图3 , 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且EAF=12BAD ,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 29.    

    (1)、【问题背景】如图1,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45° , 连接EF , 则有EF=BE+DF , 试说明理由;
    (2)、【迁移应用】如图2,四边形ABCD中,AB=ADBAD=90° , 点EF分别在边BCCD上,EAF=45° , 若BD都不是直角,且B+D=180° , 试探究EFBEDF之间的数量关系;
    (3)、【联系拓展】如图3,在ABC中,BAC=90°AB=AC , 点DE均在边BC上,且DAE=45° , 猜想BDDEEC满足的等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要证明).
  • 30.

    (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 , ∠B=∠D=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12BAD , 线段EFBEFD之间的关系是;(不需要证明)
    (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AD , ∠B+∠D=18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AF12BAD ,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ABAD , ∠B+∠D=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且∠EAF12BAD , (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写出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八、含30度直角三角形

  • 31. 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AE=CDBE 与AD相交于点PBQAD于点Q 

    (1)、求证:AD=BE
    (2)、求PBQ的度数;
    (3)、若PQ=6PE=2 , 求AD的长.
  • 32. 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MAB边上任意一点,延长BC至点N , 使CN=AM , 连接MNAC于点PMHAC于点H

    (1)、求证:MP=NP
    (2)、若AB=8 , 求线段PH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