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南区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 1. 同学们搜集到有关山顶洞人的如下资料,其中史料价值最高的是(  )
    A、考古工作者的笔记 B、山顶洞人的复原头像 C、遗址中出土的骨针 D、山顶洞人生活想象
  • 2. 远古传说蕴含着历史印记。下面两幅图中的传说共同体现了(  )

    A、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 B、先民与洪水抗争的场面 C、禅让制的推行过程 D、民族优秀品质的悠久
  • 3.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行(  )
    A、分散杂居 B、错综复杂 C、多元一体 D、征服扩张
  • 4. 《史记》记载:“禹於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  )
    A、华夏族的形成 B、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C、世袭制的确立 D、分封制的确立
  • 5.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 6. 《殷商贞卜文字考》中提到,“闻河南之汤阴发现古龟甲兽骨,其上皆有刻辞”。其后“乃恍然悟此卜辞者,然可正史家之违失”。这反映出,甲骨文(  )
    A、所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B、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C、可以用于考证商朝历史 D、已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
  • 7. 《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

    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④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 8. 表格归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如图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商、春秋 B、商、东周 C、东周、春秋 D、东周、战国
  • 9. 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中央集权加强 B、周王室衰微 C、社会和平稳定 D、儒学居主导地位
  • 10. 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曾经说过:“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份爱心;从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  )
    A、提出“仁者爱人” B、提出“民为贵,君为轻” C、强调以法治国 D、主张“兼爱”“非攻”
  • 11. 历史是一面镜子。夏朝、商朝、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 B、迁都导致社会动荡 C、外族入侵 D、末代统治者残暴,残害百姓
  • 12. 如图中的文字,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正确的是(  )

    A、从商朝时期一直被使用到今天 B、直到近代才被人们发现和识别 C、记载的内容只涉及祭祀与战争 D、是中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
  • 13. 黄帝陵古称“桥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是历代帝王和名人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最早举行黄帝祭祀始于秦灵公三年(前422年),专祭黄帝”。历代祭祀黄帝的原因是(  )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战胜蚩尤 C、黄帝有很多发明创造 D、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战胜炎帝
  • 14. 关注历史教材的单元主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____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  )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6分,共35分。

  •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灵魂,我国古代人民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以及自身发展中不断地创新。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生活创新】​

    【制度创新】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材料选自《礼记•礼运篇》

    材料二: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弟叔度于蔡。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卷四《周本纪》

    【生产创新】

    (1)、图一和图二的房屋建筑样式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导致两种建筑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它传位的依据是什么?“天下为家”从哪个王朝开始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该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的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一些势力比较强大的诸侯国图谋称霸,相互之间开展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掠取各国贡物的战争。结果,缩减为十几个大国。

    ——材料选自《中国通史讲义》

    材料二:这是一件微小但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事件。商鞅让官吏在市场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谁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赐十斤黄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走了过去,商鞅当即兑现承诺,以此向国民宣示变法的决心和信用。它像一根细小的杠杆一样撬动起强大的变法机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风俗等方方面面,这是流传久远的《商君书》,商鞅强调以法治国,将奖惩机制贯彻到法令的各个方面,商鞅将举国之力集中到农业和军事上,实行强有力的农战结合的战略。然而,一般认为此书不是出自商鞅之手……

    ——央视版《中国通史》解说词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东汉班固著:《汉书•食货志》

    (1)、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社会出现了何种现象?结合所学,这种现象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2)、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填“√”;违背了材料所表述的意思;是材料所没有涉及的,请填“O”。

    徙木立信拉开了商鞅变法的序幕,也是商鞅取信于民,并最终取得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 

    商鞅变法推行农战结合的战略,变法内容只涉及农业和军事。 

    一般认为《商君书》不是出自商鞅之手,主要是因为这本书流传久远,内容芜杂等原因。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使秦国迅速强大,主要是因为秦孝公鼎力支持。 

    (3)、根据材料三,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即位的秦国新君秦惠文王车裂而死,你有怎样的历史感悟?
  • 18.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建立或兴盛

    衰亡

    夏朝

    商朝

    西周

    武王

    幽王

    ​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以两个及以上的论据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