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2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考古学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这说明元谋人( )A、能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B、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C、已经进入磨制石器时代 D、广泛使用青铜工具2. 比较“古猿头像”“北京人复原头像”“现代人头像”图片可知,北京人( )A、仍然保留猿类特征 B、能够使用磨制石器 C、完全具备现代人特征 D、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3. 北京人已经使用天然火,他们从自然界取来火种,烧烤食物、照明、御寒。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古籍记载 B、发掘烧骨 C、神话传说 D、史书记载4. 下图文物为河姆渡聚落遗址出土的栽培稻谷遗存,这( )A、属于第一手史料,反映我国原始农业领先世界 B、属于口传史料,反映华夏族的形成过程 C、属于第二手史料,反映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属于实物史料,反映我国青铜铸造工艺历史悠久5. 七千多年前余姚河姆渡的一根榫卯,穿越时光与北京故宫惊艳世界的榫卯结构遥相呼应。这从侧面说明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 B、浩如烟海 C、兼容并包 D、多元一体6. 给如图拟定标题,合适的是( )A、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B、山顶洞人采集场景想象图 C、河姆渡人生活场景想象图 D、半坡人农耕场景想象图7. 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和蚩尤 B、炎帝和蚩尤 C、黄帝和炎帝 D、尧、舜、禹8.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这描述了(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9. 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的特点 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10. 西周时期,周王定期到各地巡视,考察诸侯的政绩,诸侯则需定期朝觐周王,接受周王重新宣布的爵位等级。周王旨在( )A、发展农业生产 B、提高军队实力 C、巩固国家统治 D、加强封建专制11.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现,让夏朝由传说成为信史。这说明( )
①传说故事毫无史学研究价值②考古发现是重要的史料来源
③实物资料可以证实文献记载④文献资料所载历史完全可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 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A、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13.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如图),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器( )
A、种类丰富 B、功能单一 C、工艺简单 D、象征皇权14. 殷墟出土了大量的贝,商朝时期的一些文字都含“贝”字(如下表)。据此判断,贝在商朝应该是( )甲骨文
对应汉字
贝
买
贯
宝
A、货币 B、礼器 C、食器 D、酒具15. 在某展厅,小明读到了“从分封到县郡”“从青铜器到铁器”“从贵族到士人”的导览内容。据此判断本展厅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B、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 C、魏晋时期的北方民族交融 D、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16.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首先夺取霸主地位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秦穆公17. 春秋初,大小诸侯国有一百四十余,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到春秋末只剩下秦、楚、齐、燕等大国。这说明当时( )A、制度瓦解 B、民族交融 C、区域统一 D、王室衰微18. 春秋时期,鲁国国君朝觐周王仅3次,而朝齐、晋、楚三国竟达33次之多。这说明( )A、周王室地位已经衰落 B、鲁国到王都路途遥远 C、鲁国国君是春秋霸主 D、周王不是鲁国的宗亲19. 都江堰鱼嘴的设计可自动将岷江上游的水流按照丰水期“内四六外”,枯水期“外四内六”的比例引入灌区,其工作原理符合“大水走直,小水走弯”的规律。这一设计体现了( )A、岷江水源充沛 B、劳动人民的智慧 C、政治大力支持 D、科学知识的普及20. 下图的资料卡片反映的主题是( )一、战国七雄
二、商鞅变法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四、百家争鸣
A、社会变革 B、战争频繁 C、经济发展 D、思想繁荣21. 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关注和担忧社会发展方向,纷纷提出救世之策。各学派之间相互论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当时( )A、王室日渐衰微的表现 B、诸侯争霸战争的结果 C、政治经济变革的反映 D、分封制度确立的影响22. 春秋战国时期,有学派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该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23.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辉煌灿烂的时代。有一学派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该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24. “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天下大乱,皆因思想自由,言论不一……”。材料中的“动机”是指( )A、树立皇帝绝对权威 B、弘扬传统思想文化 C、消灭种种异端学说 D、统一思想巩固统治25. 秦始皇推行的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有利于不同地区的人们打破方言障碍,方便沟通交流的是( )A、开凿灵渠 B、统一货币 C、规范交通 D、统一文字26. 在陕西西安章台出土的秦朝地方官府向朝廷上奏文书时用的封泥(在捆绑简牍的绳端处封上粘土,上盖印章),其中有许多“上郡”“代郡”等郡名和“蓝田”“下邦”等县名。而《秦律》明确规定,地方有事奏请,须采用文书形式。据此可知秦统一全国后( )A、诸侯受命管理土地和人民 B、中央与地方组成政治联盟 C、地方政府直接听命于朝廷 D、修筑了贯通全国的道路27. 他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反抗精神,“削木为兵,揭竿为旗”的斗争气魄,鼓舞着人们进行反抗斗争。他们领导的起义( )A、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B、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C、推翻了秦朝的政权 D、动摇了周朝的军心28. 《史记》中记述陈胜吴广因“失期,法皆斩”而起义,而根据1975年考古发现《云梦秦简》记载,在秦律中失期并不是死罪。据此进行的历史推测中较为合理的是( )A、陈胜吴广起义是历史传说 B、秦有法律但民众不甚了解 C、《史记》内容虚构成分较多 D、秦朝法律制度已形同虚设29. 中国象棋的棋盘中央有一条“楚河汉界”。下列历史事件与此有关的是( )A、商鞅变法 B、楚汉之争 C、巨鹿之战 D、牧野之战30. 《汉书·食货志》记载,“至于始皇……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这说明当时秦朝( )A、刑罚残酷 B、赋税沉重 C、人民简朴 D、徭役繁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32小题各14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
神农是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材料三: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 根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南方农耕部落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2)、 根据材料二,指出“神农”的贡献。(3)、根据材料三,分析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1)、 上述两则材料中所述的是西周的什么制度?周王册封诸侯的对象是谁?(2)、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周代的贵族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分为哪几个等级?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1)、 战国时期各国都掀起了改革潮流,请指出材料中反映的变法的名称。如果你是变法时期这个国家的一位农民,你怎么做才可以获得爵位与土地?(2)、 材料所反映的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3)、此次变法给秦国带来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