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25分) 班级举行“中华文化魅力”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 1. 【读书信

    儿童节那天,爸爸给正读七年级的儿子小文写了一封信。请你阅读这封信,完成任务。

    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小文我儿:

    时光荏苒,眨眼你已经告别童年,成为一名仪表堂堂的小后生了。作为父亲,我有责任在你的成长路上,提几点建议和忠告:

    一 少年当志存高远。一个人只有胸怀江河,才能有更广阔的视野,永远不要低估梦想的力量。所以,去编织一个斑lán□的梦吧。

    二 过去的你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顺风顺水。但这只是生活的一面。对于逆境,你要有心理准备,不惧不(   ),坦然面对。

    三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不论前路多么坎坷,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

    四 知识对于每个人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点zhuì□,而是武器。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谨记!

    五 在生活忙碌之余,要多走进自然。我们会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它的魅力足以荡(   )心灵的尘埃。

    人生路上,父母是你的第一任导师,你必须听从爸爸妈妈的建议。唯有如此,才能让你在成长路上少走弯路。

    新的帆船即将起航,孩子,在最应该努力的年纪,你当乘风破浪,不负青春。命运也定不会负你!

    祝一帆风顺!

                                                                 你的爸爸

                                                      2023年6月1日

    (1)、请你根据拼音在方框内填写汉字,在括号内标注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①斑lán(       )                   ②点zhuì(    )

    ③不惧不(     )                  ④荡(     )

    (2)、读了爸爸的信,小文既感动,又深受启发。爸爸的建议让他联想到了本学期学过的好多诗句,请你和他一起完成。

    ①建议一,关于“立志”:。(杜甫《望岳》)

    ②建议二,关于“逆境”:。(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③建议三,关于“希望”:。(陆游《游山西村》)

    ④建议五,关于“自然”:。(韩愈《晚春》)

    (3)、读了爸爸的第六条建议,小文心情很复杂,准备跟爸爸沟通一下。请你以小文的口吻,跟爸爸说说自己的想法。
  • 2. 【对对联】

    对联知识卡片

    对联概念  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即景即事以简短对偶句写出所感所思的一种文体。

    对联特点  上下联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上联韵脚为仄声(第三、四声),下联韵脚为平声(第一、二声)。

    例如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 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
     

    有同学拟写了描绘富春江风光的上联“风轻一江拂碧水”,请选出作为其下联最恰当的一项(  )

    A、雨歇千鸥伴彩云 B、一轮红日染朝霞   C、雨奇两岸笼烟雾 D、碧波千顷浮翠岛
  • 3. 【传美德】
    (1)、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孝是中华传统美德,古今留下了很多关于孝的故事。请你任写出一个故事名称。
  • 4. 【品佳句】

    这是小梦同学摘抄本上的一段文字。下列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一本好书,犹如滋润心田的甘露,濡养了一颗柔韧舒展的心。读书不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能够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和广度。如果说人生是一场山高水长的旅行,那么阅读就是一场灵魂的修行,让我们建构起一座精神的大厦。

    爱读书的人,灵魂是丰富精彩的。通过读书使他们开启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他们可以和历代大师进行思想的碰撞,他们可以见识更有趣、更酷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们可能会孤独,一个人默默前行 , 但是他们绝不会枯燥乏味

    A、文中加点的三个短语结构一致。 B、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重在强调一本好书对于人生的作用。 C、“读书不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能够拓展我们生命的宽度和广度”这句话的主干是“读书延长长度,拓展宽度和广度。” D、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将“通过”换成“由于”。        
  • 5. 【解密码】

    借助花木来表达情志,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请你探究文人们将“花和人”联系在一起表达情志的文化密码,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驿路梨花”借用了南宋诗人陆游《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中的诗句,歌颂了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B、《一棵小桃树》赞颂了小桃树同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不屈不挠地奋斗定会战胜磨难,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C、《爱莲说》的文体是“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文中抒发了作者对于莲的赞美之情。 D、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由回想十多年前的藤萝花写到赞美眼前的紫藤萝,通过对比感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一人生哲理。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 6. 阅读诗歌,完成各小题。

    钟山即事

    宋 王安石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1)、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钟山春景的“幽”?
    (2)、全诗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 7.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小题。

    [甲]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李盛仙《夏日赏荷》)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可远观而不可玩焉 ( ) ②亭亭净( )

    ③一日,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 ) ④余以为妙绝 ( )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3)、[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 的生活态度;[乙]文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 ”,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 ”。(乙文用原文填空)
    (4)、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 8. 阅读下文,完成各小题。

    父亲的脊梁

    ⑴八岁那年,我患了肾炎,脸发黄,腿发肿,浑身乏力。

    ⑵那天,雨哗哗地下着,我把脸深藏在父亲脊梁上,一只手勾着父亲的脖颈,另一只手吃力地高举着家里仅有的一把破黑伞,左摇右晃,像一面烽烟过后战败的军旗

    ⑶父亲个头不高,身材偏瘦。脚下的雨水漫过了他的膝盖,水面上漂浮着白色的塑料袋、烂菜叶,还有从下水道“咕咕”不断冒出的污浊物。父亲紧紧抓着我的双腿,用力把我的整个身子往上托了托。然后,深一脚浅一脚地加快了步子。不知是父亲太过干瘦,还是原本父亲的脊梁就很坚硬,像铁板一样。

    ⑷到达医院时,父亲脚上只剩一只鞋,光脚的那只脚趾缝间插着几片明晃晃的玻璃碴儿,早被染成了红色。头上、身上湿了个透,也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了。

    ⑸化验、拍片、缴费。父亲一刻也不敢怠慢。安顿我住院没几天,父亲又把二哥背来了,二哥大我6岁,高出我一头半,身体也重不少。二哥患的和我同样的病,住在了同一间病房。病房在三楼,医护办公室及诊疗室都在一层,几乎隔天父亲都要轮番背着我和二哥到楼下,没有电梯,上上下下全靠父亲铁板一样的脊梁,拖着他那条病腿。

    ⑹同屋,从农村来了一家给孩子看病的夫妇,女孩和我年龄相仿。女孩是被她的母亲抱进来的,医生催促着女孩的父亲去缴费,父亲对母亲说,回家借钱去,钱不够,便走了。从此,没见再回来。母女俩抱头痛哭,完后,卷起铺盖也走人了。

    ⑺当时,我就想那女孩的父亲一定是在路上出了意外,只听父亲像是自言自语愤愤地说了句:软骨头。我断定那女孩父亲的脊梁一定是棉花做的,软得连自己的孩子都背不动。

    ⑻医院的病房里经常会传出撕心裂肺的哀嚎,人们都在议论,又死人了。我胆怯地趴在父亲的后背上,惊恐地问:我也会死吗?父亲斩钉截铁地回答:不会。有时,我会发现,父亲进屋前总会扶住墙,挺直了腰杆才进屋。

    ⑼在县医院治疗了大概有三个月的时间,医生宣布:我终于可以出院了。而二哥则需要转到更大更好的医院继续治疗。父亲背起二哥坐火车又去了省城一家大医院,大概小半年才回到家。二哥说,他在那住了高楼,6层。二哥又白又胖,父亲却又黑又瘦。

    ⑽父亲退休前,有天早晨起床,穿衣怎么都穿不上,左胳膊麻木,没有一点知觉。嘴也有点歪,说话不利索,腿脚也不听使唤,一连几天都是如此。到医院一检查,中风。

    ⑾父亲拎着几盒药便回来了。待吃完后,没见父亲再吃过。

    ⑿那时,家里的所有花销全靠父母仅有的几十元工资,又刚盖了房。从此,看到父亲每天天不亮就起来了,手里舞着剑去礼堂广场那活动。可父亲=的身体并未完全恢复。不到一年,父亲的病情再次复发,比之前更严重,走路都得扶着桌椅,自己基本出不了门。那个铁打的父亲忽然不见了。就这样,父亲每天的治疗除了吃药,就是在屋里转圈圈。只有等到礼拜天,我过去把轮椅推出来,父亲坐在上面出门,见了街上的人熟悉或不熟悉的都要打招呼。

    ⒀有天,我把父亲推到我买的新房楼下,爸,上去歇会吧。没想到,他竟然答应了。把父亲搀下轮椅,我扶您!父亲摇摇头,摆摆手,决意自己上。五层,带上一层车库,有六层高。我跟在父亲的身后,父亲双手扶着楼梯栏杆,每上一步台阶都很艰难。在家喝了口水,我和父亲商量着,等冬天取暖时,和妈在这过,暖和。父亲笑着答应了,没承想,父亲第一次来,也成了最后一次。

    ⒁父亲高烧不退,起不来。我和母亲轮流用凉毛巾和碘酒为他擦拭退烧。体温计一会降,一会升。医生上门查看了病情,对我们低声交代,“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

    ⒂我一个人默默躲在角落里,发呆、流泪。如今,我有力气了,能背得动父亲那瘦成皮包骨的身子,可我又不知该把他背向哪里。叩天拜地,如果,能用我三十年或二十年的余生来换回父亲生命的话,那么,我愿意。

    ⒃跪在父亲的病榻前,摇晃着饭不吃,水不喝,眼不睁,话不说,谁都不认识的父亲。“爸,您答应过我,冬天要去我那的,您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啊。”父亲的眼角有泪溢出,眼睛却再没睁开。

    ⒄今后无论我遇到了什么困难,从没退缩过。想想父亲那铁打的脊梁,浑身便充满了力量……

    (选自2017年6月13日《扬州日报》,有删改)

    (1)、依照示例,依次概括体现父亲“铁打的脊梁”这一特质的几件事。
    (2)、根据要求赏析文中的画线句子。

    ①一只手勾着父亲的脖颈,另一只手吃力地高举着家里仅有的一把破黑伞,左摇右晃,像一面烽烟过后战败的军旗。(从修辞的角度)

    ②父亲进屋前总会扶住墙,挺直了腰杆才进屋。(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3)、有人认为第⑹⑺两段是多余的,请说说你的看法并写出理由。
    (4)、请说说第⒄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 9.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百姓开门七事。请阅读有关“茶”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或者属于菜蔬。根据古籍记载,战国时候,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符合南方有嘉木的说法。

    ②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当时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

    ③唐之后,茶饮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是茶文化的第一个高峰。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这些因素都大大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陆羽作《茶经》,推动了茶饮的盛行。而茶之流行,除了交通便捷和社会原因,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

    ④宋代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比例均匀,否则就会导致表面的泡沫不匀。为了达到效果,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茶叶品饮、器物优略,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

    ⑤五代末至明初,中国茶文化迎来了第二个高峰,点茶茶道开始流行,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

    ⑥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茶碗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就成了基本使用青花杯,紫砂壶成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工夫茶的出现,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点。

    【材料二】

    “世界茶叶看中国,中国茶叶看福建”。福建是茶的故乡,有一千年的茶文化历史,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明清时期,开创乌龙制茶工艺。现代福建茶文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创新、发扬光大,福建人对于茶的热爱,真的是拿它当日常粮食在吃一样,喝一杯茶先。制茶讲科学、品茶有文化,构成独特的福建区域人文特征。

    【材料三】

    福建不同茶叶的功效对比表

    茶叶名称

    类型

    功效

    副作用

    武夷山大红袍

    乌龙茶

    提神醒脑,健胃养胃,防辐射,利尿。

    多喝易腹泻、失眠

    武夷山正山小种

    红茶

    提神消疲、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利尿。

    过量饮用易加重上火症状

    安溪铁观音

    乌龙茶

    抗癌症、抗动脉硬化、生津止渴、清热降火。

    多喝易失眠多梦、刺激肠胃

    福鼎白茶

    白茶

    促进血糖平衡、明目、保肝护肝。

    影响铁的吸收,易失眠

    【材料四】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喝茶是家常事,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②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容易让人乱了心性。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能使人心沉下来。

    ③喝茶有助于培养俭朴的品质。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终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事。一杯清茶,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现在每年春节政府举行团拜,也是清茶一杯,呈现出一股廉政清风。

    ④喝茶更能喝出和睦。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可以化解矛盾,增进缘分。在旧中国,常到茶馆“吃讲茶”。“讲”就是评理。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顿时化干戈为玉帛。

    ⑤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和下西洋,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年,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茶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1)、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期的茶叶属于药品或菜蔬,饮用方式比较古朴,添加香料与佐料煮喝。 B、点茶茶道出现于五代末至明初,迎来中国茶文化第二个高峰,茶文学和茶具文化日益繁荣。 C、福建乌龙茶起源于明清时期,茶叶创新增多。其中,工夫茶的出现是明清的茶事重点。 D、茶叶已经成为文化使者,销往世界各地,影响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请根据材料一说说唐代迎来茶文化第一个高峰的原因。
    (3)、福建人爱喝茶,你的邻居李奶奶血糖高、牙齿不好,李爷爷易口干、爱上火,在他们喝茶时给他们一些建议。
    (4)、你所在的小组就人们喜欢茶的原因进行了一次调查,以下是对几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的采访记录。请你根据采访记录和材料四概括出“茶”受欢迎的原因。

    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营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特色,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

    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

    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四、名著阅读

  • 10.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极具神奇色彩和想象力的科幻小说。七年级同学围绕“展示,交流,分享”这一主线,组织了一场阅读分享会,邀请你参加。
    (1)、在人物形象交流环节中,大家纷纷发表看法。

    依依:我觉得尼摩船长是个英雄,①

    睿睿:我觉得尼摩船长是个战士,他坚毅善良,不懈地同侵略行为做斗争,援助那些被压迫的穷苦民众。

    轩轩:我觉得尼摩船长是个学者,②

    浩浩:我觉得尼摩船长有时候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专横霸道,在面临决断的时候总是不顾同伴的劝阻,固执于自己的选择。

    小宇:我也认同这一点,但也是因为他身上有缺点,这个形象才更丰满,更富魅力。

    (2)、有人说:二十世纪的一切努力都不过是把凡尔纳的预言变成现实的过程而已。你能从书中找到已经变成了现实的例子吗?

五、作文(50分)

  • 11. 时光飞逝,七年级的学习生活很快就将结束了。在这一年之间,每个人都经历了快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在此过程中,老师帮助过我们,家长支持过我们,同学安慰过我们,朋友激励过我们。不论,今天我们是否取得满意的成就,都应该对这些帮助过我们的人、这些给我们经验教训的事说声“谢谢”。

    请以“谢谢你(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③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