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综合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21 类型:复习试卷

一、选择题。(23小题,共46分)

  • 1. ”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官吏把自己居留殖民地的时期看作他们一生永远不会再有的幸福时代。如果在这些年代不置下财产,就会成为笑柄。”这段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西班牙、葡萄牙在拉美经营有方 B、拉美地区物产丰饶 C、拉美人民深受殖民者的残酷剥削 D、殖民官吏贪污受贿
  • 2. 19世纪发生了一系列反对殖民者的斗争。下图所示①处应该补充的历史事件是( )

    A、非洲纳米比亚独立 B、拉丁美洲民族独立 C、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D、印度的民族大起义
  • 3. 改革和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俄国为摆脱落后局面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革命。阅读下面俄国发展进程示意图,“?”处应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是(   )

    A、仿效唐朝制度  建中央集权制 B、结束幕府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 C、废除农奴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 D、摆脱殖民统治  获得民族独立
  • 4. 很多美国历史学者认为,这次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联邦政府从此变得强大起来,美国的农业、工业以及整个国家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1894 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跃居各大国之首,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材料旨在说明南北战争( )
    A、使美国确立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解放了广大的黑人奴隶并消除了种族隔阂 C、为美国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有利条件 D、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最大的障碍
  • 5. 如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后日本人形象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倒幕运动的兴起 C、学习西方的文化 D、殖产兴业的推动
  • 6. 下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时间

    国家

    科学家(工程师)

    主要发明(技术)及意义

    1867年

    瑞典

    诺贝尔

    现代炸药,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1883年

    德国

    戴姆勒

    汽油内燃机,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内的一场变革

    1913年

    美国

    福特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

    A、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相结合 B、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C、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垄断组织 D、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 7. 迫于环境的压力,生物会使它们自己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往往会出现某一群生物可以更适合于某一小环境的变化,使得它们击溃另一群并取而代之。这段话描述的观点出自( )
    A、牛顿 B、法拉第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 8. 下图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数据图,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英]迪恩和科尔《英国经济的增长》

    A、农业的发展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C、城市化进程 D、确立世界殖民统治的地位
  • 9. 下列对表格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观点1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观点2

    欧洲两大军事对抗组织的出现

    观点3

    德国的崛起与欧洲各国的扩军备战

    观点4

    巴尔干危机埋下战争祸根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军事对抗 B、英国与德国矛盾的激化 C、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D、欧洲各国展开扩军备战
  • 10. 1917年7月,俄国政府下令向德军发起进攻,结果俄军损失惨重。同年9月,俄军最高总司令科尔尼洛夫发动反政府叛乱,派兵进逼彼得格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组织下,首都几万名工人武装起来保卫首都并最终瓦解了叛乱军队。材料旨在表述十月革命爆发的( )
    A、背景 B、经过 C、结局 D、影响
  • 11. 《九国公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有力巩固之政府;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公约切实尊重了中国主权 B、列强不承认中国半殖民地地位 C、中国重新被列强共同支配 D、日本从中获得了特殊侵略权益
  • 12. 1919年1月18日,和会在巴黎的凡尔赛宫正式开幕。主要战胜国在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之后,最后拟定了对德和约。1921年11月12日,华盛顿会议开幕,会议的正式议程有两项:一是限制海军军备问题;二是太平洋及远东问题。在这两次会议的基础上,帝国主义重建的国际秩序被称为( )
    A、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三国同盟 D、多极化
  • 13.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 1937 年),苏联建成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化工、电力等部门,修建了几千千米铁路,兴建了钢铁煤炭基地和石油基地。”这段材料反映苏联( )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工农业协调发展 C、国际地位的提高 D、工业化成就突出
  • 14. 1928年到1940年,苏联的钢铁和煤炭的年产量翻了四倍,火车和汽车制造从800辆上升至14.5万辆,造船厂拖拉机厂等极速扩张。代价则是很多人吃的面包比以往少了,黄油的配额也随之减少。材料反映出苏联( )
    A、工业快速发展但是经济比例失调 B、缺乏政府干预,发展速度缓慢 C、解决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 D、缺少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 15. 1920年,美国经济学者乔治·泰勒提出”女性的裙长可以反映经济的兴衰”的裙边理论,就是指经济的繁荣程度和女性的裙摆长度成反比例关系。在经济繁荣时代,裙摆会短;经济一旦衰退,裙摆则会变长。根据这一理论,1930年时美国流行的裙子款式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 16. 日本偷袭珍珠港不仅炸沉了港口的军舰,也几乎摧毁了孤立主义在美国的民众基础,极大地动摇了政治基础,孤立主义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材料旨在说明日本偷袭珍珠港( )
    A、推动了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B、彻底摧毁了美国孤立主义 C、使美国外交政策发生转变 D、标志着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 17. ”我们已经研究并且决定了三个同盟国最后击败共同敌人的军事计划……我们坚定不移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不能再扰乱世界和平……我们决定尽快同我们的盟邦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安全!”这段材料应该出自( )
    A、雅尔塔会议 B、波茨坦会议 C、《联合国家宣言》 D、开罗宣言
  • 18. 一战早期的轰炸机极其简陋,飞机后座上的人从空中朝着地面目标扔炸弹。后来参战各国都研发了专业的重型轰炸机;为了提高轰炸的准确性,到了二战时期,美军装备上了著名的”诺顿瞄准具”,后来还出现了喷气式战机。由此可见( )
    A、科技创新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B、科技发展是战争爆发的根源 C、武器先进是战争胜利的前提 D、战争是新式武器的”孵化器”
  • 19. 区分史实与史论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要求。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1947年,美国出台了杜鲁门主义 B、1947年,美国提出并实施马歇尔计划 C、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冷战是一种非战争非和平的对峙状态
  • 20.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到1996年11月,受理的贸易争端已达62起,而且,在62起贸易争端中,发展中国家作为申诉方的有20起,占32.29%,作为被控方的有24起,占38.7%。到2001年底,世界贸易组织已解决了200 多个案子,并且绝大多数都得到快速、良好的执行。可见,世界贸易组织( )
    A、导致了全球贸易竞争加剧 B、遏制了贸易保护主义蔓延 C、有效维护了全球贸易环境 D、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
  • 21. 英国学者约翰·格里宾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下列图示最能体现约翰·格里宾观点的是( )
    A、 B、 C、 D、
  • 22. 有学者指出,近现代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着各大国的综合国力此起彼伏,塑造、更替着近现代以来英国”鹤立鸡群”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美苏‘两极争霸”和美中欧日俄”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这表明科技革命( )
    A、导致垄断组织的出现 B、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影响国际格局的演变 D、促使两极格局最终解体
  • 23. 信息时代的受众不再是单一的接受、感知信息,依托于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他们可以与信息的创制者产生互动,对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并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观点,而这种能力是普通公民以前所无法具备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信息革命(   )
    A、拓宽了公民利益表达的渠道 B、促进国家治理模式发生巨变 C、使人才跨行业流动成为常态 D、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全球化

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24分)

  • 24. 冷战虽然结束了,但冷战思维一直存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法西斯的消亡导致战时同盟合作的基础瓦解,使得美苏合作的共同利益消失,而美苏在战时同盟掩盖下的矛盾得以暴露,这些矛盾包括其固有的矛盾(如意识形态)以及战后美苏分配利益中的一系列矛盾……加深了双方相互间的怀疑和不信任。

    ——沈志华《冷战五书》

    材料二:1947-1949年两大阵营对峙情况

    项目

    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1947)

    经济

    “马歇尔计划”出台(1947)

    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49)

    军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49)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955)

    地缘政治

    联邦德国成立(1949) 

    民主德国成立(1949)

    材料三: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美苏反目成仇的原因,并说明两国各有什么意图。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冷战的特点,并指出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之间的关联。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以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美苏争霸结束了,但冷战的”硝烟”并没有散去,结合当今世界格局,谈谈你的感想。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并论述问题。

    1918-1920 年

    经过多年战争,苏俄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

    1921年

    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929-1933年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

    1933年

    罗斯福上台,宣布实行新政

    1933年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建立法西斯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6年

    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建立法西斯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主导苏俄新经济政策实行的领导人是谁?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希特勒是依靠什么党派上台的?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阅读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从中提炼一个论题展开论述。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