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深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0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尚书·洪范》记载周武王问政于箕子(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建议他除了“谋及卿士”“谋及卜筮”外,还要“谋及庶人”。武王十分钦佩。这反映了当时( )
    A、原始民主传统仍具影响力 B、重大事务采取集体决策 C、商朝的残余势力仍然强大 D、神权政治占据主导地位
  • 2. 汉代的《九章律》把封建国家的大政方针分篇编纂形成了较完整的法典体系模式,其后的封建律典便以它为蓝本《唐律疏议》《大清律例》就是由典篇、卷(门)、条(附议或令、例)这样几个框架支撑的。这表明( )
    A、古代中国已进入法治社会 B、中国古代立法保持着共同的规范 C、中华法系具有稳定性特征 D、外来文化影响中国古代法典编修
  • 3. 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
    A、规范统治秩序 B、发展游牧经济 C、加速民族交融 D、缩小南北差距
  • 4. 两汉时期,涉及朝廷往例时,常有“汉家制度”、“汉家故事”一类的提法;李唐时期,进而有“祖宗之制”、“祖宗之法”的说法。赵宋则更有“祖宗家法”一说。这种既称“家法”,又特意冠以“祖宗”二字,说明(   )
    A、宗法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B、西汉与东汉实行相同的制度 C、唐宋在政治制度上不断创新 D、统治集团借此维系封建秩序
  • 5. 宋代科举出身的士大夫大多出身寒微,缺乏家族的基础,也没有世袭的凭借,流动性很大,与世袭的皇室相比,自然显得微弱无力,不得不特别推尊皇帝。这一现象表明( )
    A、科举制度施行淡化了等级观念 B、基层政权向社会下层民众开放 C、社会流动加速有利于君权加强 D、选官和用人制度实现公平公正
  • 6. 王安石在均输法中规定:总管六路财物调运的转运使,要根据各路产品情况和京师的实际需求情况,征收各地的产品。“徙贵就贱,用近易远”,并统一运输调剂有无。此举(   )
    A、体现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B、保障边疆物资供给 C、增加了人民运输劳役之负担 D、意在加强中央集权
  • 7. 明初对地方高层政区的管理实行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三司分立,并分属中央三个不同的机构。明后期陆续向各地派遣总督、巡抚,统驭三司,总揽地方权力,逐渐成为固定的职位。督抚的设置( )
    A、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C、奠定了行省制度的基础 D、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
  • 8. 民国初期,政党、社团迅速兴起,如统一党、共和党、统一共和党、共和建设讨论会、中国社会党等。据统计,1911年到1914年,参与政治活动的公开党会约有312个。出现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推动政党政治发展 B、清末新政影响民国政治格局 C、实业救国促进民主革命进程 D、二次革命提升国民参政热情
  • 9. 中国近代某部法律文献规定:“全部政权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兵士及一切劳苦民众”,“军阀、官僚、地主、豪绅、资本家、富农、僧侣及一切剥削人的人和反革命分子,是没有选派代表参加政权和政治上自由的权利的。”该文献颁行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10. 如图取材于1946年8月一幅名为《献地》的漫画,漫画中文字为“开明地主自动献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该漫画从侧面反映出(   )

    A、加租加息政策受到了地主欢迎 B、农业合作化运动如火如荼 C、解放区营造土地改革社会氛围 D、工农专政政权已初步建立
  • 11. 在雅典城邦,凡是被认可为公民的男性成年人都有权利在政治决策中发表意见和投票表决。他们以集会的形式参与政府事务,对议案和政策进行辩论并作出决策。此外,公民均有权担任陪审员、执政官等职务。这说明雅典城邦(   )
    A、政治决策体现公平公正 B、直接民主提高公民参政热情 C、公民看重自身政治素养 D、民主制度的核心是公民参与
  • 12. 罗马军队由执政官统帅,法律规定执政官一年一任,随着罗马的扩张,罗马军队远离罗马城作战,当选的长官需要费时费力赶赴驻地与军队会合,造成指挥衔接问题,法律不得不延长执政官的任期,由此导致执政官的权力不断增长。这反映出,罗马( )
    A、政治制度制约对外扩张 B、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 C、对外扩张冲击政治结构 D、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演变
  • 13. 1215年,英国《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这一规定体现了(   )
    A、议会至上的治国理念 B、权力分割的立宪思想 C、控制权力的法治精神 D、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
  • 14. 19世纪末,恩格斯说:“普选制是测量工人阶级成熟性的标尺。在现今的国家里,普选制不能而且永远不会提供更多的东西。”他的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当时( )
    A、西方代议制逐渐完善 B、资产阶级统治本质未变 C、西方工业化即将完成 D、工人运动发展处于低潮
  • 15. 1829年,美国总统安德鲁奉行“战利品属于胜利者”的原则,上任后仅三个月,就免去近千名官员,选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亲信担任政府要职。在他任职的8年内,先后撤换约1/5的联邦政府官员。这反映了美国( )
    A、政府的工作效率低下 B、选官制度亟需变革 C、分权制衡原则被打破 D、总统破坏民主政治
  • 16. 现代西方文官制度是在法律规定的知识、专业、道德和才能的统一标准下,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据此可推知,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确立(   )
    A、体现了机会均等和政治中立的原则 B、保障了政府的廉洁高效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 D、实现了政治和管理分离

二、非选择题

  • 17.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时期的考试任职制度散见于现存的儒家经典中。秦汉时期,出现了关于考试任职制度可靠而详细的文献记载。从有文献记载的正式制度看,中国的选官制度可分为两类:荐举制度和考试制度。属于前者的有禅让制、“乡举里选”、察举制、征辟制和九品中正制等;属于后者的有科举制和文官制度等。实际上,这两种选官制度有着不可分割的继承性,选官制度经历了从荐举制度的察荐为主、考试为辅,再到科举制度只重考试的过程一科举制度实施早期即隋与唐初所采用的主要考试形式——策试,就是从汉代实行的察举制、征辟制发展而来的,而且在唐代以后,经过改造,策试仍然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摘编自徐萍《从进士科举到文官考试——中国选官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制度逻辑》

    材料二  孙中山提出“中华民国者,人民之国也”,主权在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因而“国中之百官,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官吏既为人民之公仆,其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行政能力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孙中山认为只有经过公开竞争、择优录用的考试制度才能选拔出高素质的官员一政府官员掌握公共权力资源,应该遵从人民的意志行使职权,为防止官员贪污腐化、滥用职权,孙中山主张应当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只有人民拥有监督的权力,才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官员。

    ——摘编自李俊清《现代文官制度在中国的创构》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现代文官制度的构想,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法律和道德发生冲突时,先秦时期不同派别的主张不同。《论语》记载孔子“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商君传》记载商鞅“至治,夫妻交友不能相为弃恶盖非(盖非:相互掩盖),而不害于亲,民人不能相为隐”。

    ——摘编自许世英等《中国古代法制中的法律与道德》

    材料二

    时期

    案件

    法律规定

    判决结果

    判决理由

    西汉     

    子为保护父亲不被他人伤害,而误伤己父

    《张家山汉简》:杀伤父母,枭其首市

    子无罪

    《春秋》之义,父为子隐……

    魏晋

    朱谏之父为族人朱幼方烽火所焚。谏之成人,手刃杀幼方

    《晋律》:准五服以制罪

    帝嘉其义,赦

    杀一罪人,未足弘宪;活一孝子,实广风德

    唐朝

    一人因醉杀人亡窜,吏执其父下狱。兴自首请罪,以出其父

    《唐律疏议》:杀人者斩

    诏免死配流

    以其首罪免父,有光孝义

    (1)、 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孔子和商鞅的法制观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者法制观念不同的原因。
    (2)、概括西汉到附唐法律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钱穆在探讨中国古代制度时强调:

    (一)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决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

    (二)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

    (三)任何一项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应根据实际利弊而判定。所谓利弊,则应根据当时实际影响而作出判断。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

    (要求:明确写出观点,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