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 13.3 等腰三角形 期末复习(吉林地区专用)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19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等腰三角形一边长9cm,另一边长4cm, 它的第三边是(    ) cm.
    A、4 B、9 C、4或9 D、不能确定
  • 2. 如图,EC、BD是正五边形ABCDE的对角线,则∠1的大小为(    )

    A、72° B、75° C、60° D、80°
  • 3.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20°.则它的底角度数是(    )
    A、30° B、60° C、40° D、不能确定。
  • 4. 如图,在△ABC中,以点A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圆弧交BC于点D,再分别以点B和点D为圆心。大于12BD长为半径作圆弧,两弧分别交于点M和点N.连结MN交AB于点E,若△MDE的周长为13.AC=5,则AB的长为(    )

    A、4 B、8 C、9 D、10
  • 5. 如图,在△ABC中,AB=AC,∠B=52°,以点C为圆心,CA长为半径作弧交AB于点D,分别以点A和点D为圆心,大于12AD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E,作直线CE交AB于点F,则∠ACF的度数是(    )

    A、24° B、26° C、14° D、18°
  • 6. 如图,在△ABC中,AB=AC,∠B=30°,D为BC上一点,若CD=AD=4,则BC的长为(    )

    A、10 B、12 C、14 D、16
  • 7. 如图,△ABC中,∠C=90°, AB=4, ∠B=30°,点P是BC边上的动点,则AP长不可能是( )

    A、1.8 B、2.2 C、3.5 D、3.8
  • 8. 如图,在△ABC中,AB=BC, ∠BAC=120°, 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E,交BC于点F, 若BF=2, 则CF的长为( )

    A、2 B、4 C、6 D、8

二、填空题

  • 9.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cm,一边长为6cm,则底边长为 cm.

  • 10. 已知两根长度分别为3cm.7cm的木伟,若想钉一个等腰下角形木架,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应该是 cm.
  • 11.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CD⊥AD.若AD =2cm,则AB=cm.

  • 12. 如图,等边△ABC的顶点A(-4,0),顶点C在y轴上.则点B的坐标是

  • 13.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直线l过顶点B,作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D,连接BD,AD,CD,若∠BAD=25°,则∠BCD的度数为

  • 14. 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7,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三、解答题

  • 15.

    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 16. 如图.在△ABC中,AD平分2 BAC交BC于点D,DF⊥AD交AB于点F,若∠B= 25°,∠C= 75° ,求证:△BFD是等腰三角形.

  • 17. 如图,△ABC中,AB=AC,点D在BC边上,连接AD,若AD=BD,AC=DC,求∠DAC的度数.

  • 18. 如图,AB = BC,∠CDE =120°,DF ∥BA,且 DF 平分∠CDE,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

  • 19. 如图,在ABC中,C=90°A=15° , 斜边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E,交AB于点 D,AE = 8cm,求 BC 的长.

  • 20. 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DEBAC=BEAD=BC.

    求证:DCE为等腰三角形

  • 21. 如图,在ACB中,ACB=90°CDAB于点D.

    (1)、求证:ACD=B
    (2)、若 AF 平分CAB分别交CD、BC于 点E、F,求证:CEF是等腰三角形.
  • 22. 如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过点D作DE∥BC交AB于点E.

    (1)、求证:BE=DE;
    (2)、若∠A=75°,∠C=36°,求∠BDE的度数.
  • 23.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

    (1)、 如图①,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求证:△ADE是等边三角形;
    (2)、如图②,△ADE仍是等边三角形,点B在ED的延长线上,连接CE,判断∠BEC的度数及线段AE、BE、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24. 在边长为9cm的等边三角形ABC中,点Q是BC边上的一点,动点P以1cm/s的速度从点A沿AB向点B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

    (1)、如图①,若BQ=6,PQ∥AC,求t的值;
    (2)、如图②,若点P从点A向点B运动的同时,点Q以2cm/s的速度从点B沿BC-CA向点A运动,求t为何值时,OAPQ是等边三角形;
    (3)、如图③,将边长为9cm的等边三角形ABC变换为以AB、AC为腰、BC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且AB=AC=10cm,BC=8cm,点P运动到AB的中点处停止.点P停止运动后,点M以1cm/s的速度从点B沿BC向点C运动,同时点N以acm/s的速度从点C沿CA向点A运动,当△BPM与△CNM全等时,直接写出a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