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必修下册语文3《鸿门宴》检测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文言文阅读

  • 1. 阅读文言文《鸿门宴》,完成下列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帏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节选自《鸿门宴》)

    (1)、下列选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籍何以至此

    A、沛公安在                   大王来何操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 D、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不吾知也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的私情救张良,但他智短虑浅,头脑简单,在“信义”面前,他不明是非,最终被刘邦拉拢。 B、刘邦与项羽的为人处世相反,在选文中,刘邦的“四问”非常高明,清楚地表现了他处变不惊、善于用人的性格特点。 C、从项伯夜驰至沛公军、张良引项伯与刘邦相见可以看出,张良是这场宴会中刘邦阵营的总导演,是一个善于谋略的大智者。 D、节选的第一段文字,虽然没有对项羽进行重点描写,但从“项王许诺”一句中可以看出,项羽缺少思考,疏于分辨是非真假。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司马”,我国古代的官职名,战国时期“司马”为武职,专门纠察军队队列秩序。 B、《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再拜”是古代一种相对隆重的礼节,在表示郑重呈献某物或接待某人时,行多次的叩拜礼。 D、“参乘”又写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古代四匹马拉的车。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②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心,杀人如不能 ,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续耳。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于是遂去。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拔剑切而之      啖:吃 B、杀人如不能    举:举起 C、为大王不取也    窃:私下 D、沛公起厕    如:往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起,立饮之          劳苦功高如此 B、夫秦王有虎狼心      此亡秦续耳 C、待大王来            项王未有 D、我为鱼肉,何辞      之奈何
    (3)、下列句子与画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B、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 C、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D、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
    (4)、对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B、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非常紧急的事情。 C、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非常紧急的事情。 D、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 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史记·高祖本纪》)

    (材料二)

    ①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臣故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②公子行,侯生曰:“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此人力士。晋鄙听,大善;不听,可使击之。于是公子泣,生曰:“公子畏死邪?何泣也?”公子曰:“晋鄙嗖唶宿将,往恐不听,必当杀之,是以泣耳,岂畏死哉?”于是公子请朱亥。朱亥笑曰:“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遂与公子俱。公子过谢侯生。侯生曰:“臣宜从,老不能。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公子遂行。

    ③公子与侯生决,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刭。

    (《史记·魏公子列传》)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而公子亲数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坐须臾,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

    A、于是 B、趁机 C、依靠 D、因为

    未有路耳( )

    A.回想     B.考虑      C.只是       D.但
    (3)、把材料二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4)、用“/”为第②段画线的句子断句。  

    请数公子行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5)、请结合材料一中樊哙的言行分析他的人物形象。
    (6)、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有一句话说“士为知己者死”,请你结合材料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 4.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高祖 , 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十一月中,项羽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②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B、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C、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D、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祖,是古代帝王的谥号,一般是指开国皇帝。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质的概括,按性质分表扬、批评、同情三类。“高祖”属于表扬类。 B、诸侯,是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秦朝施行郡县制,没有分封诸侯王。而文中“诸侯”是指秦末项羽灭秦入关,借怀王之名,分封的十八路诸侯。 C、函谷关,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同为我国古代的雄关要塞。 D、缟素,缟指未经染色的绢,素指洁白的绢,均可引申为白色。因此,在古代有时会使用“缟素”指称丧服。而选文中的“缟素”取其比喻义——俭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出身于沛郡丰邑县中阳里的普通人家,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幸目睹了秦始皇的龙颜,不觉显露出他内心对秦始皇的仰慕之情。 B、在抗秦的各路诸侯中,刘邦的军队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向其投降。刘邦的属下主张杀了子婴,刘邦没有同意,认为杀子婴不吉利。 C、项羽听说刘邦率先平定了关中,非常生气,又听说他已在关中称王。更为恼怒,决定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犒劳百万之师,一举歼灭他。 D、刘邦进入秦宫之后,被华丽的宫室、无数的珍宝和宫女的美色所吸引,想住在秦宫开始享乐的生活,属下樊哙劝他离开,他一开始不肯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②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5)、班固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请结合语段内容,说说刘邦的“美”与“恶”。
    (6)、互见法是司马迁首创的一种与纪传体相适应的编撰历史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一人事迹、一件史事,分散在数篇之中参错互见,彼此补充。比如,沛公“还军霸上”一事在语段①②和课文《鸿门宴》里均有记载,但叙述的重点并不相同。请联系三个文本简要分析各篇叙述重点,并说说司马迁这样安排的用意。
  • 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 “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节选自《鸿门宴》)

    文本二:

    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寻通判舒州。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上览而之。英宗治平四年闰三月癸卯,以王安石知江宁府。终英宗之世,安石被召未尝起。韩维、吕公著兄弟更称扬之。神宗在颍邸,维为记室。每讲说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友王安石之说也。”维迁太子庶子,又荐安石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及即位,召之。吴奎曰:“臣尝与安石同领群牧,见其护短自用,所为迂阔,万一用之,必紊纲纪。”帝不听,乃有江宁之命。众谓安石必辞,及诏至,即起视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B、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C、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D、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属文”与《鸿门宴》中“不如因善遇之”的“善”含义不同。 B、“安石辄辞不起”与《鸿门宴》中“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的“辞”意思不同。 C、“上览而置之”与《鸿门宴》“沛公则置车骑”两句中的“置”字含义相同。 D、“每讲说见称”与《鸿门宴》”私见张良”中的“见”字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和项伯约为婚姻,于是项伯在项羽面前建议趁此机会礼遇他,为鸿门宴拉开了序幕。 B、王安石喜好读书,善于写文章。王安石把自己写的文章拿给欧阳修看,欧阳修为他传播声名。 C、韩维、吕公著兄弟三人常对人称道王安石,韩维升任太子庶子时,还向神宗推荐王安石代替自己任记室之职。 D、吴奎曾与王安石共事,他反对神宗任用王安石,认为他迂阔不切实际,可他的意见并没有被皇帝听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②寻通判舒州。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

二、情景默写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从仰视和俯视角度写景的句子是“”。
    (2)、《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的句子是“”。
    (3)、《鸿门宴》中表现大丈夫应不拘小节的句子是“”。

三、选择题

  • 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组是(  )
    A、力(lù) 酒(zhī) 行(jiàn) 按剑而(jì) B、肩(zhì) 玉(jué) 阳(zhǐ) 内诸侯(wù) C、目(chēn) 目(zǐ) 刀(zǔ) 目项王(shuò) D、(chéng) 车(qí) 杯(sháo) 士卒(xiǎng)
  • 8.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批大郤,导大窾,其固然    击沛公于坐 B、既东郑                    又欲肆其西 C、庖丁文惠君解牛            击破沛公军 D、以乱整                    移风
  • 9.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范增数项王。 B、常以身蔽项王。 C、先破秦入咸阳者之。 D、吏民。
  • 10.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骂鲰生、拉拢项伯等细节表现出了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的性格。项羽信任项伯,改变主意,答应“善遇”刘邦,为鸿门宴最后的结局埋下伏笔。 B、樊哙闯帐后,按剑而跽,瞠目啖肉,义责项羽。作者以夸张的语气、漫画的笔触,勾勒了一个霸气逼人的怒目金刚形象。 C、项伯为报私恩夜访张良,这使战争危机忽然出现了转机。项伯为刘邦的“约为婚姻”等所迷惑,拔剑与项庄共舞,保护了刘邦。 D、樊哙的言辞,理直气壮,前硬后软,“窃为大王不取也”一句,满足了项羽的沽名钓誉之心,消弭了项羽的怒火和霸气。
  • 11. 下列对文中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马”,我国古代的官职名,战国时期“司马”为武职,专门纠察军队队列秩序。 B、我国古代,兄弟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C、“参乘”又写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古代四匹马拉的车。 D、“再拜”是古代一种相对隆重的礼节,在表示郑重呈献某物或接待某人时,行多次的叩拜礼。
  • 12.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A、于是项伯复 B、头发指,目眦尽裂 C、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 D、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蔽沛公
  • 13. 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鸿门宴》选自《史记》。《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约 3000 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庄子是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其作品大量使用寓言,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论述哲学观点,《逍遥游》《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均出自他笔下。 C、关汉卿,元代戏曲作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 等,其中《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性作品。 D、《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为“十三经”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四、语言表达

  • 14. 成语积累
    (1)、他因突发疾病住进了医院,直到现在,还是只能在病床上躺着,面色憔悴,发指眦裂。( )
    (2)、1935年8月,红25军来到六盘山下回族群众聚居的单家集,所过之处秋毫无犯 , 宁睡大街也不进清真寺,早上又把街面清扫干净。( )
    (3)、赴南极科学考察的同志们,劳苦功高 , 不仅在南极建立了科学考察站,还带回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标本。( )
    (4)、还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寄人篱下的日子究竟到什么时候为止?( )
  • 15. 语言文字运用
    (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融失意生离情,历代文人骚客均需面对人生离与合的生命境遇。

    材料:今与昔  家与国  悲与喜

    诉惆怅写欢聚  忆流年思往昔  抒壮志绘蓝图

    年华消逝  保家卫国  他乡漂泊  建功立业  仕途失意  家乡团聚

    (2)、某学校语文组要举行经典古文教学大赛,赛前有一个经典古文推介广告,请你从三篇经典古文中任选一篇,用对联的形式为赛课教师准备一个古文推介广告。所写对联要与经典古文内容相吻合。

    示例:郑庄公思前想后求贤士

    烛之武能言善辩退秦师

    供选篇目:①《烛之武退秦师》;②《荆轲刺秦王》;③《鸿门宴》。

    选篇目:

    拟对联:

    (3)、仿照下面文字中画线语句的句式,在横线处另写一个语句,使之与所给语句构成排比句。

    人生需要设计,但构思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有的人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苦心经营,成就了辉煌;    ;有的人生,虽执著于自己设计,然而却成就了始料不及的另一方面的灿烂。

    (4)、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写一段评论。要求:抓住人物特点,评价针对性强;至少选择两种修辞手法,表述富有文采;100字左右。

    刘邦、项羽、荆轲、徐志摩、烛之武 

五、微写作

  • 16. “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司马迁以极其简省的笔墨,抓住了最能表现人物个性的肖像特征,勾勒出一个豪气十足的“怒目金刚”的形象,这种写法既显示其威,也显示其勇。

    请你对身边的一个人物进行描写,抓住其典型的肖像特征,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200字左右。

  • 17.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他的思想核心是“仁”。《论语》中关于“仁”有多种说法,如“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仁者,人也”。请根据你的阅读理解,选择一点,谈谈你对孔子“仁”的思想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楚。
  • 18. 请围绕“民生”问题写一个议论性片段,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