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 浙教版科学 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重难点提升练 专题04 浮力的实验探究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14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

  • 1. 小明利用小石块、溢水杯及水、弹簧测力计、小烧杯、细线等器材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最合理的操作顺序是甲、乙、丙、丁 B、若物体漂浮在水面,就一定不满足阿基米德原理 C、若图乙中的石块没有完全浸入水中,就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D、若实验中出现F1﹣F2>F4﹣F3的现象,则可能是由于溢水杯中没有盛满水
  • 2. 如图甲所示,烧杯里盛有6℃的水,小球在水中恰好悬浮。经研究发现,水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现在烧杯四周放上大量的冰块,在烧杯内水的温度下降到0℃过程中,假设小球的体积始终不变,关于小球的浮沉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先下沉然后上浮 B、先上浮然后下沉 C、浮力变小,一直下沉 D、浮力变大,一直上浮
  • 3. 在分析“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船体是上浮一些,还是下沉一些”这个问题时,有下面几句话:

    ①轮船在河里和海里都会漂浮在液面上;

    ②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所受浮力不变;

    ③轮船由河里驶入海里上浮一些;

    ④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

    ⑤轮船排开较小体积的海水就可获得所需浮力。

    其分析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①③ C、①②④⑤③ D、②④①⑤③
  • 4. 在血液检查时,常需要测量血液的密度。如果用密度计测量,需要血液量较多。医院常用一个巧妙的方法:先在几个试管中分别装入已知不同密度的、呈淡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如图),然后分别在每个试管中滴进一滴血液,根据下面某个原理就能知道血液的密度。这个原理是(  ) 

     

    A、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物体的沉浮条件 C、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 D、血液的颜色变化
  • 5. 用如图的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前溢水杯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B、物块浸入水中越深,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大 C、物块浸入水中越深,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越大 D、通过计算可知,实验所用物块的密度为2×103kg/m3

二、填空题

  • 6. 实验室里常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20mL,只浸没入石块时,量筒内水与石块的总体积为22mL,石块的密度ρ=2.5×103kg/m3 , 将蜡块及石块用细线悬挂后缓慢浸入水中后,意外发现此时蜡块与石块恰好悬浮,细线被拉直,量筒水面所示总体积为46mL,经分析思考,此时也能测出蜡块的密度为g/cm3 , 蜡块受到细线的拉力为 N(细线的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

  • 7. 如图是兴趣小组利用一质量为 5g 的空心圆柱形塑料管制成的标有刻度的液体密度计,密度计左侧中间处做有一标记。其工作原理是: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将管子放入水中,再向塑料管中倒入待测液体,直至塑料管内液面达到左侧标记处,然后读取管外液体液面对应右侧的刻度作为待测液体的密度值。

    (1)、当加入5mL酒精时,塑料管内液面达到标记处,此时该塑料管所受浮力大小为 牛。(酒精密度为 0.8g/cm3
    (2)、如图所示液体密度计右侧刻度值自上而下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
  • 8. 如图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则:

    (1)、小球的质量是g。
    (2)、若甲杯中液体是水,则乙杯中液体的密度是____g/cm3。(填字母编号)
    A、0.8 B、1.1 C、1.25 D、1.3
  • 9.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制作的潜水艇模型如图所示。通过胶管A从烧瓶中吸气或向烧瓶中吹气,就可使烧瓶下沉、上浮或悬浮。当烧瓶处于如图所示的悬浮状态时,若从A管吸气,它受到的浮力(填“增大” “不变”或“减小”),烧瓶将(填“上浮”成“下沉”)。

  • 10. 洗水果时,发现芒果比油桃大 ,放入水中后芒果沉底、油桃漂浮,如图甲所示。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芒果F油桃(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用天平正确测量油桃的质量,所放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油桃的质量是g;芒果的体积一定(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2.4cm3

三、实验探究题

  • 11. 小艾同学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

    (1)、通过比较步骤A、B、C、D,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
    (2)、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还可计算出图E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N(ρ酒精 = 0.8g/cm3 );若在图E的基础上加入少量水,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选填“变 大 ”、“不变 ”或“变小 ”);
    (3)、小艾同学受上面实验的启发,继续利用家里的电子秤、水、水杯和某金属圆柱体 来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如图2所示:

    ①将圆柱体的一半浸入水中,记下台秤的示数为m1 =85g;

    ②将圆柱体全部浸入水中,记下台秤的示数为m2 =135g;

    ③将圆柱体从水中取出,擦干后全部没入与水等质量的盐水中,记下台秤的示数为m3 = 155g。则盐水的密度是  g/cm3

  • 12.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使用的器材有:弹簧测力计、带盖的塑料小瓶(塑料小瓶的质量、厚度均忽略不计),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等,其操作步骤如下:

    ⑴在一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深度为h1的水,将装满蜂蜜的塑料小瓶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如图甲所示,将小瓶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

    ⑵如图乙所示,将小瓶浸没在水中,水深变为h2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F1F2 , 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有关;将弹簧测力计继续下降,发现示数不变,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无关。

    ⑶拿出塑料小瓶,将其中的蜂蜜适量倒入另一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不断调试,直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零,如图丙所示,则塑料小瓶受到的浮力F与重力G的关系:FG(填“=”或“<”或“>”),倒出的蜂蜜在另一个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为h3 , 如图丁所示。

    ⑷蜂蜜密度的表达式为:ρ蜂蜜=(请用ρh1h2h3表示)。

  • 13. 小科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用一个密度大于水的合金块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顺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表示为G、F1、F2、G空桶

    (1)、按图中顺序测出合金块排开水的重力将(选填“偏大”或“偏小”)。
    (2)、合理调整图中实验顺序后,当实验中的测量结果满足关系式:(用图测量的字母表示)时,则该实验结果说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3)、按照合理的顺序实验,以下情况会影响验证结果的是____。
    A、图②大烧杯中水面未到达杯口 B、图③中合金块未全部浸没在水中 C、图③中合金块浸没水中过深(没有碰到容器底部)
    (4)、实验后,小科又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正确地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中哪一个步骤可以不用弹簧测力计,这个步骤是(填写数字序号,②除外)。
  • 14. 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小石块(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细线等实验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关系。

    (1)、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多次实验,通过实验得出(用F1、F2、F3、F4表示),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
    (2)、图丁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选填“逐渐变大”、“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小”)。
    (3)、测量前,溢水杯中的液体如果未装满,则会导致(选填“F”或“G”)测量不准确。
    (4)、选项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物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物块未接触容器底)关系的图象是(选填序号)。

四、解答题

  • 15. 小明来到素有“中国死海”之称的新疆达坂城盐湖游玩,看到游客能漂浮在湖面,便利用随身携带的砝码盒以及长方体有盖铁皮罐、细线、沙石、水等物品探究湖中盐水的密度。(g取10N/kg)

    ①取一根细线与铁皮罐等高,通过对折细线找到铁皮罐一半高度位置,并作记号。②在铁皮罐内加入适量沙石并加盖密封,使之漂浮时一半浸入水中。

    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

    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盐水中。

    问:

    (1)、从②到③铁皮罐的浮力增大多少?
    (2)、铁皮罐的体积多大?
    (3)、盐水的密度有多大?
  • 16. 如图①所示,有一盛水容器放于地磅上,地磅示数是2000N,一石块在钢丝绳拉力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浸入水中,水未从容器溢出,如图③所示是钢丝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阻力,求:

    (1)、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石块的密度。
    (3)、当石块在水中恰好浸没时地磅的示数。
  • 17.

    如图甲所示,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下方以恒定的速 度上升,直到全部露出水面。图乙所示是钢绳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若不计水的摩擦力,求:(g取10牛/千克)

    (1)、石料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

    (2)、该石料的体积?

    (3)、该石料的密度。

  • 18. 在干净的塑料杯中倒入雪碧后,饮料中不断地产生一个个小气泡。将几粒葡萄干加入饮料中,葡萄干沉入杯底,不久,有些葡萄干吸附了小气泡上升,上升到液面后,又下沉到杯底,如此反复像“跳舞”一样。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