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月考试卷(10月份)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01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 1. 最早用天平研究空气成分,并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拉瓦锡 C、阿夫加德罗 D、门捷耶夫
  • 2.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湿衣晒干 B、钢铁生锈 C、食物腐败 D、蜡烛燃烧
  • 3. 做好垃圾分类,推动城市绿色发展。铝制易拉罐应投放到(   )
    A、 B、 C、 D、
  • 4. 臭氧空洞、酸雨和温室效应是人类所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其中温室效应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加剧,从而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  )造成的.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臭氧 D、一氧化碳
  • 5.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称量氯化钠 B、加热液体 C、滴加试剂 D、倾倒试剂
  • 6. 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表述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液氮汽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B

    酒精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可用作燃料


    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可用作可电光源


    D

    氢气在空气中能够燃烧

    可用于制作氢气球

    A、A B、B C、C D、D
  •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同时产生大量黑烟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 8. 描述下列物质所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不恰当的是(   )
    A、测量液态水的体积(mL) B、称取固体NaCl的质量(g) C、测量铜丝的长度(m) D、取用10个Na+
  • 9.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可做食品填充气防腐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B、为了便于运输把氧气加压成液态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C、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的物质只有二氧化锰一种 D、要使过氧化氢分解放出氧气必须要加入二氧化锰,否则就不能反应
  • 11. 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煤的燃烧
  • 12. 实验室里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比较硬度) B、二氧化碳和氧气(带火星木条) C、蒸馏水和双氧水(加入MnO2) D、蔗糖和食盐(品尝味道)
  • 13.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


    B


    C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从a端进)

    探究MnO2点催化作用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
  • 14. 下列关于微观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微粒之间都有间隔 B、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C、分子都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 15. 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微粒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热胀冷缩

    原子或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B

    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氧气可供人呼吸,一氧化碳有毒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性质不同


    D

    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

    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A、A B、B C、C D、D
  • 16. 根据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g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S2 D、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 17. 在点燃条件下,AB反应生成C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A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保持C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粒子“ C、生成CD的分子个数比为13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18. 如表是人体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成分比较情况由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水分

    吸入气体

    21%

    0.03%

    78%

    较少

    呼出气体

    16%

    4%

    78%

    较多

    A、人通过呼吸能够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 B、人体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了血液 C、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多于氧气 D、人呼出的气体中,水分所占的比例少于二氧化碳
  • 19. 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常温下是无色气体 B、氧化性 C、不易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稍大
  • 20. 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
    A、均匀地变黑 B、放置在焰心部分烧黑最严重 C、放置在内焰部分烧黑最严重 D、放置在外焰部分烧黑最严重
  • 21. 今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象,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团簇中的水分子没有空隙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双氧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 22. 下列方法不能制得氧气的是( )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 23.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可以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气密性 D、火焰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 24.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56 B、56 C、56千克 D、56毫克
  • 25. 取4份等质量的KClO3 , 向其中3份中分别加入少量等质量的KMnO4MnO2Mn , 分别在某温度下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测定产生氧气的质量。然后将剩余固体溶于足量水中,添加过物质的组别中均有相同组成的不溶物。测定结果如表: 

    组别

    加入物质

    KMnO4

    MnO2

    Mn

    产生氧气的质量/g

    0

    m1

    m2

    m3

    不溶物的质量/g

    0

    w1

    w2

    w3

    已知m1>m2>m3 ,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3种物质的加入都有利于KClO3分解制氧气 B、残留不溶物的质量关系为w3<w2<w1 C、KMnO4KClO3分解制氧气效果最好的催化剂 D、不加入其他物质时,KClO3未发生分解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26. 我国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  ,长江下游酸雨发生频繁,主要是与大气中  含量过高有关.城市里的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  .
  • 27. 结合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  ,  ; 
    (2)、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则你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你会用  收集。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选择AD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要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  。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  ,否则会导致  炸裂试管。检验一瓶氧气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前瓶中装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  。 
    (4)、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中发现,在氯酸钾固体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固体并加热,很快就有氧气放出,其原因是:  。常温下实验室可用金属锌粒和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较纯净的氢气,则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 
    (5)、若收集某气体时只能选用E装置,则可推知该气体的性质可能有  、  。
  • 28. 某元素R的结构示意图为: 
    (1)、当x=10+y(0<y<9) , 该粒子为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 该粒子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2)、若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是R , 则x=  。
  • 29. 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制取氧气和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 

    (1)、图A:仪器a的名称是  ,给试管预热的操作是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是  。 
    (2)、图C:用此方法收集氧气时,氧气应该从  端进入。 
    (3)、图D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E是硫粉在氧气中燃烧,F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了使各物质与氧气完全反应,应该将燃烧匙  (选填“迅速”或“缓慢”)伸到集气瓶底;实验中,有火焰产生的是  (选填字母编号)。在做F实验时集气瓶炸裂了,原因是: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这说明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的  有关。
  • 30. 某同学研究“影响过氧化氢生成氧气快慢的因素”,查阅资料,猜想如下: 

    【提出猜想】催化剂种类和反应物浓度都会影响过氧化氢生成O2的快慢。 

    【实验操作】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用排水法收集等体积的一瓶氧气,记录收集气体时间。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反应物

    5%过氧化氢溶液100mL

    5%过氧化氢溶液 ____ mL

    3%过氧化氢100mL

    加入固体

    0.5g氯化钠固体

    0.5g二氧化锰

     

    收集气体时间

    165s

    46s

    80s

    (1)、实验中加入过氧化氢的体积为  mL。 
    (2)、实验中加入的固体和用量为  。 
    (3)、【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  。 
    (4)、【反思】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二氧化锰后反应明显加快。小红提出,为了更好的证明二氧化锰和氯化钠是否对过氧化氢生成O2快慢有影响,还应该增加一组对比实验。该实验选用的药品和用量  。 
    (5)、【拓展】若要测定相同时间内所产生氧气体积,如图1装置应选  (填序号) , 测定气体前集气瓶内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没有”)影响。 

     

    (6)、某同学为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用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 ____ (填序号)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A、分别称量反应前后双氧水的质量 B、分别称量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C、记录相同时间天平读数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