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基础复习专题41 生态系统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29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园中饲养的各种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生态系统中只有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绿色植物再利用2. 生态系统的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下列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荒漠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果园生态系统3.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B、生态系统可大可小,没有一定的空间范围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种类众多,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4. 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以下有关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每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 B、每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 C、每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D、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5. 下列关于如图模型的分析,错误的是( )A、若模型表示食物网,则D可能是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若模型表示物种形成,则A可以是可遗传变异,D可以是生殖隔离 C、若模型表示试管婴儿技术,则C→D过程中包括早期胚胎培养 D、若模型表示核移植技术,则B可能是具有优良性状的供体细胞6. 某地推广了"鱼一桑一鸡(菇)"种养模式,通过塘基栽桑、林下养鸡、林下桑枝栽种黑木耳、桑叶养蚕、蚕沙(蚕粪便)喂鱼及塘泥肥田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林下养鸡可以增加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黑木耳及塘泥中的主要微生物属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 C、该种养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促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D、“桑叶→蚕→蚕沙→鱼”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其中蚕为第二营养级7. 水葫芦(凤眼莲)是一种浮水植物,原产巴西。20世纪30年代,水葫芦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中国,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一定时期内促进了我国畜、禽、渔养殖业的发展,并对水体污染起到了一定的净化作用。后来由于其繁殖速度过快,在多地泛滥成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葫芦作为观赏性植物及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水葫芦作为生产者,其数量越多越好 C、外来入侵物种可能会改变本地生物进化的方向或速度 D、在引入外来物种时一定不能选择繁殖能力强的物种8. 研究小组调查了某地农田中部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捕食者
被捕食者
田鼠
稻螟
蝗虫
水稻
蛇
+
_
_
_
田鼠
_
_
+
+
稻螟
_
_
_
+
蝗虫
_
_
_
+
A、在以上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中,田鼠占有两个营养级 B、水稻属于该农田生态系统的基石,占有的能量最多 C、信息沿着食物链按水稻、蝗虫、田鼠、蛇的顺序传递 D、大量捕杀田鼠可能导致蝗虫泛滥,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9. 南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有关该稻田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水稻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青蛙的摄食量减去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是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C、该生态系统能帮助人们合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部分 D、青蛙在该生态系统中可属于第三营养级10. 环保人员为探究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构建了标号为1、2、3三个水池,有机物浓度3>2>1,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统计了三个样池中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GPP)及呼吸作用散失量(R)与水层深度(Z)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流入水池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同化量和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B、水池长期处于Zeu点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稳定不能维持 C、随着有机物浓度增加,浅水层的GPP变大,深水层的GPP变小, Zeu 变小 D、定期搅动池水会降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GPP)及呼吸作用散失量(R)11. 在月球的强辐射、低重力、高温差的极端环境条件下,我国嫦娥四号生物科普实验载荷内(搭载有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种子,还有酵母菌、果蝇卵以及土壤、水分和空气,果蝇主食为酵母菌,还可以吃植物体及花粉),棉花种子成功萌发,为人类首创。结合题干信息及所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载荷内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则酵母菌属于分解者 B、要维持这个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能量输入 C、该载荷中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能小于10% D、该微型生态系统中的果蝇同化的能量全部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12. 2023年3月,北京大学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围绕国家“双碳”战略需求,建立智库平台,开展气候变化与碳循环、零排负排关键技术等研究。碳抵消额是指通过捐款给可再生能源项目或林场等方法来抵消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生产的温室气体。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海洋中各类生物可以加快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速度 B、沼渣肥田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C、碳元素在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单向传递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的13. 如表所示是2022年5月至9月份贾鲁河某区域某食物链的三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相关数据(单位是1 000 kJ),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营养级
I
II
III
同化量
800
180
b
呼吸消耗量
401
a
15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99
17
7
未利用的能量
120
12
4
A、I的同化量数值是通过研究期间的净光合速率测得的 B、III粪便中的能量属于II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 C、表格中a的数值为64,b的数值为35 D、第II、III营养级的同化量的去向完全一致14. 生物富集是指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水绵对N的大量吸收属于生物富集现象 B、生物富集的元素的循环与碳元素的循环过程相同 C、生物富集的物质在食物链顶端生物的体内浓度较大 D、因为富集到生物体内,所以相关元素的循环不具有全球性15. 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理解,正确的是( )A、输入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能不只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除去农田中的杂草,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体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 D、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为生产者提供能量16. 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④过程只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图中A、B、C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C、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A、B、C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D、图中A、B、C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17. 耕地撂荒是指在可耕地上没有耕作的一种现象。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撂荒耕地中的物质循环发生在群落内部 B、复耕复种会改变该地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 C、复耕复种后,群落内的物种数目会发生改变 D、复耕复种过程中增大物质投入可获得更大产出18.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古诗蕴含着深刻的生物学知识。《诗经·小雅·小宛》中写道:“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己亥杂诗》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经·国风》中写道“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这三句古诗分别蕴含的生态学知识是( )A、寄生、能量流动、行为信息 B、捕食、能量流动、物理信息 C、捕食、物质循环、行为信息 D、竞争、物质循环、物理信息19. 稻蟹共作是以水稻为主体、适量放养蟹的生态种养模式,常使用灯光诱虫杀虫。水稻为蟹提供遮蔽场所和氧气,蟹能摄食害虫、虫卵和杂草,其粪便可作为水稻的肥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养模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B、采用灯光诱虫杀虫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传递 C、硬壳蟹(非蜕壳)摄食软壳蟹(蜕壳)为捕食关系 D、该种养模式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20. 在稻田种植中,使用农药可防虫,短期内提高水稻产量,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发展稻田养鱼,建设“稻-萍–鱼”立体农业,实现“以稻遮阴,保萍越夏,以鱼治虫,以萍养鱼,鱼粪肥田,萍鱼养稻,以萍压草,共存互利”,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立体农业养殖模式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 B、立体农业养殖模式兼顾了生态和经济效益 C、立体农业养殖模式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D、立体农业养殖模式应用群落的垂直结构原理21. 蝙蝠能发出超声波,并感知反回来的回声测出猎物的位置,敏捷地捕捉猎物;有些猎物,如飞蛾,也能感知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而飞离蝙蝠。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既存在于同种生物之内,也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 B、相对于能量的单向流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一定是双向的 C、蝙蝠通过超声波捕食猎物,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D、飞蛾通过超声波飞离蝙蝠,体现信息还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22.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若对诗中描述的动、植物种群进行调查,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使用样方法调查花丛中蝴蝶的种群密度 B、花的颜色、黄莺的鸣叫均属于物理信息 C、依据种群密度能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小路边的开花植物都很容易辨别其个体数目23.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有8条食物链,水蚤属于第三营养级 B、从个体水平分析,鲶鱼个体的同化量最少 C、碳在水蚤与鲶鱼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D、蚊子幼虫与划蝽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轮虫水蚤24.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在不同生物之间以及非生物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传递 B、蝙蝠的“回声定位”和狗外出时的“频频撒尿”分别体现了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 D、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2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都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 C、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低 D、“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体现了物理信息对青蛙个体完成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26. 《诗经》在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体现了很多生态学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邶风·燕燕》中记载了“燕燕于飞,上下其音”,其中声音的信道为空气 B、《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反映了种间竞争关系 C、《邺风·简兮》中的“山有榛,隰有苓”(“隰”指低地)体现了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D、《陈风·泽陂》中记载了“泽彼之陂,有蒲与荷”,其中蒲与荷能净化水质,体现了湿地的生态功能27. 近年来,许多城市大力兴建人工湿地,以助力海绵城市的建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兴建湿地时需考虑对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遵循协调原理 B、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能为湿地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物质和能量 C、种植富集重金属能力强的沉水植物可以净化水质,但收割后无需无害化处理 D、人工湿地的建立充分考虑了物种的多样性,可通过自我调节保持长期稳定28.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的过渡地带称为群落交错区。交错区内单位面积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较之于相邻群落均有所增加,生态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海陆潮间带的群落交错区既有相邻两个群落共有的物种,也有其特有物种 B、森林和草原的交错区内,群落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均比较明显 C、交错区物种繁多、食物网复杂,使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恢复力稳定性 D、交错区能为生物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通常生物多样性较高29. 党的二十大指出,我们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行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和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可以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最能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关键在于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的重建 C、对于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 D、维持生态平衡需要合理适度地利用生态系统30. 玉米蚜虫会危害玉米,但蚜虫体内寄生蜂种类多,可分为初级寄生蜂(将卵产于蚜虫体内,幼虫取食蚜虫组织导致蚜虫死亡)和重寄生蜂(从初级寄生蜂体内获取营养)。为探讨玉米—大蒜间作模式对玉米蚜虫的控害能力,科研人员选取两块面积相当的农田分别进行玉米单作和玉米—大蒜间作,其间水肥管理相同。对两块农田的玉米蚜虫数量及其寄生蜂的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种植方式
玉米蚜虫
数量/头
寄生蜂/头
初级寄生蜂
重寄生蜂
种类数/种
占比/%
种类数/种
占比/%
玉米单作
262
1530
2
68.30
10
31.70
玉米—大蒜间作
87
2422
3
75.10
10
24.90
A、调查农田中玉米蚜虫种群数量采用标记重捕法 B、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大蒜间作可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C、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大蒜间作发生蚜虫灾害的程度较低 D、重寄生蜂与初级寄生蜂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互利共生二、多项选择题
-
31. 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主要是水稻和少量杂草,存在的动物有一些昆虫和一些田螺等,其中田螺以一些就近的水生植物、藻类、土壤腐殖质为食。下列关于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完成了碳循环等物质循环过程 B、田螺能够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被水稻和杂草等植物所利用 C、田螺的生命活动伴随能量的流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D、农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32. 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及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超标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重金属会沿着食物链逐级浓缩积累于食物链顶端,不具有全球性 B、利用植物修复技术来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宜选择外来观赏植物 C、被重金属污染的生态系统经一段时间后能恢复原状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 D、定期收割重金属污染水体中沉水植物的地上部分,有助于净化、修复污染水体33. 甲、乙、丙、丁为某生态系统的4个组成成分,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有一个箭头未标出,物种b和c均捕食a,物种a和b均是物种c的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未标出的箭头是“甲→乙” B、物种b和c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种间竞争 C、物种a、b、c中,种群数量最有增加潜力的是物种a D、物种a和b之间传递的信息类型只有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34. 分析下图模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注:+表示促进或增加,-表示抑制或减少)
A、若x表示种群密度,则②一定为死亡率增大 B、若x表示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则①可代表间种套作 C、若x表示演替过程中丰富度的变化,则①不可能为人类活动 D、若x表示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则①可代表灌溉、施肥、控制病虫害35. 某公园内一条河的河床建有如图所示的人工湿地,在该人工湿地中引入满江红、芦苇、水芹和凤眼蓝等水生植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湿地内的所有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 B、出水口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湿地中的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C、人工湿地受到轻微污染后通过自身的净化作用,仍能够保持原来状态的能力称为抵抗力稳定性 D、在人工湿地的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位置,选择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三、非选择题
-
36. 长沙某乡镇建设生态农业工程,发展粮、桑、渔、畜产业,其生态农业模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流入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该生态系统把池塘、农田、桑园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优化了系统结构,遵循生态工程学原理。(2)、与桑树单种相比,“桑园养鸡”的模式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原因是。(3)、土壤的肥力是种植业的基础,该生态工程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据图说出依据是。(4)、本地某果园使用除草剂清除果园的杂草,同时给果树施用化肥,对环境有一定污染。林业工作者建议在林下种植大豆,请简要说明设计依据:。37.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3为能量流经图2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能量的单位为103kJ。据图回答问题:(1)、若图1表示碳循环,则乙表示 , 图中一共有条食物链,丙中B与D的种间关系是 , ③代表的生理过程为。(2)、若图1中的生产者固定了10000kJ的能量,则图中D理论上最少可获得的能量为kJ。若图2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3)、分析图3中能量关系可知,乙代表第二营养级用于的能量,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级消费者固定的能量。38. 海洋牧场是一种海洋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在特定海域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索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以实现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是海洋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回答下列问题。(1)、海洋牧场改善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使某些经济鱼类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海洋牧场实现了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人工鱼礁投放海底一段时间后,礁体表面会附着大量的藻类等生物。藻类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 , 能有效降低大气中CO2含量,其主要原因是。(3)、在同一片海域中,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和未投放人工鱼礁的区域出现环境差异,从而引起海洋生物呈现镶嵌分布,这体现出海洋生物群落的结构。(4)、研究还发现,浮游动物能排泄出HCO3-等缓冲物质,而浮游动物的分布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区
海带养殖区
牡蛎养殖区
人工鱼礁区
总丰富度(ind/m3)
20.35
20.95
12.11
47.54
综合以上研究区域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更高,原因是。
(5)、研究者还提出了“多营养层次”生态养殖模式,即在水的上层,挂绳养殖海带等藻类;在水的中层,挂笼养殖滤食性贝类或网箱养殖投饵性鱼类;而在底层,则投放了人工鱼礁,并养殖海参等底栖杂食动物。这种养殖模式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39. 习近平总书记观察广西北海时,提出要尊重科学,落实责任,把红树林湿地保护好。红树林地埋管道原位生态养殖系统(图9)是利用潮汐能,涨潮时往海堤内的“纳潮生态混养塘”蓄海水,退潮时用混养塘中的海水驱动红树林地埋管道内养水体的流动,管道鱼类养殖流出的水用于海滩表面自然种群贝类的增殖和育肥青蟹,养禽水体最后放至红树林潮沟内。注:当潮汐水位高于“交换管”时,海水会从交换管进入到养殖场,与养殖场的水体进行交换;“管理窗口”为饲料投喂和养鱼类收获区。
(1)、写出纳潮生态混合养塘中的一条食物链: , 碳在该食物链中以形式流动。(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较,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置有、(写两个)。利用潮汐能还能够实现“养殖塘与海水”的水体交换,其目的有。(3)、从地下管网排出到红树林的水体中富含的有机质可作为的饲料,水体中的N、P等矿质营养经红树充分吸收后,最终输出到海区的养殖废水不会引潮起赤潮。(4)、该生态工程能够比较好地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体现在。40. “恐惧生态学”认为恐惧能影响猎物的取食行为,即使大型肉食动物没有捕杀猎物,它们的叫声、气味也会使猎物不安甚至逃离。莫桑比克内战导致该国某国家公园内植食性动物林羚的天敌—大型肉食动物几近灭绝,使一直生活在密林地带躲避捕食的林羚敢于冒险进入无树的平原地带。(1)、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划分,林羚属于。大型肉食动物的叫声和气味使林羚不安甚至逃离,这一过程涉及的信息类型有 , 这说明信息传递的作用是。(2)、为探究大型肉食动物的消失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生态学家们分别在密林地带和平原地带播放捕食者的叫声,随后测定实验前后林羚与声源间的距离变化,并分析了林羚的食物组成,结果如下:表1
离声源的距离变化(m)
平原
密林
实验组
76.4
73
对照组
-5.1
-7.6
表2
平原
密林
食物中的比例
番荔枝科
0
0.08
沟繁缕科
0.1
0
豆科
0.8
0.25
食物中的可消化的能量(KJ/g)
14.1
12.7
食物中可消化的蛋白质(%)
18
11.5
①该实验中对照组的处理是。由表1可知大型食肉动物能够影响林羚的分布,理由是。
②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其意义是。
莫桑比克内战使林羚的天敌几近灭绝后,国家公园内林羚的生态位(填“发生”或“未发生”)变化。
③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分析林羚从密林迁移到平原的原因有(答出两点)。
(3)、林羚迁入平原地带后,某杂食性动物的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由2∶1调整为5∶1,理论上讲,该生态系统供养的该杂食性动物的数量约为原来的倍(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