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单元练习(河南专版)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21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图是一幅7世纪时的画,描绘封臣向领主效忠。图中左边下跪的人最有可能说( )A、“我宣誓像一个人对他的领主所应做的那样,效忠于你,依附于你。” B、“我将保护你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你受到外来攻击时,我将给你提供保护!” C、“我承诺保护你们的教会法特权,法律和正义,以及你们教会的特权。” D、“上帝保佑你成为幸运大骑士,在战斗中为你赐福。”2. 谚语是历史的最好写照。下列描述中,能较好地反映欧洲封建社会封君封臣关系的是( )A、“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B、“条条大路通罗马” C、“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D、“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3. 今天全世界通用的纪年法是公元纪年,和基督教有关,这一说法与传说中的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穆罕默德 B、老子 C、耶稣 D、释迦牟尼4. 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不仅收集、翻译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作品,编写史籍,还直接创办学校(见下表)。据此可知,当时( )
学校类型
开设课程
培养对象
修道院学校、在主教驻节的大教堂兴办的大教堂学校
“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音乐、天文
修士、教士和世俗人家的子弟
A、西欧经济发展促使基督教主动革新 B、欧洲科技文化成就显著 C、基督教对文化传承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D、教育发展促进大学兴起5. 下图是克洛维一生中最英明的决定,这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长远目光。这一决定在法兰克王国和西欧历史上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也为后来克洛维将其统治领土扩张到原罗马帝国高卢南部地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决定是指( )A、建立法兰克王国 B、皈依基督教 C、将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D、设立“什一税"6.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下列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B、封君封臣制度是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 C、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D、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7. 一份公元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思堡恩修道院的一些状况:“在复活节,他们(农奴)还应缴纳两只母羊、两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这份材料表明( )A、节日里领主才收取地租 B、地租包括实物和劳役 C、农奴没有任何人身自由 D、领主和农奴矛盾尖锐8. 小郑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下列图片。他研究的最有可能是( )A、西欧封建城邦 B、西欧封建庄园 C、西欧封建教会 D、西欧封建城市9. 依据中世纪西欧乡村的惯例,侵犯他人权利的人,会在庄园法庭上被起诉。1280年,某庄园法庭提出指控:“领主开垦了一块赤杨林地,并且在那本属于村民的土地上隔离出一块地方,本来村民在那里进行公共放牧的。”从中能够看出( )A、庄园法庭有助于限制领主特权 B、领主可随意没收农民的土地 C、法庭的判决引发暴力的冲突 D、庄园法庭只是维护领主的利益10. “一块土地只有一个主人,而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的依然是农业耕作者,有些是奴隶,有些是农奴,有些则是自由农民……领主从他们的劳动中得利。”这表明当时的庄园( )A、只从事农业生产 B、存在封建剥削 C、内部地位平等 D、劳动成果共享11. 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以下哪些属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①巴黎大学
②哈佛大学
③牛津大学
④博洛尼亚大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2. “城市中,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受到王室、教会的特许状和城市法的保护:13、14世纪,英、法等国的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席国王召集的会议。”材料说明城市居民( )A、政治地位提高 B、生活条件改善 C、社会矛盾缓和 D、法律束缚减弱13.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例如琅城)与中国当时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 )A、商品经济发达 B、规模大 C、规划科学 D、拥有自治权14. 有史学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A、西欧庄园的流行和庄园法庭的出现 B、封君封臣观念出现和王权的加强 C、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15. 牛津大学成立于11世纪晚期。牛津大学以“主为我的明灯”为校训。早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牛津就已经成为一个培养牧师、探讨学问的中心。校园内的圣玛丽教堂已经有近千年历史。材料说明( )A、教皇权力凌驾于国王权力之上 B、中世纪大学脱离教会控制 C、中世纪大学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D、中世纪文化教有受基督教影响16. 《罗马民法大全》中,《法理概要》是罗马法基本特征的反映,《新法典》则是对《查士丁尼法典》的补充,而《法学汇纂》几乎囊括了私法的所有内容。据此可知《罗马民法大全》( )A、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广泛学习其他国家的法典 C、只涉及私法的相关内容 D、是一部较系统完备的法典17. 阿拉伯人和西欧人在研究希腊作品时,都派人专门到拜占庭搜寻古希腊人的书籍,拜占庭是地中海世界古代希腊文化的主要基础。这表明拜占庭帝国( )A、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 B、对教会神学文化绝对控制 C、传承了欧洲的古典文化 D、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18. 西方人认为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东方人却从拜占庭的文化看出希腊罗马文化的身影。位于亚欧交界的拜占庭帝国文明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上述材料认为( )A、拜占庭文化具有兼容东西方文化的特点 B、拜占庭帝国占据着重要的地理位置 C、拜占庭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保存者 D、拜占庭是世界存在时间最长的帝国19. 对于查士丁尼来说,统一法典的编纂与帝国其他方面的政策一样,都是其重新恢复和统一罗马帝国政策的一部分。材料表明查士丁尼编纂法典的目的是( )A、传播帝国的文化传统 B、普及法治意识 C、缓和帝国的阶级矛盾 D、巩固帝国统治20. 拜占庭文明立足于东方希腊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材料体现了拜占庭文化的突出特点是( )A、保守狭隘 B、兼收并蓄 C、影响深远 D、民主先河二、综合题
-
21.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文明产生、交流和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的原始文明。它和其他的所有文明一样,大量借用过去的文
明—如中东文明。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智慧的特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今天我们不难在希腊、小亚细亚、西亚、北非各地寻觅到罗马人留下的神庙、柱廊、浴场、剧院等遗迹……罗马人将文化传播给高卢人、不列颠人以及日耳曼人,“罗马化”使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的各个地区融合成为一体,客观上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发展与强盛。
——摘编自袁波《古罗马文明的发展与传播》
材料三:法兰克王国对欧洲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经济上,它开启了欧洲封建制的大
门;政治上,它奠定了欧洲特色的封君封臣制度……法兰克王国在西欧历史上不仅是一个枢纽,更是影响欧洲文明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摘编自《欧洲中世纪法兰克王国历史地位评析》
(1)、根据材料一,归纳希腊古典文明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化”的军事前提及其对罗马帝国的积极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法兰克王国在欧洲文明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人类文明发展有怎样的认识?22.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欧一个庄园的图解
材料二:13世纪的庄园法庭留下了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反映的西欧农村典型的组织形式的性质是什么?佃户的基本义务是什么?(2)、我们从材料二中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有何不同?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0世纪起,城市重新兴起,成为一定地区的经济与宗教中心。13 世纪,许多西欧城市通过和平或暴力的方式挣脱了领主与教会的束缚。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活跃的社交生活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则为人们自由思考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一些追求知识的市民聚集到一起兴办教育,大学应运而生,而大学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为近代大学提供了经验。
——雷恒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商人自治研究》
材料二:一些比较富裕的城市,就用赎买的办法摆脱领主的统治;有的城市则采取武装斗争的手段;另一些城市则两种办法交替使用,米兰、琅城等都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才取得城市的自治权利。
——摘自《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三:城市的复兴和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西欧文化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活跃的社交生活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则为人们自由思考提供了条件,增加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一些追求知识的市民聚集到一起,兴办教育,大学应运而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回答,琅城市民在取得城市自治权的过程中采用了哪些方式?(3)、材料三中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权利方面?(任写两个方面)24. 人类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法律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
——古代某法典
材料二:罗马人在思想上一个最重要的贡献是,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习俗,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一部简单、保守、代表农业民族的成文法……528年,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组建了一个法律编纂委员会。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别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后来,又陆续编订了3部法典。
(1)、材料一出自古代哪一部古老的法律文献?它属于哪一古代文明的代表性成果?(2)、材料二中公元前450前后制定的“成文法”指的是哪部法律文献?《查士丁尼法典》和“陆续编订了3部法典”统称为什么法律文献?(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上述法典在本质上的共同之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