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单元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19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
    A、推动了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实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是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投资实现的
  • 2. 与“多快好省”、“超英赶美”、“以钢为纲”等词语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公私合营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3. 从1956年到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十年,虽然经历曲折,仍然取得了无可否认的巨大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建成武汉、包头钢铁基地

    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③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

    ④成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4. 下表是1952 -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结构情况。由此可知1956年我国( )

    A、经济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B、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 D、民主政治建设加紧进行
  • 5.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 )
    A、黄继光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 6. 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按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的政策是( )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农业合作化 C、赎买政策 D、国有企业改革
  • 7. 1954年,毛泽东在《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中说:“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这次会议是( )
    A、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 8. 如表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9%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0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改革开放全面推进
  • 9. 阅读下图1950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广告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分析正确的是( )

    ①自20世纪50年代起新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

    ②“大批供应市场”和“大众化”说明中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

    ③“抗衡舶来”表明自行车由中国制造

    ④自行车逐渐成为大众化代步工具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0. 1953年,我国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 11. 导致下图中B点到C点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农业合作化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12. 如图展现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这一历程反映出( ) 

    A、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 B、社会主义建设一帆风顺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D、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 13. 某桥的建成与通车,被称为是“新中国建桥史上第一座里程碑”,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该桥修建于( )
    A、土地改革期间 B、抗美援朝战争期间 C、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
  • 14. 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国家对他们的资本实行( )
    A、合理调整 B、无偿没收 C、赎买政策 D、自由放任
  • 15. 如图是某同学进行历史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其中,与“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这一阶段特征相符的历史阶段是( ) 

    A、 B、 C、 D、
  • 16. 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
    A、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B、要紧密依靠和联系群众 C、要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要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
  • 17. 作家莫言在小说《蛙》中写道:“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乡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3万斤。”“那年的地瓜”获得丰收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建立 B、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开展 C、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兴起
  • 18. 公私合营是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重要步骤,公私合营中的创造性举措是( )
    A、和平赎买 B、公平竞争 C、按劳分配 D、无偿没收
  • 19. 对下表反映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增长速度比重变化

    行业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1953年农轻重比例(%)

    农轻重比例(%)

    农业

    4.5

    52.8

    43.5

    轻工业

    12.8

    29.6

    29.2

    重工业

    25.4

    17.6

    27.3

    ①农业增长相对缓慢

    ②实现了工业化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

    ④经济建设成绩突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0. 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精神之一,它产生于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升华,也是对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时至今日,它已经跨越了时空、跨越了国界,被世界几十个国家的人们所接受,它是(    )
    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延安精神 D、雷锋精神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材料一图A中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年, “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①是;图B中的原子弹爆炸于图C中的“两弹元勋一生从事原子弹研究,积劳成疾,身患癌症,不幸逝世。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并简述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历史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工业化建设的认识。
  • 22.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摘编自毛泽东《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材料三: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1)、材料一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这次会议”是指什么?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的缘由何在?该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批斗和迫害致死是在什么事件中?说明了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 23. 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国家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重建与恢复。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共党内,周恩来是最早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思想的领导人之一。1949年12月他便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我们必须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在工业的领导下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没有农业基础,工业不能前进;没有工业领导,农业就无法发展。”

    ——胡长明《大智周恩来》

    材料二: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根据年代尺信息提示,分别写出A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及B处对应的时间,并简述“基础”与“主导”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颁布农业政策,努力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时刻,请你分析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异同点。
    (3)、根据材料三,说说我国是在怎样的起点上开始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经过此番建设,我国的工业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4. “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吔,叭叭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哎……”这是一首老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喜悦之情。阅读材料,探究我国是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步骤一:史料探究

    【喜看稻菽千重浪】

    材料一:

    【笑迎携手日月新】

    材料二:公元1663年(清康熙二年),张小泉剪刀始创于杭州,传统民用剪刀是张小泉的起家产品。它靠磨工精细、刃口锋利等十大特点称雄制剪业。当历史的时针指在1953年时,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开始了,原先的小作坊全部统一在一起,成立了一个制剪生产合作社,1956年张小泉剪刀厂诞生了。

    【顺应趋势谱新篇】

    材料三:下图是上海永安庆祝公私合营的场景

    步骤二:激烈讨论

    有关如何看待三大改造,张明和王刚展开了争论。

    张明:真是了不起!在短短的三年多的时间里,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真是了不起!

    王刚:三大改造中存在很多缺点和偏差,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由左图到右图可以看出土地所有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手工业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3)、它是当时我国哪一个历史事件的反映?这一事件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哪一创举性政策?
    (4)、你觉得他们说的话有道理吗?请说说你对三大改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