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专用】2023~2024学年度八上地理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3-11-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60多度,这就造成了( )
    A、 B、 C、 D、
  • 2. 2020年我国进行了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读“2011年以来中国人口净增长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11~2020年间,我国(  )
    A、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B、2020年人口总量最多 C、人口总量先升后降 D、2016年人口总量最多
    (2)、2016年我国人口净增长数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  )
    A、医疗技术突飞猛进 B、接纳众多海外移民 C、二孩政策全面实施 D、工业产值迅猛增长
    (3)、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从“一孩”到“二孩”再到实施“三孩”政策,政策调整的目的之一是(  )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C、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D、增加居民就业机会
    (4)、我国第7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和西部

    ②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③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

    ④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少数民族人口稳步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 今年暑假,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华北、东北地区多地出现强降雨,黑龙江、吉林部分农田受淹,北京、河北涿州等道路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损毁;西北、西南等地多地出现分散性强降雨,陕西、四川、云南、甘肃、湖北山洪和地质灾害多点散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气象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潮有害也有利,它带来的降雪可以缓解北方夏旱 B、台风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 C、寒潮、台风是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 D、台风能缓解或解除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旱情
    (2)、下列属于地质灾害的的一组是( )
    A、蝗灾、洪涝、干旱、泥石流 B、台风、滑坡、梅雨、寒潮 C、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 D、塌方、寒潮、沙尘暴、洪涝
  • 4. 我国水运文通便利,干流航线大多山西向东入海,其中长江的中下游河段,水流平佛,江阔水深,享有“黄金水道”的盛誉。下图为我国内河航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干流航线大多由西向东入海的原因是(  )
    A、降水西多东少 B、山脉多为东西走向 C、地势西高东低 D、东部人口稠密
    (2)、以下四条河流中,内河航线最长的是(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3)、长江中下游被称为“黄金水道”,原因正确的是(  )
    A、沿岸人口稀少 B、河流水量较小 C、地形平坦,流速缓慢 D、运输货物以黄金为主
  • 5. 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现在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6万千米。京新高速公路(G7)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公路,也是我国“一带一路”标志性工程。结合资料及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G7高速公路沿途有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胡杨金,湖泊蓝、戈壁灰等景观,色彩缤纷。沿途人们的生产活动也由种植业逐渐过渡为畜牧业和绿洲农业,影响以上景观分布及人们生产活动变化的要索,最主要的是(  )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土壤
    (2)、G7高速不仅是一条风景优美的路,更是一条民族团结之路,其穿过我国两大少数民族自治区,该两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简称分别为(  )
    A、内蒙古新 B、内蒙古疆 C、蒙新 D、紫疆
  • 6. 受强冷空气影响,2023年4月下旬,我国北方多地出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和雨雪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出现暴雪甚至大暴雪,积雪深度打破当地4月最深积雪纪录,此时我国海南、广东一带早已进入夏季。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持续的剧烈降温及雨雪天气造成的气象灾害是( )
    A、洪涝 B、台风 C、寒潮 D、干旱
    (2)、预防此次农害的首要工作是( )
    A、全国随时做好降温工作 B、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 C、海上船只及时回港 D、增加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3)、影响我国4月下旬南北方气温差异明显的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 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破解保护与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需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渔光互补”是指在水面上光伏发电、水面下养殖鱼虾,达到养殖和发电并行的模式,实现了“一地两用”,将渔业和光伏发电结合在一起,极大的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图为“渔光互补”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占有量多 B、土地利用类型齐全,难以利用的土地少 C、积极开发新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D、扩大资源进口渠道,彻底解决资源问题
    (2)、“渔光互补”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
    A、提高渔业产量 B、提高土地利用率 C、减少鱼塘蒸发量 D、提高太阳能发电率
    (3)、下列区域最适合发展“渔光互补”模式的是( )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洞庭湖湖区
  • 8. 高铁主要承担客运任务。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里程最长、速度最快、水平最高的高速铁路网。右图是以武汉为中心的局部高速铁路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武汉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 B、 C、 D、
    (2)、图中以武汉为中心的高速铁路分布呈( )
    A、放射状 B、条带状 C、网格状 D、环状
    (3)、推出网络订票、移动支付、在线选座、刷脸进站等服务新举措,主要是促进高铁运营的( )
    A、安全性 B、便捷性 C、经济性 D、稳定性
  • 9. 读“我国局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经过上海的铁路线是( )
    A、 B、 C、 D、
    (2)、下列由青岛港运往海口的农产品,可能性最小的是( )
    A、棉花 B、苹果 C、天然橡胶 D、花生
    (3)、③铁路线自北向南依次经过( )
    A、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 B、干旱地区半湿润地区湿润地区 C、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 D、黄河淮河长江
  • 10. 京杭运河承载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是流动的文化遗产。有骑行爱好者6月初从北京出发,沿京杭大运河骑行,用时半个月到达杭州,并拍摄了一张拱宸桥的照片。图1为京杭大运河略图,图2为拱宸桥景观和信息介绍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淮河是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之一,也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关于淮河,说法错误的是( )
    A、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C、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D、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2)、该骑行者在①路段可看到的主要农业景观是( )
    A、小麦地 B、橡胶园 C、稻田 D、青稞地
    (3)、该骑行者在南下途中,很可能遭遇到的困难是( )
    A、①段-春雨淅沥,路面湿滑 B、②段-寒潮来袭,积雪封路 C、③段-雨林茂密,骑行受阻 D、④段-阴雨连绵,闷热难受
    (4)、关于拱宸桥设计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拱桥高耸—减轻自重 B、设置护桥墩—避免船撞 C、薄墩薄拱—避免地震伤人 D、雕刻避水神兽—便于通航
  • 11. 我国北方地区部分城市缺水严重,一些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以缓解缺水的问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的现象说明(  )
    A、喝水不忘挖井人 B、打水的绳子越来越粗 C、地下水位在逐渐下降 D、人类打井技术越来越高
    (2)、为缓解北方缺水问题,我国目前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  )
    A、西气东输 B、植树造林 C、兴修水库 D、南水北调
  • 12. 我国山河壮美,地形复杂。读“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序号②表示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内蒙古高原
    (2)、关于③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平原多沿河流分布 C、水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 13. 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很多事物,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读下面的汽车牌照图片,完成下列小题。

    四幅汽车牌照属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

    A、 B、 C、 D、
  • 14.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图所示的黄河河道,出现在( )
    A、黄河的上游 B、黄河的中游 C、黄河的下游 D、黄河的河套平原
    (2)、黄河被誉为“母亲河”,下列对母亲河的“奉献”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B、为流经地区提供灌溉水源 C、流经黄土高原,在中下游形成了“地上河”,有利于水土保持 D、上游水能丰富,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

二、综合题

  • 15. 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该界线以北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填“甘蔗”或“甜菜”)A和B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2)、图中甲地区的油料作物是(填“油菜”或“花生”),乙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3)、图中几条铁路干线中,属于京广线的是。(填序号)
    (4)、京广铁路连接了我国沿海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基地。(填工业基地名称)
    (5)、内蒙古的刘帅在包头工作,单位派其坐火车去北京拿材料,然后去上海学习,刘帅应先搭乘线火车到北京,然后乘线(填铁路线名称)火车到达上海。
    (6)、由秦皇岛港运往海口的货物,不可能是(   )
    A、小麦 B、苹果 C、甘蔗 D、煤炭
  •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丰县生产的蜜橘因果肉金黄、肉嫩无渣、浓甜芳香,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蜜橘树喜暖湿,10℃-37℃为其生长的适宜温度,在排水良好的沙质肥沃土壤中生长良好。

    材料二:近年来,南丰县兴起了一种新的蜜橘销售模式——果树认养制。消费者支付一定资金认养果树,果农定时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为认养者展示蜜橘的生长过程,认养的果树不能施农药化肥,只能施有机肥和采用生物灭虫法,果树所产蜜橘快递给认养者。这种新的销售模式为农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材料三:如图为南丰县位置示意图和南丰县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南丰县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从我国温度带的划分看,该县位于带;从四大地理区域看,该县位于地区。
    (2)、果树认养制销售模式的实现得益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互联网产业属于产业,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3)、分析南丰县盛产蜜橘的有利自然条件。
    (4)、试分析果树认养制销售模式对南丰县产生的积极影响。
  • 17. 读中国部分区域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我国最大的平原,以肥沃的黑土著称,它是平原。
    (2)、B是(山脉)与河一线成为我国南方和北方分界线,此线以北耕地类型为 , 此线以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3)、D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或草地),主要发展业。
    (4)、E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基地。