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同步测试(B)(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测试AB版--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读新疆土地开垦示意图(图甲)和耕地转移示意图(图乙),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有关新疆耕地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1975—1985年间耕地变化以开垦为主 B、1975—1985年间土地开垦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 C、1985年净增耕地最多 D、1998年土地开垦力度最大(2)、在新疆土地开垦与转移类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改善作用最大的是( )A、耕地→草地 B、草地→耕地 C、耕地→建设用地 D、耕地→林地2.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他在讲话中给河南这个农业大省提出了新要求: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说明了农业是( )A、“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B、“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C、“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D、“经济发展的助推器”(2)、河南省粮食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却不是我国商品粮基地,推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形崎岖,水热条件的限制较大 B、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模式的制约 C、农村人口外出打工,劳动力短缺 D、农业科技落后,劳动力素质较低3.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表为我国部分年份耕地减少情况(单位:万公顷)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年份
构成
建设用地
生态退耕
结构调整
灾毁
1987年
19.2
16.4
4.7
5.9
1997年
17.6
16.5
16.5
7
2007年
20.5
39.5
13.5
10.7
(1)、生态退耕较多的两个省份是( )①甘肃 ②内蒙古 ③辽宁④江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专家警示,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必须坚守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 B、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用地 C、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D、禁止大型工程建设4. 结合中国人口、人均耕地和人均粮食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我国人均耕地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受自然灾害影响,有些耕地失去了农业生产能力 B、人口不断增加,非农业用地不断扩大 C、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总面积迅速减少 D、环境污染严重,使耕地不能发展农业生产(2)、今后,为使我国人均粮食拥有量增加,适宜的做法有( )①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②退耕还林还牧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围湖造田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⑥改善耕地质量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⑥ D、③⑤⑥5. 国家统计局2020年8月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连续5年粮食生产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夏粮也实现了丰收,创历史新高,夏粮产量比上年增长0.9%。但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此外,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水热条件并不占优势的北方核心产区集中,13个粮食主产区占全国粮食产量的75%以上,粮食跨区域流通和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上述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国( )A、化肥、农药滥用,耕地质量下降 B、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C、粮食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D、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扩大(2)、中国粮食流通成本偏高,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要高一倍多,主要原因是( )A、玉米、稻谷库存量大 B、粮食生产向水热条件好的地区集中 C、产销区运距远 D、粮食进口多,加大运输压力(3)、目前,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0%,为减少大豆进口,合理的措施有( )①对大豆进口实行更严格的配额管理②增加农业补贴,实行大豆收购保护价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质量④加快土地流转,培植专业的大豆承包大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 2019年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这是继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后,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二部有关粮食安全问题的白皮书。20多年来,与世界比较,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996年中国政府发布《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的时代背景是( )A、中国已经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 B、中国已经解决了贫困问题 C、中国出现了粮食危机 D、正面回应“谁来养活中国”的质疑(2)、2018年中国粮食产量比1996年增产30%以上。中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 )①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②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
③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④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 作为2018年央视春晚分会场的贵州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当地分布着面积较广的稻作梯田(见下图),梯田浸泡过冬,春季波光粼粼,稻鱼共生,金秋鱼肥稻香,景色怡人。当地在政府引导、企业帮扶下,形成了“稻—鱼—游”的生态产业模式,吸引着八方游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形成该生态产业模式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和市场 B、气候和水源 C、土壤和市场 D、劳动力和交通(2)、该案例给我国各地“精准扶贫”带来的启示是( )A、发挥特色优势,加强产业融合 B、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扩大种植规模 C、引进稻鱼模式,提高旅游收益 D、加强政策扶持,发展绿色产品加工二、综合题
-
8. 我国东、西部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显著,进一步缩小地区差异,谋求和谐发展,一直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20年前,西部大开发正式成为了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2020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读我国两省级行政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对两个省级行政区知识的了解,完成下表。
比较项目
青海省
广东省
地形
高原、山地为主
城镇化水平
较高
对外开放程度
较低
人口密度
大
(2)、两地的农业生产活动有何不同?影响其农业生产活动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哪些?(3)、青海省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工业不发达,广东省矿产资源贫乏,但工业较发达,请分析原因。9.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目前,我国有海南、甘肃、四川三大国家级育种制种基地。20世纪70年代,海南逐步成为全国南繁育种基地。每年冬季,全国各地的农业部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在此进行农作物品种选育、加代繁殖、杂交配制等农业科研活动。新中国培育的约1万个农作物新品种,约7000个经过南繁培育。
种质资源是指包含一定遗传物质,并表现特定性状、能将性状遗传给后代的动植物资源。近年来,我国种质资源不断萎缩,是种子净进口国。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海南将发挥其种子“硅谷”的优势,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规划建立中转隔离基地(保护区)、检疫中心、种质保存中心、种源交易中心(下图)。中转隔离基地选址时避开居民住宅区,远离家禽饲养繁育基地,用于对进口的动物种用资源进行严格分区隔离、检疫。
(1)、与甘肃、四川相比,说明海南育种制种的特点及原因。(2)、分析海南建成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的社会经济条件。(3)、简述海南建立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对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