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二中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2023年10月5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为新中国成立74周年献上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下列火箭发射流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吊装上塔 B、瞄准定位 C、关闭舱门 D、点火发射
  • 2. 爱护水资源,既要节约用水,也要防治水体污染,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水龙头漏水及时维修或更换 B、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D、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
  • 3.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常做燃料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常做保护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可制成霓虹灯 D、二氧化锰具有催化作用,可做催化剂
  • 4.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两个氮原子的是(    )
    A、N2 B、N2O4 C、2N D、2NH3
  • 5. 下列针对液体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滴加液体 C、振荡液体 D、加热液体
  • 6. 下列物质均可用于杀菌消毒,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3 B、ClO2 C、NaClO D、C2H5OH
  • 7.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
    A、硫酸铜 B、氢气 C、 D、
  • 8. 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试管时,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C、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D、排水法收集,先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从水中取出,正放在桌面上,后盖好玻璃片
  • 9. 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
    A、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 B、分子的种类变多 C、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 D、分子的间隔变小
  • 10. 在“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下列给出的结论与证据存在错误的是(    )

    选项

    结论

    证据

    A

    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

    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呼出的气体中含氮气

    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

    呼出的气体中含水蒸气多

    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

    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

    呼出的气体能使小木条燃烧得更旺

    A、A B、B C、C D、D
  • 11.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2g木炭在3.2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 B、将3氯化钠固体放入3g水中完全溶解后得6g溶液 C、3g镁条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所得固体质量大于3g D、3g碳酸钠粉末加入到3g稀盐酸的烧杯中,最终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小于6g
  • 12. 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 , 其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He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e3是一种新元素 B、He3原子中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C、He3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2个电子 D、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
  • 1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11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乙一定是催化剂 D、乙和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3
  • 14. 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 , 当3.2g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2.2gC . 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是(    )
    A、811 B、1611 C、169 D、329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 15. 小车发生剧烈冲撞后,安全气囊中会产生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为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16. 5G通信芯片是用氮化镓材料制成的.如图是(Ga)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X的值为
    (2)、预测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电子.
  • 17. 某同学在郑州西流湖取了部分湖水带回实验室,仿照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制取蒸馏水.

    (1)、操作Ⅰ的名称为
    (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具有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3)、上图操作中,能降低水硬度的是
  • 18. 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图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2)、乙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3)、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不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化学式).
  • 19. 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图1图2

    (1)、图1中红磷燃烧前,活塞位于a处,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a约停在刻度(填数字)处.
    (2)、图1相对于图2的优点是(写一点).
    (3)、上述实验中的红磷不能用硫代替的原因是
  • 20. 艾草中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1)、黄酮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2)、黄酮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33.3g黄酮素与g水中所含的氧元素质量相等.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 21.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

    图1图2

    (1)、请指出图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之处.
    (2)、请指出图2实验操作可能带来的误差
  • 2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是中学化学重要实验之一.
    (1)、实验前,用砂纸将铁丝表面打磨干净,其目的是什么?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中,最能体现发生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3. 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的快.
    (2)、通过气味区别氮气和氨气.
  • 24. 为测定水的组成,某同学采取图1、图2两种方案进行探究.

    图1图2

    (1)、写出图1实验中b代表物质的化学式.
    (2)、图1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3)、图2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请阐述理由.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 25. 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下图装置制取氧气并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1)、Ⅰ.实验室制取氧气
    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选择的一组试剂为
    (2)、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收集满气体的方法为 ,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体现出氧气的性质为
    (3)、Ⅱ.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仪器①的名称为
    (4)、该同学利用B装置制取氧气,并选择E装置进一步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①该同学得出“B装置中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请分析原因.

    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B装置中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5)、取70g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与水的混合物)与2g二氧化锰放入B装置中,充分反应制取氧气,反应结束后,向B装置中鼓入空气,此时称量B装置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70.4g , 请计算反应中消耗过氧化氢的质量.(注:忽略气体的溶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