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
-
1. 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叙述正确且有关联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清洁工用“84消毒液”消毒杀菌
NaClO具有强氧化性
B
面点师制作糕点时添加小苏打作膨松剂
可与碱反应
C
消防员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属于金属氧化物
D
运动员剧烈运动后饮用葡萄糖溶液补充体力
葡萄糖属于电解质
A、A B、B C、C D、D2. 化学实验是化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过滤操作除去淀粉胶体中混有的NaCl杂质 B、中学实验室中,不可将未用完的钠放回原试剂瓶 C、进行焰色试验时,可用玻璃棒替代铂丝 D、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3.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氯气通入水中: B、与浓盐酸反应制氯气: 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立即停热: D、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4. NaCl是实验室中的一种常用试剂。下列与NaCl有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海水晒盐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B、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NaCl在灼烧时的焰色,从而检验Na元素 C、进行粗盐提纯时,可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2~3滴溶液以检验是否除尽 D、除去NaCl溶液中的:加适量NaOH溶液5. 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稀溶液的部分化学性质总结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性质①说明溶液显酸性 B、性质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性质③中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以上性质说明溶液具有酸的通性,在某些反应中可以代替稀6.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B、乙的作用为除去中的HCl C、丙中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D、为吸收多余的 , 丁中可盛放NaOH溶液7. 一块绿豆大小的钠块加入到盛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反应现象十分丰富。下列是该实验现象的共有( )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球四处游动③钠球自身转动④放出热量,钠熔成银白色金属小球⑤产生气体,发出轻微的响声⑥气体燃烧,产生黄色火焰⑦溶液变红
A、4项 B、5项 C、6项 D、7项8. 氨基磺酸(化学式为 , 其中N元素化合价为―3价)可作漂白助剂,可减少或消除漂白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从而使漂白液质量得到保证。氨基磺酸在常温下稳定,高温时能完全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2.4L和的混合气体中硫原子数为 B、该反应生成1mol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C、质量相等的与所含的电子数也相等 D、该反应中S元素既被氧化,也被还原9. 下图是某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盐酸
分子式: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
HCl的质量分数:36.5%
A、HCl的摩尔质量是36.5 B、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8mol/L C、工业制HCl的方法是将氯气与氢气混合并光照 D、常温常压下,2.24L HCl气体的质量为3.65g10. 过氧化钠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很多氧化物发生反应(其反应式如下,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A、三个反应中,均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反应②中的是还原剂,反应③中的是氧化剂 C、转移电子数相同时,反应①与反应②消耗的的质量比为2∶1 D、三个反应中得到的钠盐均是氧化产物11. 硝酸厂烟气中的大量NO经还原法可转化为无害物质。常温下,将NO与的混合气体通入与的混合溶液中,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转化过程的实质为NO被还原 B、反应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反应II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D、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内和的总数不变12.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正确的是(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比较和溶液碱性强弱
同温下,向等浓度的两溶液中分别滴入3滴酚酞,观察现象
观察到红色较深的是 , 说明碱性大于
B
区别和固体
分别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待检验固体,再加入几滴水,用温度计测定变化
温度升高的是固体,温度降低的是固体
C
检验纯碱溶液中是否存在NaCl
向待测液中加入溶液,观察现象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存在
D
检验是否有漂白性
将干燥的通入装有潮湿有色布条的广口瓶中,观察现象
若有色布条颜色逐渐褪去,则说明有漂白性
A、A B、B C、C D、D13. 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实现实验数据的即时采集和分析。下图是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pH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引起了溶解度的减小,氯气逸出 B、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产生了盐酸,溶液的酸性增强,导电能力也增强 C、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氯水的颜色变浅,故氯水应该储存于棕色瓶中 D、新制氯水中逐滴加入稀NaOH溶液,可能发生离子反应14. 某溶液仅由、、、、、、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气体1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B、白色沉淀2中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原溶液中一定存在和 D、滤液2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一定会产生白色沉淀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
15. 下图中有5种物质、、、、 , 图中相交部分“A、B、C、D”代表两种物质相互反应的产物。
回答下列问题:
(1)、5种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焰色试验为砖红色的电解质是(填化学式)。(2)、产物中含有难溶电解质的是(填“A”、“B”、“C”或“D”)。(3)、过去工业曾采用与溶液反应制备NaOH,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现代工业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NaOH,同时生成两种单质和X,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4)、阴阳离子数目比:(填“>”、“<”、“=”)。(5)、氧化等物质的量的 , 用单线桥表示反应物之间的电子转移方向与数目。16. 钠长石(主要成分)是地表岩石最重要的造岩矿物,也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钠长石中铁元素的价态既有+2价,也有+3价。以该矿石为原料制备金属钠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该工艺条件下,金属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物时的pH数据如下表:
离子
完全沉淀
12.0
5.8
4.0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少量NaClO与溶液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ClO不可加入过量的原因是。(2)、下面物质中适合替换NaClO的是____(填字母)。A、 B、NaCl C、 D、(3)、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NaOH溶液87.5mL,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利用该NaOH溶液调节pH=4.0,所得“难溶物1”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4)、写出制备金属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钠长石中铁元素的价态有+2,也有+3,钠长石中Fe(Ⅱ)和Fe(Ⅲ)的个数比为3∶1,则钠长石化学式中。17. 含氯物质用途广泛,可用于特定场合的消毒。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A、室温下,氯气能溶于水 B、可采用碱石灰干燥氯气 C、可通过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少量氯气 D、室温下,可通过加压使氯气液化而储存于钢瓶中(2)、实验室可利用和浓盐酸制备氯气。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小组同学提出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体积,计算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装置如图所示(量气管和水准管之间用橡胶管连接,夹持仪器略)。①仪器a的名称为。
②在记录量气管读数时,应注意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填具体操作),视线与量气管内凹液面相切,水平读数。
③取残余液10.0mL与足量的锌粒反应,最终量气管内收集到气体367.5mL(已知此时气体摩尔体积为24.5L/mol)。由此可知:不与反应的盐酸临界浓度约为mol/L(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消毒效率可用单位质量消毒剂的得电子数来表示。NaClO和作消毒剂时还原产物均为。NaClO的消毒效率是氯气的倍(保留2位小数)。(4)、久置后的84消毒液会变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已知酸性:)(5)、针对不同物品的消毒,84消毒液需要稀释到不同的浓度。取1mL含次氯酸钠的84消毒液,加水稀释至100mL,则稀释后的溶液中次氯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000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kg(保留整数)。18. 工业上从海水提取溴,涉及到“浓缩”、“氧化”、“提取”等步骤,其中在“提取”过程中,可用热空气把溴吹出,被溶液吸收转化为和 , 同时有气体生成。后用硫酸酸化,单质溴又从溶液中产生。(1)、写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单质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用硫酸酸化时,每转移1mol电子,可生成单质溴mol。(3)、已知在酸性条件下存在以下反应关系:①能将KI氧化成 , 其本身被还原为;
②能将氧化为;
③能将氧化为 , 也能将氧化成 , 其本身被还原为。
则、、、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基于上述顺序,以下离子反应不易发生的是。
A.B.
C.D.
(4)、有探究实验如下:步骤
现象
i.向盛有30mLKI溶液的锥形瓶中依次滴入几滴淀粉溶液和足量稀硫酸,再逐滴加入溶液
随着溶液滴入,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并逐渐加深,且一段时间保持不变
ii.继续向上述溶液中滴入溶液
溶液的蓝色逐渐褪去
若用y表示锥形瓶中含碘物质的物质的量,用x表示所滴入的物质的量,在下图中画出上述整个实验过程中y随x的变化曲线(要求:在图中标出终点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