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周南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1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钢铁生锈 C、水蒸发 D、蜡烛燃烧2.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等 C、洁净的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过滤泥水 B、
验满氧气 C、
滴加液体 D、
取用石灰石
4. 下列是网民对保护湘江提出的一些看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A、坚决杜绝使用农药和化肥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之后再排放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5. 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久置米酒变酸——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B、香水必须密封保存——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C、一滴水中有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乒乓球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大6.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浑浊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7. 小明学习完化合价和化学式后,正确求出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A、 B、 C、 D、08. 2023年9月21日,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开幕式上使用了“绿色甲醇”作为主火炬塔燃料。下列关于甲醇(化学式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在物质分类上属于氧化物 B、甲醇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 D、甲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9. 发射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态二甲肼(化学式为)与发生的反应为 , 则X的化学式为( )A、 B、 C、 D、NO10. 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B、N C、 D、11. 2023年5月30号,神舟十六号飞船成功发射,桂海潮作为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一飞冲天”。某种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的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的化学式为 B、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C、反应物和产物中共有两种氧化物和一种单质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12. 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B、金刚石、石墨和的化学性质差异大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用于冶炼金属 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3.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出门随手关灯 B、垃圾焚烧 C、上班经常开私家车 D、草稿纸双面使用14. 学习化学,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念,下列观念正确的是( )A、纯天然物质一定是好的,化学制品一定是有害的 B、物质有利有弊,可以通过化学进行改造和合理利用,趋利避害 C、氧气有利于动植物呼吸,所以空气中氧气越多越好 D、二氧化碳过多,会产生温室效应,所以空气中不需要二氧化碳15.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2分。)
-
16.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储量极为丰富,常以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物质存在。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在实验室中首次制得了金属钠。钠是一种银白色全属,质软,密度为 , 熔点为 , 金属钠的性质很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钠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钠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因此,实验室常将钠保存在煤油中。金属钠的用途广泛。钠和钾形成的合金熔点低,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利用钠的强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钛()、锆()等稀有金属从其氯化物中置换出来,例如,钠可以在高温条件下与四氯化锆反应生成氧化钠和锆。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取单质钠。
(1)、写出一条钠的物理性质。(合理即可)(2)、写出氯化钠中的阳离子。(3)、钠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防止钠与空气中的反应而变质。17.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化学反应。(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18.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限的元素组成了形形色色的物质,而且物质还在不断地变化着。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选填“原子”“分子”“元素”或“单质”)(2)、可以用鉴别校园直饮机中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19. 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下列三个化学反应:① ② ③
(1)、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反应①和②都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上述三个化学反应在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三个方面都有相似之处:。(写出其中的两点)(3)、 化学反应与上述三个化学反应的相似之处为。四、应用与推理(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3分。)
-
20. 小沙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后,想回收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锰,实验流程如图所示。(1)、固体混合物A加水溶解前进行研碎的目的是。(2)、操作a的名称是。(3)、滤液C的物质成分有。(4)、通过计算可制取氧气的质量是克。21. A、B、C、D、E、F是九年级化学1~6单元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B物质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物质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反应。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1)、请写出B物质的化学式:。(2)、 请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
22. 九年级化学上册我们学习了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2)、某同学采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理由是。(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 , 若选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端进入。23. 生活中常见的冰糖和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1)、【查找资料】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则 , 生成的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
【作出猜想】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验证】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小刚认为方案一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含有氧元素,理由是。(3)、方案二:【实验原理】蔗糖隔绝空气受热时可以发生分解反应。
【实验装置】
【实验过程】小刚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实验分析及改进】
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4)、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澄清石灰水等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
再点燃酒精灯。
①硬纸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②
小明认为上述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污染问题,其原因是。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