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实验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属于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下列考古出土的文物,有可能属于河姆渡遗址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有学者说:“活跃的士阶层无疑构成了春秋战国时代最富有活力的动力因素和政治发展的条件。虽然,‘势位足以屈贤’乃是不争的事实,但毕竟是迫于竞争的政治压力,占有绝对权力地位的统治者却不得不竞相礼贤下士。”这一现象反映出( )
    A、诸子百家思想的交融 B、社会阶层的流动 C、国家统一历史趋势 D、君主集权的强化
  • 3.  《晋书·舆服志》中记载,“古之贵者不乘牛车,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贫者至乘牛车,其后稍见贵之。”自东汉灵帝和献帝以来,“天子至士遂以(牛车)为常乘。”出现这种变化的客观原因是( )
    A、割据战乱致马匹短缺 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C、重农崇耕思想观念 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 4. 《隋书》记载:隋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全国共有890.7546万户,人口4601.9956万口,垦田5585.万顷。与20年前相比,户数增长2.5倍,人口增加5倍。这表明当时(   )
    A、高产作物广泛传播 B、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C、中央集权空前加强 D、户籍制度臻于完善
  • 5.  4世纪以前,中国人的梵语知识匮乏,佛教学说被中国僧人所接受表现在:一方面通过随意的、遗漏的和经常是几乎无法理解的译文,这样改变了原样的中介,另一方面通过使用中国术语所增加的误导,而拥有了广泛的非佛教意蕴。这可用来说明,佛教在华传播过程中( )
    A、与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冲突 B、被中国的僧人随意地误导 C、适应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要求 D、冲击了儒家思想主体地位
  • 6.  阅读元朝疆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民族政权并立阻隔东西交通 B、新疆地区开始接受中央的管辖 C、行省的设置遵循山川形便原则 D、元朝边疆治理与内地趋于一致
  • 7. 北宋仁宗时期,政府在淮南六州茶叶盛产区,设置“山场”十三个,管理茶叶的生产和买卖,称为榷茶。场官先将官府收购茶叶的钱发给茶农,称为本钱,茶农在茶叶收获后,必须将茶叶全部卖给山场,严禁私售。这种做法(   )
    A、加重官府对茶农的高利盘剥 B、表明政府放松对经济的控制 C、削弱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 D、使得茶税成为最主要的税源
  • 8.  有学者说:“清康熙朝开海贸易并设立江、浙、闽、粤四大海关,仅仅是恢复‘闽粤边海生民’的一条谋生之路,并征收海关税以益于“闽粤兵饷”,所以清朝制定以限制为基本特征的对外贸易法律就成为必然。”该学者意在强调清朝( )
    A、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的一致性 B、抑商政策因时局变迁而调整 C、限制了外贸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 D、商人已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 9.  洋务运动早期军用制造业“所需钢、铁、木、煤各项工料,均来自外国”,洋务派认为“且恐不可常恃”“与其购自外洋,不若采自中土”“1874年(同治十三年)海防议起……(光绪元年)上谕直隶磁州、福建台湾试办开采煤铁以济军需”。到了洋务运动中期,大多数民用企业实行独立核算,“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洋务民用企业的这一变化( )
    A、使中国产业结构发生巨变 B、源于中国海防危机加剧 C、加速传统经济的解体进程 D、得益于政府的政策调整
  • 10.  五四运动前,李大钊把“再造中华”的期望虽落到民众身上,但仍认为“拯教国群,是在君子。”1919年后,他认识到,现在“劳力者阶级需要联合起来,成为横的组织”塑造“劳工神圣”的新伦理,“以反抗劳心者阶级”。李大钊的思想转变( )
    A、形成了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 B、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新阶段 C、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 D、为探索国家出路提供了新方案
  • 11.  1937年12月,“满铁”调查部编印的《华北农业开发方案》预计,通过充实的灌溉设备,可使山东地区麦产增收30%;同年年底,日本内阁通过“华北经济开发方针”,提出要发展“农业的改善、治水及利水、造林、合作社等事业”。上述措施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
    A、日军“三个月亡华”企图被挫败 B、全民族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八路军在华北开辟大量根据地 D、汪精卫集团建立傀儡政权
  • 12.  据《中国统计年鉴》记载,1962年全国基本建设投资完成71.26亿元,比1961年减少56.16亿元。全年累计施工大中型项目为1003个,比1961年缩减406个。用于农业和支农工业投资的比重,由1961年的17.5%上升到23.6%。这反映了当时( )
    A、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取得成效 B、国民经济比例出现严重的失调 C、国际形势影响国内经济建设 D、新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十分薄弱
  • 13.  2005年中国农业部公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不得损害利害关系人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这反映土地流转( )
    A、须稳定承包权、搞活所有权 B、坚持保护农业用地的原则 C、旨在加快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D、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
  • 14.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G20既引入“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又引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既引入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中国治理观,着力解决经济全球化中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的不平衡发展问题。由此可知,中国智慧( )
    A、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兴起 B、利于提升全球综合治理能力 C、致力于应对经济全球化弊端 D、打破了西方的霸权主义政策
  • 15.  20世纪90年代初期,邓小平明确指出“发展就是硬道理”的首要对外准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指出新时代中国外交应展现出“奋发图强”的新基调,中国应努力从以前的“学习者”逐渐发展为“倡导者”和“制定者”,谱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中国外交的这一发展( )
    A、源于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B、利于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C、逐渐摆脱了意识形态束缚 D、意在构建世界均衡发展的格局

二、非选择题

  • 1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羁縻的第三点要义,在于因俗而治,正所谓“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即用制度、文化和技术引导并逐渐改变夷狄,而不直接对其进行统治。在这方面,唐朝尤为成功,通过广泛建立羁縻府州制度,极大地扩大了唐朝中央政府的影响。唐朝近三分之二的地区为羁縻府州,这是羁縻政策的制度性发展。羁縻州府的设置,将许多民族首领纳入府州的地方制度之内,并授予他们官职。当然,羁縻府州同州郡还有显著区别,其首领担任的官职可以世袭,其也保持相当的独立性。

    ——摘编自韩昇《东亚世界形成史论(增订版)》

    材料二 
           安史之乱以前,由于唐朝在西域的经略,通往西域的交通大开,形成了自汉代以来东西陆路交通的极盛高潮。当时中西交往空前繁荣,亦如史籍所载“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唐朝与西方的交通,除了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更为繁盛,这一时期因此也被称为“丝路的黄金时代”。

    ——摘编自武斌《丝绸之路全史(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羁縻府州设置的特点,并说明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前期被誉为“丝路的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并列举该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事例。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建立六十多年以来,标榜的“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已不合时宜。武帝即位诏举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认为天有阴阳,人也有阴阳,“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新阳而疏阴”,所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均出自天意,不可变更。其思想深得汉武帝赏识。孔子修订的《诗》《书》《礼》《易》《春秋》被统治者尊为“五经”,被定为“法典”,传经和注经之学成为专门学问。从此儒学成为汉代文化思想的主流。

     ——摘编自王新婷、金鸣娟、姚晚霞编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物”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指一切事物,凡天地之间,眼前所接之事,皆是物。圣人只说“格物”二字,便是要人就事物上理会。且自一念之微,以至事事物物,若静若动,凡居处饮食言语,无不是事。”他说:“盖天下之事皆谓之物,而物之所在莫不有理,且如草木禽兽,虽是至微至贱,亦皆有理。”

    ——摘编自刘畅《朱熹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三 王守仁把“心”上升到“与物无对”的唯一“主宰”地位,“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声称“理”“物”只是“心”所本有,有是心才有是理,“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良知即是天理”,“良知之外,更无知;致知之外,更无学。外良知以求知者,邪妄之知矣;外致知以为学者,异端之学矣”。王守仁讲:“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他认为,“良知”是知行的本体,知行是复那本体的“功夫”。

    ——摘编自周立升《良知的实现从本体视角评王守仁的“良知”论》

    材料四 有学者总结出“需要一竞争—选择”这么一条发展脉络:社会首先提出理论需要,社会各阶层根据这一需要作出反应,由于各阶层利益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理论认识,而各种理论认识通过社会满意程度来反馈,从而实现理论的选择。但我们认为,如果再考虑到历史机遇问题,即“需要一竞争一机遇一选择”,或许会更全面一些。偶然的机遇决定了当时的社会选择,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并很快发展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之一。

    ——摘编自张洪波、葛善泽《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在中国迅速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时儒学呈现出的新特征。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宋明理学对当今社会借鉴意义。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朱熹与王守仁思想的共同点,并指出他们明“理”的不同途径。
    (4)、根据材料一、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代儒学相比,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思想的独特“机遇”。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朱元璋采取鼓励垦荒政策,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全国人口数大约为7270万,清朝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增至4亿3千多万,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当时的学者洪亮吉觉察到这些问题,提出了调剂人口的思想,但没有被重视。

    民国初期,国事衰败,“人满之患”的弊端日渐暴露。以《东方杂志》为代表,众多报刊积极刊登人口研究文章。这些文章运用西方马尔萨斯人口论和社会调查的方法,反对人口增殖的传统人口观,试图通过人口品质提高、优生手段达到民富国强的目标。

    下表为《东方杂志》涉及人口研究的文章统计表:

    文章篇数(部分)

    涉及人口理论9篇,强调生育控制4篇,人口调查15篇

    文章作者(部分)

    陈长潇、潘光旦、孙本文、乔启明(人口学者),竺可帧(气象学家)、彭家元(农业学家)、张荫麟(历史学家)

    ——摘编自任惠玲《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人口增长呈现阶段性特征,人口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变化。50年代经济建设中“深深感受到不是人口太多,而是人手不足”,彼时“人多力量大”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加上受苏联鼓励人口增长的影响较深,党和政府对生育行为进行嘉奖。“鼓励”性人口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过快增长与社会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凸显,1957年马寅初著作《新人口论》深入剖析了当时中国的人口问题,60年代国务院首次提出计划生育。1978年“实行计划生育”第一次被写进《宪法》,国家明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1世纪后,我国又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年轻劳动力短缺等问题,2016年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摘编自马红鸽、贺晓迎《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口生育政策变迁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人口快速增长的历史背景,概括民国初期人口研究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后影响我国人口政策变化的主要因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历史上人口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从历史学的角度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从中国近百年的历史看,中华民族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近百年的中外关系史看,当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关系与百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是可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百年历史看,中国经过艰难探索,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将带领世界人民走向一个全新的境界,可以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张海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历史的结论》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角度解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概念。(要求:明确写出所选角度及内涵;解读逻辑清晰;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