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
1.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东南沿海一些地区棉纺织业出现“无纱可纺”“布市消减大半”的局面,机器生产出的价格便宜的洋纱洋布开始涌入中国,不少农家妇女不得不停止手工纺纱织布,原来自己织布解决各家穿着的人,也到市场上买洋布了。这表明鸦片战争使( )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我国逐渐丧失领土主权 C、传统的手工业彻底消失 D、清政府和人民负担加重2.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以华制华”策略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3.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二因此,陈独秀认为救亡图存最重要的是( )A、发动武装革命 B、政治制度革新 C、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4.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中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这两种形势的是( )A、《南京条约》签订和义和团运动 B、《马关条约》签订和瓜分狂潮 C、《辛丑条约》签订和辛亥革命 D、《马关条约》签订和新文化运动5. 黄海海战后,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在这场战役中牺牲的是( )A、邓世昌 B、丁汝昌 C、左宗棠 D、林则徐6. 从“自强求富”到“变法维新”,再到“民主共和”,再至“德先生”与“赛先生”,这展现了中国社会对近代科学文化的理解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一以贯之的主题是( )A、否定儒家正统思想 B、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C、弘扬科学与民主精神 D、探索国家独立与富强7. 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 )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维新变法开始兴起 D、自然经济彻底解体8. 1898年,《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在当时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渐渐成为报纸文章的常用语,许多爱国志士爱用这类术语作为子女的名字。这主要表明《天演论》在当时中国的宣传( )A、 开启了西方学术成果的传播 B、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阻碍了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9.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一直为这场运动缺乏传统文化支撑处于浮游漂离状态而苦恼,五四运动令他们眼前豁然一亮,找到了传统价值的立足点。这里的”立足点”是( )A、尊孔复古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爱国主义10. 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临时政府迁于北京。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 )A、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B、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 D、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11.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 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12. 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自我疗伤”——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 B、“温药治疗”——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C、“猛药重治”——是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开颅洗脑”——确立起了民主科学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二、非选择题
-
13. 甲午之役,民族之痛。对此,史学家陈旭麓说“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 上的强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旅顺陷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chi,剥夺)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苏新败,并匿不出。……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接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
材料二 当中国盛时,一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 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上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
—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所造成的危害。(3)、结合所学知识,对陈旭麓“深重的灾难同时又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击”这一论断加以说明。14. 报刊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期的重要文章《变法通议》等均发表于《时务报》。梁启超为《时务报》撰写的政论,痛陈爱国救亡、呼吁变法维新,言论新颖,在爱国知识分子和一部分开明官僚中引起强烈反响 其他维新人士也纷纷撰稿,揭示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倡言变法,抨击顽固守旧势力,因此《时务报》颇受读者欢迎,数月间行销万余份,“为中 国有报纸以来所未有”。
——摘编自陈国庆,聂苏秦《中国近代思想史纲》
材料二政治上革命今已如愿以偿矣,后当竭力从事于社会上革命。社会革命比政治革命愈属重大,且非兵力所能援助,必须以和平手段从事。中国现有无数荒野地段,未经开垦,故社会革命事业比诸欧、美各国较易达到目的。
—摘编自《民报》
材料三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至1926年停刊,期间刊登了 许多宣传新思想的文章,按各文类别归类列表(部分)如下: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时务报》对戊戌变法所起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务报》能够“数月间行销万余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推动政治近代化的同时,还推动了中国 在哪些方面的近代化。(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杂志在宣传主题上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报刊宣传内容的变化说明我国近代化探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5.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从清政府自身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是一场自救运动。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 看,洋务运动则是一次极低程度的近代化运动。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