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2-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雨果的这段文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
    A、英国军队火烧美国白宫 B、日本军队攻占南京 C、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 2. 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评选,你认为1839年最有可能评上感动中国的人物是( )
    A、林则徐 B、郑成功 C、关天培 D、陈化成
  • 3. 新加坡因对一名外籍毒贩执行死刑,受到一些西方人士指责。新加坡官方网站回应指责:“我们也不相信,一个曾在19世纪为逼迫中国人接受鸦片而发动两次战争的国家,有任何道德权利在毒品问题上教育亚洲人”。据此判断,新加坡官方网站所怼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 4.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 5. 19世纪70年代,中国边疆形势严峻。西北的新疆大部分地区被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率军占据,俄国还出兵侵占了伊犁。为了加强西北塞防,清政府任命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成功收复新疆。他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曾国藩
  • 6. 清朝道光年代的官员们认为:领事裁判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这实际反映了( )
    A、无为而治的管理 B、维护主权的需要 C、中外势力的联合 D、传统思想的禁铟
  • 7. 如图反映的是瓜分中国的狂潮这一现象,其中提出采用“门户开放”政策的是哪个国家( )

    A、德国 B、美国 C、英国 D、日本
  • 8. 一首描绘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诗中写道:“黄海波涛怒气冲,老将新疆护国门,菜市横刀血溅飞”(注:“菜市”即北京菜市口刑场)该诗中提到的人物有( )

    ①刘铭传

    ②左宗棠

    ③邓世昌

    ④谭嗣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9. 1900 年一名英军上校在日记中记载:“他们在训练上所缺少的东西,却由他们的勇猛来补足了。他们在优势的敌人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敢,不断地使我们相信,中国人并不像我们迄今为止相信的那样,他们很少怯懦,更多的却是爱国心和信念。”该日记描述的是(    )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与洋枪队激战 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10. 洋务运动期间,四川总督丁宝桢在成都创办了四川机器局。该企业一律不用洋人,由中国的技术人员负责生产和技术工作。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促进私营企业的发展 B、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C、增强企业发展自主权 D、革新生产组织形式
  • 11.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句相关的战役是( )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威海卫战役 D、辽东半岛战役
  • 12. 1913年3月20日,袁世凯及其亲信在上海火车站制造宋教仁案,震惊国内外。这一案件( )
    A、说明袁世凯复辟了帝制 B、导致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C、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D、反映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 13.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经协商决定成立临时中央政府,地点在( )
    A、南京 B、广州 C、北京 D、上海
  • 14.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黄花岗起义 C、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
  • 15.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此段材料反映哪个历史事件(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 16.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材料中的“民贼”指的是( )
    A、段祺瑞 B、冯国璋 C、袁世凯 D、曹锯
  • 17.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二千多年前报国无门空悲切的屈原穿越时光到1905年的中国,读到《民报》里的“三民主义”,他最有同感的是(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主主义 D、民生主义
  • 18. 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许多清朝官员,尤其任职府、县级的汉人官吏,直接投奔革命阵营。上述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
    A、武昌起义成功 B、中华民国成立 C、北伐胜利 D、五四运动爆发
  • 19. 辛亥革命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一种时代意识。上述材料表明辛亥革命( )
    A、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B、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根除了国民封建思想 D、实现了民族独立的梦想
  • 20. 一位美国教育家于1919年5月来华,6月他在北京给女儿写信:想想我们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材料说明这场运动( )
    A、以《新青年》作为重要阵地 B、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 C、遭到北洋政府的镇压 D、引发实业救国的热潮
  • 21. 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指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戊戌变法
  • 22.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文指出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上文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意在( )​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新科技,反对旧科技 C、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23. 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的民主革命”进行课题研讨,进一步确认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主要区别是(   )
    A、任务不同 B、对象不同 C、领导阶级不同 D、斗争方式不同
  • 24. 时间轴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历史。如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二、填空题

  • 25. 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年,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 26.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27. 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年,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三、综合题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二: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就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

    ……这些观点是:

    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

    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

    争取英国国王得有一位代表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节北京朝廷

    ﹣﹣均摘自1854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材料一,你认为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没有?简述你的理由。
    (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请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关系。
  • 29. 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请结合下列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四个不能忘却的时间

    材料二 一个争议的历史人物


    图二

    李鸿章因为洋务,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也因为洋务,被天下的世俗功利之人崇拜,而我之所以推崇他,责备他,惋惜他,也是因为洋务……李鸿章出生以来,实为中国与世界发生密切关系的时代,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艰难的时代。

    ——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三 一个悲壮的故事。

    2015年,经过近两个月的水下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在黄海北部海底发现了甲午海战沉船致远舰的悬窗、炮弹等一些重要文物陆续出水重见天日,再现了百年前致远舰的英勇悲壮。

    材料四 一个时代责任。

    一位中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旧中国饱受屈辱,山河破碎,弱国无外交。中国政府和人民任何人都珍惜来之不易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即使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也是铮铮铁骨。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时间轴上①②③处的时间、⑥处战争的影响、⑦处战争名称、⑧处条约名称填写完整。
    (2)、材料二中李鸿章举办“洋务”的口号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想一想,梁启超对李鸿章推崇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冲向敌舰壮烈牺牲的管带是谁?请说出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4)、依据材料四中这位中学生写的作文,思考中华儿女应承担起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是什么。
  • 30. 学习历史要注意归纳与总结,要把握历史事件实质,抓住历史事件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新文明开道】

    材料一:民国早期……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青年谱写赞歌】

    材料二: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缔造希望起点】

    材料三:“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

    ——1964年4月董必武同志题诗

    (1)、材料一中“中国的文艺复兴”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吹响这一历史事件号角的人物是谁?
    (2)、材料二中“学生的爱国行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材料中哪句口号最能反映此次运动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上述两个事件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4)、材料三中的“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这次大会成功召开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