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二中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10 类型:月考试卷
一、
-
1. 活动一:诗文解“风骨''厚韵气自华(1)、根据以上歌词的内容,为其中"风骨”一词选择恰当的释义( )A、体格健硕,举止放荡 B、刚正坚韧,风度独特(2)、为[甲][乙]两处选择贴切的词
A.炉B.身
(3)、请对划线句子进行朗读设计并说明理由(朗读技巧:重音、停连、节奏、语气等)2. 请和小海一起对以下诗文中的“文人风骨"进行梳理。整理单
风骨
诗句
理解
坚定
志向
① 愿 为圣明除弊事,____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面对“左迁”现实,依然表忠君之心。
②僵卧部村不自哀,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⑩虽年老体弱却不忧qī(____)。仍想守卫边疆。
③____,____
(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
以落花为喻,即使辞官离也要竭力地培育新蕾。
【甲】
④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⑪人生困顿时,依然kè(____)守前路平顺的信条.
⑤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他这棵病树仍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
⑥但愿人长久,____
(苏轼《水调歌头》)
⑫半生漂泊,依然用月来慰籍(A.jíB.jiè)不能相聚的亲人们,(选字母)
坚守
自我
⑦不义而富且贵,____
《论语》十二章)
富贵如不以道义得之,则没有价值。
⑧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
(周敦颐《爱莲说》)
即使深陷泥沼,绝不会“近墨者黑”。
⑨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
正确认识事物,就不被事物假象迷惑。
(1)、补充诗句。(2)、补充“理解"处字词及注音。(3)、为甲"处补充表示文人风骨"的词。3. 小滨想进一步理解“魏晋风骨”的含义,于是在课外收集了以下关于魏晋时期代表人物“嵇康"的资料,请和他一起完成以下任务。“魏晋风骨”——“嵇康”
【甲】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①,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②,爽朗清举。”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A】岩岩③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④甲若五山之将崩。”
【注释】①七尺八寸:魏晋一尺等于24.12厘米,十寸一尺。②萧萧肃肃:萧萧形容举止潇洒脱俗,肃肃形容清静。③岩岩:形容高峻挺拔。④傀俄:同“巍峨",形容高大雄伟。
【乙】
嵇中散①四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②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注释】①嵇中散:即嵇康,②靳固:吝惜。
【丙】
与山巨源绝交书(节选有删改)嵇康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惟恨①,如何可言!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离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可得言耳。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②,而能不营③,乃可贵耳。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余年,此真所乏耳!
若欲共登王途,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狂疾。[B]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④,虽有区区⑤之意,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嵇康白。
【注释】
此文是嵇康写给朋友山涛(字巨源)的一封信。山涛曾引荐嵇康从事中郎。嵇康在信中拒绝了山涛的引荐①恨(liàng)怕:悲恨。②淹:贯通。③不营:不营求,指不求仕进。④至尊:指君主,以上两句原本出于《列子●杨朱》。“快炙背”指从前有个种田的人认为穿着用乱麻作絮的冬衣对着太阳晒是最聪明的过冬方法。“美芹子”指有人认为芹菜、空心菜是是天下最好的饮食。他们想把这种发现献给皇帝,结果被大家取笑。⑤区区:形容感情恳切。
(1)、请帮助小滨疏通文意。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中散临刑东市
课内迁移:(在下方选择意思相近的一项)(选字母)
A.把酒临风B.临溪而渔C.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广陵散》于今绝矣
课内迁移:大雪三日,人鸟声俱绝
不切事情
查阅字典:A符合;B.贴近,亲近;C.急切,殷切;D.切实,务必,(选字母)
嵇康白
语境推测
(2)、【甲】【乙】两则故事均出自《世说新语》,请为其选择对应的门类,A.【容止】主要记录评论人容貌,态度、举止的故事。
B.【言语】主要讲述人们善于谈吐、言谈应对的故事。
C.【雅量】主要讲述人表现出宽宏的气量,遇事平和不改常态。
(3)、《世说新语》中多比喻、用典、对比等修辞,请在【A】【B】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4)、请仿照示例,从[乙][丙]篇文章中各选一字,结合语段,诠释嵇康身上的“风骨”。甲:“秀”,“出众"之意。这个字既表现他身材高峻挺拔的一面,
如“若孤松之独立";又表现他举止潇洒脱俗,如。萧萧肃肃'。
一字见风骨乙:“变"嵇康的“风骨"
丙:“毕”
(5)、请结合鲁迅小说《故乡》和以上资料,从下方选取一个相似点谈一谈你的理解魯迅与嵇康的相似点
相似点一:对生命个体价值、思想解放的追求。
相似点二:对于现实生存环境的批判与思考。
4. 活动二:阅读悟“风骨”,风华卓然立搽究主题1从恩辩中见成长“风骨"
父
(日本)芥川龙之介
这事发生在我上中学四年级的时候.那年秋天,学校组织了一次从日光到足尾的历时三天的修学旅行。出发那天,我连早饭也没正经吃就从家里跑出去了。虽然,坐电车到火车站,连二十分钟也用不了,但还是不由得感到着急。
天公不作美,阴沉沉的。我等车的月台,也不知何时多了二三人。每个都挂著一张睡眠不足的脸,沉闷地亡立着。今天实在很冷..
这当儿,开来一辆减价加班车。车上很挤,我好不容易才抓住拉手。这时有人从背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早上好!”我赶紧回头-一看,原来是能势五十雄。他也跟我一样,身穿深蓝色粗斜纹哔叽制服,将大衣卷起来搭在左肩上,缠着麻布绑腿,腰上挂着饭盒包儿和水壶什么的。
能势和我毕业于同一个小学,又进了同一个中学。他成绩一般,功课没有特别好的,也没有特别不好的。不过有些事他倒来得乖巧,流行歌曲只要听上一遍就能把曲调背下来。旅途中晚上住旅馆,他就神气活现地给大家表演。吟诗、说书、相声、魔术,他样样来得。他还擅长比手划脚、挤眉弄眼来逗人,在同学中颇有人缘。
我们聊着天,电车到站了。走进火车站一看,时间还早,同学才到了两三个。我们照例兴致勃勃地聊起天来。在我们这个年龄,都以“老子"代替“我”,自鸣得意。伙伴们大谈对这次旅行的估计,议论旁的同学,并说些老师的坏话。
"老泉可诡啦。那家伙有一本救员用的英文读本,听说事先他连一回也没温习过哩。"
“平野更诡。据说考试的时候,他把历史年代都写在指甲上。”
“说起来,老师也诡。"
“可不是诡吗!本间连Feceive这个字是i靠先还是e靠先都拿不准,他就靠那本教师用的读本好歹糊弄着救呢。"
我们开口一个“诡",闭口一个“诡",没一句正经话。我们当中没有一个老实人,其中尤以能势的形容最损,也最俏皮。
“能势,能势,看看那位少妇。
“她那副长相活像一只怀了孕的河豚。"
"这边的搬运夫也似乎像个什么。你说呢,能势?”
“像卡尔五世①。”
最后能势简直独自把坏话都包下来了。
这时有同学发现了个古怪的人,站在列车时刻表前面,查对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他身穿暗褐色西服上衣,深灰色粗条纹裤子里的两条腿细得像跳高用的撑竿。寬边旧式黑礼帽下面露出花白头发,看来巳上了岁数。脖子上却围了一条黑白格子的醒目的手绢,腋下央着一根长长的紫竹手杖。不论服装还是举止,活像是把《笨拙》上的插图剪下来,将它立在这熙熙攘攘的火车站上了。——由于找到了新的笑柄而兴高采烈的那个同学,乐得两肩直颤,拽拽能势的手说:“喂,你瞧那家伙怎么样?
于是,我们就把视线集中在那个怪人身上。那个人胸部略挺,从口袋里掏出一只大怀表,一个劲儿地核对列车时刻表。上的钟点。我虽然只瞥见了他的侧脸,却个眼就看出那是能势的父亲。
但是在场的同学谁也不知道。所以个个都想听能势恰如其分地形容一下这位滑稽的人物,于是大家兴致勃勃地盯着能势,准备大笑一场。我当时作为一个中学四年级的学生,是无从揣度此时此刻能势的
心情的。我差点儿冒出“那是能势的父亲哩”.
这当儿,我听见能势说道:‘那家伙吗?他是个伦敦乞丐。"
不消说,大家哄堂大笑起来。有人还故意挺起胸,掏出怀表,学能势的父亲。我不由得低下了头,没有勇气去看当时能势的表情.
“说得妙!"
“瞧,瞧他那顶帽子。”
“贫民窟里才找得到吧。”
“贫民窟里也找不到的。”
“那么只好到博物馆去喽。”
大家又趣味盎然地笑了。我在半明半暗中悄悄地打量着那位。伦敦乞丐"。
不知什么时候透出了微弱的阳光,窄窄的一条光带从高高的天窗朦朦胧胧地照射进来,能势的父亲正好处在光带之中。周围一切都在活动,并像雾-样笼罩着这栋巨大的建筑物,难以辨别这是人声鼎沸还是物体的轰鸣。然而惟独能势的父亲却一动也不动。这个身穿旧式西服、与现代风马牛不相及的老人混在川流不息的人流当中,斜戴着过时的黑礼帽,右手掌心上托着系紫色绦带的怀表,依然像《笨拙》上的剪影那样伫立在列车时刻表前面...
事后我暗中打听出,能势的父亲当时正在大学的药房工作,是为了在上班途中看看自己的儿子跟同学一道去旅行的场面,才特地到火车站来的一事先他也没有告诉儿子一声。
中学毕业后不久,能势五十雄就患肺结核病故了。我们在中学的图书室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我站在戴了制服帽的能势遗像前致悼词。
我在悼词中加上了这么一句:“你,是个孝子.....
(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卡尔五世(1500~1558),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可以有不同的角度,请按下面的提示完成填空。①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结构来梳理。
中学四年级参与学校修学旅行,加班车上遇到能势
中学毕业后能势病故,“我“在悼词上评价能势是个孝子。
②按照“悬念一结局"的小说技巧来梳理。
不料, , 我在能势的追悼会上称能势为孝子。
(2)、结合小说中人物和情节,说说文中划线处环境描写属于哪种类型的环境设置。环境
类型
象征型环境
往往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相宜的气氛和场所,与人物生活、心情达到一定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反讽型环境
与人物行动既有关系又不和谐,与人物的情感或行动产生对立和隔膜。
环境与人物的冲突是这类型环境的表现形式之一。
(3)、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能加深对社会与人生的理解。①读完这篇小说,能势、能势的父亲、“我"分别给你留下哪些初步印象?(简要概述)
能势:
一语现形象能势的父亲
“我"
②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4)、关于小说的结尾“我在悼词中加上了这么一句:“你,是个孝子....’.,有人认为这是“我”对能势的讽刺,也有人认为是“我"对能势的肯定。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内容与下列材料阐述理由。材料一:少时母亲发疯的阴影,谨言慎行的生活,让芥川早早变得敏感聪慧又多思。他看透人性的本质,"这是一个人不如狗的世界,谁要不自顾就活不成。"他揭露生活的真相,"最聪明的处世术是,既对社会陋习投以白眼,又与其同流合污."但也依旧鼓励我们,“不应忘记,人生始终是战斗,直至死亡。"
材料二:有不少研究认为,芥川龙之介对人性有着深刻洞察。读芥川龙之介,不到半页,你就会轻松沉浸在故事里,氛围感极强,情节反转刺激,常常看得人头皮发麻,毛骨悚然,阅读快感比悬疑爽100倍。
5. 探究主题2从“小说“中见时代风骨跟着鲁迅看“中国小说史”
[资料一]
魯迅
《中国小说史略》
目录及小说例举
一、史家对于小说论录
《山海经》
二、神话与传说
七、《世说新语》与其前后
八、唐传奇体传记(上)
十五、元明传来之历史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十七、明之神魔小说
吴承恩《(1) 》
二十二、清之拟晋唐小说
蒲松龄《聊斋志异》
《罗刹海市》
二十三、清之讽刺小说
吴敬梓《儒林外史》
《(2) 》
二十四、清之人情小说
曹雪芹《红楼梦》
《刘姥姥进大观园》
[资料二]
观点一鲁迅评《水浒传》
"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
论证素材一
宋江被押到法场,中间人分开处,一个报,道一声“午时三刻"。监斩官便道:“斩讫报来!两势下刀棒刽子便去开枷,行刑之人执定法刀在手。说时迟,一个个要见分明;那时快,闹攘攘一起发作,只见夥客人在车子上听得“斩”字,数内一个客人便向怀中取出一面小锣儿,立在车子上当当地敲得两三声,四下里一齐动手。却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把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众士兵急待把枪去搠时,那里拦得住。众人且簇拥蔡九知府逃命去了。只见东边那夥弄蛇的丐者,身边都掣出尖刀,看着士兵便杀;西边那夥使枪棒的大发嘁声,只顾乱杀将来,一派杀倒士兵狱卒;南边那夥挑担的脚夫轮起匾担,横七竖八都打翻了士兵和那看的人:北边都夥客人都跳下车来,推过车子拦住了人。两个客商钻将入来,一个背了宋江,一个背了戴宗。其余的人也有取出弓箭来射的,也有
取出石子来打的,也有取出标枪来标的。…...只见他第一个出力,杀人最多。晁盖猛省起来戴宗曾说他和宋三郎最好,是个莽撞之人。
《水浒传》第四十四回节选
观点二鲁迅评《聊斋志异》
"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改弦,别叙畸人异行,出于幻域,顿入人间。
论证素材二
马骥在树下休息,村里人都不敢过来,只是远远地看着他,时间长了,觉出马骥并不是吃人的妖怪,才开始慢慢接近他。马骥笑着同他们攀谈,他们的语言虽然不同,但大半能听懂。马骥就告诉他们自己的来历。村里人很高兴,遍告乡邻:来客不吃人,但是那些长得丑陋的,看看他就跑了,始终不敢到跟前来。那些来的人,五官的位置都与中国人大体相同。他们摆上酒莱共同招待马骥。马骥问他们怕他的原因,回答说:“曾经听祖父说;往西走二万六千里,有个中国.那里的人形象都很诡秘奇异。原来只是听说过,现在才相信了。"问他们为什么这样穷,村人回答说:●我国所看重的不在学问才能,而在相貌。长得最美的做大官,稍差一点的做小官,再差一点的也能受到贵人的宠爱,得到赏赐的食物,养活妻儿。像我们这样的,刚出生时,父母就以为不吉利,常常都被抛弃了。父母不忍心丢弃的,也都是为了传宗接代罢了。”马骥问:“这叫什么国?"回答说:“叫大罗刹国,往北三十里是都城。”马骥请他们领着到都城看看。于是,第二天鸡一叫村人就起身,领马骥一块去了。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译文节选
(1)、完成表格处填空。(2)、鲁迅是如何整理中国小说的?参考[资料一],谈谈你的发现,至少写两点。心跟着鲁迅解读小说
(3)、[论证素材一]中的划线部分提到的“黑大汉"是谁?( )A、鲁智深 B、李逵 C、林冲 D、张顺(4)、请参与[论证一]的讨论过程。鲁迅的观点“他们反对的是奸臣,打劫的是平民”是什么意思呢?我有点不理解。
正如[素材一]中。劫法场的众人”的表现:(1) 。
这样一看,的确是的。我们还可以结合《水浒传》整本书的结尾来理解:(2)
从鲁迅的观点里,我们对《水浒传》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5)、结合([论证素材二]内容,请你论证鲁迅对<聊斋志异>的评价:“出于幻域,顿入人间"。6. 活动三:写作见“风骨”,星月共芳华从阅读到写作,班级布置以下任务,请选择其中一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得套写,抄袭;不得出现个人真实信息。
任务
文体
要求
提示
任务一
记叙文
遇到一个有“风骨“的人
你与他/她之间发生什么事?从中有哪些思考感悟?
任务二
小小说
塑造一个有“风骨"的人
设定具备“风骨"的小说人物,进行虚构、演绎。
任务三
演讲稿
“做一个有‘风骨’的人”
以“做一个有‘风骨’的人”为话题进行主题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