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综合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21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23小题,共46分)
-
1. 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央人民政府组成表。这说明了( )
项目
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
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人数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6位副主席
3
3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56位委员
29
27
政务院4位副总理
2
2
政务院15位政务委员
6
9
政务院所辖34个委、部(正职)
20
14
A、国共合作下的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组织形式 C、中共联合各方面共同创建新中国 D、新时期民主协商政治取得了实效2.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一书中写道:”经过朝鲜战争的交手,美国不得不对中国的利益有所顾忌。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轰炸机从来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北越,没有别的,它怕引起中国的反应。”这反映了( )A、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B、越南战争中美国军队的战斗力在下降 C、抗美援朝战争后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 D、中国已经取得与美国同等的国际地位3.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文教卫生的基本建设投资达493亿元,超过计划15.3%。工业建设成就颇丰,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704亿元,一批过去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包括制造飞机、汽车、拖拉机、发电设备、冶金设备、重型和精密机器等新的工业部门,在我国建立起来了。这些成就( )A、推动了城市化和经济市场化的发展 B、实行了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是通过缩减文教卫生的投资实现的4. 近现代史上,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分别是( )A、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 B、1898年的戊戌变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 C、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 D、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5. 1958年8月13日的《人民日报》载有”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纪录”等报道。这反映出我国当时( )A、出现严重”左”的错误 B、水稻杂交技术研发成功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D、化肥生产技术极大发展6. 下列模范人物中,曾担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为治理灾害,改变贫穷面貌,与当地干部群众同甘共苦,带病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邓稼先7. 与下面时序结构图中”?”对应的选项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九大8. 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刊登了本省55名厂长、经理联名写给省委、省政府的一封公开信(如图)。这封公开信很快轰动全国。厂长、经理们呼吁”松绑”就是迫切要求( )A、设立经济特区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9. 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了一系列谈话,他指出:”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以上谈话( )A、表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优越 B、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C、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人新阶段 D、揭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幕10.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 )A、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B、自发调节生产流通,使生产与需求达到平衡 C、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11. 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 )A、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B、五四运动爆发100年时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年时12. 从1997年的十五大到2017年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四次补充和调整,但其内容的一脉相承性从根本上反映了( )A、指导思想就是各阶段领导人的思想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 C、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成不变的真理 D、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13. 国家投入巨资对拉萨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等文物古迹进行维修。其中仅在1989-1994年对布达拉宫的维修,就投人资金5 500万元,耗用黄金1 000公斤。这说明了( )A、我国各族人民一律平等 B、我国公民有了宗教信仰的自由 C、国家保护自然旅游资源 D、国家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14. 中葡两国在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写道: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以”中国澳门”的名义单独同各国、各地区及有关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文化关系,并签订有关协定;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财政独立,中央人民政府不向澳门特别行政区征税。据此可知,回归后的澳门( )A、可以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B、可以开展独立的外交活动 C、可以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 D、必须断绝与葡萄牙的一切关系15. 1975年4月7日,《人民日报》第四版的角落里刊登了一篇简短消息《蒋介石死了》。198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要闻版块刊发了《蒋经国昨天病逝》。引发这种报道态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B、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 C、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 D、”九二共识”已经达成,16. 仔细观察下方的思维导图。图中”主题”位置的内容应该为( )1987年
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1992年
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的共识
1993年
海基会和海协会在新加坡举行会谈
1995年
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005年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
2015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会面
A、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实现 B、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 D、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17. 在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上,在中国总理周恩来的讲话稿中,有可能出现的句子是( )A、”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B、”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营垒” C、”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D、”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18.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曾多次表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立场,下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变化情况。总体来看,这种变化反映出( )A、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B、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作用 C、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 D、中美之间的关系实现正常化19. 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映出的新动向是( )A、美国强调中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 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20. 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以下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B、我国政府重视”两弹一星”的研制 C、”两弹一星”研制成功与科学家贡献密切相关 D、科技的进步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21. 下列科技成就诞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东方红一号卫星顺利升空②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③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④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③④②①22. ”中国超级杂交稻第四期目标现场实测结果表明,试验田的实测亩产为937.9千克”“实现百亩连片亩产超千公斤”。这说明我国推广超级高产杂交水稻的重要意义是( )A、发展农业技术 B、确立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先进地位 C、提高粮食质量 D、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劳动效率23.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医药的成功范例……如果死守老祖宗的宝贝、故步自封,中医只能是‘一筐草’,无法变成‘一块宝’。”因此,人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秉持的态度是( )A、否定传统,学习西方 B、取其精华,推陈出新 C、脱离传统,彻底创新 D、全部继承,发扬光大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24分)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图片组
材料二: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材料三:中国农村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农民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人民币134元提高到了1983年的310元和1987年的463元。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的图1和图2共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2)、材料一的图3、图4、图5共同反映了什么事件?这一事件完成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简述这上事件的历史意义。(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运动?(4)、材料三中我国的”农村改革”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概括其历史作用。25. 回顾近代以来,香港走过了曲折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并论述问题。材料一:香港地区被割占示意图
材料二: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香港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
——《邓小平文选》第3卷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制性文件……明确阐述并落实国家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包括”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等重要概念,也订明了在香港特区实行的各项制度,勾画了香港特区的发展蓝图。30年来,基本法和”一国两制”创造了稳定有利的氛围,让香港持续不断地发挥其独特优势,贡献国家,走向世界。
——2020年4月号《紫荆》杂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香港地区被”割占”与哪个国家发动的哪两次侵华战争相关。该国割占香港地区侵犯了中国的哪项主权?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是什么(2)、阅读材料三并从中提炼一个论题或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