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2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着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 2.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5个灰烬层及大量动物烧骨,据此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A、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 B、北京人学会使用和保存火 C、北京人已具备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 D、北京人的审美意识增强
  • 3. 河姆渡人是我国的远古先民。目前,人们了解河姆渡人生活状况的最有力的依据是( )
    A、神话传说 B、影视作品 C、考古发现 D、学者推断
  • 4.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缧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农耕文明 B、和谐平等的社会秩序 C、神话传说 D、采集狩猎的游牧文明
  • 5. 他们是传说中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民族都以成为其子孙为荣。他们是( )
    A、炎帝、黄帝 B、周武王、齐桓公 C、大禹、蚩尤 D、秦始皇、汉武帝
  • 6. 对于武王伐纣的时间史学界争论不休。《韩非子》中记载:“武王将素甲三千,战一日,而破纣之国。”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零口镇的利簋,底部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利簋铭文内容与中国古代文献记载完全一致。这表明( )
    A、历史研究应以实物史料为主 B、文字史料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 C、历史研究应以文字史料为主 D、历史研究需要不同的声音与观点
  • 7. 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 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 8. 春秋诸侯争霸期间,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族先进而自称华夏。进入战国后,内迁的各族部落逐步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    )
    A、加速了社会转型 B、冲击了分封制度 C、推动了社会变革 D、促进了民族认同
  • 9. 有这样一段图片的解说词:“它出土于湖南,四面各有一只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该青铜器应是( )
    A、司母戊鼎 B、青铜面具 C、青铜盘 D、四羊方尊
  • 10. 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周王室衰微 B、分封制崩溃 C、兼并战争不断 D、注重兴修水利
  • 11. 大禹治水的精神数千年来为人们景仰、传承和颂扬。大禹吸取父亲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通大川,决(疏通)壅(yōng)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吕氏春秋·古乐》)),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水患。《吕氏春秋》的记载彰显了大禹治水的精神是( )
    A、公而忘私 B、勇于创新 C、严于律己 D、宽以待人
  • 12. 目前我们对元谋人知道得不多,而对北京人状况了解得较多。这是因为( )
    A、元谋人离我们太遥远了 B、北京人离我们较近 C、北京人遗骨、遗物丰富 D、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13. 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干栏式房屋 B、半地穴式房屋 C、出土的稻谷 D、铜鼎
  • 14.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段摘录。空白框中应填的朝代分别是( )

    A、商  东周 B、商  战国 C、战国  东周 D、战国  西晋
  • 15. 2021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的开篇引用了《尚书》中“惟股先人,有共有册”这一句话。意思是:当时的殷朝(商朝)的先人,就已经有书册了,当时人们使用的文字主要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 16.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在二十大上作重要报告。报告中提及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部署,报告贯穿着法治思维,体现了法治精神。中华民族法治的传统源远流长,下列体现了法治的思想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B、“兼爱”“节用”“节葬”“非乐” C、“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D、“白马非马”
  • 17.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状态,周王室衰微。下列能够体现这一现象的是( )

    ①“尊王攘夷”②“问鼎中原”③”春秋诸侯争霸”④“国人暴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 下列关于“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的归纳,最接近历史真相的是( )
    A、推行分封制,地方势力膨胀 B、王朝末期统治残暴或朝政腐败 C、推行世袭制,皇帝能力低下 D、没有处理好与犬戎部族的关系
  • 19. 下列是几位同学关于老子的讨论,不符合事实的是( )
    A、甲说: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B、乙说:他著有《道德经》 C、丙说:他是生于战国时期 D、丁说:他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 20. “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时期( )
    A、战争频繁 B、百家争鸣 C、制度变革 D、王位世袭
  • 21. 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朝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 )
    A、繁重的徭役 B、很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 22. 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主要原因是( )
    A、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实行了商鞅变法 D、秦国“连横”策略的实施
  • 23. 成语“破釜沉舟”源自于秦末的一次战争,这一战使秦军主力被歼灭。此事件是( )
    A、大泽乡起义 B、巨鹿之战 C、垓下之战 D、桂陵之战
  • 24. 下图是春秋时期的铁质空首布(一种货币)。这枚货币表明( )

    ①春秋时期已经掌握了冶铁技术

    ②春秋时期金属货币已经得到广泛流通

    ③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使用的是统一的铜币

    ④春秋时期商品交换比较的活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5. 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下图中的③处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古人类遗址,在遗址处,发现有碳化稻谷、耒耜、猪纹陶器、木结构水井等。据此判断,这一遗址的居民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 26. 梁启超曾说:“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这句话表明( )
    A、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统一趋势 B、秦朝统一天下只是历史的巧合 C、天下统一是秦朝的历史功绩 D、当时其他国家也具备统一条件
  • 27. 秦为促进生产的发展,将蜀地建设成可靠的战略基地,势要兴修水利。这项宏大的水利工程至今依旧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项水利工程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三峡大坝
  • 28. “世家”是给诸侯王以及具有特殊地位的人作的传。在《史记·陈涉世家》中记载了:“将军身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这里的“将军”是指( )
    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
  • 29. 秦统一六国后,福建首次被纳人中央王朝的行政建制,属闽中郡,其郡守产生的方式是( )
    A、世袭继承 B、地方推荐 C、皇帝任命 D、考试选拔
  • 30. 史学家吕思勉认为:“六国新灭,遗民未曾心服,自然有在各地方设立据点的必要。所以秦灭六国,多以其地设郡,至六国尽灭之后,则更合全国的情形,加以调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郡”的设计( )
    A、是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一大革新 B、对后世的行政体制演变影响深远 C、符合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D、为秦实现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各14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

  • 31.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史记》中记载:“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1)、 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居于第二等级的是哪些人?
    (2)、诸侯对周王要履行哪些义务?这一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
  •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 材料一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主要著作是什么?
    (2)、材料一图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治国主张?该主张符合孔子哪一核心思想?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设若干县,县下有乡,乡下有亭、里。皇帝的政令,通过三公九卿,直达郡、县、乡、亭、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要求,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材料四:

    (1)、 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是发生在哪一 年?秦王是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这制度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一、图二分别是秦朝巩固统一的哪些重要措施。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三中A处的官职。材料四所示的这一政治制度是什么?该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5)、秦朝除了采取以上措施巩固国家外,还在经济和军事上采取了哪些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每方面答出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