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某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历史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0分)

  • 1.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 2. 观察如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1843年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百分)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虎门条约》的签订 C、《天津条约》的签订 D、《马关条约》的签订
  • 3. 档案是第一手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一份藏于英国国家档案馆的档案展示了中国近代史上某不平等条约的签字页,上面书有“大清咸丰十年九月十一日”和“大英一千八百六十年十月二十四日”的字样。下列史实与这份档案紧密相关的是( )
    A、清政府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英国从中获得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C、外国军队可以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 4.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占领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法国 B、英国、美国 C、俄国、日本 D、英国、俄国
  • 5. 在学习太平天国一课时,某同学绘制了下图的坐标图。下列关于图中四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金田起义、颁布《资政新篇》 B、②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③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D、④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失败
  • 6. 如图是小曾同学在学习了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某次地主阶级自救运动后绘制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

    A、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B、讽刺了晚清官员的盲目排外    C、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D、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 7. 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清政府内部产生塞防与海防之争,力主收复新疆的人物是(  )
    A、关天培 B、陈化成 C、左宝贵 D、左宗棠
  • 8. 史学家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人室”,其中以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尤为突出。这与《马关条约》的哪项条款相关(    )
    A、增设通商口岸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D、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 9. 如表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统计表。它反映出西方势力对我国的侵略是(  ) 

    时间

    条约

    通商口岸

    1842年

    《南京条约》

    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1858年

    《天津条约》

    南京、汉口等地

    1895年

    《马关条约》

    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A、只限于沿海地区 B、沿海与内地同时展开 C、先内地后沿海 D、由沿海深入内地
  • 10.  如图是清末维新(含改革、改良)这一词语的使用次数统计,可用于说明(  )
    A、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B、维新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并产生持久的影响 C、戊戌变法改变了清王朝旧有的君主专制统治 D、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 11. 1898年,“戊戌六君子”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其中,临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人物是(    )
    A、  刘光第 B、杨深秀 C、康广仁 D、谭嗣同
  • 12.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上渝称:“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执干戈以卫社稷,……人人敢死,张我国威。”材料表明义和团运动(  )
    A、是一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爱国运动 B、具有盲目排外的性质 C、自始至终都得到清政府的大力支持 D、使变法图强成为共识
  • 13. 漂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外来的压力加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沉。下面与图二的外力有关的史实是(  )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北京条约》的签订
  • 14. 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A、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 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 15.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史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沙俄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B、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C、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D、黄海战役中“致远舰”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5.0分)

  • 16. 阅读材料。 

    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但是,洋务派办洋务新政,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摘编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近代史纲要》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划“√”;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划“✕”;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划“O”。

    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洋海军的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开展活动。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随着条约的签订和外国军队的撤离,清王朝统治者忘记了战争的耻辱和狼狈,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使得清王朝统治者失去了应有的政治敏感,他们将《南京条约》看作是“万年和好”之约,中国社会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天朝的人们仍然生活在“不变”的世界中,错失了崛起的良机。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诸国自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填“正确”;你认为不正确,请填“错误”。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缺乏应有的忧患意识,错失了发展的良机。 ____ 

    《南京条约》是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对外条约。 ____ 

    (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同英国的战争”中被割占的领土是哪里?列举“同英、法的战争”中使“国家蒙辱、文明蒙尘”的一例史实。“同日本的战争”签订的什么条约?它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2)、 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3)、 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至少谈两点)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变法之本,在于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1898年)

    材料二:1898年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发展工商业;废除八股,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材料三: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而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在不掌握权力的情况下,靠不停地向皇上条陈奏折,由皇帝颁布诏书的形式来进行变法,结果失败了。 

    ——摘编自危兆盖等《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1)、材料一中指出梁启超认为导致中国人觉醒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梁启超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变法内容主要反映了哪一阶段的愿望与要求?指出最能体现这一阶段利益的主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变法失败的原因。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 19.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探索史。探索救国救民,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改革范式上,这是史上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意识形态上的破冰难乎其难。而就其经济来说,这又是本民族从千年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惊险一跃”。 

    ——《晚清最后一跃》

    材料二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呐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也由此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

    材料三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1905年8月,他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确定了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选举他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材料四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只学技术不好使……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1)、材料一中“第一次输入式改革”指什么?这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请列举一位代表人物。 
    (2)、材料二中的“政治变革运动”指什么?请列举一位代表人物。 
    (3)、 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他领导的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 
    (4)、 纵观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如图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个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语言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