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1月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0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12分)
-
1. 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质胜文则野(粗野、鄙俗) 强行者有志(强制)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邀请) 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击破) C、自见者不明(显露) 敏于事而慎于言(聪明) D、天下归仁焉(称赞) 恶得不禁恶而劝爱(鼓励)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①仁以为己任 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④视弟子与臣若其身
⑤民之从事 ⑥譬如平地 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⑧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A、①④⑦ B、③⑤⑧ C、③⑦⑧ D、②⑤⑥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先齐其家 ②就有道而正焉 ③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④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⑤可以群 ⑥先诚其意 ⑦朝闻道,夕死可矣 ⑧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⑨见贤思齐焉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①⑥/②⑤/③④⑧/⑨/⑦ C、①⑥/②③/④⑨/⑤⑧/⑦ D、①⑥/②③⑦/④⑤/⑧⑨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人之有是四端也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B、虑而后能得 人而不仁 C、焉能治之 见贤思齐焉 D、其“恕”乎 盗爱其室5. 下列文言句式都相同的一项是( )A、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B、当察乱何自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何不虑以为大樽 C、请买其方百金 敏于事而慎于言 自胜者强 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克己复礼为仁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6.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在政治上,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法先王”,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 B、周朝时期,周天子分封给诸侯的地方叫作“家”;诸侯分封给大夫的地方叫作“国”,而周天子的辖区一般叫“天下”。 C、《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北宋程颢、程颐竭力推崇,南宋朱熹作《大学章句》,最终与《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D、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老子》是道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又叫.《道德经》,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资料。二、现代文阅读(24分)
-
7.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首要的价值标准,一向主张先爱国、后立家,信奉无国便无家。不管是国泰民安,还是国难当头,都要先大家而后小家。中华民族历来反对涣散分裂, 追求团结统一,强调群体优势,崇尚众志成城。爱好和平,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向主张“和为贵”,追求天下大同的太平盛世,奉行“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仁”为本,反对战争与暴力,反对冤冤相报,主张以德报怨。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和生命意志。传统文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信奉“天道酬勤”,勉励人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上独特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骨,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深刻的大智慧,是东方哲学的杰出代表。这大智慧集中体现在“儒道释互补”之中。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仁”,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以“中庸之道”为哲学理念。“仁爱”与“中庸”,均极富智慧。道家思想以老庄之道为代表,其核心是“道”,以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为主要内容。其代表著作《易经》,是中国学问之根据,《易经》中的智慧渗透在传统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而《道德经》和《庄子》,亦为两部智慧奇书,其中的奥妙哲思尤为士人与士文化所推崇。中华道家文化之“道”,是深邃的大智慧。佛家思想,即佛教世尊释迦牟尼之佛法,其核心是“空”,意味着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佛家思想以“心性”“色空”“因果”“涅槃”等为主要内容来揭示生命奥秘。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儒、道、释,分而观之,各自智慧超群;综合起来,三位一体,交融互补后,其智慧在古代登峰造极。儒道释互补,便凝练出“外儒内道”“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天地精神,人间情怀”等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智慧与胸襟。上述儒道释互补的哲理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风度,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有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
(摘编自郑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意义》)
材料二:
先秦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都在这个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不同阶层的人都有着自己独到的主张,于是,“百家争鸣”应运而生。百家,表明当时的思想家层出不穷。他们为后世播撒下智慧的种子。
孔孟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和谐而又美好的世界,是从身体到灵魂的洗礼。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都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要善待并且珍爱周围的各种事物,要谦虚礼让,尊老爱幼,要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基本的道德意识。
细细品味孔子所说的“仁”,我认为其中包含的意思有这样几层:首先是孝悌之道,对自己长辈的尊重和对兄弟姐妹的团结友爱:其次包括忠、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所谓忠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恕也:当然还包括礼、智、勇等等,孔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把天下太平作为己任,这个任务虽然责任重大,路途坎坷,但是需要我们一直努力, 不断进取。对于如今社会,国家是大家,家庭是小家,我们应该从孔子那里学到作为一个有素质的人,应该对自己的家庭先建立起责任心,对长辈要孝敬、对小辈要疼爱,努力建立起一个和谐的家庭,进而让一个个小家组成一个和谐的世界。
孟子的“性善”是说人生来就有不忍之心,但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要经过后天的急心培养才能成为完美的道德。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不免有外物的诱惑,假如只知道贪图一时之快,善良的心就会渐渐丧失,所以要“求其放心”,通过自我修养把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寻回来。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难以持久。有着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是一种长久之道和制胜之道。我们必须要学会“柔弱”,太张扬个性总是有危险的,毕竟谁也没有包容你的义务。而老子提出的持续性,包含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终究要我们考虑到的是长久的战略。我们要从老子的话中领悟,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这大概就是老子给后世开出的治世良方。
对于庄子,他的超然让人心生敬意,无己无功无名。要达到这种精神状态,就要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最终求得逍遥自在。当然,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他目睹了社会的黑暗、险恶和残酷,一面披露着现实的险恶,一面又思考着人在乱世困境中,如何保全生命,获得精神心灵的自由。我们和庄子要学到的是一种如何面对困境的心理状态,或许过分超脱我们不需要,但是总要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意外,需要在困难和磨炼面前依旧无畏。
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所提出的“兼相爱,交相利”是一种政治哲学,他在不否定自爱的同时,提出了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他并不鄙视自利,而是希望自利和互利能共同发展。在这种爱意融融的互助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是一种弥足珍贵的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这就与儒家有些不谋而合的地方,提倡和谐,追求和平。在当时阶级斗争激烈的背景下,他们对世界友好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歇过。对于今天也如此,兼爱互利应该是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自己的利益固然重要,但同时应该共同发展,应该考虑到世界人民其实是一个大家庭的事实。
(摘编自《先秦诸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其中的核心和首要的价值标准。 B、材料一认为“儒道释互补”的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智慧,充分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睿智的头脑与博大的胸襟。 C、材料二认为“百家争鸣”产生于先秦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面对社会变革,不同阶层的人提出自己的主张,对现代社会也有一定影响。 D、材料二认为墨子的兼爱互利体现着一种劳动人民朴实、纯真、善良的品性与愿望,他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和儒家思想有一定的相似之处。(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的智慧精深奥妙,不可穷尽。其核心是“空”,意味着佛法博大精深,不可思议,难以言说,其智慧不可穷尽。 B、儒、道、释,各自智慧超群,交融互补后,形成了古代登峰造极的哲理智慧,并蕴含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 C、老子告诉我们柔弱的东西充满生机,刚强的东西难以持久,这其中体现出了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我们今天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其思想根源是老子提出的持续性,这是老子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A、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B、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 C、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4)、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新娘
[俄]契诃夫
这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钟的光景,一轮明月照着花园。娜佳看见大厅里饭桌上正在摆小吃,祖母穿着华丽的绸衫在忙这忙那。隔着窗子望过去,母亲在傍晚的灯光下,显得很年轻。
花园里安静、凉快,宁静的黑影躺在地上,人可以听见远处有些青蛙呱呱的叫声。现在有五月的气息了,可爱的五月啊!你深深地呼吸着,热切地想着:眼下,不是在这儿,而是在别的什么地方,在天空底下,在树木上方,远在城外,在田野上,在树林里,春天的生活正在展开,神秘、美丽、丰富、神圣。
娜佳,已经二十三岁了。她从十六岁起就热切地盼望着出嫁,现在总算做了安德烈·安德烈伊奇的未婚妻,这个青年现在正站在窗子里面。她喜欢他,婚期已经定在七月七日,可是她并不高兴,夜里也睡不好,兴致提不起来……不知什么缘故,她觉得整个生活似乎会永远像现在这样过不下去,没有变化,没有尽头!
有一个人从正房走出来,在门廊上站住。这人是萨沙。他是从莫斯科来到她们家里做客的。很久以前,祖母的一个远亲,常到她们家来请求周济。她有个儿子名叫萨沙。不知什么缘故,大家都说他是出色的画家。
“我正坐在这儿,瞧着妈妈,”娜佳说,“从这儿看过去,她显得那么年轻!”
“是的,她很好……”萨沙同意道,“可是……怎么跟您说好呢?这儿的人什么事都不做。您母亲一天到晚走来走去,祖母也什么事都不做,您也一样。您的未婚夫也是什么事都不做。”
等他们走进大厅,大家已经坐下来吃晚饭了。祖母长得很胖,相貌难看,说话很响,凭她说话的声音和口气可以看出她是一家之长。她的财产包括集市上好几排的商店和这所有圆柱和花园的旧式房子,可是她每天早晨祷告,求上帝保佑她别受穷。娜佳的母亲,尼娜·伊万诺芙娜,生着金黄色头发,腰身束得很紧,戴着夹鼻眼镜,每个手指头上都戴着钻石戒指。安德烈·安德烈伊奇,娜佳的未婚夫,是一个丰满而漂亮的青年。他们三个人正在谈催眠术。
晚饭以后,安德烈·安德烈伊奇拉小提琴,尼娜·伊万诺芙娜弹钢琴为他伴奏。十年以前,他从大学毕业,可是从来没在任何地方做过事,也没有固定的工作。
后来,钟敲十二下,大家开始告辞。
娜佳醒来的时候,大概是两点钟。娜佳在床上坐起来,想心事。
“滴克搭克,滴克搭克……”守夜人懒洋洋地敲着,“滴克搭克……”
“我的上帝啊,为什么我这样苦恼!”也许每个新娘在婚前都有这样的感觉吧。谁知道呢!要不然这是萨沙的影响?
时间过得很慢。下午两点钟,他们坐下来吃午饭。萨沙说:“您要出去念书才好!只有受过教育的、神圣的人才是有趣味的人,也因有他们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你们这种游手好闲的生活是多么不干净,多么不道德。您的母亲,您的祖母,什么事也不做,那就是说别人在为你们工作,你们在吞吃别人的生命,难道这样干净吗,不肮脏吗?”
娜佳想说:“不错,这话是实在的。”她还想说她自己也明白,可是眼泪涌上她的眼眶,她就回到自己房间里去了。
将近傍晚,安德烈·安德烈伊奇来了,照例拉了很久的小提琴。
如同前一天夜里一样,天刚刚亮,娜佳就醒了。她睡不着,心神不宁。她坐起来,把头抵在膝盖上,想到她的未婚夫,想到她的婚礼……她想起母亲并不爱她那已经去世的丈夫,现在她一无所有,完全靠她婆婆,也就是祖母过活。她其实是个普通的、平凡的、不幸的女人。
“不过,还是不想的好,还是不想的好……”她小声说,“我不应该想这些。”
“滴克搭克……”守夜人在远远的什么地方打更,“滴克搭克……滴克搭克……”
时间过得很快。“昨天萨沙责备我什么事也不做,”安德烈·安德烈伊奇说,“他的话对极了!我什么事也不做,而且也做不了。这是什么缘故?就联想到将来有一天,我也许会在额头上戴一枚帽章,去办公,我都会觉着那么厌恶,这是为什么?啊,俄罗斯母亲!啊,俄罗斯母亲,你至今还驮着多少游手好闲的、毫无益处的人啊!”他对他什么事不做这一点,得出一个概括的结论,认为这是时代的特征。
娜佳心里觉着气愤,身子也不舒服。
早晨喝完茶以后,娜佳走进萨沙的房间。“我忍不下去……”她说,“以前我怎么能一直在这儿生活下来的,我真不懂!我在这儿连一天也过不下去了。明天我就离开这儿。”
等到她在车厢里坐定,火车开动,过去就缩成了一小团,同时以前她不大留意的广阔未来,却铺展开来。欢乐忽然使她透不出气来:她想起她在走向自由,去念书,这就跟许多年前大家所说的“出外做自由的哥萨克①”一样。一时间,她又笑,又哭。
五月间,考试完结以后,娜佳动身回家去,身体很好,兴致很高。她从车站坐着马车回家,觉着房子又小又扁,街上没有人。所有的房子都好像盖满了灰尘。祖母已经十分苍老,仍旧肥胖、相貌难看。尼娜·伊万诺芙娜也老多了,丑多了,可是仍旧像以前那样束紧腰身,钻石戒指仍在她手指头上发亮。
娜佳走上楼去,看见先前那张床,先前那些挂着索白窗帘的窗子,窗外也仍旧是那个花园。傍晚,她上床睡觉,盖好被子,不知什么缘故,她觉着躺在这暖和的、很软的床上有点可笑。
“滴克搭克……”守夜人打更,“滴克搭克,滴克搭克……”
五月过去,六月来了。娜佳在家里已经住惯,她在花园里和街道上溜达,瞧那些房屋和灰色的围墙,她觉得这城里样样东西都早已老了,过时了,只不过在等着结束,或者在等着一种年轻的、新鲜的东西开始罢了。眼前,祖母的家里搞成这样:四个女仆挤在一个房间里,住在地下室里,住在肮脏的地方……
这时在她面前现出一种宽广辽阔的新生活,那种生活虽然还朦朦胧胧,充满神秘,却在吸引她,召唤她。
她走上楼去,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收拾行李,第二天早餐向家人告辞,生气蓬勃、满心快活地离开了这个城,她觉得,她从此再也不会回来了。
1903年(有删改)
【注】①哥萨克:哥萨克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的游牧社群,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萨沙这一人物虽着笔不多却至关重要,他的感慨震撼了娜佳的心灵,他是娜佳的亲戚,也是娜佳的精神导师。 B、娜佳十六岁起盼望出嫁,七年后正式订婚,婚期临近时却对未婚夫安德烈非常失望,于是她选择离家出走,借读书之名来逃避这桩婚事。 C、吃晚饭时,祖母、母亲和娜佳的未婚夫安德烈讨论催眠术:晚饭后,安德烈拉小提琴,母亲弹钢琴伴奏。他们的生活看似丰富,实际上单调、空虚、无聊。 D、娜佳乘火车离家,直到五月考试结束才回到家乡,她在外地的生活文章虽未描绘,但应该是她所向往的崭新生活。(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塑造了祖母、母亲、安德烈等一系列人物形象,为我们描绘了20世纪初期俄国社会的人物风貌,展现了真实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 B、小说结尾“灰色的围墙”“这城里样样东西都早已老了”暗示了人物的思想情感,表现了娜佳对家乡一成不变的生活的枯燥之感。 C、小说几次写到守夜人懒洋洋的打更声,既暗示了家乡生活的一成不变、枯燥乏味,同时也反衬出主人公在不同的场合下不变的心情。 D、小说不以情节取胜,而是通过日常生活中平淡无奇的场景变换,推进娜佳思想情感变化的演进过程,留下足够的空白,让读者想象。(3)、请简要概括娜佳的心理变化过程。(4)、安德烈和娜住都对现有生活感到不满,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二者之间有何不同?娜佳向往的“宽广辽阔的新生活”是什么样的?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9. 文言文阅读
孔子名丘字仲尼,姓孔氏,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陈蔡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② , 爵之大夫,起累绁②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说。
孔子年三十五,而季平子与邱昭伯以斗鸡故得罪鲁昭公,昭公卑师击平子,平子与盂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奔于齐,齐处昭公乾侯。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李康子问政,曰:“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然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子曰:“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于孔子冢。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太史公曰: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于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选编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注】①料量平:帐目清楚,收支平衡。②五羖:代指百里奚。③累绁:用绳索捆绑。
(1)、材料画波浪线的部分有3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错或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适鲁A观仲尼B庙堂车服礼器C诸生D以时习E礼于其家F余祗回G留之不能H去云。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去,离开,与《鸿门宴》“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中的“去”词义不相同。 B、处,处所,与《老子》“故有道者不处”中的“处”词义不相同。 C、枉,邪曲、不正直,与《短歌行》“枉用相存”中的“枉”词义相同。 D、绝,断绝,与《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中的“绝”词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曾给鲁国的季氏做过小吏,后来他周游列国屡处困境,不得其用,曾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最终返回故土鲁国。 B、孔子晚年归鲁,潜心整理典籍。有感于周王朝礼崩乐坏,整理《书传》,编定《诗经》,把三百零五首诗都配乐歌唱,创作了《易》。 C、孔子备受敬仰。他死后弟子们都服丧三年,有的在墓旁安家, 鲁国人世代祭祀他;到汉朝,一些官员到任也常常先拜谒孔子庙。 D、司马迁亲自到孔子的故乡考察,看到孔子其思想泽被后世,儒生都将其学说被尊为标准,“至圣”是对孔子取得成就的完美概括。(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②子曰:“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
(5)、齐景公三次向孔子问政,孔子的回答分别体现了他在治国理政方面的什么见解?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天仙子
[宋]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① , 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①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任嘉禾判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借听歌饮酒解愁,但是一觉醒来,醉意虽消, 愁苦还在,再加上大好春光已逝,惜春伤时之情油然而生。 B、“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三句,写词人感伤宴会散去,只能临近傍晚照镜,空自沉吟如烟往事。 C、室内一重重帘幕密密地遮住灯光,人声已经安静,但风儿还没有停,词人联想到明日落花应该铺满园中小径。 D、本词上片集中写词人伤春之情,下片尾句的“落红”与上片的“送春”前呼后应,浑然一体,生动精妙。(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请结合下片内容,赏析“弄”字之妙。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春江花月夜》中的“ , ”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思妇与月光的互动,表现思妇内心的极度痛苦。(2)、在《将进酒》中,诗人以曹植为例,表面上谈喝酒,实际上表达了和曹植一样遭人排挤、有志难展的愤懑之情的句子是:“ , 。”(3)、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 。”(4)、《老子》第六十四章中的“ , ”两句指出不顺应自然规律强为肯定会失败;紧紧把持东西不放反而会失去。(5)、《大学之道》中写道:“ , ”,也就是说在通往“至善”之路上,需心不妄动后方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6)、人们常把军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于《秦风·无衣》中“”和“”两句。(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最后,由梦境拉回现实,以景结情,凄凉黯然之情乍现的一句是“ , , 。”四、语言文字运用(10分)
-
12. 语言文字运用Ⅰ
在过去,文人乃墨客,墨客即文人,墨客文人总相随,文墨一体不分家。中国书画的美学特质决定了书画家必须具备文化修养,文化修养的缺失必然会导致人文精神的颓废,“文”“圣”分家也必然会导致书画家成为庸俗之辈,重技轻文,技巧再____、再精细至多成为一个优秀的书画匠。传统书画一向讲究“诗书画”一体,但在“快餐文化”“娱乐文化”____的“刷屏时代”,许多绘画作品思维单一、文词____、想象力苍白,缺少艺术作品应有的文学性与哲理思辨。中国画的题款中,文学修养尤其是古典文学修养欠缺,画家们大多视“题诗”为畏途。“题画诗”无疑已成为大多数画家的“短板” , 本应成为亮点的东西也就_从他们的书画创作中悄然隐退。即便能勉强诌上几句打油诗或顺口溜,也大多是平仄乱用、不合格律,如此一来,只会消解书画艺术应有的文化内涵和学术“含金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娴熟 甚嚣尘上 鄙薄 不得不 B、娴熟 大行其道 鄙陋 不得不 C、熟悉 大行其道 鄙陋 必须 D、熟悉 甚嚣尘上 鄙薄 必须(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画的题款中,文学修养尤其是古典文学修养的欠缺,画家们大多视“题诗”为畏途,“题画诗”无疑已成为大多数画家的“短板” B、在中国画的题款中,文学修养尤其是古典文学修养欠缺,画家们大多视“题诗”为畏途,“题画诗”无疑已成为大多数画家的“短板” C、中国画的题款中,文学修养尤其是古典文学修养欠缺,使得画家们大多视“题诗”为畏途,“题画诗”无疑已成为大多数画家的“短板” D、在中国画的题款中,文学修养尤其是古典文学修养的欠缺, 使得画家们大多视“题诗”为畏途,“题画诗”无疑已成为大多数画家的“短板”13. 所有成功人士都要穿衣吃饭,我不是成功人士,所以,我不必穿衣吃饭。以下哪个选项所犯逻辑错误与题干最为类似?( )A、小王是大学生,小王不讲卫生,所以,大学生不讲卫生 B、法官是懂法律的,他不是法官,所以,他不是懂法律的 C、武汉的风景名胜不是一天能够游览完的,黄鹤楼是武汉的风景名胜,所以黄鹤楼不是一天内能够游览完的 D、英雄是难过美人关的,我是难过美人关的,所以,我是英雄14.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大众阅读折射了社会的变迁。1949年至2019年,中国人的读书生活不断变换着“场景”和“主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大批文学作品问世,讴歌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改革开放后,受时代大潮感召,我国文坛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如《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无不成为当年甚至连续几年的畅销书籍。2000年以后,读者的阅读内容从娱乐类书籍逐渐转化为知识类书籍,阅读目的已经①。5G时代来临,为全民阅读带来了新机遇——戴上虚拟增强现实设备,读者马上“置身”于中国历史的影像现场;翻开一本秦兵马俑画册,屏幕上立即展示出各种秦俑立体造型……“传播+阅读+沉浸式”的智能化出版将为人们提供更美好的阅读体验。70年,中国人的阅读从“有没有”升级到“好不好”,不仅阅读书目走在百花齐放的路上,② , 衍生出“阅读+××”的形态,让生活更加多彩。
五、写作(60分)
-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子夏说:“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意思是说在大的道德节操上不能逾越界限,在小节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尚书》中则说:“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意为不注意小节方面的修养,到头来会伤及大的道德节操。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