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第—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小精练(文本内涵分析探究一)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20 类型:复习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 1. 现代文阅读Ⅱ

    文本一:

    豫让行刺

    叶敬之

    赵襄子乘着马车,带着一群随从,浩浩荡荡地出了城门。在阳光的照射下,他的脸上发 出红扑扑的油光。他的身体随着马车的颠簸,左右摇晃着。

           城外不远,矗立着层层叠叠的山岭。山下河道弯曲,河上一座木桥,被垂柳挡住了半边。 开路的随从过了桥,车夫鞭子一甩,催马过桥。谁料,马却“咯噔”一下停住了。马头乱摇乱晃,马蹄也往后倒退,马屁股碰到了后面的车头。

           赵襄子疑虑重重。自从杀了智伯,把智伯的人头做成了饮具之后,他整天疑神疑鬼的;而智伯的臣子豫让刺杀自己未遂,更让他提高了警惕。如今,看到马匹徘徊不前,他又起了 疑心。

           他拍了拍参乘青荓的肩膀,指着桥下说道:“你去看看什么情况。”

           青荓下了马,正了正头上的帽子,扶了扶腰间的佩剑,往桥下走去。

           赵襄子等候着。不知过了多久,青荓没有回来,而桥下也静悄悄的。

    赵襄子不耐烦了,又叫了一个随从过去察看。眼见得那个随从下了桥,忽然听得一声尖 利的叫喊:“主公,不好了!青荓死了!”

    赵襄子脑子“嗡”的一下,急忙下了马,扶着腰间的佩剑,三步并两步走近桥头,拐弯 下桥。

           不用他吩咐,他的随从们也纷纷下马,拔出佩剑,跟着赵襄子下桥。

           刚到桥底,赵襄子吓了一跳,不由得往后退了几步。他没有看见青荓,却看见了他的仇家——豫让!豫让垂着头,握着佩剑,脸上的疤痕绷得紧紧的,使他看上去更加丑陋不堪。

           而豫让的脚下,就躺着青荓。鲜血浸透了青荓的衣服,往河边汩汩流淌。

          赵襄子怒火中烧,他拔出剑来,挥舞着,怒斥豫让道:“我原先以为,你不惜牺牲性命替主子报仇,是个义士,所以放了你。谁料,青荓与你是好友,你连他也杀掉,看来你不是 义士!且吃我一剑!”

    豫让并不举剑,抬起头来,脸上竟有晶莹的泪珠。赵襄子的手抖了一下,剑锋低了下去。 他催促豫让道:“你有什么话赶快说,说了好受死!”

    豫让因为吞了炭火,嗓音嘶哑。他艰难地发出声音来:“青荓发现我,欲放我走,则对 不起主子;欲将我杀了,又对不起老友,所以自裁身亡。”

    豫让说完,扔了佩剑,往地上一跪,抚着青荓尸体,大哭起来。声音微弱如蚊虫之鸣,粗粝似老树之皮,似凄风掠过。在场的人,无不低头垂泪。赵襄子提剑的手,也扑地垂了下 去。

    豫让忽然爬起来,抹了一把眼泪,浑浊的眼光投向赵襄子:“我有一事有劳于君。” 赵襄子目睹刚才的一幕,敌意已然消失,就允诺道:“你说。”

    豫让道:“从今以后,再想刺君,已无可能。何况多年好友,为我而死。只是在主公智 伯坟前的许诺未能兑现。能否请君脱下外衣,让我刺上三剑,以报主公?”

    赵襄子听了,没有言语,把剑交给一个随从,脱下外衣。两个随从上来,接过外衣,各扯一条袖子,来到豫让面前。豫让举剑,跳跃呼喊,连刺三剑,三个洞口,边缘皆染血,赫 然出现在衣上。赵襄子见了,不免心惊。

    豫让停下剑来,拱手施礼,大呼道:“我已报答主公!”

    说罢举剑,剑光一闪,头颅落地,滚了几滚。目光最后瞥一眼赵襄子,嘴唇略动了动: “谢,谢……”

    豫让的尸体依然直立,不知过了多久,才轰然倒地。

    赵襄子为豫让修了一座坟墓。那墓就在河边,桥侧。后人称坟墓为豫让墓,称桥为豫让 桥。河水流淌两千年,粼粼清波,至今倒映着墓和桥。

    河水不枯,墓桥永恒。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1年第5期)

    文本二:

    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们会如何选择呢?从豫让刺杀赵襄子的事迹中可以看出,豫让第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赵襄子感动其贤,释放了他。于豫让而言,赵襄子有救命之恩。但豫让与智伯的君臣之义让他不可能“怀二心”而事赵襄子,更不可能放弃为智伯复仇。智伯的“国士遇之”的恩情与二人之间的君臣之义大于赵襄子的救命之恩,“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因此,豫让最终仍然选择了再次刺杀赵襄子。由此可以看出,当“恩”与“义”发生冲突时,刺客豫让选择了“死名之义”,三击赵襄子衣而后 自杀。

    (摘编自高婕《<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恩义”关系》)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赵襄子的拔剑相向,豫让不躲避不反抗,竟然流下眼泪,说明他对青荓之死深感愧疚,也因失去老友黯然神伤。 B、豫让的复仇之路坎坷,充满艰辛;他三击赵襄子外衣之后的大呼,既是对智伯之灵的告慰,也是对自我心灵的宽慰。 C、豫让自杀后,其直立的尸体过了许久才轰然倒地,这一超现实的手法,表现了豫让心有不满、生命顽强的精神品质。 D、小说的最后一段“河水不枯,墓桥永恒”具有象征意义,它意味着豫让的可贵精神千百年以来世代流传,永不磨灭。
    (2)、关于青荓这一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荓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线索人物的作用。 B、青荓在杀死与放走豫让的两难之中选择自杀,体现了他的忠义精神。 C、青荓形象的塑造主要通过豫让的交代来完成,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 D、青荓许久未归且桥下静悄悄的,反常的现象增添了现场的紧张氛围。
    (3)、豫让为智伯复仇,最终不得不以剑三击赵襄子衣服而后自杀,结合文本一、二,谈谈你对豫让价值追求的理解。
    (4)、“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中的寥寥数语,却在文本一中浓墨重彩,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
  • 2. 现代文阅读Ⅱ

    1950,那个寒冷的冬天

    司汉科

    美军守在老鹰岭无名高地的是陆战一师七团。

    志愿军第九兵团团首长命令机枪连要把刚刚被占领的无名高地夺回来。

    机枪连一直在离美军不到一公里的前沿阵地的雪地里趴着,到了后半夜两点整,随着夜光弹划破天空,淮生和他的战友们像狼一样扑了上去,但由于头一天下了大雪,许多战士被冻伤,冲锋时,有的脚冻得没有知觉,根本跑不动,还有的跑着跑着就倒下了,没能爬起来。

    那个时候淮生是机枪连的连长,作为连长他要把打残的连队组织起来赶紧抢修工事准备继续战斗,他们知道,只要天一亮,美军的飞机就会来轰炸。

    果然,东方天际刚刚泛白,美军的飞机就从太平洋舰队航空母舰上黑压压地飞过来了,直接飞向无名高地。

    美军的炮火无情地覆盖无名高地上的每一寸土地,山头被削平一公尺,阵地已经很难坚守了,淮生一连撤到了半山腰的一片树林里隐藏起来。

    敌机飞走后,他和老兵温克在山上找可以隐藏的地方,树林里面有许多大石头,好像是一个石塘,可以隐蔽在石塘中间的石头缝间。他们还发现一个石洞,石洞很大,很宽,长有十多米,可以当临时伤员包扎所。天寒地冻他们根本无法挖地道,只好把大石头堆到一起,上面盖上树枝、树叶,算是临时掩体。

    淮生知道,他们连处于全兵团位置最南的无名高地,他很清楚自己的使命,这是阻截陆战七团逃出长津湖地区的最后一关,如果这一仗阻击不了敌人,就无险可守,所以就是把部队打光了,也不能让敌人越过无名高地。

    从柳潭里到下碣隅里二十二公里的路程,对陆战一师可以说是“噩梦大撤退”,先头部队用了五十九个小时,最后的部队用了七十二个小时,平均每小时最快行进速度不过二百八十六米。

    陆战七团团长伯格上校想,只要过老鹰岭,他就会带着他的战士一路阳光大道直奔咸兴。

    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陆战七团就开始了向无名高地攻击。七团未受到任何阻击便顺利登上老鹰岭西南三公里处的无名高地。

    但是他们高兴得早了点儿,雪地下的战壕里突然像火山喷发,无数个火舌一齐喷向了他们,志愿军毫不留情地射杀每一个企图攻上阵地的美军。

    陆战七团有的已经上来了,与志愿军战士在战壕里展开厮杀,阵地上一片混乱。淮生他们第七次冲锋后,就记不清后来的仗是怎么打的了,冲锋全凭本能。敌人一次次地冲上来,淮生他们一次次地把敌人打了下去,同样的情景在无名高地反复重现,只是主角总是在不断地变换。最后一次冲锋打退之后,淮生和他的战友们打扫战场,惨烈的场面让大家不忍直视,心灵颤抖。

    高地几乎被美军飞机挥洒成了毕加索的现代油画,白雪变成了白的河,雪河上泼成红色的墨,那是猩红的血,红血与被翻起的泥泞又融进了冒烟的大炮和变形的坦克,在这幅战场的油画框架里,画面充满了累累弹坑,焦黑的泥土和遍地横七竖八的尸体。

    黄昏前,太阳从雪地的林中射过来,很红,红得发毛,让人有血腥的感觉。

    美军又开始轰炸了,之后,美军又开始冲锋了。他的连快被打光了,不是打光,是快被炸光了。

    厮杀是惨烈的,无名高地上的雪与火,火与泥,泥与冰,染成一片雪的海,血的河。

    淮生来到石洞看伤员,看到那么多战士的眼睛中充满了期待,他知道他们的眼睛想要说什么,他愧对他的战士,他什么也没说,他没有心思哀伤。他不知道,如果美军再次进攻,他拿什么来守阵地,他手中能用的兵力已所剩无几。

    这样一支部队能守得住无名高地吗?他知道,夜幕来临能救他一把。只要坚持到天黑,黑夜就是他的主战场,如果坚守到天明,他们盼望的增援部队26军就会出现在山冈上。这是他们唯一没有被打乱的完整建制的军队,是九兵团全部希望。

    就在这时,美军陆战七团又一次发起了进攻。

    伴随着强大的空中打击和陆战七团的无情炮火,他们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只要敌人上来,就别想活着回去。

    老温还有最后一个炸药包,韩德明一条腿不能动,但是也把一束手榴弹绑在了身上,他一面抱着机枪在不停地扫射,一面做好了拉弦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准备。

    淮生带着机枪连剩余的战士不断地轮换着射击地点,陆战七团前进到半山腰被阻挡了,他们不敢贸然前进,七团的火炮开始发挥作用,不断地向山上的志愿军进行打击,淮生他们不能撤,他们成了敌人轰炸的活靶子,仅剩的战士又被炸死一大半。

    敌人停止了炮击,又开始冲锋。

    淮生他们的子弹打光了,淮生想,最后的时刻到了。只要敌人上到了阵地,他们就会拉响身上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他们都把最后的手榴弹绑在了身上,只等着敌人冲上来的那一刻。

    突然,他看见老兵温克跃出了战壕,向无名高地上的敌人冲去,随着他的M1冲锋枪轻快的叫声,敌人纷纷倒下,这是他从敌人尸体上缴获的M1,他使起来得心应手,敌人像秋天里的野麦,随风倒下。

    之后,老温拉响了身上的炸药包,一道电光裂长空,英雄随电光而去,大地震动,空气凝固。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陆战七团纷纷逃下山去,他们再也没敢进攻无名高地。

    (有删改)

    注释  ①本文故事发生于抗美援朝时期的老鹰岭阻击战。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交代志愿军不仅要在恶劣的环境下作战,还要抢修工事,目的是以备不时之需,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B、二十二公里的路程,美军撤退“平均每小时最快行进速度不过二百八十六米”,写出了美军因为胆怯而行动缓慢。 C、“同样的情景在无名高地反复重现,只是主角总是在不断地变换”,暗示出战斗的胶着状态,双方互有胜负。 D、“陆战七团纷纷逃下山去,他们再也没敢进攻无名高地”宣告了敌人的彻底失败,表达了作者对志愿军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在描写战斗情况时,既有对群体作战的场面描写,又有对温克英勇献身的细节描写,点面结合,详略得当,富有感染力。 B、文中多用比喻的修辞,如“淮生和他的战友们像狼一样扑了上去”“树林里面有许多大石头,好像是一个石塘”,形象生动,极具画面感。 C、战斗间隙,对太阳的描写,不仅写出了战斗持续了一整天,而且“让人有血腥的感觉”暗示出侵略者一定会付出血的代价。 D、小说通过对寒冷的天气、简陋的石洞以及敌军的狂轰滥炸这些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了志愿军誓死无畏的高大形象。
    (3)、本文和《百合花》都反映了战争的惨烈,但在写法上有所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红色文学经典作品的重要标志,在于其无与伦比的悲壮美。有人认为,“悲壮美是悲剧美与崇高美的有机结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是如何体现悲壮美的。
  • 3. 现代文阅读I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科学春天的到来,大量的科幻作品涌现,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太好的。这就引起了科幻到底应该是科普性更强还是文学性更强的争论。在时任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先生的主导下,科幻应该姓“科”的观点最终占了上风。那么我们用钱老的观点,即科幻应该是科学家头脑中的幻想来衡量当前大获赞扬的两部科幻影视作品《流浪地球2》和《三体》,显然,它们都更像是姓“科”,这两部作品还包含了未来科技走向大规模工业化的幻想,甚至包含了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哲学思考。

    如乐《流浪地球2》除了“太阳带来的氦闪末日使人类不得不带着地球去流浪”这个设定与科学原理偏离得远了点儿之外,其中大部分太空科技和信息科技的内容都应该是符合基本科学原理的。虽然,未来的技术路线是不是朝着那个方向走,或者说技术和经济可行性是否容许那些方向成为现实并不是十分确定。但是这些技术场景也许就是存在于科学家和工程师头脑中的梦想。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人类为了生存下去选择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故事背景,就成就了一个可以说是基本上姓“科”的科幻电影。

    关于姓“科”的特点,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讨论。那就是科幻作品中的科技内容对未来的科技发展或许真的会有贡献。回头看库布里克导演的经典电影《2001太空漫游》,其在1968年上映时,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飞船还在研制过程中。直到1969年7月20日,人类才第一次真正登上了月球,比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人类登月晚了1年。这是一个很典型的科学幻想走在前面,而人类科技的发展走在后面的例子。因此,识别一个科幻作品是否真的姓“科”,就是看看它其中的科技内容,是不是在多年后真的实现了。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科幻和现实之间的互动。与此类似的,有些科学家的梦想并不违背科学原理,但是目前并没有找到有效的技术实现途径,比如通过基因再造生命,《侏罗纪公园》有涉及。但这仍然可以属于姓“科”的科幻范畴。那些不违反科学原理,但是仍未实现的幻想,正是当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努力的目标。

    回到我们当前面对的中国科幻影视如何发展的问题。我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发展更多的姓“科”的科幻作品。这确实很难,需要更多的姓“科”的科幻文学作品(IP)作为基础。当然,如果创作者有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背景,就再好不过了,就像刘慈欣本身就是一个电脑工程师一样。中国有9000万科技从业人员,我相信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如果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人,可以将其编成故事,那就是科幻的故事。他们可以让这些梦想在故事中,乃至在改编后的科幻影视作品中变为“现实”。

    为了达到吸引观众的效果,目前科幻影视作品中,通常都是写灾难故事。这种故事具有最大的张力,并在这种张力下容易暴露人性的善与恶,产生共情,从而使创作者可以将要表达的观点和思想投射给他们。但是,这类故事讲多了,就难免会雷同。

    好在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科技大发展的阶段,特别是我们很多的科技领域正在从跟踪走向引领,大量新的科技梦想将在未来20-30年内逐渐涌现。这就为中国科幻作品和影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创作温床和超越国外科幻的机会。

    (摘自吴季《中国需要更多姓“科”的科幻作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争论科幻作品是科普性更强还是文学性更强的原因是作品大量涌现且质量参差不齐。 B、当前大获赞扬的两部科幻影视作品《流浪地球2》和《三体》被钱学森先生认为都更像是姓“科”的。 C、科幻作品中有些内容看似不符合现实科技发展,但没有违背科学原理,这样的作品也是姓“科”的。 D、科幻电影大都讲述灾难故事,这是因为其张力大,可以暴露人性,使观众产生共情,将创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投射给观众。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例子具体、有代表性,有数据支撑,语言严谨又不失生动,通俗地介绍了关于中国科幻影视作品的相关内容,是一篇具有知识普及性的科普文。 B、文章作者认为《流浪地球2》虽然有不切合科学实际之处,但其中的太空科技和信息科技内容大部分应该是符合基本科学原理的。 C、文章举了1968年上映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例子,证明了科幻作品中的科技内容能够对未来的科技发展做出贡献。 D、文章作者认为中国的科技从业人员可以将梦想编成科幻故事,在影视作品中实现梦想。
    (3)、下列科幻影视作品符合钱学森先生的观点的一项是(   )
    A、电影《沙丘》中,一个被黄沙填埋的星球中存在大量香料,沙丘中还有怪物,人类族群通过星际旅行展开资源抢夺争斗。 B、电影《降临》讲述了外星飞船降临地球,发出讯号,一名语言学家破解了外星语言之谜,帮助外星文明解决了3000年后要面临的毁灭性打击。 C、电影《重返地球》中,在地球遭遇毁灭,人类移居外星1000年后,一对关系不合的父子因坠机意外回到地球,展开了一场险象环生的徒步穿越。 D、电影《星际穿越》中,地球因环境问题导致了粮食危机,曾是航空航天局的主人公创造四维超正方体,通过黑洞完成了数据传输。
    (4)、根据材料内容,请谈一谈中国科幻影视未来应如何发展。
    (5)、《阿凡达》:2154年,RDA公司通过反物质飞船将前海军陆战队员杰克带到“潘多拉”星球,通过地球人与纳美人的DNA混血将杰克创造成阿凡达,以此图谋取得“潘多拉”星球的资源。请分析电影《阿凡达》是否姓“科”,谈谈你的看法。
  • 4. 现代文阅读I

    陶渊明在他的“自况”文《五柳先生传》中,塑造了一位“爱读书”“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形象。里面有一句引起颇多关注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书方法方式很多,有的人看得“僵”,便对“不求甚解”非议或曲解。其实,在另一首《移居》诗中,陶渊明还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两句,可见他对阅读,是有不同对待的。

    在《管锥编》中,钱钟书专门引用了古人对此两语的释读:仇兆鳌选林云铭《挹奎楼选稿》卷二《<古文析义>序》中,有“陶靖节‘读书不求甚解’,所谓‘甚’者,以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南村》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若不求‘解’,则‘义’之‘析’也何为乎?”仇兆鳌是明末清初学者,他的《杜诗详注》至今是人们倚重的杜甫诗歌注本。他选的这篇文章作者林云铭,是明末学者。钱钟书引号中“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后面,原文还有“后人不明此意,为卤莽者藉口”。这位林云铭,把陶渊明两句话解析到位:“不求甚解”,就是不过分穿凿附会而失去了文章主旨;陶渊明读书当然求“解”,不然在读“奇文”时分析“疑义”干啥?

    钱钟书大致同意林云铭的解说,自然也包括陶渊明要表达的意思。不过他还是借了他人句子来表达自己看法:“窃谓陶(渊明)之‘不求甚解‘如杜甫《漫成》之‘读书难字过’也;陶之‘疑义相与析‘又如杜甫《春日怀李白》之‘重与细论文’也。”以“重与细论文”比附“疑义相与析”,看来这一句的理解,大致清楚。对于杜甫“读书难字过”,人们的解释也颇有不同。字面意思,即书中难识读的字,任其过去,钱钟书以此比附“不求甚解”,显然是一样看法。可有人认为杜甫强调“无一字无来历”,怎么可以如此读书?应该作:经眼之字,难以轻易放过云云,这是往好处解说的一般读书态度。

    接着前面征引的两句杜甫诗,钱钟书再引一西方学者的话:“培根论读书云:‘书有只可染指者,有宜囫囵吞者,亦有须咀嚼而消纳者’;即谓有不必求甚解者,有须细析者。”英国学者培根论读书的篇章,颇有名气。他认为,有的书略略染指即可,有的书可以粗粗一通翻过,有的书却需要细细阅读,慢慢消化。说得够明白。可钱钟书却认为此说“语较周密,然亦只道着一半”,还说得不够全面。钱钟书的看法:“书之须细析者,亦有不必求甚解之时;以词章论,常只须带草看法,而为义理考据计,又必十目一行。”即使是必须细加考索分析的书,有时也可以“不求甚解”读过。这看你此时的阅读需要。倘若你欲领略其中修辞铸句效果及蕴藏之文气,可以扫眼过去,总括把握,以求文气通畅,品得深致韵味;假若要写作论文,则须细细读来,紧扣其中脉络,一字不可放过。钱钟书总结:“一人之身,读书之阔略不拘与精细不苟,因时因事而异宜焉。”这就周全了。除去前人所谓的书可以“染指”“囫囵吞者”“须咀嚼而消纳者”外,一个人读书或“阔略不拘”,或“精细不苟”,也该因时因事不同而有所差异。体会一下自己的读书过程,钱钟书的补充确实说出了那种特别感受。

    《朱子语类》卷一九有“《论语》要冷看,《孟子》要熟读”。不过,对于朱熹说辞中的一个字,钱钟书认为可探讨:“朱熹虽以“如鸡伏卵”喻熟读,而此节“熟'字颇乖义理,《论语》岂不当“熟读'哉?”朱熹说:《论语》要冷看,《孟子》要熟读。打眼看去,没什么毛病,可细分析,就出现了钱钟书提的问题:难道《论语》不须熟读?这个“熟”字,钱钟书认为在此处“颇乖义理”,逻辑道理上不通。朱熹意思大致还是清楚的,钱钟书给他圆场:““熟”当作“热'字为长,谓快读也,与“冷'字相对。”完全正确,朱熹正是“热读”即“快读”的意思。

    为何“热”与“快”相联系呢?钱钟书再举例:“如陶奭龄《小柴桑喃喃录》卷上论草书云:‘热写冷不识’,‘热’与‘急’每相连属……”陶奭龄是明代文人。他说的这种情况很有趣,一些人写字时极快,笔底飞龙缠绕,等写完后,你问他其中某字,他也不能辨识。过去用毛笔、钢笔时,这种情况多见,是可进笑话书的真事。钱钟书引用此例,是要证“热”在此是“急”的意思。

    还有一个“热慌”的词,钱钟书认为“即今语“急忙'也”。“热”字厘清了,“热读”意思就出来了。可钱钟书还不直说,又用他人说辞:“'热读'略类董说《西游补》第六回所谓“用个带草看法’‘怀素看法’。”《西游补》是明末董说的一部《西游记》续书作品。怀素乃草书大家,运笔行云流水,极是快畅。热读即快读也。证明完毕,回到朱熹《孟子》要“热读”上,钱钟书说:“盖《孟子》词气浩乎沛然,苟十目一行,逐字数墨,便拆碎不成片段,难以领会其文澜之壮阔。”《孟子》文章,条理畅达,气势流贯,读来胸中有浩然之气。正该是“热读”“快读”的作品。

    反之,“‘冷看’则正是二程之‘《论语》逐句看也’”,“冷看”,自然是逐句追究清楚地细细“慢读”。综合全文下来,钱钟书对于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及“疑义相与析”两方面,甚至多方面,算是说清楚了。在笔者,“不求甚解”经过一番“疑义相与析”,与自己有限的阅读经验全然吻合起来。

    (摘编自杨建民《钱钟书谈读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钟书注意到了陶渊明对阅读情形的两种不同表述,在他的《管锥编》中专门引用了古人的相关释读进行阐述。 B、有人主张“不求甚解”即不过分穿凿附会而失去文章主旨,对书中难识读的字无需理会,钱钟书则认为不应轻易放过。 C、无论是“不求甚解”还是“疑义相与析”,都与陶渊明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D、钱钟书对于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及“疑义相与析”有两方面甚至多方面的理解,也包含陶渊明要表达的意思。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仇兆鳌认为“陶靖节‘读书不求甚解’,所谓‘甚’者,以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他对“不求甚解”的理解没有林云铭通透。 B、钱钟书以杜甫《漫成》诗句“读书难字过”对“不求甚解”作类比性阐释,是往坏处解说读书态度,这一点有别于通行的观点。 C、钱钟书对名人培根论读书的观点有所补充,他认为读书之“阔略”与“精细”,应因时因事而定,自信之中又颇有几分自负。 D、钱钟书认为有些书必须细加考索分析,不可用“不求甚解”的方法读,作者结合自己的读书实践,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钱钟书观点的一项是(   )
    A、《诗》《易》《春秋》不可逐句看,《尚书》《论语》可以逐句看。(程颐) B、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张潮) C、人如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黄庭坚) D、为学须是先立大本。其初甚约,中间一节甚广大,到末梢又约。(朱熹)
    (4)、作者的“阅读经验”与钱钟书的哪些观点“全然吻合”?请简要概括。
    (5)、《世说新语》中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这里的“熟读”应如何理解?结合文本内容试作分析。
  • 5.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茂林修竹、曲水流畅、阡陌稻田、古树老宅……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装着一个“田园梦”。因此,在很多

    人奔赴城市寻求机遇的当下,也有不少人“逆流而动”,重回乡村,希望过上“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生活。

    随着脱贫攻坚的如期实现以及乡村振兴的全面展开,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在物质生活上,农村开始向城市看齐。如今的城乡差距,很大程度体现在文化艺术建设上。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文化艺术的作用,让乡村从富起来到美起来,雅起来,增强乡村审美的味、文化品位,满足乡村群众高品质的生活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审美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题中之义。以美学理念为指导,以艺术设计为手段,将美学融入乡村空间设计是提升乡村文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人的气质模样各不相同,村庄也是。艺术介入乡村空间设计,一定要尊重不同村庄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村民需求,选择最合适的艺术语言,坚持“一村一品、一品一韵”、力求让每个村庄、每幢建筑都成为一道艺术风景。

    艺术乡建的作用,不仅在于给乡村“美容”,还在于激活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将其变成乡村发展的资产。在这方面,非遗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诞生于农耕文明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也是乡村特色文化最直接的体现。数据显示,我国73%以上的非遗项目保存在传统乡村、比如版画、剪纸、泥塑等。由于跟现代生活和现代审美脱节,不少非遗面临传承危机。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艺术家、设计师的到来,为非遗产品带来更具现代美感的造型,赋予其贴近现代人生活需求的功能,让不少非遗不但"活”了起来,也“火”了起来。借助非遗资源,很多乡村的内生动力被激发出来,找到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全国各地已设立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设立在脱贫县。这些非遗工坊,在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艺术乡建在非遗领域的实践,打通了乡村文化精神体系与乡村文化产业体系的壁垒,既为乡村非遗传承探索出新的路径,也通过调动乡村群众参与非遗产品的设计、生产,唤醒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审美意识。

    村民是乡村的主体。艺术乡建的落脚点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最终目的是增强村民的文化自觉,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打造一支生机勃发的乡土人才生力军,激发乡村发展的内在活力。在这方面,浙江省宁海县葛家村提供了示范样本。在葛家付,艺术乡建的行劝者们,对养花、酿酒、劈竹、砌石等被村民忽视的技艺进行重新设计,并结合村民各自的需求和条件,对他们进行技艺培训。依靠重新设计的技艺,开过缝衣店的村民袁小仙成为“粉小仙手工艺馆”的布艺艺术家;会挖竹笋的村民葛国青现在是竹艺艺术家;泥瓦匠葛万成功将自家小院改造成仙绒美术馆并当上馆长。经过艺术家与村民们的其同努力,往日那些村民眼中一文不值的在地资源被一一发现,乡土文化体系逐渐得以形塑。村民们不仅收获了个人潜能创造的红利,而且重新认识了乡村,认识了自己 , 文化自信得到明显增强。

    (摘编自刘琪《艺术乡建:唤醒沉睡的乡村之美》)

    材料二:

    小山村变成“大画布”,深山里建起艺术院落……“艺术”与“乡建”双向奔赴、无缝衔接,成为乡村振兴路途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艺术乡建是对文脉的延续,也是对乡土文化的深耕,是地域美学的艺术转化,也是文艺人民性的内涵呈现。

    从本质上说,艺术乡建的过程,是文艺为民的过程,是生活环境美化的过程,也是乡村居民精神力量凝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乡村文化节庆活为蓬勃开展,美术馆、剧场、民间文艺展示馆等乡村艺术场所有序兴建,大量美术、创意设计等艺术元素应用于乡村规划建设,很多文艺演出队伍为基层群众带去欢声笑语,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由此得到满足。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栽体,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委组成部分。乡土文化的创断传承,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艺术乡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当代乡土文化的重断发现、挖掘与整理。

    人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就个体而言,乡村振兴的目的是让农村人过上幸福生活。作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艺术不应是深藏于展馆的阳春白雪,也不应是独乐于书斋的文人雅事,而应是写在乡村大地上的诗、哼在百姓嘴边的歌。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发挥反哺生活、滋养心灵的作用,为一切愿意用辛勤劳心创造美好生活的人搭建起通向美好生活的阶梯。艺术乡建为艺术走向田间、走进农村群众的生活开辟了通峪。当艺术以总体性的姿态、弥漫式的路径深度介入生活,乡村世界波艺术思维所把握和表达,平凡日子里的美、身边小事中的善,就会变得如夜空里的群星般璀璨夺目。

    作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艺术乡建必须以高品质的艺术为基础。尤其是在互联网造成的扁平世界中,艺术欣赏的地城区隔被打破,文化需求高品质、个性化的特点更加明显。这要求我们不论是以艺术推动乡村旅游,还是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都要推出更多优质文艺作品和活动。这就意味着推进文化礼堂、文化广场、乡村戏台、非遗传习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把“送文化”和“种文化”结合起来,以大量充满本土气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和活动、充实和活跃乡村文化空间,增强乡村自身文化造血功能、推动乡村由“外援式”建设向“内生式”发展转变。

    (摘编自胡一峰《艺术乡建:纷靓乡村颜值,擦亮乡土底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园梦”在文中是指远离城市生活压力,在田园中去过隐逸生活的梦想。 B、“逆流而动”中的“流”指的是众多人往中心城市流动并集聚的一种倾向。 C、“活”在文中是指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众见面,获得更多展示机会。 D、“大画布”在文中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山村成为艺术家施展才华的舞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村美起来、雅起来,是比富起来更高的目标追求,必须发挥文化艺术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升乡村的文化品位。 B、艺术乡建指的是在美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艺术设计,力求让每个村庄、每幢建筑都成为一道艺术风景的一种手段。 C、艺术只有深耕乡土文化,转化地域美学,延续乡村文脉,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大家带去欢声笑语。 D、艺术具有反哺生活、滋养心灵的作用,因而能以总体性的姿态、弥漫式的路径介入生活,艺术把握和表达乡村世界。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材料一论据的一项是(   )
    A、河南修武县利用农村的闲置空间,由国际知名设计师设计,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使这些空间成为当地有名的网红打卡地。 B、浙江天台灵溪村,依托非遗资源,打造出集“逛千年古村,练奚家长拳,闹状元游街,吃三尺垂面”为一体的特色乡村度假体验地。 C、安徽合肥三瓜村按照把乡村建设得更加像乡村的理念,修整山地,修复水系,把乡村田野打造成了诗意栖居、宜游宜业的美丽家园。 D、浙江衢州余东村的农民艺术家,“白天扛锄头,晚上提笔头”,坚持创作农民画,村里色彩艳丽的“墙画”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艺术乡建助力乡村振兴有哪些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5)、有人认为:“艺术家对乡村问题的关切,既不能偏离艺术家的创造力,也不能割裂乡村的生产生活。”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此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