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区域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鲁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1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读甲、乙两区域联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箭头反映出区域之间具有(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关联性 D、连续性
    (2)、造成图示两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A、两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B、两区域的地理环境相同 C、两区域的人种分布差异 D、两区域的文化习惯差异
  • 2. 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有关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客观反映 B、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 C、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 D、区域的特征与其区位没有联系
    (2)、下图表示不同的区域,实线表示明确的区域界线,虚线表示具有过渡性的区域界线。A,B,C所表示的区域界线可能是( )

    A、中国、福建、福州 B、中国、干湿地区、福建 C、中国、干湿地区、外流区 D、中国、长江流域、闽江流域
  • 3. 公路建设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根据交通部制定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将中国的公路自然区分为7个一级区,它们分别为:Ⅰ—北部多年冻土区;Ⅱ—东部湿润季冻区;Ⅲ—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Ⅳ—东南湿热区;Ⅴ—西南潮暖区;Ⅵ—西北干旱区;Ⅶ—青藏高寒区。下图为中国的公路自然区一级区划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注:暂不包括台湾省。

    (1)、图中7个公路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气候 C、行政区划 D、地质
    (2)、图示公路自然区一级区划对应正确的是(   )
    A、②—Ⅰ B、③—Ⅴ C、③—Ⅵ D、⑤—Ⅲ
    (3)、在④区域修建公路,主要考虑的自然障碍可能是( )
    A、地震 B、冻土 C、泥石流 D、地壳塌陷
  • 4. 读我国某年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人口及耕地比例对照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C、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
    (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 5.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中水、气、植被相互作用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增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2)、该示意图体现了(   )
    A、区域差异性 B、区域整体性 C、区域关联性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 6. 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间有着从属关系 B、各区域是按照特定指标划分的 C、各区域没有任何联系 D、各区域间有明确的界线
    (2)、图示各个区域(   )
    A、是按人文要素划分的 B、空间尺度较小,描述内容较宏观 C、面积、范围经常变化 D、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 7. 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下图示意两个城市范围及区城间的联系。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图示两个区域( )
    A、按照自然要素划分 B、包含更小尺度区域 C、开发利用方向相同 D、内部无区域差异
    (2)、图中相关信息对应正确的是( )
    A、甲一发达区域 B、①一劳动力 C、②一资金 D、③一自然资源

二、综合题

  • 8.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甲、乙两区域的地形特征。
    (2)、比较①②两地气候成因的差异。
    (3)、推断甲、乙两区域人口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 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黄河沿岸的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窑洞有靠山窑和地坑窑(地坑院)之分,居住在里面冬暖夏凉。下图为山西芮城西侯度村窑洞和河南三门峡陕州窑洞景观及位置图。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黄土地上,挖一个边长为10至12米、深6至7米的矩形深坑,在窑院一角挖出一个斜道通向地面,作为居民出入院子的门洞。

    (1)、比较西侯度与陕州民居的差异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2)、简析窑洞被称为“绿色建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