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6、9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册生物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1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共30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

  • 1. 种子萌发过程中由于细胞呼吸供能会消耗大量有机物。1公斤黄豆干种子通常可发5公斤黄豆芽,下列关于黄豆种子萌发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黄豆芽重量增加主要是增加了自由水 B、黄豆种子中大量蛋白质水解可使干重增加 C、黄豆芽重量大于黄豆干种子是因为光合作用合成大量有机物 D、黄豆种子成功萌发是基因、植物激素、环境等共同调节作用的结果
  • 2. 许多天然生物大分子或生物结构为螺旋状,下列与生物螺旋结构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某蛋白质因螺旋结构被破坏而丧失其功能,但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螺旋藻属于蓝藻,其螺旋结构与细胞核中的DNA有关 C、染色体的高度螺旋会导致其基因转录受阻而难以表达 D、DNA双螺旋结构中,磷酸、脱氧核糖、碱基三者数目相等
  • 3. 细胞呼吸过程中,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能将NADH(即[H])分解产生的H+转运到膜间隙,使膜间隙中H+浓度增加,大部分H+通过结构①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同时驱动ATP的合成,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硝化细菌和乳酸菌都不可能发生上述过程 B、该过程发生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同时会产生CO2 C、H+由膜间隙向线粒体基质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ATP D、图中①是具有ATP合成酶活性的载体蛋白,既有催化作用也有物质转运功能
  • 4. 某些蛋白质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息传递。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呼吸可以产生为蛋白质的磷酸化提供磷酸基团的物质 B、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C、蛋白质分子中可以发生磷酸化的氨基酸的缺失会影响细胞信息传递 D、细胞膜上不存在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过程
  • 5. 下图表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过程②产生(CH2O)的同时,还会产生C5 C、过程③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D、过程④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 6. “朱颜渐老,白发漆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该诗句说明人会随着岁月的变迁逐渐老去,黑发逐渐变白发。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白发是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所致 B、“朱颜渐老”的过程中,细胞核与质的体积比值增大,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C、“朱颜渐老”的过程中,基因不再进行表达,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变慢 D、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通过攻击细胞膜、DNA和蛋白质导致细胞衰老
  • 7. 下图为一只正常雄果蝇体细胞中某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分布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中染色体1和染色体2会彼此分离 B、有丝分裂后期,图中所有基因不会同时出现在细胞同一极 C、控制刚毛与截毛的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在遗传上与性别相关联 D、不考虑突变,若减数分裂时基因d、e、w、A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则说明发生了染色体互换
  • 8. 肿瘤细胞膜上的PD-L1蛋白能与T细胞的受体PD-1(程序死亡蛋白-1)结合,抑制T细胞产生免疫活性物质干扰素(一种细胞因子,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其作用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D-L1抗体和PD-1抗体具有肿瘤免疫治疗作用 B、PD-L1蛋白可使肿瘤细胞逃脱T细胞的细胞免疫 C、PD-L1与PD-1的结合增强T细胞的肿瘤杀伤功能 D、若敲除肿瘤细胞PD-L1基因,可降低该细胞的免疫逃逸
  • 9.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甲状腺细胞增生,临床80%以上的甲亢由该病引起,致病机理如图所示,Graves病患者体内甲状腺素比正常人的分泌量多。结合教材所学和右图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注:TSH为促甲状腺激素

    A、Y物质为细胞因子,其作用的细胞属于淋巴细胞 B、甲状腺激素增多不会抑制抗体X的分泌 C、患者的甲状腺激素不能抑制垂体释放TSH D、抗体X可促进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 10. 表观遗传的原因之一是碱基甲基化影响基因表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碱基甲基化不会改变基因储存的遗传信息 B、碱基甲基化可能会影响 RNA 聚合酶的识别 C、由于碱基甲基化而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D、若DNA分子中C甲基化且占30%,则单链中A占比不超过40%
  • 11. 研究发现癌细胞的线粒体分裂加速。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小分子药物,可特异性抑制线粒体中的RNA聚合酶。对癌症模型小鼠使用该药物,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减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可引起细胞癌变 B、该药物可抑制癌细胞线粒体基因的复制 C、癌细胞线粒体分裂需要细胞核DNA参与 D、使用该药物导致癌细胞中CO2产生量减少
  • 12. “卵子死亡”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由PANX1基因突变引起人类单基因遗传病。PANX1基因在男性中不表达,在女性中表现为不孕。某女子婚后多年不孕,确诊为该病患者,家庭遗传系谱图如图,基因检测显示1、4、6号含有致病基因,2、3、5号不含致病基因。据此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 13. 图为某细胞内某一基因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可表示胰岛细胞的基因表达过程 B、a、b为RNA聚合酶,沿a→b方向移动 C、图中所有核糖体上将合成相同的肽链 D、图中各过程进行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
  • 14. 下图为某XY型雄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核DNA数=2:1 B、图乙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有1条X染色体 C、图丙→丁过程中的基因重组使配子呈多样性 D、正常情况下,图戊4个细胞所含基因种类完全相同
  • 15. 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种子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两个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 , F1自交得到的F2性状分离比为9∶3∶3∶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F2中出现新的性状类型所占比例为3858 B、F2性状分离比为9∶3∶3∶1是F1产生的4种比例相等的雄配子与雌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 C、从F2的黄色圆粒豌豆植株中任取两株,则这两株豌豆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59 D、自然条件下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种植,后代出现绿色皱粒豌豆的概率为16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15分,每小题3分。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 16. 黑藻是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是生物学实验的优质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直接选取黑藻叶片用于观察细胞的质壁分离 B、可用纸层析法提取和分离黑藻叶绿体中的色素 C、可用黑藻叶片中的叶绿体作参照物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D、用黑藻的根观察有丝分裂时,压片有助于细胞分散
  • 17. 某同学进行了关于酵母菌细胞呼吸的4组实验,如下表所示。8小时后,分别取4组等量的培养液并滴加等量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①

    用5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破碎酵母细胞后(保持细胞器完整)无氧培养8小时

    实验②

    用50mL含醇母菌的培养液,破碎酵母细胞后(保持细胞器完整)通气培养8小时

    实验③

    用50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无氧培养8小时

    实验④

    用50mL含酶母菌的培养液,通气培养8小时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酵母细胞的完整性及是否通入氧气,温度和pH是无关变量 B、四组实验中,实验①和③为对照组,实验②和④为实验组 C、四组实验中都会有ATP产生,但实验④中产生的ATP最多 D、实验①中培养液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产生的灰绿色较实验③深
  • 18. 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小野果。如图是某科研小组利用野生猕猴桃种子(aa,2N=58)为材料培育无子猕猴桃新品种(AAA)的过程,下列关于育种叙述错误的是(  )

    A、①为诱变育种,优点是可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变异类型 B、③、⑥都可表示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以获得多倍体 C、图中无子猕猴桃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D、若④是自交,则其产生AAAA的概率为1/4
  • 19. 基因多效性是指一个基因控制若干性状的现象,有学者认为:基因多效性是生物新构造、新器官形成的基础。结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这一观点的理解,错误的是(     )
    A、若某一性状的出现能够提高生物的适应能力,则该基因就会被保留 B、若某一性状对环境的适应性没有增强,则该基因的保留将没有意义 C、按照这一假说,有蹄动物的角可能是基因多效性造成的隆起被自然选择的结果 D、新构造、新器官形成后即标志着生物发生了进化并形成了新物种
  • 20. 为探究在盐胁迫条件下,茉莉酸(JA)和乙烯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者分组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各实验组加入等量的高浓度NaC1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对照组

    乙烯组

    乙烯+JA合成抑制剂组

    JA组

    JA+乙烯合成抑制剂组

    胚根长度(cm)

    9

    4.8

    9

    4.8

    5

    A、生长素对植物根的生长只有促进作用 B、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添加一组NaCl溶液处理的对照组 C、乙烯可能是通过促进JA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的生长 D、若水稻开花时未能完成正常受粉,可喷洒生长素类调节剂以减少损失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请把答案写到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 21. 研究人员对处于生长期的A、B两种绿色植物进行实验探究。下图1表示植物A与植物B的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实验结果,图2是探究光照强度对植物B光合速率的影响,在获取的植物B的叶圆片中,选取大小、颜色相同的叶圆片若干,放在含有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的烧杯中,检测叶圆片开始上浮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实验的自变量是
    (2)、图1所示实验,在其他条件适宜情况下,若将植物B培养在缺镁的环境中,则a点将向(填“左”或“右”移动。当CO2浓度为b时,植物A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是
    (3)、如果将植物A、B种植在同一个密封无色并给予适宜光照的玻璃容器中,则(填“植物A”或“植物B")先停止生长。
    (4)、将10片叶圆片投放于含有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的烧杯中,如图2所示。加入NaHCO3溶液的目的之一是提供CO2参与光合作用的阶段,与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开始叶圆片沉在烧杯底部,将烧杯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发现叶圆片上浮,上浮的原因是
  • 22. 大量的铅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使人出现多动、狂躁不安等现象。已知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机理如图。

    (1)、图中后膜上的受体与GABA结合后,后膜上是否有电位变化?
    (2)、进入人体内环境的铅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结合图示分析铅令人出现狂躁不安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至少答出2点)。
    (3)、疼痛时体内的GABA分泌增多,GABA只作用于相应细胞的根本原因是
    (4)、研究发现,铅能够影响代谢使血液中的8-氨基酮戊酸(ALA)增多。为验证铅能使血液中的ALA增多而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人用加铅食物饲喂实验鼠,对照组饲喂不加铅的等量同种食物。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鼠的行动表现。结果显示,加铅组较对照组明显表现为狂躁不安,则说明结论正确。该实验不足以验证结论,请完善实验操作及预期结果。

    实验操作:

    预期结果:

  • 23. 下丘脑是间脑的组成部分,是调节内脏活动及内分泌活动的中枢。如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下丘脑产生两类信息分子来调节机体生命活动,从而实现内环境稳态。
    (2)、若图中“信号刺激”为血糖浓度过高,则正常情况下,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会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该激素含量的变化可以通过抽血来检测,原因是
    (3)、抗利尿激素除了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调节水盐平衡外,还能使全身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升高血压。这说明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4)、急性肠胃炎常伴有发烧畏寒的症状,患者体温升高过程中其产热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及时就医后,患者体温开始下降并恢复至正常。体温下降期间患者的感受器兴奋;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皮肤和汗腺分泌增加等。
  • 24. 果蝇的直毛、分叉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研究人员在一群直毛果蝇中,发现了一只分叉毛雄果蝇,并让它与正常的直毛雌果蝇交配,F1全是直毛;让F1雌雄果蝇杂交,F2直毛果蝇中有雌蝇和雄蝇,而分叉毛果蝇全是雄蝇。图为雄果蝇染色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适合做遗传学研究材料的原因是(答出两点即可)。
    (2)、在果蝇的直毛、分叉毛中,是显性性状。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控制果蝇直毛、分叉毛的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3)、现有若干纯合的直毛雌、雄果蝇,分叉毛雌、雄果蝇,请从中选择亲本,只做一次杂交实验,以探究控制直毛、分叉毛基因在性染色体的I区段还是II区段。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 25. 油菜素内酯被认为是第六类植物激素,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其能促进细胞生长、细胞分裂和农药在植物体内的降解和代谢。用油菜素内酯处理后,许多参与农药降解的基因(如 P450基因和红霉素抗性基因)的表达和酶活性都得到了提高,在这些基因指导下合成的蛋白酶能把农药逐渐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或低毒甚至无毒物质,有的则被直接排出体外。根据以上信息,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 PCR扩增获取目的基因,首先要制备2种引物,为提供结合位点,并从引物端(填“5”或“3”)开始拼接单个的脱氧核苷酸。
    (2)、在构建重组质粒1时,最好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进行切割,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酶切产物。将构建的重组质粒2与用处理的受体细菌混合,从而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菌,且在受体细菌内该过程称为转化。
    (3)、培养菌落的实验过程中,应向培养基中加入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菌筛选出来,图中将受体细菌的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上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