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同步练习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1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非正义的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A、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B、英德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主要矛盾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即列强的掠夺和侵略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 2. “战场上随处可见坍塌的房屋,血肉模糊、呼号挣扎的伤兵和堆积如山的尸体。”这场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人们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的战役是(  )
    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马恩河战役
  • 3. 到1914年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为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这种情况必然产生了使美国参战的压力。材料说明的是(    )

    A、美国参战的过程 B、美国参战的原因 C、美国参战的目的 D、美国参战的结果
  • 4.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引发了一战,给世界和平带来巨大的威胁,这告诉我们(    )

    A、只有反对任何形式的结盟,就能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的出现是战争的根源 C、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中国应该与俄罗斯结盟共同对抗美国 D、应依靠大国的保护,维护自身利益
  • 5. 欧洲火药桶指的是(  )
    A、马来半岛 B、迈锡尼 C、巴尔干半岛 D、意大利半岛
  • 6.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该材料反映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7. 下框为1922年北洋政府与列强所签条约的部分内容。以下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三)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A、方便美国在中国的扩张 B、是凡尔赛体系的组成部分 C、主要协调德国与英国的矛盾 D、实质上尊重中国的主权与领土完整
  • 8. 1932年,苏联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70%,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差距大大缩小,这说明了(    )
    A、  推行新经济政策取得了成效 B、实施高度集中体制没有副作用 C、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新突破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受到重创
  • 9. 它实质上是(列宁)以社会主义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材料中的“实验”( )
    A、壮大了公有制经济的力量 B、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恢复 C、开创了工业化建设新道路 D、加速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 10. 据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一文中统计,20世纪上半叶,苏联某年度国家收购粮食达4.34亿普特(一普特等于16.38千克)。同年,苏联计划在东部地区建立一批工厂,经讨论决定,部分工厂由外国公司负责建设,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
    A、工业化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严重依赖外资 B、农业集体化步伐大大加快 C、余粮收集力度巨大,为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D、践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 11.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严重影响了墨西哥社会经济,原料生产因世界市场萎缩大量减产,国家财政极其困难,失业剧增,农产品价格大跌,社会矛盾尖锐。为此墨西哥 (  )
    A、发动资产阶级革命  B、制定颁布新的宪法 C、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D、发动对外侵略战争
  •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其表现是(    )
    A、“解放者”玻利瓦尔和圣马丁领导的南美洲独立运动 B、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埃及华夫脱运动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C、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兴起;所有非洲国家摆脱殖民枷锁 D、世界贸易组织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
  • 13. 好莱坞影片《甘地传》中有这样一幅情景:20世纪20年代,甘地号召民众自己纺纱织布,并身体力行,穿戴土布缝制的白衫白帽,一时间,这种打扮成为印度人的流行服饰。材料中的“流行服饰”现象表明(  )
    A、影视演员引领服饰潮流 B、甘地主张与殖民政府合作 C、政治运动影响生活变迁 D、印度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
  • 14. 根据下面内容,可知该条约是(    )

    条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实质上是要挟中国政府执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五国条约》 D、《九国公约》
  • 15. 下列条约中,明显体现美国对中国实施“门户开放”政策意图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联合国家宣言》 D、雅尔塔协定
  • 16.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该材料反映的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17.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所以不能长久维持,主要是因为该体系(  )
    A、暂时调整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B、建立在对战败国的严厉惩治上 C、依据各国当时的实力而确立 D、实质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
  • 18. 如图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结合社会背景看,该漫画反映的情况是(  )

    A、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 B、对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嘲讽 C、反对“尊孔复古”,颂扬新文化运动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二、非选择题

  • 19.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斯基政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倒台了,新政权立即就要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各地的政权都已转到工人、士兵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手里。

    ——据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推翻临时政府经过的通告(1917年11月7日)

    材料二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农民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摘编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节目组编著:《大国崛起·俄罗斯》

    材料三 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细致地规划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国家计划力争精确,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卢布,那么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卢布,而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卢布。

    ——据《大国崛起》解说词

    (1)、指出材料一中“新政权”的名称,)该新政权建立后“提出正义的和平”“把土地交给农民”的措施分别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1921年苏俄调整政策的原因,并指出调整后的政策名称。
    (3)、 材料三中“苏联人的一个创造”是指什么?20世纪20年代,这个“创造”使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 20.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80年代美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1900—1910年间,德国又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二位。法国和英国一样,在世界生产中的比重一直不断下降。俄国和日本的地位虽有显著提高,但它们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少。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了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1940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6倍多,超过法、英、德,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粮食产量,1925—1927年间平均每年为7527万吨,一五期间降为年均7360万吨,二五期间再降为7290万吨,畜牧业的状况更差。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 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期世界经济格局出现的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变化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采取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中得到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