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0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兴趣活动中,同学们分别用不同的乐器演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同学们能分辨出不同的乐器演奏声是根据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速度2. 爱观察的小明发现,炎热的夏天,人们常穿着颜色浅的衣服,而寒冷的冬天,却穿着颜色深的衣服。思考后他提出:物体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3. 夏天的清晨,室外草叶上常出现露珠。露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液化 C、升华 D、凝华4. 如图所示,学校音乐节古琴爱好者正在演奏名曲《高山流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B、琴声响度越大,它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C、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琴弦,发出琴声的响度不同 D、优美动听的古琴声一定不会成为噪声5.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6. 下列日常生活中采取的措施,为了减缓蒸发的是( )A、
刚洗过的锅上有水珠,用火烤一烤 B、
将湿手帕晾在通风处 C、
扫开篮球场上的积水 D、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7.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A、曲高和寡 B、语无伦次 C、震耳欲聋 D、莺声燕语8. 小明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制霜的方法:图甲,把冰块放在装有适量食盐的易拉罐中;图乙,将一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在金属勺子上。过一会儿就看到易拉罐外壁和勺子表面都出现了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中,霜的形成经历的物态变化不同 B、图甲的方法制霜是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 C、制霜的过程中,冰吸热,干冰放热 D、勺子下方出现的“白气”是二氧化碳9. 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1,噪声监测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图-2,冬天,冰冻的衣服在寒冷的室外变干,该过程中冰吸热直接升华成水蒸气 C、图-3,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是由于灯丝在高温下熔化后凝固在灯管内壁 D、图-4,超声波清洗仪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来清洗眼镜10. 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成功举行。小明一家人从在电视机前观看亚运会开幕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播放节目的电视机不是光源 B、画面传播到眼睛的速度约为 C、电视遥控器利用紫外线来控制电视机 D、电视画面丰富多彩的色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二、填空与作图题(共7小题,计26分)
-
11. 物理学家的每次重大发现,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英国物理学家用玻璃三棱镜将白色的太阳光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从此揭开了颜色之谜,这种现象叫。12. 炎热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冰块,在冰块四周出现的“白气”是由(选填“冰”或“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吃冰块降温是利用冰(填物态变化名称)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们在窗外鸟儿的鸣叫声中醒来,听到鸟儿的鸣叫声就知道已经是清晨了,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上夜班的妈妈为了更好地休息,将窗玻璃关闭,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寒冷冬天的清晨,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冰花”形成在窗玻璃的(选填“内侧”或“外侧”)。14.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饺子在水里煮不会焦,而在油里炸会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不同;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利用了干冰(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吸热;冬天贮藏菜的地窖中放一桶水是利用水的(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使菜的温度不降太多。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瓶装液化气在常温下是通过的方法发生液化的。15. 《墨经》有小孔成像的记录,小孔成像是光沿形成的。图是做小孔成像实验的情景,点燃的蜡烛(选填“是”或“不是”)光源;由图可知,小孔成像成的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若只将右侧蜡烛靠近小孔,光屏上成的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 研学活动中,小明跟随地质队探索自然的奥秘。看到红色的花朵,是因为花朵(选填“反射”或“吸收”)红光。地质队员携带的探测仪可通过(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从而在夜间判断是否有动物靠近营地。小明看到自己在地面上的影子渐渐变长时,此时属于(选填“上午”或“下午”);休息时,小明利用使用后的玻璃瓶制作了一个“水琴”,如图所示,在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嘴依次贴着各个瓶口吹气,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是(选填序号)17. “井底之蛙”是我们很熟悉的成语。如图,点表示青蛙,请通过画图说明“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的原理。(温馨提示:图中为枯井,必须标出光的传播方向)18. 如图所示的图丙所示为某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请在图丁的坐标图中画出一种声音的波形图,要求该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不变,响度变为图丙所示声音的一半。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计26分)
-
19. 如图,实验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的性质制成的,温度计的示数为℃。20. 如图,在“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敲响右边音叉时,通过观察与右边频率相同的左边的音叉接触的乒乓球来判断左边的音叉是否发声。由实验现象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21. 如图,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时,听到声音的大小不同,说明响度与发声体的有关;若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用等大的力拨动时,听到声音的音调(选填“升高”或“降低”)。22. 实验小组在探究“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先进行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验证猜想,同学们找来不同琴弦,规格如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铜 60 0.76 B 铜 60 1.02 C 铜 80 0.76 D 尼龙 80 (1)、为了完成实验探究,同学们还应选择一个可显示(选填“振幅”或“频率”)大小的仪器。(2)、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为的两组琴弦进行实验探究。(3)、选择A、C的两组琴弦研究后发现,A琴弦发出的音调更高,说明在相同时,琴弦的长度越(选填“大”或“小”),发出的音调越高。(4)、为验证猜想三,表格中琴弦D的横截面积应该是。(5)、你觉得琴弦音调高低还与琴弦的有关。23. 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选填“A”、“B”或“C”);(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的是____(选填序号);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物质中 C、通过水给试管加热(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该物质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该物质在段的状态是____(选填序号);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都有可能(5)、实验到某时刻时,烧杯口上方出现“白气”,“白气”是(选填“水蒸气”或“小水滴”);(6)、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的物质进行实验,绘制出的温度一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24. 小明用图—1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1)、图—1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2)、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图—2中描点并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3)、分析实验数据或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水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沸腾后温度。(4)、小明在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3、—4所示,其中图是水沸腾时的现象。(5)、实验结束时,小明发现撤去酒精灯后,水还能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6)、小明结束实验后,发现同桌实验中的水还没有沸腾,请你给该同学提出一条缩短实验时间的有效措施:(合理即可)。四、综合题(共2小题,计18分)
-
25. 兴趣活动时间,同学们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一些物质中传播的速度如下表(单位:)。
空气(0℃) 331 冰 3230 空气(15℃) 340 铜 3750 煤油(25℃) 1324 铝 5000 水(常温) 1500 铁 5200 (1)、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和有关。(2)、我国科学考察船使用声呐来探测海水的深度,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选填“超”或“次”)声波,科考队员为什么听不见声呐发出的声音?(3)、同学们在足够长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敲击声,这是为什么?26. 秋高气爽,学校秋季运动会正火热进行中。(1)、现场同学为比赛中的运动员高声呐喊,“加油”声对运动员来说(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2)、百米赛跑中运动员在发令枪声中快速奔跑,此时终点计时员应听到发令枪声还是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为什么?(3)、比赛结束,流着汗水的运动员在秋风吹过时感觉到身体发冷,这是为什么?(4)、休闲时刻,三五成群的同学们坐在操场边面对面畅谈比赛中的趣事。若月球上,同学们能否面对面畅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