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所选答案填在指定位置。

  • 1. 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洗澡时水的温度约为70℃ B、教室中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 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为5s D、正常人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 1min
  • 2. 春晚由宋祖英和席琳·迪翁用中文演唱的《茉莉花》真是珠联壁台,当我们凝神闭目欣赏她们的演唱时,仍然能区分是哪位歌唱家在唱歌,这是因为两者的(  )
    A、音色不同 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 D、以上都不是
  • 3.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航天员能在飞船中与地面人员通话,这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上课铃响意味着上课,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 D、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4.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于2008年9月25日发射升空,并成功实施了中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宇航员出舱后在舱外停留的那一刻(    )
    A、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B、以地球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 C、以飞船为参照物,宇航员是静止的 D、以月球为参照物,宇航员和飞船都是静止的
  • 5. 小明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cm、5.14cm、5.13cm、5.24cm,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
    A、5.16cm B、5.130cm C、5.13cm D、5.12cm
  • 6. 下列措施中使蒸发变慢的是(  )
    A、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B、将湿衣服展开后晾在向阳、通风处 C、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 D、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 7.  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很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

    A、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B、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C、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 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D、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 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 B、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升华为水蒸气形成的 C、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D、下雨天,车窗玻璃内侧“起雾”,是汽化现象
  • 9. 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022年9月18日14时44分我国台湾省花莲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来临前,许多动物都有异常反应,其原因可能是(    )
    A、这些动物反应灵敏 B、这些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振动 C、这些动物能听到超声 D、这些动物能听到次声
  • 10. 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B、化雪比下雪冷是因为雪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C、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温水降温是因为水的温度低 D、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 11. 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只有空气才能传声 B、乙图中,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其响度一定越大 C、丙图中,当小球接触到音叉时被弹开得越高,则音叉的音调越高 D、丁图中,靠近发声的扬声器的蜡焰不停摆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 12. 如图所示,在甲、乙、丙、丁4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则( )

    A、用嘴依次吹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B、用嘴依次吹瓶口,丙的音调最高 C、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甲的音调最高 D、用筷子依次敲打瓶口,丁的音调最高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24分,每空2分

  • 13. 完成图中体温计和刻度尺的读数。

    ①体温计的读数为℃;②木块的长度是cm。

  • 14. 如图停表的读数是秒。

  • 15. 一支医用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是 38.2℃。用其先后测两人的体温(都没有先用力往下甩)。如果两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 37.3℃和 39.0℃,则这支温度计上先后显示的读数是
  • 16.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摄氏温标规定: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为0°C , 沸水的温度为100°C , 常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 17. 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填“音调”或“响度”)。
  • 18. 实施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高空播撒干冰(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成气体,同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很快凝华成小冰粒不断变大而下落,在下落过程中成水从而实现降雨.(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作图及实验探究题:本题3个小题,共24分。其中19题4分,20题12分,21题各8分。

  • 19. 如图甲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路程与时间关系”的图像,请你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画出同一物体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

  • 20. 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测量工具。并且,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图像中可看出,萘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由图乙,萘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由图乙所示,当萘的温度为60℃时,该物质处于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 21. 小琳同学使用两根粗细不同的琴弦,探究声音的特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弦的一端固定在桌腿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挂上钩码,使琴弦在桌面上拉紧.再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拨动琴弦发出声音.

    (1)、实验中,通过改变来改变琴弦的松紧情况.
    (2)、在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长短的关系时,小琳的实验方法如下:选择较细的一根琴弦安装在桌面上,保持不变,通过改变之间的距离来改变琴弦的长短,拨动琴弦,比较声音的变化.
    (3)、要探究音调高低与琴弦粗细的关系,请写出实验方法: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 22. 公路上,一辆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5min追上了它前方2.7km的一辆匀速行驶的自行车,求:
    (1)、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
    (2)、追上自行车后,若汽车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8km到达目的地,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23. 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如下表所示。已知在长为1700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次声音,两声相隔4.66s(此时气温约为15℃)。问: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331

    3230

    空气(15℃)

    340

    3750

    煤油(25℃)

    1324

    5000

    水(常温)

    1500

    5200

    (1)、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金属管另一端要多长时间?
    (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