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政治(必修一)综合探究一回看过去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 )
①长期的历史过程
②隐蔽的历史过程
③曲折的历史过程
④复杂的历史过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 )①中国社会发展的事实
②世界各国人民的判断
③中国人民的判断
④其指导思想是否科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 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回看走过的路,才能明白过去我们为什么能成功和今后怎样才能成功
②比较别人的路,就是要努力探寻和学习其他国家文明发展道路的特色
③远眺前行的路,就是要锚定好前行方向的同时更好地防风险迎挑战
④弄清楚从哪儿来、往哪儿去,是正确认识当下团难挑战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是因为改革开放( )①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②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③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④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 《共产党宣言》指出:“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由此可见( )①人类社会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③社会形态的更替不一定是历史的进步
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在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上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性变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发展大踏步赶上时代。这体现了( )A、人类社会进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 D、改革开放是实现伟大梦想的伟大工程7.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版,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②是全新的、发展着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③是植根于中国大地、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④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设想,在中国大地实现了从空想到现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 “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这告诉我们( )①青年人要勇于承担历史使命
②我们要坚持个人前途居于首位,同时兼顾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③使命是个人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社会共同理想中而形成的神圣的责任感
④每个人的个人理想和历史使命总是一致的,实现了个人理想,也就担当了使命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9. “神舟”飞天、“嫦娥”驻月、“蛟龙”入海,核电、高铁领先全球、“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北京即将成为唯一举办冬夏两次奥运会的城市……这一系列巨大成就的取得充分说明( )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B、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 C、我国已经进入发达的阶段 D、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10. 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要领导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中央继往开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谋划接续奋斗提出的新目标。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努力确立了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奋斗目标
②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第一次飞跃
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可以为所有发展中国家提供正确的道路选择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历史的选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 古代埃及建造法老胡夫的陵墓大金字塔时,由10万人组成一班,每班服役3个月,共花费了20年才建成。材料说明( )①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已经开始组织规模较大的生产协作
②奴隶主阶级能够集中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奴隶进行协作
③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存在激烈的阶级对立和斗争
④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创造了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 社会主义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 )①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是由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④是由工人阶级的愿望决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3. 我们认为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其主要依据是( )A、奴隶制改变了人类无国无家的落后状态 B、这种制度基本适应并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 C、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由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 D、人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14. 2018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一论述旨在强调( )①借鉴他国发展模式完善我国政治制度
②科学执政,创新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③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④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历史使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 1959年,在山东泰安南部的大汶口发掘出的“大汶口墓葬群”,距今约5000年。其中一座大墓,墓穴宏大,陪葬品种类繁多,有象牙器、绿松石、鳄鱼鳞板等。相比之下,许多小墓穴十分简陋、窄小,没有奢侈品,仅有死者生前使用过的一些工具和陶器。大汶口墓葬群中的“富墓”与“贫墓”说明( )①原始社会末期贫富分化的加剧
②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
③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对立
④个体劳动取代集体劳动逐渐盛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6.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告诉我们( )①回看走过的路,要懂得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它不能领导中国革命
②比较别人的路,要立足他国发展模式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③远眺前行的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共同理想
④要把问题看得深,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材料分析题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指出:“资产阶级国家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本质是一样的:所有这些国家,不管怎样,归根到底一定都是资产阶级专政。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当然不能不产生非常丰富和多样的政治形式,但本质必然是一样的:都是无产阶级专政。”
◆毛泽东指出:“我们信仰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我们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是硬搬苏联的经验。硬搬苏联经验是错误的。我们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和农业的合作化是跟苏联不同的。”
◆邓小平指出:“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多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点。各国只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和与之相适应的方法、方式,制定适合自己具体实际的政策。”
◆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运用上述材料,结合史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邓小平指出:“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
(1)、查阅文献,搜集素材,通过绘图、表演等方式再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活动的场景,比较这些场景,交流各自的感受。(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进程。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欧洲进入封建社会,要比中国晚得多,方式也不一样。西欧的封建国家,是在古罗马帝国崩溃的基础上,由入侵的日耳曼人建立起来的。日耳曼人不仅征服了古罗马帝国广阔的疆土,而且继承了古罗马先进的生产力和已经出现的农奴制生产关系。他们把自己原先高度军事化的社会组织加以改造,便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封建国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在欧洲大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法国大革命,影响波及整个欧洲,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制;美国独立战争,既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北美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普鲁士王朝战争,结束了封建割据,使德国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下,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了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
◆新中国成立前,四川等地的彝族地区大约有100万人口保留着奴隶制度,西藏、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区大约有400万人口保留着封建农奴制度。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大都附属于封建领主、大贵族、寺庙或奴隶主,可以被任意买卖或当作礼物赠送,没有人身自由。例如,在旧西藏,形成于17世纪并沿用了300多年的法律——《十三法典》《十六法典》,将人严格划分为三等九级。法典规定,"上等上级人"的命价为与其尸体等重的黄金,"下等下级人"的命价仅为一根草绳。"下等人"占西藏总人口的95%以上。新中国为了保障人权,于20世纪50年代对这些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奴隶制和封建农奴制,昔日广大奴隶和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成为新社会的主人,西藏等地区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结合上述材料,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部因素等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影响,进而说明“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是一模一样的”。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39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武官村获得一件青铜大方鼎。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80厘米,重875千克。由于鼎腹铸有“司母戊”三个字,于是便称为司母戊大方鼎。这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在世界古代青铜器中也是罕见的。它是由铜、锡、铅的合金铸成,制作技术相当精巧。商代熔化铜液的坩埚,最大的一个只能熔化12.7千克。因此,许多研究者认为,要浇铸司母戊大方鼎,需要80多个坩埚同时作业,每个坩埚如果按3~4人操作计算,那么浇注这一道工序,就需要有二三百名奴隶的密切协作才能进行。如果加上制模、翻范和修饰,再加上采料、运输和配料,所需要的具有专门技能的奴隶就更多了。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奴隶制的建立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奴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并说明为什么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巨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