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界片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17小题,每题3分,共51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我国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CO2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大力推广燃油车 B、露天焚烧垃圾 C、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D、工厂直接排放废气2. “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在申骨上刻文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3. 科学实验要规范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测定溶液pH B、
稀释浓硫酸 C、
加入锌粒 D、
滴加液体
4. 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A、NaCl 氯化钠 食盐 B、CaO 氧化钙 熟石灰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OH 氢氧化钠 火碱5. 下列烧杯中的溶液属于酸溶液的是( )A、B、
C、
D、
6.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气势磅礴,其中有这样一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弯弓射箭的过程是( )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7. 在进行物质分类时,下列各组物质中,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的一组是( )。A、混合物和化合物 B、含氧酸和酸 C、化合物和盐 D、可溶性碱和碱8.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NaCl+AgNO3=AgCl↓+NaNO3 B、CO+CuO=CO2+Cu C、Zn+2HCl=ZnCl2+H2↑ D、2HgO=2Hg+O2↑9. 蓝夹缬是绍兴千年印染工艺,手工打靛制造的染液,需要加入一种盐,提高染色的效果。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CaO) B、氯化钠(NaCl) C、酒精(C2H6O) D、熟石灰(Ca(OH)2)10.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会有“白雾”出现。已知盐酸中含有水分子、氢离子和氯离子。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 下列各选项中,括号内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适量),其中错误的是( )A、硫酸铜中混有氯化钠(AgNO3) B、铜粉中混有铁粉(HCl) C、氧气中混有二氧化碳(NaOH) 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Fe)12. 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A、金属Fe、Zn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B、硫酸、硝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 , 所以电离时只要能产生H+的化合物都是酸 C、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D、有机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 , 所以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也能生成H2O和CO213. 如图所示:甲瓶中盛放的是浓H2SO4 , 乙瓶中放的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若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紫色小花变红色;若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 )A、变红色 B、变蓝色 C、变白色 D、不变色14. 如图是运动员掷铅球时的场景。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重力势能E,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 )A、B、
C、
D、
15. 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呈酸性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16. 如图所示,分别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加入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铁片,再向甲中加入植物油,U形玻璃管内红墨水(开始时两端液面相平),塞上橡皮塞后,放置一段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物油用于隔绝氧气和水 B、甲试管中铁片比乙试管中铁片不易生锈 C、U形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右低左高 D、U形玻璃管两端的液面变左低右高17. 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可能出现的是( )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Cu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Fe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Fe④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Fe、Cu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2分)
-
18. 回答下列与酸有关的问题。(1)、当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瓶子,可以看到瓶口有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2)、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 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到的现象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性,在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20. 实验小组同学分别向下列试剂中滴加自制紫薯汁,现象记录如下:(1)、紫薯汁(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2)、草木灰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21. 2022年11月29日,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点火腾空,冲入云霄,如图所示,三名舫天员带着国人的期望和祝福奔向太空。请回答下列问题。(1)、“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使用常温推进剂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它们储存了能。(2)、中国空间站“天宫”有两对“翅膀”——太阳翼(即电池板),是目前国内卫星展开面积最大、翼展最长的太阳翼;太阳翼能将能转化为能。22. “从生活走进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解释以下生活中的问题:(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能够以(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2)、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在出水文物中,“鎏金龙纹金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或荡然无存。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用“>”表示)(3)、人被蚊虫叮咬后皮肤会红肿痛痒,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人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在被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液体的____(填序号),痛痒便会消失。A、香油 B、浓氢氧化钠溶液 C、纯碱水 D、糖水23.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常用碱的性质后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小科同学用图甲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变化)。
图甲 图乙(1)、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科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色。(2)、依据反应②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化学方程式为。操作/现象/试剂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蒸馏水
白醋
草木灰溶液
滴加2滴紫薯汁
红色
绿色
紫色
红色
绿色
(3)、小科用微观示意图(如图乙)来说明反应③的发生,在反应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是;(4)、为了验证反应④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填序号)。A、Na2CO3 B、HCl C、CuSO4 D、NaCl24. 分析、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1)、用“三”总结化学知识如下: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是:生成沉淀或生成或生成水;
②燃烧的三个条件是有可燃物、氧气(或空气)和 .
(2)、在C+2CuO2Cu+CO2↑与CO+CuOCu+CO2两个反应中,C和CO都是将CuO还原为Cu的物质,故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①上述两个反应中还原剂的化合价变化规律: .
②根据你的规律,判断反应Fe+H2SO4=FeSO4+H2↑中的还原剂是.
三、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8分)
-
25.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试按要求填空:(1)、在点燃酒精喷灯前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2)、观察到的现象是。(3)、装置中导管末端加一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26. 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的化学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请根据下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产生气泡是试管;(填“①”“②”、“③”或“④”);(2)、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实验中观察到试管⑤中物质变蓝色溶液,X可能是。27. 为探究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样品是否变质,几位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的溶质是什么?(提示: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三:。
[实验探究]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⑴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NaOH固体部分变质”。他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⑵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定猜想正确。
⑶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是图中的。
28.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Ɵ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θ2 , 球A、B的质量mA<mB(1)、本实验中通过观察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2)、在探究开始前,将小球A、B同时拉到与竖直方向成相同角度的位置,然后由静止同时释放,观察到它们始终并排摆动且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均(填“相同”或“不相同”),与小球的无关。(3)、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39分)
-
29. 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使作物彻底脱离了土壤环境。不同作物要求不同的营养液配方,如图所示是技术人员按照质量分数配置的含有三种成分的某种营养液。
硝酸铵(NH4NO3)5%
磷酸钠(Na3PO4)10%
硫酸钾(K2SO4)5%
(1)、该营养液中硝酸铵属于____。A、氮肥 B、磷肥 C、钾肥D复合肥(2)、硝酸铵中,氮和氧的原子个数比为。(3)、某同学配制了41千克该营养液,该营养液可以为植物提供多少磷元素?30. 一辆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匀速行驶的货车,行驶时所受的阻力为车总重的0.1倍,货车(含驾驶员)总重为2.5×104N。(1)、求货车空载行驶时所受的阻力大小;(2)、求货车以36km/h的速度空载匀速行驶时,10s内货车牵引力做的功;31. 在立定跳远项目的测试时,受到重力为500牛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3米,用时0.5秒,运动轨迹如图所示。(1)、此过程人的重力做的功为多少焦?(2)、人的重力的平均功率为多少瓦?32. 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蜡烛燃烧会产生CO2和H2O,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如图所示。过一会儿,可观察到的现象有哪些?并说明理由。33. 工业生产常用“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其原料为碳酸钠、石灰乳[由Ca(OH)2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反应流程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模拟图中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操作1”的名称是 , 需要用到下列器材中的(可多选)。(2)、制备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将53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与17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34. 用沉淀法可测定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20克食用碱样品(有少量的杂质氯化钠)。加水完全溶解制成109g溶液,逐次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氯化钙溶液。实验数据如表。实验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溶液的质量/g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反应后沉淀的质量/g
2
4
M
8
9
9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表中数据M的值为。(2)、计算该食用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3)、请画出生成沉淀的量随滴加氯化钙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图(标明恰好反应对应点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