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遗址是古人无声的语言,是与我们跨越时空的对话。周口店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该遗址能够告诉我们( )
    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 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会制作彩陶 D、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 2. 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
    A、黄帝地位得到各族公认 B、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民族认同意识正在形成 D、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 3. 如果要考证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下列史料最可信的是( )
    A、北京人遗址的灰烬 B、良渚遗址的玉琮和玉璧 C、河姆渡遗址的稻谷 D、甲骨文有关农业的记载
  • 4. 化石发掘与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那么下面这件山顶洞人的考古发现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

    A、山顶洞人居住在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B、他们过集体生活 C、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已基本相同 D、他们有审美观念山顶洞人的装饰品
  • 5. 远古传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图1、图2的传说共同体现了( )

    A、中国原始农业的兴起 B、先民抗争洪水的历史 C、王位世袭制度的发展 D、民族优秀品质的形成
  • 6. 某遗址于1921年被发现,位于周口店龙骨山上,遗址堆积层厚40多米。小同了解更多关于该遗址的情况,她应该去( )
    A、陕西省 B、云南省 C、浙江省 D、北京市
  • 7. 半坡彩陶“彩陶形制美,画纹亦多殊。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彩陶十分出色,红底黑彩,花纹简练朴素。”这可印证半坡居民( )
    A、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B、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C、手工业水平较为先进 D、初步出现物品交换
  • 8. 阅读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养。“……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据此可知,北京人( )

    ①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②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

    ③懂得人工取火

    ④已经学会原始狩猎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 9. 考古学家在洛阳平原发掘出的二里头遗址,是迄今为止黄河流域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有“华夏第一王都”之称。据此推测,该遗址反映的朝代的建立者是( )
    A、 B、 C、 D、
  • 10. 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殷墟自发掘以来,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 )

    A、司母戊鼎 B、勾践剑 C、铁农具 D、五铢钱
  • 11. 如图所示内容为夏商周时期的大事件,其中填入①处的事件应为( )

    A、炎黄联盟 B、武王伐纣 C、秦灭六国 D、楚汉之争
  • 12. 如表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

    名称

    齐文化博物馆

    晋国博物馆

    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

    省份

    山东

    山西

    北京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13. 2022年6月,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发布:3号坑,8号坑发现的铜尊、铜罍等是中原殷商文化的典型铜器;3号坑,4号坑发现的玉琮来自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3号坑、7号坑、8号坑发现的有领玉璧、玉璋等在华北、华南地区都有发现。这能够佐证( )
    A、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 B、商代青铜铸造技术高超 C、各地区的交往和联系密切 D、中华文明呈现多元一体
  • 14. 遗址遗迹为寻找人类生活的轨迹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下列遗址对研究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出现提供重要证据的是( )
    A、黄帝陵 B、河姆渡干栏式建筑 C、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D、半坡遗址纪念馆
  • 15.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这位思想家是(    )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庄子
  • 16. 白寿彝总主编的《中国通史》中说:“商鞅变法无论是在富国强兵还是在中央集权方面,都最为彻底。”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富国”的是( )
    A、废除井田制 B、奖励耕织 C、确立县制 D、奖励军功
  • 17. 观察如图漫画,它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

    A、学术繁荣,百家争鸣 B、首创县制,派员管理 C、实现统一,创新制度 D、名为推恩,实夺其权
  • 18. 在陕西西安章台出土的秦朝地方官府向朝廷上奏文书时用的封泥(在捆绑简牍的绳端处封上粘土,上盖印章),其中有许多“上郡”“代郡”等郡名和“蓝田”“下邦”等县名。而《秦律》明确规定,地方有事奏请,须采用文书形式。据此可知秦统一全国后( )
    A、诸侯受命管理土地和人民 B、中央与地方组成政治联盟 C、地方政府直接听命于朝廷 D、修筑了贯通全国的道路
  • 19. 在睡虎地秦简《田律》中记载:如果下了及时的雨和谷物抽穗,应即书面报告受雨抽穗顷数,如有旱灾、暴风雨、害虫等灾害损伤了禾稼,也要报告受灾顷数。距离近的县,文书由走得快的人专程递送,距离远的县由驿站传送,在八月底以前传送。材料反映出秦朝(    )
    A、灾害频发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B、政府鼓励农业发展 C、最早确立皇帝制度 D、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 20. 某初一历史社团要举办一期以“秦皇汉武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为主题的小报,可选用的经济方面资料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1. 如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此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A、周武王 B、嬴政 C、陈胜、吴广 D、项羽
  • 22.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
    A、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推行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 D、为汉武帝大一统打下基础
  • 23. 《史记•大宛列传》载:“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其后岁余,骞所遣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这反映了张骞通西域( )
    A、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B、促进了汉与西域各国间的往来 C、使海上丝绸之路得以开通 D、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
  • 24. 西汉时开辟的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给世界留下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下面关于汉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

    ①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最远可到达欧洲

    ②汉朝时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和锡兰

    ③丝绸之路是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④沿着丝绸之路,葡萄、石榴等水果和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入中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 25. 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式圆形房屋,多用木头做柱子;传说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
  • 26. 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标志着 代替禅让制,从此“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 27. 公元前 年,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的疆域最西到达 郡,秦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三、综合题

  • 28. 请联系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图1、2所示实物遗存可以证明当时已经出现了什么?
    (2)、从材料二的文字叙述和材料三的图片中,你看出人类的居住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中图3、图4分别是我国境内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
    (4)、什么因素造成材料三中两所房屋结构的不同?
  • 29.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材料三:商君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罪及无辜。他的这种重刑思想被其后的韩非继承并发展,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刑法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至严刑峻罚、惩办威吓构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给广大人民带来了许多苦难。

    (1)、“孝公”是哪国国君?卫鞅是谁?卫鞅变法始于何时?
    (2)、假如你是生活在商君变法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君的做法?为什么?
    (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三,说明商君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结合材料指出他的这一思想带来什么影响?
    (5)、材料所述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 30.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时代,这一时期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中国历史和其他各国文化有唯一最重要的歧异,那就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的统一全国。随着青铜时代的终止,全国立即展开政治的统一,这种政治上初期的早熟,创一个惊人的记录,在此后千百年间树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传统。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汉武帝执政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

    材料三:随着西汉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算缗,对商人征收的财产税),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树立“中央集权的传统”,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监察制度上进行“首创”的表现。秦朝设立的监察官职又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告缗”的目的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了实现这目的,汉武帝采取的其他措施是什么?
    (4)、综上所述,秦始皇、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具有的共同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