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鹿寨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題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这与林则徐领导的哪一事件有关?(   )
    A、虎门销烟 B、收复新疆 C、黄海大战 D、武昌起义
  • 2.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中国市场被打开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冲击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 3. 1843年中国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与这之前相比:棉花下降了近20%,棉纱下降了近10%,头等白洋布下降了近23%。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 4. 19世纪下半期,趁火打劫地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是(   )
    A、俄国 B、美国 C、英国 D、法国
  • 5. 以下是某历史专著的部分内容,请对此确定一主题是(   )

    时间

    具体内容

    1860年10月5日

    英法联军进攻北京,误以为咸丰皇帝住在圆明园,遂向圆明园进军

    1860年10月6日

    法军率先抵达并占领了位于北京郊外的圆明园

    A、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 B、咸丰帝的逃跑 C、圆明园的浩劫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 6.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火烧圆明园 B、痛击阿古柏 C、旅顺大屠杀 D、廊坊阻击战
  • 7.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的实践活动主要有:成立同盟会,发动武昌起义,创建中华民国。这群人属于(   )
    A、农民阶级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地主阶级 D、资产阶级革命派
  • 8. “打下了清王朝的大半江山……领导者内证,加之清政府的围剿……最终以失败告终。”材料描述的是(  )
    A、林则徐查禁鸦片 B、太平天国的兴亡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义和团反帝斗争
  • 9.  近代化就是在经济上实现工业化,在政治上实现民主化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这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  )
    A、五四运动和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和辛亥革命 D、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 10. 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
    A、《四洲志》 B、三民主义 C、《海国图志》 D、《天朝田亩制度》
  • 11.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 12. 当某条约的若干条款传出后,清朝皇帝发出“台湾无则天下人心去,朕何以为天下主”的哀叹。台湾京官及举人纷纷声言“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该皇帝是(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 13.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   )
    A、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 B、两次战争的规模相同 C、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D、挑起战争的借口相同
  • 14.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时期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主要说明戊戌变法(   )
    A、维护了封建统治 B、得不到群众支持 C、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D、传播了革命思想
  • 15. 献身变法,临刑时激昂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仁人志士是(   )
    A、左宗棠 B、谭嗣同 C、黄兴 D、宋教仁
  • 16.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有一座城市付出了重大的牺牲,钟南山院士称它为“英雄城市”,在历史上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有“首义之城”的美誉。这座城市是(   )
    A、南京 B、北京 C、广州 D、武汉
  • 17. 三民主义中反映孙中山试图通过解决土地问题,使劳动者摆脱贫困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 18.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地分辨出史实和结论。下列哪一项属于历史史实(   )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C、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9. “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材料表述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20. 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与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不相符的是(   )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领导者是孙中山 C、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 21.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 。”文中的这次“文化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
    A、胡适 B、鲁迅 C、陈独秀 D、康有为
  • 22.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新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狂人日记》 D、《劳动界》
  • 23. 一百年前的5月4日,北京青年学生用他们的满腔热血掲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在他们身上我们最能感受到的是(   )
    A、艰苦奋斗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保卫世界和平的国际主义精神 C、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D、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 24. 2019年是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00周年,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华民族走向民族复兴的新的历史起点,它标志着中国( )
    A、近代史的开端 B、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C、新文化动的兴起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25.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C、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26题10分,27题14分,28题16分,29题10分,共 50分)

  • 26. 填空题。

    ①甲午中日战争中在黄海大战中辆牲的民族英雄是:

    ②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驱是:

    ③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 以新文学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④揭开戊戌变法序幕的标志是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

    ⑤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 27.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办法。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如下表

    不平等条约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约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中国巴勒喀什池以东以南

    44万多平方千米

    1881年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5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

    7万多平方千米

    材料三: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摘自《马关条约》

    材料四:见下图

      

                《辛丑条约》签订的场景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2)、材料二中俄国共侵占我国多少领土?主要是在哪一历史时期侵占的?
    (3)、材料三反映了《马关条约》中的哪一项具体内容?该不平等条约是在哪场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规定清政府割哪些领土给日本?
    (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争结束后签订条约的场景?该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最严重影响是什么?
  • 28.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也是中国人民铮铮铁骨的抗争史。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割让A地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岳麓书社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不准中国人居住。

    ——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四制)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条约与哪次战争有关?条约中的地点A是哪里?
    (2)、材料二条约中的哪项内容对中国危害最大?
    (3)、材料三中的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 29. 观察图片,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么?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
    (2)、 请写出这一运动的性质。
    (3)、写出图二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这一会议召开有何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