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17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大运河的修建,便利了中国南北贸易的发展,尤其是来自长江地区的稻米和其他粮食作物可以大量地供应北部地区的居民”。材料说明,大运河的修建( )
    A、有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B、便利北方地区粮食向南运输 C、推动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D、大量征用人力致使徭役繁重
  • 2.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下列哪项工程历史功绩的赞颂(  )
    A、灵渠 B、大运河 C、都江堰 D、长城
  • 3.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国家粮库,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考古人员共探出密集排列的粮窖数百座(右侧是其中一个粮窖示意图)。这反映出( )

    A、隋朝成为疆域辽阔的王朝 B、隋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隋文帝统一币制和度量衡 D、隋炀帝好大喜功,奢侈无度
  • 4.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其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北周建立 B、隋朝建立 C、南北统一 D、运河开通
  • 5. 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我们可以直接从中得到有关隋朝的信息是( )
    A、中央集权强化 B、道路交通发达 C、商业繁荣 D、农业发展
  • 6. 唐玄宗时期,开办了官方最早称为”书院”的机构,为保存和传播文化典籍、开展学术研究,以及向国家举荐和选拔经世致用之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书院的建立侧面反映出唐朝( )
    A、经济繁荣、注重文教 B、政局稳定、私学盛行 C、商业繁荣、文化发达 D、政治清明、民族交融
  • 7. 下表为中国古代一位历史人物年谱(部分) ,对此历史人物的补充说明,正确的是( )

    时间

    公元626年

    公元630年

    公元641年

    公元649年

    事件

    即皇帝位

    征突欧,俘颉利可汗,后被尊为”天可汗”

    遣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崩,葬昭陵

    A、建隋朝,灭南陈,结束长期分裂局面 B、创科举,开运河,加强南北经济联系 C、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铸就开元盛世 D、轻徭薄赋,虚心纳谏,成就贞观之治
  • 8.  《新唐书》中写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征逝,一鉴亡矣。”材料中的“朕”在位期间,出现了(  )
    A、开皇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 9.  某同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有:女皇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他研究的人物是(  )
    A、武则天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
  • 10.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

    A、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B、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C、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D、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 11.  张九龄和韩休都是敢言直谏的宰相,经常“怼”唐玄宗。张九龄罢相也成为开元盛世的拐点之一,此后危机逐渐浮现,直至安史之乱爆发。据此可知(  )
    A、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B、盛极而衰是唐朝整体发展的大趋势
    C、张九龄罢相是唐朝衰落的根本原因 D、善于纳谏与重用人才关系国家兴
  • 12.  唐代女子受教育范围扩大,出身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她们在诗文和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远胜于前代,成名者以下层者居多。这反映出唐代(  )
    A、男女的地位平等 B、社会风气开化 C、女作家成就最大 D、诗歌风格多样
  • 13. “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留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了图中工具的好处是( )
    A、节省人力,利于灌溉 B、排水泄洪
    C、省时省力,利于耕作 D、便于开沟
  • 14. 唐代出现了一种新式农业生产工具。它的结构更为完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下列工具与此叙述相符的是( )
    A、 B、 C、 D、
  • 15. 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应为( )

    A、班超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鉴真东渡日本 D、戚继光抗倭
  • 16. “与20世纪以前中国历史上任何其他时代相比,初唐和中唐时的中国人自信心最强,最愿意接受不同的新鲜事物”,可印证该观点的史实是( )
    A、鉴真东渡 B、遣唐使 C、玄奘西行 D、唐招提寺
  • 17. 在大唐王朝“兼收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A、李白 B、玄奘 C、鉴真 D、魏征
  • 18. 下图中东汉末年和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烈下降,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北人南迁 C、战乱频繁 D、统治残酷
  • 19.  下表户数和人口数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纪年

    公元年份

    户数

    人口

    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8914909

    52919309

    肃宗乾元三年

    760

    1933174

    16990386

    A、宦官专权 B、军阀割据纷争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 20. 如图的示意图说明了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这一事件是( )

    A、安史之乱 B、陈桥兵变 C、澶渊之盟 D、设置行省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即位初年所自觉遵奉的另一个儒家美德就是节俭。他严格地削减了大型公共工程,以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和赋税。他在即位后几个月内对群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样地宣扬节俭和关心民众福利,自然使朝廷的儒臣们高兴,也使他大得民心。

    ——[英]崔瑞德编《剑桥中国隋唐史》

    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在唐前期130多年中,朝廷经常发布诏令劝课农桑,组织兴修水利工程达160多项,劳动人民还发明了连筒、筒车和水轮等新式灌溉工具。贞观末年,全国户数约300万,到开元末年,全国户数已超过841万。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①”。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大得民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举出一个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3)、请写出材料三中的①是什么?并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唐朝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诗中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三: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dú)武(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摘自《贞观政要》

    (1)、材料一图描述的是(水利工程的名称)。
    (2)、写出图中字母对应的地点或河段的名称。

    A:(城市)B:(城市)

    C:(河段)F:(河段)

    (3)、材料二中的“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诗中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隋朝的灭亡与“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有没有内在关系,并简析其原因。
  • 23.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它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朝时,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摘编自教科书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四:唐三彩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博得各国人民的赞美,一时之间群起仿制。朝鲜出现了以日常器皿为主的“新罗三彩”。日本出现的“奈良三彩”,深受皇室、贵族的喜爱。波斯出现蓝色调的“波斯三彩印度、印度尼西亚、意大利等国都曾有唐三彩出土。

    -——《略探唐三彩的人文价值》

    请回答:

    (1)、材料一的诗句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他实行了哪些改革?(列出一方面即可)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三的唐诗体现了哪种选官制度?概括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所做的贡献。
    (4)、根据材料四,列举唐三彩被各国仿制的典型例子,并概括唐三彩的外传对亚欧各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隋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通南北运河势在必行。......隋王朝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路途遥远,开凿运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摘编自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示意图,指出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根据材料一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及产生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地图反映的是唐代哪位僧人的西行和回国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记载他西行和回国路上见闻的著作。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促进中国古代交通发展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