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2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手工剪纸 C、牛奶变质 D、纸张燃烧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能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3. 学习化学,要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我们能闻到“八月桂花香”是因为(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质量很小4.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天然气 C、汽油 D、氢气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B、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 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6. “中国天眼”FAST的“限镜片”的制造用到金刚砂(SiC)。金刚砂中Si的化合价为+4,则C的化合价为( )A、-4 B、-2 C、+2 D、+47.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铁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金刚石8. 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此主题的是( )A、大力发展火电 B、增加绿化面积 C、开发新能源汽车 D、垃圾分类投放9. 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牛奶 B、雪碧 C、酱油 D、蒸馏水10. 实验操作应严谨规范,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倾倒液体
11.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A、红磷 B、木炭 C、硫磺 D、铁丝12. 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来灭火的原理的是( )A、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 B、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 C、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 D、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13.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观念
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
科学思维
SO2、H2SO4都属于氧化物
C
科学探究与实践
用火柴梗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D
科学态度与责任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倡导“低碳”生活
A、A B、B C、C D、D14. 铒是一种稀土元素,可应用于现代通信领域。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铒的原子序数为68 B、铒是金属元素 C、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7.3g D、铒的元素符号是Er15. 布洛芬(化学式为C13H18O2)缓释胶囊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但不宜长期大量服用。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布洛芬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布洛芬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3:18:2 C、一个布洛芬分子由33个原子构成 D、布洛芬的相对分子量为20616. 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X,试推测X的化学式是( )A、H2 B、H2O C、CO D、CH417.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数值为8 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一定是化合物 D、反应前后乙、丙变化的质量之比为1:718. 水煤气中的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该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 B、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增加 C、生成物丁的化学式为CO2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19. 下列物质转化关系图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X的化学式是CO2 B、X转化为H2CO3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C、CO只能通过与O2反应转化为CO2 D、在转化关系图中碳元素化合价共有3种20. 科学的进步源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CO和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
除去木炭粉中的少量CuO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C
鉴别水和双氧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D
鉴别水和白醋
闻气味
A、A B、B C、C D、D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4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27分)
-
21. 化学与生产、生活、能源环境密切相关。(1)、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物质的标号填空。
A.明矾 B.一氧化碳 C.氮气 D.金刚石
①可用于净水。
②可用来切割玻璃。
③可用作燃料。
④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防腐。
(2)、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倡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①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如煤、和天然气等,是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煤炭燃烧产生PM2.5污染空气。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②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填序号)。
A.汽车尾气排放 B.焚烧垃圾 C.太阳能发电
③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填序号)。
A. CO2 B.SO2 C.N2 D.NO2
22.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镁的元素符号是。(2)、3个硫离子。(3)、2个氮气分子。(4)、氧化铜。(5)、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x的值为 , 该原子核外共有个电子层,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填“阴”或“阳”)离子。
23. 上善若水,水育万物,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1)、用带火星木条检验b管中气体为O2的现象是;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家用饮水机中的活性炭可以除异味和色素,利用了活性炭的性。生活中可以用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的方法将硬水软化。24. 早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就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氢氧化钾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大意是:先将干燥的木头烧成灰(含K2CO3),用其灰汁浸泡丝帛,再加入石灰即可,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完成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2)、反应I(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写出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
25. 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好化学的保障,实验室用图中的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排水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出现时开始收集;当实验结束时先 , 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使试管炸裂。(3)、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较大量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填序号),药品是。写出验满二氧化碳的方法。(4)、小明为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如图实验。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①纸花变为红色的实验有(填实验序号)。
②能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 人被蚊虫叮咬时,蚊虫向人的皮肤“注射”了“蚁酸”,使叮咬处红肿痛痒。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隔绝空气并加热的条件
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CO可以还原Fe2O3 , (Fe2O3+3CO2Fe+3CO2)
③CO有毒且会污染环境。
(1)、【实验探究】小亮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元素,推测出蚁酸分解生成的氧化物之一是H2O。
小亮同学对蚁酸分解生成的另一种氧化物提出猜想:
猜想一:该氧化物是CO2
猜想二:该氧化物是CO
于是他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2)、实验过程中,装置甲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不成立。(3)、若猜想二成立,则装置丁中的现象是;装置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分析,该装置存在的明显不足是。
四、分析与计算(本题共1个小题,满分5分)
-
27. 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该方法用二氧化碳与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H4CH3COOH,计算当生成醋酸60g时,消耗C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