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0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 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房屋的木质构件,用到了榫卯技术,起到了固定房屋、抗压、受拉的作用。这说明当时(   )

    A、原始农业已经普遍产生 B、黄河流域文化领先世界 C、原始居民具有生活智慧 D、农业生产工具不断革新
  • 2. 《汉书·食货志》载:“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懂。”这反映出(   )
    A、汉初社会经济凋敝 B、文景之治盛世现象 C、汉武帝时秩序稳定 D、推恩令颁布的原因
  • 3.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表明此项制度(   )
    A、加强了南北经济交流 B、成为入仕的唯一途径 C、扩大了官吏选拔范围 D、选拔官吏仍注重门第
  • 4.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珍藏了一本揆一著的《被贻误的福尔摩沙》(荷兰文原版),经省文物鉴定中心鉴定“福尔摩沙"来自拉丁文的“Formosa",是早期欧洲人对“台湾”的称呼。此书记录了从荷兰人收复台湾的战争过程,从中能查阅到的民族英雄是( )
    A、岳飞 B、郑成功 C、文天祥 D、刘铭传
  • 5. 在当今的节日体系中,有“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和“十一国庆节”等大家十分熟悉的节日。这些节日都源于(   )
    A、社会近代化的实践 B、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 C、社会生活崇洋趋新 D、近代人民的反抗斗争
  • 6. 关于“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毛泽东在中共七大已提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1931年就开始了。”蒋介石晚年回顾:“第一大耻,已经由14年抗战成功而洗雪。”上述说法(   )
    A、具有广泛的海内外共识 B、推动国共两党再度合作 C、肯定了局部抗战的价值 D、赞扬了正面战场的功绩
  • 7. 全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之区别……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这主要是因为(   )
    A、工农民主权利发生变化 B、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 C、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变化 D、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 8.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邓小平的谈话(  )
    A、解决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B、进一步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 9. 下面是我国2001年、2011年和2021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表。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我国(   )

    A、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B、设立了经济特区 C、开辟了经济开放区 D、香港澳门回归了祖国
  • 10. 12世纪起,巴黎的教会学校逐渐发展成巴黎大学;1215年,教皇英诺森三世批准了巴黎大学的条例;12世纪中期,一批从巴黎回国的英国学者聚集于牛津,在王室的支持下,牛津大学成立。这表明(   )
    A、大学得到教会和王室的支持 B、大学的管理实现了完全的自治 C、大学主要培养高等专业人才 D、大学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 11. 下面是1697年一1765年英国小麦出口量统计图。对此图中数据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新航路开辟推动物种传播 B、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D、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 12. 日本先是学习法国,制定了新的《学制》,但因其具有强制的色彩,制约了教育的普及。于是又借鉴美国,改革并推行非强制性的《教育令》,后来又吸收普鲁士教育,努力把它和“东洋道德”融合起来。据此可知,日本改革( )
    A、注重推进国家工业化进程 B、依据国情选择性学习西方 C、推翻了日本封建专制制度 D、侧重在教育方面全面西化
  • 13. 捷克斯洛伐克向俄国祝贺,祝贺它遭受世界大战痛苦磨难之后,在世界上首先打碎专制制度的锁链,消灭了资产阶级并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便建立一种新的、公正的没有奴隶也没有统治者的世界社会主义制度。与“祝贺"相关的事件是(   )
    A、巴黎公社运动 B、二月革命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十月革命
  • 14. 2021年,德国宣布将在2022年全面废除清洁又高效的核能发电,并在2038年前关闭所有煤电厂。另一数据显示,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德国电力市场的近50%,是十年前的近三倍。以上数据表明( )
    A、民众反对使用核能 B、能源利用需考虑环保与安全 C、德国政府一意孤行 D、俄乌战争引发欧洲能源危机
  • 15. 斯大林曾说过,我们现在就要必须制定出一种制度来防止主要大国之间的冲突,致力于建立和平的世界,可以保障所有大小国家之间合作的世界组织。符合这一理念的国际组织的微标是(   )
    A、 B、 C、 D、

二、辨析改错(8分)

  • 16. 文学作品揭示社会风貌,彰显时代特征。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白居易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被称为“诗史"。
    (2)、《三国演义》以官逼民反为主题,刻画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3)、英国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理性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4)、改革开放后,我国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成果丰富。2012年,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火药含硫(磺)、硝(石)的含量相同,是1比1,宋代为1比2,甚至接近1比3。已与后世黑火药中硝占四分之三的配方相近。火药中加入少量辅助性配料,是为了达到易燃、易爆、放毒和制造烟幕等效果。火药是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发展的。

    ——北宋曾公亮、丁度《武经总要》

    材料二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我们不晓得造飞机,造汽车,现在开始能造了。我们现在还没有原子弹。……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55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述火药的主要成分及改进方法。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为什么要搞原子弹以及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重大意义,并说说我们怎样才能实现强国梦?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经济萌芽需要大量黄金,这就是他们航海探索的原动力。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是大航海世界的开端,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西方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在海洋上获得更大利益的同时,开阔了视野,思想观念为之一新,他们体会到:社会的改变并不是权利和利益结构的变化,而是当权者将新的思想观念付诸实践。

    —摘编自余春《改变世界的未来》

    材料二 “时间与空间湮灭了”,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快的汽船只需不到6天就可以轻松横渡大西洋。船用发动机的发明使人们有了全球航行的概念……便利了货物与乘客的跨大陆转运。加利福尼亚的谷物、中国的茶、澳大利亚的谷物和羊毛等都通过横帆船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运输。到20世纪,喷气式飞机的应用,使鲜鱼可以在24小时之内被运到世界上的任何角落。

    ——摘编自林肯·佩恩《藏在地理中的历史学》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航海家探索世界的原动方,并简析其给欧洲人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时间与空间湮灭了”的原因,并简析水陆交通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    近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演变

    (1)、阅读以上材料,请把表格出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2)、根据以上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请以“世界格局演变中的中国身影”为题,写一篇短文。要求史论结合,文字表述清晰,语句通顺流畅,不少于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