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卷】第三单元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章末检测—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03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 B、吸收空气中的氧 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把化学能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 2. 人们常常要在鱼缸里放养适量的水草,主要目的是(   )
    A、对鱼起美化衬托作用 B、为鱼提供充足的氧气 C、为鱼提供充足的饵料 D、清洁净化水
  • 3. 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作物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不是直接利用光合作用来提高产量的是( )
    A、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B、合理密植 C、适时松土、及时排涝 D、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 4. 绿色植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源于绿色植物能进行(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输导作用
  • 5. 绿色植物通过____作用和____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氧循环,通过____作用,稳定了水循环。(  )
    A、光合蒸腾呼吸 B、呼吸光合光合 C、光合呼吸蒸腾 D、蒸腾光合呼吸
  • 6. 农业生产中,合理密植能够提高产量,下列有关该措施的原理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可少施肥料,降低成本 B、有利于植物吸收足够的水 C、便于除草、喷洒农药 D、充分接受光照,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 7. 金秋九月,苹果正甜。苹果树合成甜味物质的原料是(  )
    A、二氧化碳和氧气 B、二氧化碳和水 C、氧气和无机盐 D、水和有机物
  • 8. 走在中洲公园林荫的道上,你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从生物学角度看,空气清闲湿润主要是由于(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植物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D、动物的呼吸作用和植物的蒸腾作用
  • 9. 种植多肉植物建议用疏松度和透气性较高的土壤,以保证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时获得充足的(    )
    A、 B、氧气 C、无机盐 D、二氧化碳
  • 10. 水果常以低温冷藏的方式进行长距离运输,主要目的是( )
    A、抑制水果的呼吸作用 B、促进水果有机物的分解 C、降低车内温度 D、增强光合作用
  • 11. 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
    A、白天 B、夜晚 C、全天 D、中午
  • 12. 秦岭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每天能吸收150~400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60~800千克的氧气。由此可知,植物能(  )
    A、制造有机物 B、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C、降低环境温度 D、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 13. 秋收季节,潮湿的稻谷假如没有及时晒干,堆放在一起很容易发热,原因主要是(  )
    A、种子吸收水中的热量 B、光合作用释放热量 C、呼吸作用释放热量 D、蒸腾作用释放热量
  • 14. 下列对呼吸作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呼吸作用只能在有光条件下进行 B、衰老的叶片比幼嫩的叶片呼吸作用强 C、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呼吸作用能维持生物圈碳-氧的相对平衡
  • 15. 玉兰、木棉、紫荆等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长出时,却可以开出满树娇艳的花朵,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是(    )
    A、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 B、树皮光合作用合成再运输到花瓣 C、花瓣直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
  • 16. 生物圈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  )
    A、各种动物 B、绿色植物 C、 D、各种生物
  • 17. “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展现了农作物即将丰收的场景,下列措施中能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是(   )
    A、合理密植 B、缩短光照时间 C、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D、增加氧气浓度
  • 18. 人们往往把生物学知识原理等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下列采取的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   )
    A、果树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 B、在傍晚时移栽南瓜苗是为了提高光合作用 C、白天为大棚蔬菜补充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 D、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阳光提高农作物产量
  • 19. 夏天的中午光合作用不强,其原因是(   )
    A、叶片萎缩 B、叶绿素被破坏 C、气孔关闭 D、叶蒸发水分太多
  • 20. 我国倡导科学储粮,让人民端牢饭碗更有底气。为减少粮食储存时因呼吸作用消耗过多的有机物,应保证粮仓内(    )
    A、高温潮湿 B、高温干燥 C、低温潮湿 D、低温干燥
  • 21.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同学们接触了许多实验,如图为探究植物某种生理活动的实验装置,这种生理活动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运输作用
  • 22. 以下措施有利于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用保鲜膜保鲜肉类 B、用冰箱储存水果蔬菜 C、给板结的土壤松土 D、在地窖里充入二氧化碳
  • 23. 图是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的实验示意图。为保证效果,塑料袋最好为(   )

    A、绿色 B、红色 C、黑色 D、透明
  • 24. 图所示的瓶子内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24小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入瓶中,蜡烛熄灭,其原因是(  )

    A、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B、种子进行蒸腾作用,放出了大量的水蒸气 C、种子进行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气 D、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
  • 25. 下列是四个不同地区的夏季昼夜气温数据,其中对农作物增产最有利的是(   )
    A、日温20℃,夜温15℃ B、日温26℃,夜温5℃ C、昼夜恒温近26℃ D、昼夜恒温近15℃
  • 26. 把一串紫色的葡萄放在透光的塑料袋中并密封,然后放到光下24小时,用注射器抽出袋内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实验说明葡萄的呼吸作用(  )
    A、消耗氧气 B、需要光照 C、产生氧气 D、产生二氧化碳
  • 27. 某同学在探究“种子的呼吸作用”时,将萌发的种子装入某特殊装置内,每隔一段时间测定装置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装置内的氧气含量变化 B、b表示装置内的温度变化 C、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会释放氧气 D、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会释放热量
  • 28. 如图表示植物的两种生理活动过程,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过程I表示光合作用 B、过程II表示呼吸作用 C、过程II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D、过程I和II只在光下进行
  • 29. 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
    A、白天阳光充足,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旺盛,有利于瓜果生长 B、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弱 C、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 D、夜间温度低,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弱,散失的水分少,瓜果鲜
  • 30. 森林公园是天然的氧吧。到此“吸氧”的最佳时间是( )
    A、凌晨 B、早上 C、下午 D、深夜

二、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9分)

  • 31. 如下图所示,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实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内注入清水,并打开阀门,使瓶内气体进入装有石灰水的试管中。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实验现象是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 , 说明了种子萌发时放出了(气体)。
    (2)、科学研究证明,这种气体是种子里的被彻底分解时产生的。
    (3)、上面的实验是种子在进行作用。
  • 32. 某生物学习小组为了探究植物的生理活动,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前,将两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2)、将两装置放在光下4小时后,摘取A、B叶片作脱色处理,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叶片,该实验说明了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3)、实验过程中,甲、乙钟罩内均出现水珠,这是水通过作用散失凝结而成的。
    (4)、若将乙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并改用不透明钟罩,该实验可用于探究()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B、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C、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D、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氧气

三、读图理解题(每空1分,共16分))

  • 33. 甲图是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乙图是植物叶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简图,其中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同时要靠细胞体积的增大。
    (2)、乙图图中叶片由表皮、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3)、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甲图的(填序号),水分向上运输,通过乙图的④散失到大气中。
    (4)、图丙中A和C两种气体也通过乙图的④进出,A为。呼吸作用时,生物体利用C气体,分解 , 释放能量。
    (5)、在农业产上,措施可以提高B的产量。
    (6)、“带走的花儿生命短暂,留下的美丽才是永远”,爱护花草树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你能想出一个更精彩的提示语吗?
  • 34. 下图的曲线表示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产生氧气与消耗氧气的情况(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三个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请分析回答:

    (1)、绿色植物进行的与产生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 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2)、在A点植物进行的与消耗氧气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 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
    (3)、B点为曲线与横轴的交点,该点表示植物消耗和产生氧气的量是
    (4)、C点表示绿色植物产生氧气的量大于消耗氧气的量,说明此时进行的强度大于的强度。

四、资料分析题(每空1分,共15分)

  • 35.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生物学知识在农村将大有用武之地。建造塑料大棚生产有机物农产品可以增收,大樱桃因晶莹剔透,爽甜可口深受大家欢迎,是大棚种植的首选果蔬品种。某校兴趣小组进行了一系列探究实验:图三是大樱桃植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图四为大樱桃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模式图。请根据资料及探究情况回答问题:

    (1)、从图三可以看出,光合作用是从点开始的,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刻是点。图中大樱桃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同的点是点,图中c点之后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主要是由于植物叶片的部分关闭。
    (2)、结合图四,请你为大棚种植户提出一条建议,以增强大樱桃植株的生理过程A,从而提高其产量
  • 36.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被誉为绿色的“能量转器”、天然的“蓄水池”、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据研究表明,林地的降水有65%被林冠截留、蒸发,35%变为地下水,而裸露的地面,约有55%的降水变为地表水流失,40%暂时保留或蒸发,仅有5%渗入土壤。林地涵养水源的能力比裸露地面高7倍。森林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使天空的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1)、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同时将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因此被誉为
    (2)、绿色植物能不断消耗大气中的 , 制造氧气排到大气中,维持生物圈中的平衡,因此被称为自动的。所以我们应积极参加的活动,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3)、树木依靠根尖的成熟区的吸收大量降水,与其根的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根尖的成熟区具有大量的 , 扩大了根的
    (4)、森林能增加大气湿度,是通过作用来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