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必修下册语文第4课《窦娥冤》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小阅读-课内

  • 1. 阅读下面的戏剧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刽子云〕你还有甚的说话,此时不对监斩大人说,几时说那?〔正旦再跪科,云〕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监斩官云〕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可不胡说!〔正旦唱〕

    【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正旦再跪科,云〕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监斩官云〕打嘴!那有这等说话!〔正旦唱〕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刽子做磨旗科,云〕怎么这一会儿天色阴了也?〔内做风科,刽子云〕好冷风也!〔正旦唱〕

    选段中【耍孩儿】、【二煞】和【一煞】都是 , 都属于宫调。选段中窦娥发下了三桩誓愿:血溅白练, , 亢旱三年。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元杂剧《窦娥冤》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位列我国十大悲剧之首。之前我们解读《窦娥冤》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制度的黑暗、官吏的贪赃枉法、地痞流氓的猖狂和封建礼教的束缚等。近年来,人们讨论《窦娥冤》冤情的证据和法理问题,并引发了一些争论。大家普遍认为,由于当时的审讯方式的主观随意性和没有强有力的自然科学技术、实证科学研究传统与职业传统的支持,悲剧是必然的;也有人认为,对于借助鬼神来作为裁判的依据,丧失了法律的独立性。但是,无论是法学家还是文学史家,在研究《窦娥冤》时,都忽略了一个重要人物蔡婆,只把她作为弱者看待而深深地同情她。实际上,蔡婆才是这个悲剧的起因。

    我们知道《窦娥冤》的第一个也是很关键的焦点是高利贷。楔子里说,窦天章因为不愿错过三年一次的科举,不得已借蔡婆的高利贷;又因为还不上蔡婆的高利贷,才忍痛将女儿卖给蔡婆八岁的儿子作童养媳,所以才有后来的悲剧发生。显然剧作家也是将蔡婆放高利贷作为故事的起因。

    元代放高利贷是合法的,但元代高利贷的利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元英宗时代修订的《大元通制》上明确指出:“诸称贷钱谷,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息……违例取息者,禁之。”一本一息就是按借款金额的10%支付利息。但是我们看蔡婆的利息,是百分之二百,借二十两,要还四十两,这样的放贷明显违法。而且看上窦天章的女儿,提出作为交换要窦娥作童养媳,属于夺人女儿。按照法律规定,罪上加罪,应该严惩。

    不仅如此,蔡婆在道德上也有明显问题:当窦娥心疼她违心承认下毒以后,她采取默认态度,一言不发,和窦娥“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形成鲜明对比。轻易代窦娥答应张驴儿父子的婚事,说什么存事冲冲的,而和张驴儿父亲厮混在一起。所以蔡婆在法律上有罪,道德上有明显过错。

    桃机太守贪污受贿、严刑遇供,是案件的裁定者,也是悲剧的直接制造者。张驴儿父子为非作歹、抢劫投毒。也是悲剧的参与者和制造者。桃机太守接受张驴儿的贿赂,贪赃枉法,内外勾结,固然在程序上、法理上有值得指责的地方,在证据上的处理也明显违法。

    《元史·刑法志》说:“诸有毒之药,非医人辄相卖买,致伤人命者,买者卖者皆处死,”作为赤死张驴儿父亲的毒药是哪里来的?按照元代的法律,需要搞清楚,致死人命,应该买者卖者皆处死,但是桃机太守完全不问毒药的来源,直接判处窦娥死刑,明显渎职枉法。

    窦娥临死前发了三桩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早三年。结果显示,窦娥的这三桩誓愿:都应验了。这三桩誓愿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也是古代人们表达冤杠时习见的方式。利用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虚构,一方面是中国古代承认鬼神的存在,另一方面是古代天罚神断传统的延续,所以在当时没有什么瑕疵。戏剧的题目叫作《感天动地实娥冤》,中国人信奉天人感应,认为人世间的事都会在天象上表示出来。感天动地实际上是对桃机太守和整个楚州的惩罚。

    中国的诗歌、戏剧、小说的悲剧在末了往往出人意料地体现出英好的结局,譬如《孔雀东南飞》之化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等,成为中国文学的特色。

    (摘编自孙娟《<窦娥冤>里的蔡婆》,《光明日报》2020年03月16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窦娥的悲剧是因为当时没有强有力的自然科学技术、实证科学研究传统等的支持。 B、实际上,蔡婆才是这个悲剧的主因,在研究《窦娥冤》时,许多人都忽略了这一点。 C、违法放贷,夺人儿女,承认下毒,代答婚事,蔡婆在法律上有罪,道德上也有过错。 D、桃机太守在证据处理上明显违法,在程序、法理上值得指责,是悲剧的直接制造者。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通过之前人们解读《窦娥冤》悲剧的原因和近年来讨论《窦娥冤》冤情的证据和法理问题并引发的一些争论,提出了个人观点。 B、文章在论证上,分别从法理和道德层而条分缕析,探讨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之混乱、黑暗与残暴。 C、文章引用《大元通制》《元史·刑法志》的内容,是基于法理的考量,这就从不同于以往的研究视角让人们思考窦娥悲剧产生的根源。 D、文章采用因果论证,多角度探讨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从蔡婆通债到窦天章以女当债,从张驴儿父子通婚到桃机太守逼供,形成因果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元律,非医人买卖毒药致死人命者,应该买者卖者皆处死,但桃机太守完全不问毒药的来源,直接判处窦娥死刑,明显渎职枉法,草菅人命。 B、三桩暂愿是古代表达冤枉时习见的方式,利用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虚构来体现天罚神断传统,窦天章断案苦于没有证据时鬼魂登场也是这个意图。 C、戏剧的全名叫作《感天动地窦娥冤》,窦娥冤感天六月里飞雪,动地楚州三年不下雨,既应了中国人信奉天人感应的思想,又正好和题目切合。 D、窦娥的冤案最终得以昭雪,中国的诗歌、戏剧、小说的悲剧都会在末了出人意料地体现出这样美好的结局,这也成为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 3. 阅读田汉《关汉卿》选段,完成题目。

    狱卒  提关汉卿!(禁子下,不一时,闻铁链镣铐相击声。关汉卿上。)

    禁子  跪下!(关汉卿昂然不跪,禁子拿棒要敲他的腿。)

    狱吏  (制止)别难为他。(向关汉卿)关汉卿,你坐下吧。(向狱卒)给他一条小凳。(狱卒给凳,关汉卿坐下。)

    狱吏  怎么样?这些日子还好吗?

    关汉卿  唔,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可还死不了。

    狱吏  是啊,真是不愿你死啊,你的文章我不懂,可是你的医道真高明,我娘吃了你的药好多了。她是多年的凤湿,真没有想到好得那么快,已经能拄着拐杖自己走道儿了。

    关汉卿  走走有好处,老年人可也不能太累。

    狱吏  是是,真是谢谢你。可是,关汉卿,你的案情越扯越大了。说老实话,恐怕很难救你,怎么办呢?(狱卒中也有人交头接耳。)

    关汉卿  (诧异)越扯越大了?

    狱吏  对。大得够瞧的了。你有一位老朋友叫叶和甫的吗?

    关汉卿  唔,有那么一个人,不是什么老朋友狱吏他要来跟你谈谈。

    关汉卿  我跟他没有什么可谈的。

    狱吏  谈谈吧,对你许有些好处。(向内)叶先生,请吧!

    (叶和甫从里面走出来,对关汉卿很关切的口气。)

    叶和甫  哎呀,老朋友,真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跟你见面。当初你不听我的话,我害怕总会有这么一天,所以我说,《窦娥冤》最好别写,要写必定是祸多福少,现在怎么样?不幸而言中了吧。

    关汉卿  (鄙夷地)你要跟我谈什么,快说吧!

    叶和甫  瞧你,还这么急性子,不是应该熬炼得火气小一点儿吗?

    关汉卿  (不耐)有话快说吧!

    叶和甫  (低声)好,汉卿,先告诉你一个极可怕的消息,你那位朋友王著跟妖僧高和尚同谋,上个月初十晚上上都,把阿合马老大人和郝祯大人都给刺了!

    关汉卿  唔,真的?

    叶和甫  千真万确的,现在大元朝上上下下都为这事件发抖。你看这是国家多么大的不幸!

    关汉卿  你还想告诉我什么呢?

    叶和甫  我就是想告诉你,你不听我的劝告,闯出了多么大的乱子!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大人的。

    关汉卿  (怒)怎见得呢?

    叶和甫  许多人听见他在玉仙楼看《窦娥冤》的时候,喊过“为万民除害”,后来他在上都伏法的时候又喊“我王著为万民除害”,而且你的戏里居然还有“把滥官污吏都杀了”的词儿——

    关汉卿  (按捺住怒火)你觉得“滥官污吏”应不应该杀呢?我们写戏的离不开褒贬两个字。拿前朝的人说,我们褒岳飞,贬秦桧。看戏的人万一在什么时候激于义愤杀了像秦桧那样的人,能说是写戏的人教唆的吗?

    叶和甫  汉卿,你这话何尝没有一些道理,可是于今正在风头上,皇上和大臣们怎么会听你的?再说,我今晚来看你,倒也不是为了跟你争辫《窦娥冤》的后果如何,(又低声)我是奉了忽辛大人的面谕来跟你商量一件大事的。你的案情虽说是十分严重,可是只要你答应这件事,还是可以减刑甚至释放你的。

    关汉卿  我跟忽辛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叶和甫  别这么火气大,老朋友,这事你也吃不了什么亏。反正王著已经死了,没有对证,只要你在大臣问你的时候,供出王著刺杀阿合马大人是想除掉捍卫大元朝的忠臣,联合各地金汉愚民图谋不轨。只要你肯这样招供,不只你的案子可以减轻,忽辛大人为了酬劳你,还预备送你中统钞一百万。

    关汉卿  (怒火难遇)你还有什么说的?

    叶和甫  没有别的了。

    关汉卿  你过来我跟你商量商量。

    叶和甫  你答应了吗?(过去)

    关汉卿  我答应了。(他重重的一记耳光,竟把叶和甫打倒在地下)

    叶和甫  汉卿,我好好跟你商量,你怎么动起粗来了?

    关汉卿  狗东西,你是有眼无珠,认错了人了。我关汉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你想替忽辛那赃官来收买我?我们中间竟然出了你这样无耻的禽兽,我恨不能吃你的肉!

    叶和甫  (狰狞无耻的面目毕露)你不答应,好,那你等着死吧。

    关汉卿  死也不跟你这无耻的禽兽说话了!狱官,让我回号子去!

    (有删改)

    (1)、“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节选文段中有哪些矛盾冲突?
    (2)、“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选段中哪些地方反映出关汉卿具有“铜豌豆”的性格?请简析。

四、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 4.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节选自关汉卿《窦娥冤》)

    哈姆莱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节选自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周萍  (忍不住气,走到大海面前,重重地打他两个嘴巴)你这种混帐东西!

    大海立刻要还手,但是被周宅的仆人们拉住。

    周萍  打他!

    鲁大海  (向周萍高声)你,你!(正要骂,仆人一起打大海。大海头流血。侍萍哭喊着护大海)

    周朴园  (厉声)不要打人!

    仆人们住手,仍拉着大海。

    鲁大海  (挣扎)放开我,你们这一群强盗!

    周萍  (向仆人们)把他拉下去!

    鲁侍萍  (大哭起来)哦,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抽咽)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周萍  你是谁?

    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

    (节选自曹禺《雷雨》)

    (1)、解释选文一中加点的词语。

    生:

    (2)、请概括选文二中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
    (3)、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②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五、文言文阅读

  • 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公平法

    丞相西平侯于定国者,东海下邳人也。其父号曰:“于公”,为县狱吏,决曹掾,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郡中离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敢隐情。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命曰“于公祠”。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其姑告邻人之曰:“孝妇养我甚谨,我哀其无子,守寡日久,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母自经死。母女告吏曰:“孝妇杀我母。”史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于公以为养姑十年以孝闻,此不杀姑也。太守不听,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太守竞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后太守至,卜求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杀之,咎当在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太守以下自至焉,天立大雨,岁丰熟。郡中以此益敬重于公。于公筑治庐舍,谓匠人曰:“为我高门,我治获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车。”及子,封为西平侯。

    (1)、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 狱:案件 B、郡中离文法者 文法:法令条文 C、我老,久累丁壮奈何 丁壮:年轻男子 D、其后,母自经死 自经:上吊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父号曰“于公”,县狱吏 旦曰飨士卒,击破沛公军 B、其姑告邻人曰 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C、于公以为养姑十年孝闻 不赂者赂者丧 D、郡中离文法先破秦入咸阳王之
    (3)、下列句中的“姑”字与例句中的“姑”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养其姑甚谨

    A、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B、昨夜洞房停红烛,侍晓堂前拜舅姑 C、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D、姑妄言之
    (4)、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能表现“于公”执法公正的一组是( )

    ①决狱平法,未尝有所冤

    ②东海郡中为于公生立祠

    ③郡中离文法者,皆不敢隐情

    ④数争不能得,于是于公辞疾去吏

    ⑤于是杀牛祭孝妇冢

    ⑥及子,封为西平侯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丞相西平侯于定国的父亲曾做过县里的狱吏,后来升为郡里的狱官,他断案执法公正,从未有过被冤枉的。 B、东海郡有个孝妇,没有子女,年轻时就守寡,侍奉她的婆婆特别恭谨。《窦娥冤》中窦娥有一句唱词:“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其中“孝妇”说的就是她。 C、东海孝妇的婆婆可怜她,不忍心长久地拖累他,上吊身亡。后来,她婆婆的邻居家有个女孩告到官府,说:“这个女人杀了她的婆婆。”官府逮捕了孝妇。 D、文中的“于公”在孝妇“屈打成招”后,认为孝妇侍奉婆婆几十年并以孝著名,这就证实她不会杀死婆婆,可是多次争辩也未能改变太守的意见,于是他就借病辞去官职。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治狱未尝有所冤,我后世必有封者,令容高盖驷马车。

    ②吏欲毒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以上府。

六、古代诗歌阅读

  • 6. 阅读《窦娥冤》中的这段曲词,完成各题。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1)、下面对段曲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曲承【端正好】“将天地也生埋怨”而来,而“怨”合天地、鬼神、官府为一体极尽其怒目叱骂之能事,一腔义愤溢于言表。 B、天地本应该惩恶扬善,实际上却是黑白不分,使好人“贫穷更命短”,使坏人“富贵又寿延”。曲词将现实的黑暗和天地间本该存在的公理进行对比,激起人们对主宰万物的天地的怀疑。 C、“怕硬欺软”“顺水推船”指出了天地忠奸不辨的原因,撕下天地貌似公正的假面具,暴露了它助纣为虐、为虎作伥,残害善良、欺压弱小的反动本质。 D、该曲几乎全用口语,声腔哀怨幽咽,倾悲愤之情、吐抗争之气,自然流畅,气势充沛,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在这节中,窦娥对天地鬼神进行严厉地抨击,可后来窦娥又发三桩誓愿,要感动天地,靠天地留些“灵圣与世人传”。如何理解她这一矛盾?
    (3)、本曲词中有两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而在《古名家杂剧》本中是:“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试比较二者的异同。

七、名著阅读

  • 7. 阅读下面两幅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一)

    (二)

    (1)、图片(一)上的书法作品是一个成语,请写出来:
    (2)、这个成语最切合读下面哪一篇课文时的感受?
    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B、《窦娥冤》 C、《雷雨》 D、《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3)、给图片(二)加一个标题:《》(限三字内)
    (4)、图片(二)是一群雕像,辨析图片内容,回答问题:

    图片右下角的人物(站立者)是:

    理由:

    (5)、孔子追求的理想社会,曾点用了一个生活图景来形容:“”。但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民却是多苦难,关汉卿笔下就曾用窦娥对地与天的强烈质问来表达这种苦难,“”“”,也许,这才是历史真实的模样!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盛世繁华,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