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躲在避暑山庄的咸丰帝,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的赔款,却认为外国派人驻北京“最为中国之害”。这说明咸丰皇帝( )A、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图强 B、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C、支持洋务运动抵抗西方侵略 D、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指出:“我们赞助农民平分土地的要求,是为了便于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迅速地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度,并非提倡绝对的平均主义。谁要是提倡绝对的平均主义,那就是错误的。”下面属于“绝对的平均主义”的史实是( )A、陈胜提出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 历史学习中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根据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主题( )
第1课……鸦片战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4.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由材料可知英国进行“决斗”的目的是( )A、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B、英国想和中国公开交易 C、为了割占香港岛 D、为了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5.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从表面上看清政府得到了暂时的稳定,但是溃散的太平军很多转入反满的秘密结社,这些反满势力后来成为同盟会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的队伍。据此可知太平天国运动(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C、为后续革命积蓄力量 D、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6.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这表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A、中国开启了外交的近代化 B、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先进人士开始睁眼看世界7. 如图是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万箱)。其中1839﹣1840年下降的原因是( )A、闭关锁国的限制 B、禁烟运动的开展 C、鸦片战争的冲击 D、通商口岸的开放8. “103天的新政,颁发上谕达100多道。改革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到修理街道等琐事,都涉及了……新政每一项措施都重要,结果究竟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后来连改革者也弄不清了。”材料表明( )A、洋务派的政治经验不足 B、戊戌变法存在策略问题 C、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 D、戊戌变法缺乏群众基础9. 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提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已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的一场自救运动。其中不是洋务派的是( )A、李鸿章 B、奕䜣 C、曹汝霖 D、张之洞10. 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只有进行社会改革,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他们被称为( )A、洋务派 B、顽固派 C、革命派 D、维新派11. 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曾试图武力侵入中国台湾;光绪五年(1879年),日本吞并了清朝藩属国——琉球;光绪十一年(1885年),日本制定出“十年扩军计划”;光绪二十年(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这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一时期( )A、日本正在进行明治维新 B、清朝开始筹建近代海军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日本蓄意发动侵华战争12. “冲击——反应”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以下能够支持“冲击一反应”模式的是( )A、鸦片战争——虎门销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百日维新13. 1915年末,袁世凯决定第二年登基。蔡锷与梁启超宣誓讨袁,一个用枪,一个用笔来捍卫共和。云南、贵州相继宣布独立。袁的两员大将段祺瑞和冯国璋均称病,婉拒就任征讨护国军的统帅。材料表明( )A、复辟帝制不得人心 B、军阀割据争抢地盘 C、维新人士领导讨袁 D、二次革命武装反袁14. 某学校围绕辛亥革命制定研学旅行计划时,选取了广州、南京、武昌、北京为目的地。你认为武昌一地的研学主题应该是( )A、缔造共和 B、浴血共和 C、共和梦碎 D、维护共和15.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11日,孙中山颁布由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从分裂走向统一 B、从屈辱走向独立 C、从封闭走向开放 D、从专制走向民主16.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振兴中国耗尽毕生精力,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孙中山的革命指导思想是( )A、师夷长技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实业救国17.命令
……
(三)工程八营,以占领楚望台军械库为目的。
……
(五)四十二标一营左队进攻汉阳城……
(六)四十二标二营占领汉口大智门、硚口一带。
……
总司令 蒋翊武
与此“命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武昌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护国战争 D、中华民国成立18. 魏根深认为,孙中山在确定国名时使用“民国”一词,而非republic的普通译法“共和国”,极有可能受到当时中国流行的民法、民权、民主等相似新词影响。由此可见,当时( )A、重视民权的思想兴起 B、新文化运动深入人心 C、民众的权利得到保障 D、清朝走向了民主政治19. 如图漫画反映的主题是( )A、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护国战争20. 时间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历史。如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21. 五四运动展开了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其凝聚而成的五四精神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一精神的核心是( )A、艰苦奋斗 B、民主科学 C、爱国主义 D、开拓创新22. 陈独秀认为:“儒教孔道不大破坏,中国一切政治、道德、伦理、社会、风俗、学术、思想,均无有救治之法。”为“救治”中国,陈独秀呼吁( )A、推翻君主专制 B、复兴儒家思想 C、发动国民革命 D、进行思想变革23. 1918年创刊的《美术》(上海)在“本刊启事二”中,要求不用“古典的,艰涩难懂的,偏激的,空泛的,抄袭的”文字,刊物更是多次刊登白话诗文。这得益于新文化运动( )A、批判封建礼教 B、倡导文学革命 C、抨击伦理道德 D、提倡民主科学24. 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由于研究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认识会产生差异。下面是三位人物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认识。以下认识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人物1
人物2
人物3
它不仅是一场爱国运动,而且是“人类解放的一部分”。
这场运动是由知识分子领导工人、学生和民族资产阶级组成的统一战线所策动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它被视为分水岭,将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分开。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抗日救亡运动 D、五四运动二、填空题
-
25. 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26. 1895年,轰动京、沪的公车上事件拉开了运动的序幕;该运动失败后喊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后慷慨就义的是。27. 1922年7月,召开,大会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同时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三、综合题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两广地区发生水灾、旱灾、虫灾,百姓无以为生,纷纷起来反抗。洪秀全利用宗教组织宣传发动民众,响应甚众,于1851年1月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材料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同样是非常深刻的。它同所有失败的农民起义一样,没有远大的战略眼光,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地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太平天国所鼓吹的“同教一家”,使其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列强的实质,最后遭到内外镇压,陷于失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宗教组织”指的是什么组织?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出金田起义的原因有哪些?(2)、材料二是太平天国革命纲领的内容,该纲领的名称是什么?(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体现了怎样的思想?对此你有何看法(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阐述)?(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9.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洋务运动使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中国出现了近代教育、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通讯业等,也出现了拥有近代化装备的海军。尽管李鸿章等支持的初步近代化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是却也逐渐加深了人们对近代世界的了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化的力量在中国日渐增长,他们著书立说、呼吁变法,并开展了一系列的近代化活动。
——摘编自姚传德《中国近代化思潮:以东亚现代化为视角(1840﹣1900)》
材料二:假使我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亲眼看见我们的国家被小小的日本打败了,之后又要割地赔款,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光绪也受了时局的刺激,于是颁布诏书: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材料中提到“拥有近代化装备的海军”,请指出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的舰队。(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3)、据材料指出,光绪进行了怎样的救国努力?指出光绪帝的诏书中有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相比,两者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何不同?30.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摘自《中国近代史纲要》
材料二: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活中国政治上、道路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中“持续了30多年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2)、材料二中“温和的改良”是指什么事件?“革命”是什么事件?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3)、此图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变化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什么内容?(4)、综上所述,你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