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时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1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文物承载着历史,如图是“清朝开荒执照”,这是清朝政府将无主荒地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由官府给予印信执照。由此可知,清朝( )A、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B、重视城镇经济发展
C、商帮资本快速增长
D、康乾盛世已经到来2. 清朝前期,出现的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吴江盛泽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城市汉口、以及拥有“十万烟火”且财富“甲于天下”的苏州的情况,反映了当时( )A、城市街道拥挤不堪 B、农业生产受到制约 C、商品贸易十分兴盛 D、地方人口增长迅速3. 以下示意图表现的是中国古代( )A、粮食作物种类不断丰富 B、灌溉工具取得进步 C、粮食的总产量有所起伏 D、人地矛盾逐渐突出4. 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广大农村市场;手工业的兴盛则提供了大量商品。这些使得商业发展,工商业市镇繁荣,在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一些大商帮。这描述的是商帮( )A、出现的原因 B、经营的范围 C、雄厚的资本 D、产生的影响5. 下面关于清代初期经济繁盛的表现,说法正确的是( )①高产农作物推广
②工商业市镇增多
③出现成熟的手工作坊
④形成大型的商帮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6. 据考证,“南澳1号”古沉船是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哥窑冰裂纹瓷器 D、景德镇的青花瓷7. 如表表格中的数据共同说明( )时间
成就
1685年﹣1799年
全国共有耕地由约6亿亩增长到约为10.5亿亩
1684﹣1760年
全国瓷器景德镇平均年产量为25万担,比前代增加了39%
1700年前后﹣1794年
人口从约1.5亿增加到约3.13亿,占全世界9亿人口的1/3
A、明朝时期农业的发展 B、明朝时期制度的改革 C、清朝前期经济的兴盛 D、清朝前期商业的发展8. 与汉代“千里不贩籴”相比,明清时期,粮食、布匹等民生日用品已成为长途贩运的主要商品( )A、交子的出现 B、市舶司的设置 C、商帮的兴起 D、十三行的设立9. 下表是清朝前期人均占有耕地情况简表。据此表判断清朝前期人均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清朝年号
年代
人均耕地数(亩)
康熙二十年
1673
27.92
乾隆十八年
1753
6.89
乾隆三十一年
1766
3.56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C、人口快速增长 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10. “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与晋商相匹敌的是江南徽州府组成的徽商……这些商帮的活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二、材料分析题
-
11. 微商是明清时代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商帮。他们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代以徽商为代表的客帮商人,他们以巨大的商业资本,经营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并介入生产领域、支配手工业者的生产活动,还经营典当等金融行业,谋取高额利润。
——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大致用于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等的费用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左右。其中多数人回乡购地,也有落户经商之地,息商归田。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徽商以左儒右贾的特色而区别于其他商帮,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是其写照,徽商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徽商以勤奋和吃苦耐劳而著称。在外经营,三年一归,新婚离别,习以故常。
——摘自电视纪录片《徽州》解说词
(1)、材料一反映出徽商的主要经营活动有哪些?(2)、结合材料二,说明阻碍徽商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原因。(3)、结合材料三从徽商的兴旺中可以得到哪些经验?(4)、微商和晋商的兴盛与衰落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