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模拟卷(二)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21 类型:复习试卷
一、填空题
-
1. 下面是某文学馆展厅《前言》中的文字。请阅读文字,依次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或在拼音处填入汉字。
睿智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贮()藏于根深叶茂的文学之树。文学,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炼精 cuì(),陶冶身心。一分一秒的华年,一句句清风的低语,芥芥雪原、茵茵绿草、酸辛与欢喜、诀别与重逢……一并装入生命的全部流程中,酝酿(),沉diàn()。
二、单选题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B、小明在老师的多次点拨下终于写好了一篇作文,可谓是才思敏捷。 C、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潜能都是无限的,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任何人妄下断语:“你是庸者,你是天才。” D、俗话说“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正是多年的努力奋斗才成就了如今自信的我。3.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A、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并看待学生们沉迷游戏的问题?(“应对”与“看待”互换位置) B、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删去“通过”或“使”) C、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删去“复习效率和”) D、“低头族”是指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在“看手机”后面加上“的一群人”)
三、语段阅读
-
4.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习题。
①语文学习________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________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人格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语文素养。②在这里,教科书只是给你们搭建了一种资源、一个平台。③你们不必受此局限,而应尽可能将教科书与社会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④这样,你们的语文水平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1)、请在第①句横线上补写关联词。(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第①句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四、默写
-
5. 默写古诗文。(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述而》)(2)、 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诗句是: , 。(3)、 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描绘在江南暮春时节,年老病弱的诗人竟又和故人重逢的诗句是: , 。(4)、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 。(5)、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描写诗人他静听着窗外肆虐的风雨,并把这些音响编入梦境,成为为国征战的铁骑踏冰之声的诗句是: , 。
五、文言文阅读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
【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咏雪》)
【丙】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博学而笃志 笃: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
③若屈伸呼吸 若: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3)、你怎样理解【甲】文中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4)、【丙】文讽刺了生活中的哪一类人?六、诗歌鉴赏
-
7.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完成小题。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现代文阅读
-
8. 阅读,回答问题。
乡间蜂事
①在乡间,蜜蜂这小精灵是极受欢迎的。
②乡人对堂前的燕子、屋后高树上的喜鹊窝总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其实喜鹊、燕子并不能为他们带来些许物质上的指望,但他们认为自家屋子周围有这些生灵的鸣叫与飞舞,家中就会增添许多热闹的气氛,艰辛的生活也就仿佛多了许多盼头。
③而对蜜蜂,乡人更视其为天虫地宝,他们坚信只有家庭平安、和顺,蜂群才会嘤嘤嗡嗡地飞到那家定居下来。蜂群会让主人家好几天都眉开眼笑的,一则可以取蜜,有一份口福,更重要的是那些飞舞的小精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份热闹、一份希望、一些艰辛生活之外的憧憬。
④到了分蜂时节,自家木屋板壁的缝隙处有了拖长后腿慢慢悠悠探查的“向蜂”时,乡人就会放下一天的活计,匆忙从楼上取下一个半米高的圆木桶来,认真扫去桶上的灰尘,朝桶盖上面喷些淡盐水或涂抹些蜂蜜,再把木桶小心翼翼地置放在向蜂探查的地方,然后静静地伫立一旁,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蜂群的到来。眼见着飞舞的向蜂愈来愈多,一旁的人就格外起了精神,如若一切顺利,不久之后就会有一群蜜蜂嘤嘤嗡嗡从天而降,熙熙攘攘钻进圆木桶里。那样的情景会让一旁的人高兴得手舞足蹈。然而多数时候是热闹一阵之后,向蜂们舔净桶盖上的蜂蜜便各自散去,场面渐渐冷静下来,最后只余下一个孤零零的圆木桶和旁边一颗颗失落的心。
⑤然而蜜蜂的爽约并不会丝毫打消乡人们对其期盼的热情,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小精灵的到来很不容易。
⑥在分蜂时节,有蜂群的人家大多会有人在家守着家中那些宝贝,一旦分蜂了,待蜂群出门一小半,乡人就急忙用早已准备好的水不断地向蜂群前端泼去,蜂王身上沾了水不能远飞,蜂群就会在就近的树枝上结成球状,主人家就会乐呵呵地拿一个蜂桶盖把他们“招请”回去,安置在另一个空桶里。有时蜂群飞到半途,飞得低了些,被山坡上干活的人发现了,那人就会急忙扔下手中的农活,抓起地上的泥沙,一路追赶着不断朝蜂群扔去。蜂群经不住这有些蛮横的挽留,只好停留下来,而那追蜂人便欢天喜地地奔回家取蜂桶去。还常会见一些乡人左手举着蜂桶盖,右手捏着小枝叶轻轻向上扫着结球的蜂群,嘴里还念念有词:蜂王上盖,蜂王上盖……等到全部蜜蜂爬上蜂桶盖,才会长长地出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端着蜂桶盖回家去。
⑦此时乡人的话题多是关于蜜蜂的。 得到蜂群眷顾的人家自是说得眉飞色舞,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仿佛生活一下子光亮起来了。而那些没有蜂群眷顾的人家自是神情黯然,然而也并没有完全心灰意冷,他们默默地收拾好自家的蜂桶静静等待着——不定哪一天蜜蜂就会来了呢。
⑧在少有的空闲时节,乡人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搬一把椅子端一杯茶走到蜂桶旁坐下,看着蜜蜂们匆忙的身影,听着蜜蜂们嗡嗡的闹声,看着听着竟有些困了,就在椅子上小憩一会儿,那小憩的梦中一定有热闹的嗡嗡声。
⑨取蜜是一件紧张而刺激的工作。乡人常常在漆黑的夜晚,先把蜂桶倒过来,然后用另一个蜂桶扣在倒着的蜂桶上,再用木棍急促地敲打下面的蜂桶,蜂群受惊,便匆忙向上爬去,估摸着蜂群都到上面的蜂桶里去了,这才把那蜂桶挪开,用小刀把蜂桶的蜂蜜割取下来,一层一层地轻放在准备好的盆中。这时那紧皱不安的眉头才舒展开来,闪着亮光的喜悦就挂满了整张脸。取下的蜂蜜无论多少,乡人总会给邻里送一些尝尝,让大家一起分享自家的甜蜜。
⑩乡人看看蜂桶中稳定下来的蜂群,看看空中依旧飞舞着的蜜蜂,心中比吃了蜂蜜还要甜,也便觉得日子因为蜂蜜带来的热闹而变得格外甜美。
(原文有改动)
(1)、 阅读第④—⑨自然段,依据文章内容填空。段落
时节
乡间蜂事
④⑤
分蜂时节
A
⑥⑦
分蜂时节
向蜂群泼水、扔泥沙,挽留蜜蜂
⑧
空闲时节
在蜂桶边小憩,看蜂、听蜂
⑨
取蜜时节
B
(2)、 从下列句子中,你看出文中的“乡人”的哪些特点?取下的蜂蜜无论多少,乡人总会给邻里送一些尝尝,让大家一起分享自家的甜蜜。
(3)、 下列文段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还常会见一些乡人左手举着蜂桶盖,右手捏着小枝叶轻轻向上扫着结球的蜂群,嘴里还念念有词:蜂王上盖,蜂王上盖……等到全部蜜蜂爬上蜂桶盖,才会长长地出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端着蜂桶盖回家去。
(4)、 联系全文,分析第⑦自然段中画线语句的含义。八、名著导读
-
9.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1)、鲁迅在《朝花夕拾》一书中写到了对自己有深刻影响的一些人物,有保姆、老师、朋友、邻居等,请说说他在哪两篇里提到了他的老师,他们是谁,他们的哪些品质(精神)让鲁迅记忆深刻。(2)、《西游记》中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九、写作题
-
10. 不知不觉间,我们在中学度过了一个学期的时光。在这段日子里,环境的熏陶、参与的活动、书香的陪伴、朋友的鼓励、家长的教导……让我们发生了一些变化,促使我们悄悄地成长。
请围绕一个学期的初中生活,以《我热爱这样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