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0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 21分)
-
1. 欣赏封面图文,感受人文气息 。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的封面主要由文字和图画两部分组成。“语文”二字是封面最显眼的文字。这两个字苍劲有力 ,生动流畅。 图画部分来自吴昌硕的画作《菊花》。 画面中各色菊花伴石而生,泼泼洒洒,花叶掩____(映 / 应),浓浓的秋意扑面而来。石头右上方的金菊与左下角的红菊相互呼应,墨色浓淡相间,构图巧妙,古朴之中展现了烂____(漫 / 慢)秋景的生机与活力。灵动的书法艺术和气韵生动的国画融合于咫尺空间,和谐典雅,诗意盎然。
(1)、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语文”两个字抄写在田字格内。(2)、画面中泼泼洒洒的菊花让你想到(作家姓名)的《秋天的怀念》 。(3)、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映 ②漫 B、①映 ②慢 C、①应 ②漫 D、①应 ②慢2.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识到。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化的成果,让我们的心灵世界逐渐变得广阔,变得丰富多彩。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你一生。现在,同学们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1)、请你给本次活动确定主题。(2)、为营造活动氛围,推荐两则读书的名人名言:(3)、每位成功的名人都有自己的读书方法: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马克思经常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孔子认为“ , 。”(《论语·为政》)诸葛亮认为学习、成才与立志有密切的关系,在《诫子书》中告诫自己的孩子“ , 。”(4)、补全对话。小文:对于字义的探究,老师说过要多查字典。《说文解字》中对“書” 的解释是:形声字。从聿(yù),者声。形旁聿是笔的初文,为手持笔之象,表示书字的本义与笔有关。本义是“著”,指书写,记述。字典中对书的解释有【甲】书写,记录;【乙】信件;【丙】文件,公文;【丁】书籍、著作;【戊】文字、字体。那么,《汉书·艺文志》:“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中的“书”该选哪个解释呢?
A.小语:我认为这里选择(填序号)更合适。
B.小文:我发现最近刚刚学过的《次北固山下》中,尾联“ , 。”中也有“书”,但这里“书”的意思是(填序号)。
C.小语:我在学过的课文的标题中,也找到了两个带有“书”的标题,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里的“书”可解释为(填序号)。
小文:很多成语也包含“书”,我找到的成语有“书不释手”“博览群书”“映雪读书”“罄竹难书”等。
D.小语:我认为以上成语中“ ”这个成语与读书无关。
3. 阅读下列材料,做一些思考。材料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材料二:随着音响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理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1)、以上两则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2)、简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提出合理的建议。(3)、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我推荐《 》,原因是:4. 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B、我们要认真宣传新的《中学生守则》,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 C、昨天晚上,我看了一部反映学校生活的电视剧。 D、本周治安状况良好,犯罪率较上周下降了一倍。二、阅读与积累。(共27分)
-
5. 下列关于我国传统文化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是王安石《元日》中的名句,意思是在鞭爆声里,一年又过去了。这里的“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B、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他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好了。 D、春分、雨水、惊蛰、清明、冬至都属于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6. 传统节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表现了这种文化内涵,按照时间轴上几个传统节日的顺序,下列诗句排序正确的一项( )
①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②千门万户疃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④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② D、④④③②①7. 古人的名字里隐藏着很多玄妙的秘密。(1)、孔子,字仲尼。根据孔子的字,你可以推测出孔子在兄弟中排行第(2)、名字的梗也能与《论语》撞上,你说是不是很有缘?请从下面三位名人中选取一位,说说他的名字出自《论语》中的哪句话?A.陈省身 B.任贤齐 C.苏有朋
8. 默写。(1)、曹操《观沧海》用来描写海岛草木茂盛,给人生机勃勃感受的诗句是 , 。(2)、“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是马致远描写乡愁的名句。(3)、你能再写一联思乡名句吗? , 。9. 【品诗惜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
(1)、这是一首赠别友人的诗歌 。首句景中见情诗人选取落尽的杨花和啼叫的子规这两种景物,既点明了当时是时节,又渲染了的氛围,接着点明事由,最后两句表达了诗歌的主旨。(2)、“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两句诗在情感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10. 【读文识友】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 方正》)
【乙】卓茂,南阳宛人也。时尝①出行,有人认其马。茂问曰:“子亡马几何②时?”对曰:“月余日矣。” 茂有马数年,心知其谬③ , 嘿④ 解与之,挽车而去,顾曰:“若非公⑤马,幸⑥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者,乃诣⑦府送马,叩头谢之。
(取材于范晔《后汉书卓茂传》)
注 :①[尝] 曾。②[几何] 多少。③[谬] 差错。④[ 嘿] 同“默”,沉默不语。⑤[公]对人的敬称。⑥[幸]希望。⑦[诣]前往。
(1)、查阅词典,推断词义:根据图中 “舍”的义项,推断出【材料一】中 “太丘舍去”的“舍” 的意思是 (填写序号) 。“舍”的词典释义:(shè)①客舍。②住宿。③同“释” (shě)④舍弃。⑤废止。⑥施舍
(2)、借助成语,推断词义:根据成语 “不期而遇”中“期”的意思可以推断出【材料一】中“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期”的意思是。根据成语“亡羊补牢”中“亡”的意思,可以推断出【材料二】中“子亡马几何时” 的 “亡”的意思是。(3)、一词多义,注重积累:【材料一】中“陈太丘与友期行” 的“与”是的意思,【材料二】中“嘿解与之”的“与”是的意思。(4)、结合语境理解句意:理解文意时,可以根据语境补全省略内容,使句意通顺。小明对【材料一】中的画线句,在括号内做了这样的补充(见下文)。请你指出哪处的补充不妥,并加以修改。(元方)答曰:“(尊君)待君久不至,已去。”
(5)、联系课内,迁移运用:【材料一 】中“太丘舍去”的“去”和“元方入门不顾”的“顾”的意思可迁移理解【材料二】中“挽车而去,顾曰”的“去”是的意思,“顾”是 的意思。(6)、两则材料中出现了许多人物,如陈太丘、友人、元方、卓茂和马主。你愿意和他们中的哪一位成为朋友? 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三、名著阅读(共 3分)
-
11. 《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发表时,题为《》,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是一部蕴含着温馨的和理性的的作品。
四、现代文阅读(共19分)
-
12. 阅读材料,完成各题。
改变人生的批注
①达尔科夫孩提时代是个生性极为胆怯、害羞的男孩。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对什么串都缺乏自信心。那是1965年10月的一天,他的中学女教师露丝•布劳奇在班上布置作业。学生们阅读了《杀死一只模仿鸟》一文。现在,老师要求他们接着那篇小说的最后一章写续文。
②达尔科夫写完了续篇,交了上去。今天他无法回忆起他写的那续篇有什么独到之处,或者究竟老师布劳奇给的评分是多少。但他至今仍清楚记得,而且永生不忘的是布劳奇老师在他的作文的页边空白处写了四个字:“写得不错。”
③四个字,它们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④“在读到这些字之前,我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将来干什么。”他说,“读了她的批注后,我回到家,就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这是我梦寐以求但从来不相信自己能做的事。”
⑤在中学那年剩余的日子里,他写了许多短篇小说,经常将它们带给布劳奇老师评阅。她不断给子鼓励,批改一丝不苟,态度和蔼可亲。“她就是我所需要的。”达尔科夫说。
⑥不久,他被指写担任中学报纸的编辑,负责校刊的编辑工作,深受师生的尊敬。他的信心增加了,他的视野也扩大了。后来,他竟从事起专业创作,写出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受到读者的好评,从此开始了一种更加充实、有收获的生活。达尔科夫相信如果当时没有那位女教师在他的作文页边上写下那令人鼓舞的四个字,也许后来的一切就不会发生。
⑦在中学建校30周年的聚会上,达尔科夫回母校看望了已经退休的布劳奇太太。他告诉她当时她写的四个字对他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他对她说由于她曾给了他成为一名作家的信心,他才得以能够将那种信念传递给后来成为他夫人的女人,她后来也成为了一名作家。他告诉布劳奇太太,他办公室里有一位年轻女子,勤奋好学,每天利用晚上的时间攻读大学课程,她经常请求他的指点和帮助。他有求必应,在她遇到困难和挫折,有时心灰意冷的时候,他及时地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给她以帮助、鼓励。于是,他把布劳奇太太对他的影响又渗透到那个年轻女子身上。
⑧布劳奇太太听了他帮助这位年轻女子的故事后非常感动。“在那一时刻,我想我们俩都意识到布劳奇太太曾投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久的影子。”他说。
⑨“写得不错。”
⑩虽只寥寥数语,但它们不也改变了达尔科夫的一生吗?
(1)、布劳奇太太主要给了达尔科夫什么影响?(用文中原句回答)(2)、文中有一句话,在结构安排上作用很大,这句话是:(3)、画直线的句子照应了文中的哪句话?(4)、第⑥段中加点词“增加”和“扩大”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5)、第⑧段中“我想我们俩都意识到布劳奇太太曾投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久的影响”的作用是:(6)、最后一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表达作用是。13.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一朵梅
冯骥才
①王成喜擅画梅,知名于世。古人画梅多 画折枝,成喜画梅爱画梅树。他所画的梅树粗大雄壮,枝丫苍劲有力,繁花似锦,鲜红的花瓣娇艳丰盈。这样的洋溢着喜气与生气的画面为时代所需,故也为世所推崇。
②成喜性情憨厚谦和,一 次对我说:“我想送你一幅梅花,你要什么样的,横幅竖幅?”
③我说:“你太忙,不敢劳你大驾,如果你真心给我画,就画 一 朵吧。”
④“一朵?”成喜有点奇怪,他以为我开玩笑。他知道我爱开玩笑。
⑤我说:“就要一 朵。古往今来没人只画一朵梅,我请你画,是想看看你怎么画。”
⑥成喜带着犯难的表情走了。
⑦一 次见面,成喜递给我一个厚厚的信封里边三幅小画,都是梅花,他真认真的给我画了。但是他说:“一朵梅真不好画,孤零零,没有呼应,没有搭配,也不好看。我试画了两三幅,都是先画了一朵,后来觉得不舒服,还是得再补上几朵帮衬一下。”
⑧打开看,果然都是几朵梅,都是折枝图。
⑨“不行,我只要一朵。”我笑着说,“我非刁难你 一 次不可”
⑩我把这个难题压在他身上 ,我执意要看看这位梅花大家怎么办,怎么画。
终于在一次见面时他把这“一朵梅”给了我。
我打开画看,他盯着我的表情。这幅画从上端倒挂一枝下来。枝干用粗毫干墨连皴带勾而成,颇见老辣;再看枝上的梅花,还是他惯常的点染的红梅吗?不是! 他改用单线勾勒素梅,用笔简括,花朵饱满,素白无色。但他上上下下勾了数朵,仍旧不是一朵。我刚要坚持只要“一朵梅”时,但见最下端翘起的枝头上,他用红色,西洋红里加上大红,将一朵素梅染成红色,登时鲜亮夺目。这正是我要的 一朵梅!
他画得挺绝!既满足了我,又符合了绘画结构上相互呼应和彼此衬托的原理。
我禁不住叫道:“你这么画,可第一次见,别人从来没有这么画过。妙品、奇品、神品! ”
成喜脸上露出少见的得意,只说:“别人也没被逼着只画一朵梅呀。”
事后,我愈看这幅画愈好愈妙,遂题日曰:
君擅作梅树,千花万花美。
我偏索一朵,看君何以对?
枝身形似舞,花面红如醉。
笔少意无穷,物独自珍贵。
(1)、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了“我”与王成喜交往的故事。请你仿照示例,梳理事件。王成喜想要送“我”一幅梅花,“我”提出要“一朵梅”他感到为难。
, “我”继续“刁难”他,他犯愁不已。
终于他给“我”送来“一朵梅”, , 。
(2)、当王成喜听到“我”想要 “一朵梅”时,他为什么感到“有点奇怪”?(3)、依据文章内容,判断下面两幅画中哪幅正是我要的“一朵梅”。【甲】 【乙】
(4)、阅读文章,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一朵梅》 。五、作文(50分)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
14. 作文
步入初中的你交到新朋友了吧,请以“我的新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不少于600字;写作思路要清晰;恰当地进行一些细节描写,运用修辞,让你的文章亮起来;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写错别字;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