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2023-2024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0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米饭变馊 C、切割瓷砖 D、酒精挥发2. 2023年杭州亚运会期间,国家环保部门加大了对亚运场馆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监测力度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 )A、二氧化硫 B、臭氧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3. 在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A、杨振宁 B、屠呦呦 C、侯德榜 D、张青莲4. 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止水夹没有夹紧 B、将红磷换成木炭进行实验 C、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D、点燃红磷缓慢伸入集气瓶中后,再塞紧瓶塞5. 如图所示是简易净水装置。关于该装置分析正确的是( )A、可杀菌消毒 B、能将硬水变成软水 C、净化后的水是纯净水 D、该装置能除去不溶性杂质6. 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 )A、闻气味 B、看颜色 C、插入燃着木条 D、倒入澄清石灰7.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液体读数 C、
闻气体 D、
点燃酒精灯
8. 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B、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g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5%9.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C、将木炭在空气中点燃后伸至氧气瓶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0.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催化剂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B、在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没有改变 C、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D、催化剂就是二氧化锰11. 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注:不同小球代表不同种原子)( )A、B、
C、
D、
12. 如图是用家里的物品制成的电解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是2:1 B、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C、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D、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13.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质子数不同14. 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硒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C、硒原子核内有34个中子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15. 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B、
C、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
16.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3个氧原子:。②4个氢氧根离子:。③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客家黄酒”是惠州传统特产,其中含有9%~15%的酒精,则“客家黄酒”是(填“混合物”“纯净物”),酒精也称乙醇,化学式为 , 则乙醇属于(填“单质”“化合物”或“氧化物”)。除了表示乙醇这种物质以外,还可以表示的意义有(写一种即可);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个数比是。17. 科普阅读题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百姓家庭,电动汽车的电池是磷酸亚铁锂(人们习惯也称其为磷酸铁锂)电池,是一种使用磷酸亚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碳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单体额定电压为3.2V,充电截止电压为3.6V~3.65V。
充电过程中,磷酸亚铁锂中的部分锂离子脱出,经电解质传递到负极,嵌入负极碳材料同时从正极释放出电子,自外电路到达负极,维持化学反应的平衡。放电过程中,锂离子自负极脱出,经电解质到达正极,同时负极释放电子,自外电路到达正极,为外界提供能量。
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一般用LiF、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 , 磷酸铁锂电池中含有的、有机碳酸酯、铜等化学物质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有强烈的腐蚀性,遇水易分解产生HF;有机溶剂及其分解和水解产物会对大气、水、土壤造成严重的污染,并对生态系统产生危害;铜等重金属在环境中累积,最终通过生物链危害人类自身;磷元素一旦进入湖泊等水体,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由此可见,如若对废弃的磷酸铁锂电池不加以回收利用,对环境及人类健康都有极大危害。
(1)、磷酸亚铁锂()中锂元素+1价,铁元素+2价,磷元素的化合价是价。(2)、制备电解质的中间产物与水反应生成HF(氢氟酸)和磷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充电过程中电子的流向为。(4)、你认为电动汽车是否环保,谈谈你的看法:。18. 基础实验题在化学实验室里,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但小雨同学发现该装置试管口还缺少了·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当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时,才开始收集。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B、C装置均可用作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C装置与B装置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 若选择H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4)、实验室用锌粒(固体)和稀硫酸(液体)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E、G装置可用来收集氢气,据此写出氢气的一点物理性质(写出其中一点即可)。19. 科学探究题初三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依据教材实验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1、碳酸钠()和稀盐酸(HCl)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2、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与红磷燃烧相同。
【实验装置设计】甲、乙、丙小组同学分别设计如下图装置:
甲组
乙组
丙组【讨论与探究】
(1)、甲组实验,白磷燃烧时,除了看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这一明显现象外,还观察到气球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请根据乙组和丙组设计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乙组和丙组实验。①乙组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天平(填“是”或“否”)平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此反应(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丙组实验过氧化氢溶液(少量)分解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实验结论】
通过甲、乙、丙实验探究,我们可以得出一切化学反应都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实验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参加反应的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填数字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原子质量
20.(1)、探究一:某同学为探究一瓶无色液体A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①在无色液体A中加入黑色粉末B,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C,同时生成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②该同学将气体C收集起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C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回答问题:
写出以上物质的化学式:A , B , D。(2)、写出A、B得到C、D的化学方程式:其中B起作用,此反应属于(填“化合”或“分解”)反应。(3)、探究二:探究二氧化锰粒径大小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的影响。取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分别加入等质量、粒径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进行加热,用传感器测得固体残留率(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前固体质量之比)如图:
该探究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分析图像,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的为粒径(填“1~2mm“或“0.0002mm”)二氧化锰。21. 计算题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彰显了我国科技力量的日益强大。
(1)、太空教师王亚平将泡腾片塞入蓝色水球中,产生很多小气泡,还闻到阵阵香气。"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航天员用过的水净化后可循环使用,其中利用活性炭的性可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等。在生活中,将硬水转变成软水的方法是。(2)、“天宫课堂”广西地面分课堂上,某同学提问“空间站的氧气是怎么来的?”,太空教师叶光富解答是通过电解水得到的,若一个航天员一天大约消耗800克氧气,则一个航天员一天消耗的氧气大约需要多少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