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3.《短诗五首》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17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楹联(yíng) 追溯(shuò) 簇新(cù) 扣人心弦(xián) B、婆娑(suō) 惩戒(chěng) 戳穿(chuō) 凛然生畏(lǐng) C、嗔怒(chēn) 惬意(qiè) 瑰宝(guī) 孜孜不倦(zī) D、召唤(zhāo) 山峦(luán) 刹那(shà) 侃侃而谈(kǎ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贸然 春寒料峭 雾霭 雕粱画栋 B、困厄 神采奕奕 推崇 和言悦色 C、褴褛 饥肠漉漉 斡旋 自圆其说 D、告罄 摧枯拉朽 藻饰 人情世故3. 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词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徜徉于宁静之中,人生就多了一份韵律、多了一种意境。在月下,感受大地之精美,望________、揽________、听天籁之音、赏梅花弄影;在雨中,感受自然之清新,观梧桐细雨、眺________、闻________、恋雨打芭蕉。宁静如诗。
①空中响雷
②繁星排空
③远山迷蒙
④夜风入怀
A、②④③① B、③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4. 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B、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C、房舍如舟。 D、整片大地是一朵花。5.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B、风从/大地/卷来 C、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D、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6.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民生问题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随时留心对此的新闻报道。 B、成渝两地联合举办的“爱成都·迎大运”绿道跑步活动,吸引了约一万左右市民参加。 C、成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鼓励开展夜间消费活动,以此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复苏。 D、惊闻成都文化名人流沙河先生离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聂鲁达对于中国的艺术情有独钟。____,____,____;____。
①一幅画面是一戎装少年骑在马上 ②另一幅画的是野花啼鸟
③手里牵着一只梅花鹿 ④在这所故居里,陈列着两幅中国画
A、②①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①②③ D、④①③②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也指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B、《萧红墓畔口占》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C、《断章》一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写出了世间人事的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的关系。 D、《风雨吟》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它实际上是诗人用主观情绪折射客观现象所得到的结果。9. 仿照示例,任选事物,解释其特点并阐发一定的道理。示例:蜡烛
①站得不端正,必然泪多命短。
②为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而流泪。
选取事物:
①
②
10. 恩施是民歌的海洋,恩施民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动人的音符之一。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名曲《下里巴人》就盛传于巴山楚水;2012年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曾多次播出“恩施民歌”专题。优秀的文化需要保护、传承和推介。为了让恩施民歌这朵奇葩常开不败,学校开展“恩施民歌”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三个任务。(1)、[语言与思维·言语整合]请你从地位或内容方面,用简明的语言为恩施民歌名曲《龙船调》写一段推介词。(50字左右)(2)、[语言与思维·言语整合]请将下面《清江河》歌词选段仿写完整。清江河水清又长, 清江河水清又长,
五里沙洲十里浪。 五里沙洲十里浪。
妹摇桨来哥撒网, ,
滩上滩下忙又忙。 歌满江来鱼满舱。
(3)、[阅读与鉴赏·理解与鉴赏]结合第(2)题中的《清江河》选段和下面的《筛子关门眼睛多》选段,说说恩施民歌有哪些主要特点。男:对河对面斜对门, 女:铜盆淘米用手搓,
看到我小妹长成人。 事事难为我情哥。
早盼爹妈来下聘, 本想留郎吃顿饭,
晚盼父母请媒人。 筛子关门眼睛多。
二、诗歌鉴赏
-
11.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月 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亮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1)、这首诗形象鲜明,意境 ,写的是 季节的一个夜晚,北风呼啸,寒霜浓重,明月高照,寒气袭人。诗人在严寒中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显示出“五四”前夕一代青年 的精神和 的思想。(2)、如何理解“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这两句诗的深刻含意。12. 寂寞卞之琳
乡下小孩子怕寂寞,
枕头边养一只蝈蝈;
长大了在城里操劳,
他买了一个夜明表。
小时候他常常羡艳
墓草做蝈蝈的家园;
如今他死了三小时,
夜明表还不曾休止。
(1)、诗中的小孩子是一个什么形象?诗中“蝈蝈”“夜明表”等意象有何作用?(2)、请谈谈你对诗歌中画线语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