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上册)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 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0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与南非开普敦的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
    A、1月气温低 B、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C、7月气温高 D、当地冬季降水较多
  • 2. 关于南非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开普敦是欧洲殖民者在南非最早的定居点

    ②南非东部的德班集欧洲和非洲的人文特色于一体,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都市之一

    ③英语是南非唯一的官方语言

    ④南非人民经过长期斗争,结束了种族主义制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 3. 南非的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区及其代表城市分别是( )
    A、西南角、开普敦 B、东北角、约翰内斯堡 C、西南角、比勒陀利亚 D、中部、开普敦
  • 4. 南非是一个多种族聚居的国家,各种族的融合主要得益于( )
    A、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废除 B、南非矿产资源的开发 C、南非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D、南非加入“金砖国家”行列
  • 5. 下列关于南非地形特征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全境大部分为平原地形 B、德拉肯斯山脉绵亘西部 C、北部、东部和西南部为高原 D、奥兰治河是主要河流之一
  • 6. 是欧洲殖民者在南非最早的定居点,烙下了殖民文化的印迹,有非洲的“小欧洲”之称的是( )
    A、德班 B、开普敦 C、约翰内斯堡 D、比勒陀利亚
  • 7. 下列有关南非地理位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非洲最南端 B、位于印度洋西部 C、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南部 D、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
  • 8. 下列关于南非的人文特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非是一个多种族聚居的国家 B、南非的官方语言就是英语  C、祖鲁族是南非最大的部族 D、历史上,南非曾遭受种族隔离政策
  • 9. 有关城市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中心 B、宗教建筑主要是清真寺 C、雨季与杭州时间相同 D、植被主要为耐寒的针叶林
  • 10. 下列地形区不属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是(    )
    A、埃塞俄比亚高原 B、东非高原 C、南非高原 D、中西伯利亚高原
  • 11. 小丽想利用书本上“如何认识区域”的方法向北京的朋友介绍家乡概况,她(    )
    A、采用地图,确定家乡的位置和范围 B、借助人口分布图,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 C、从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方面,掌握家乡的人文特色 D、通过调查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
  • 12. 南美洲最大的国家是(    )
    A、阿根廷 B、美国 C、巴拉圭 D、巴西
  • 13. 2018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结合中国南极科考站位置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罗斯海新站濒临(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已建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中山站
    (3)、对于国家甲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②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③大部分地区位于低纬度      ④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4. 关于图中的 A、B 两国自然地理特征相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

    ①海岸线长,多优良港湾

    ②大部分地区都位于热带

    ③疆域辽阔,人口密度高

    ④居民大多数为黄色人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 2018年4月13日,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纪念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建设海南自贸区。读海南岛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1)、下列有关海南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海南岛位于南海海域,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 B、海南岛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四周人口少 C、海南岛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黎族和苗族 D、海南岛的地形四周高、中间低,起伏较大
    (2)、海南岛南部被农业科技人员誉为“育种的天堂”,被农民誉为“种子的基地”,被普通人誉为“天然温室”。因为该区域(   )

    ①海拔较高,四季如春

    ②纬度较低,热量丰富

    ③受冬季风影响小,低温冻害少

    ④降水充足,水热条件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6. 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是(    )
    A、汉语 B、西班牙语 C、阿拉伯语 D、英语
  • 17. 下列关于南非的人文特征,说法正确的有(    )

    ①种族众多,文化丰富多彩

    ②马赛人是南非最大的部族

    ③施行种族隔离政策长达40多年

    ④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8.

    “一带一路”区域涵盖约44亿人口。这些人(    )

    A、分布遍及七个大洲 B、均居住在高原地区 C、节日多到寺庙拜佛 D、生活方式各具特色
  • 19. 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等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场景,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有( )

    ①区域环境没有优劣之分    ②要积极利用自然条件

    ③要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    ④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 当欧洲地中海沿岸的阳光、大海、沙滩为特色的旅游度假区游客寥寥无几时,下列现象最不可能会出现的是(   )
    A、我国北方的人正在冰面上玩耍 B、我国塔里木河正值一年中水量最少时期 C、登山爱好者前往瑞士山区 D、马赛人在水草丰美的南方游走放牧

二、材料分析题

  • 21. 蘑菇房是哈尼族特色房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哈尼族蘑菇房以石为基,以木为柱和横渠,屋顶由斜面和平面构成,底层堆柴火、工具,二层住人,村落背后是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村前梯田层层延伸到河谷底。

    (1)、图1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横断山脉的(方向),位于带(纬度带)。
    (2)、自然环境深刻影响着人文环境。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哈尼族特色蘑菇房的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哈尼族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建议一:发展业;理由:

    建议二:发展业;理由:

  • 2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巴基斯坦是传统的农业国。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冲积形成印度河平原,成为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近年来,该国旱涝灾害频发,加之农业技术落后、农民素质不高,农业发展面临挑战。

    (1)、据图描述巴基斯坦年降水量的总体空间分布特点。
    (2)、认清图中示意的巴基斯坦某重要经济作物,结合材料分析种植该作物的有利自然条件。
    (3)、针对巴基斯坦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有同学指出可以到“干旱的宝地”取经,说说你的看法。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欧美许多国家纷纷举行活动,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1)、根据材料一回答,C航线的开辟者是哪支船队?最终到达哪里?D航线的开辟者是哪支船队?完成什么壮举?
    (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一,二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某乡政府引导村民发展以当地独特的 “小气候、原生态、农家屋、高山菜”为背景的“农家乐”体闲生态旅游。仅2005年,该乡就已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直接营业额达1000多万元。随着 “农家乐”旅游的开发,原来的“土农民”当起了“小老板",一些外出务工的青年也陆续回乡经营“农家乐”。这不仅带动了村容村貌的改变,而且带动了当地 绿色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走出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道路。

    (1)、该乡政府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的依据是什么?

    (2)、该乡发展“农家乐”对当地农民有什么影响?

    (3)、该乡发展“农家乐"的经验对其他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有何启示?

    (4)、当地“农家乐”红红火火地办了起来,借鉴阿尔卑斯山区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当地居民应该注意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